冠状病毒有肺癌患者感染吗,能否利用新型冠状病毒克制肺癌细胞?

用户52096722726


第一个问题,冠状病毒有肺癌患者感染吗?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统计数据,但这想都不要想,冠状病毒当然不会避开肺癌患者,不是说得了肺癌的人就不会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相反,得了肺癌的人可能比一般人群更容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因为癌症病人免疫力相对来说较为低下(不是所有,是概率上),但至少并不会因为你得了肺癌, 反而更不容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这无论是从理论上分析还是从现实来说,都是不可能这样的。不管怎样,肺癌患者更要做好防护,避免感染新冠肺炎,当然,其他癌症患者也一样,其实其他没得癌症的人也一样啊。

值得注意的是,肺癌的有些症状,比如咳嗽,发烧等,在这个时候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可能首先要排除一下是不是感染了新冠病毒,然后再进行其他方面的疾病排查。

第二个问题,能否利用新型冠状病毒克制肺癌细胞?提这个问题的人可能正是基于这种考虑,他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是有可能克制肺癌细胞的,所以才问,冠状病毒有肺癌患者感染吗?他的意思是,如果冠状病毒不会感染肺癌患者,那岂不说明新冠病毒可以克制肺癌癌细胞?这真是想多了,没有的事,不管是理论上还是现实上都是不可能的。


肿瘤专科医生


我是医心雕龙,我来回答!冠状病毒有肺癌患者感染吗,能否利用新型冠状病毒克制肺癌细胞?这个想法理论上还真有点可能,但现实中应该不行,即便是可以,最后可能是两败俱伤。

其实无论是新型冠状病毒,还是肺癌细胞,这两者对于人体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东西,粘上任何一个都是九死一生。

肺癌我想不要多说了吧,这是我国目前最高发的一种恶性肿瘤,每年都有好几十万人因为肺癌而死亡,就目前的医疗技术来说,得了肺癌并不意味着必死无疑,其实那些逝去的肺癌患者,多半是癌症晚期治疗无效有关,对于那些早期的肺癌患者,如果发现及时还是有治愈的可能,比如对于原位癌阶段的早期肺癌,如果能及时手术,其5年生存率几乎是百分之百,理论上手术成功后,患者的生活几乎不受影响。

新型冠状病毒是2019年底新发的病原体,因为传播迅速,人群普遍易感,目前已造成7万多人确诊,1000多人病逝,可以说来势凶猛,病毒的致病机理是,首先通过受体进入人体细胞,然后利用细胞内的各种物质进行疯狂的繁殖,最后裂解细胞,再寄生其它的正常细胞,如此周而复始,最终宿主不堪负重、濒临崩溃。

不管是癌细胞还是正常的细胞,理论上都有被病毒寄生的可能,所以,从理论上讲,新型冠状病毒是可以克制肺癌细胞的,这种情况在实验室里应该可行,但如果到了现实环境,应该意义不大,因为新冠病毒并不会那么“好心”,它们会无差别的攻击人体的大多数细胞,如果贸然使用,没准癌细胞还没有被完全杀死,但身体就已经奔溃了,所以,指望新冠病毒来杀死肺癌细胞,这种想法并不可取。


医心雕龙


我是一个小医生的科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先说答案冠状病毒有肺癌患者感染,但不能利用新型冠状病毒克制肺癌细胞。

2020年2月14日,《柳叶刀》发表了一项来自中国的新冠肺炎肿瘤患者的全国性研究,总结分析了此次新冠肺炎患者中肿瘤患者的比例和预后,这是到目前为止首个肿瘤患者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危险程度的临床证据。

2007例确诊病例中有18例癌症患者,其中有5例肺癌。

截止1月31日,收集和分析了2007例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排除417例缺乏既往病史记录的病例,在1590例感染病例中,共有18例具有癌症病史,癌症患者的比例为1.3%,似乎高于中国的总体癌症发病率。18例患者中肺癌是最常见的类型(5/18)。

癌症患者发生重症的概率高于普通人,但肺癌与其他癌症相同。

癌症患者发生重症的风险更高(复合终点定义为入住ICU、有创性通气或死亡患者的百分比)(38.9% vs. 7.9%,P=0.0003)。当重症终点同时纳入上述客观事件和医生临床判断时,也观察到类似的升高趋势。此外,近期接受化疗/手术的患者比未接受治疗的患者有更高的临床重症发生风险。肺癌患者发生重症事件的概率没有明显高于其他癌症。

新型冠状病毒克制肺癌细胞可能吗?

首先这是两个机制。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体后会通过ACE2受体进入细胞,会导致严重的肺炎,甚至累及多器官,最终会导致人体死亡。

癌症是人体自身细胞抑癌基因突变后,原癌基因激活导致细胞无限增生,不能的繁殖,癌症的本质就是不停的掠夺体内的营养来滋养癌细胞,导致体内其他细胞凋亡。

可见如果是重症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短期就会导致死亡,而癌症可以理解为难以控制的慢性病。因此将新型冠状病毒用于克制癌症肯定是不可行的。

世界卫生组织就将癌症归于慢性病。

我们目前最重要的是把疫情控制住,只有控制住疫情我们才能讨论其他。

癌症目前全世界大量的科学家都在研究,所有人都希望人类有一天可以克服癌症。但这还需要科学家们更多的研究。

欢迎关注我,专注医学科普

一个小医生的科普


不能,而且最新研究表明:

癌症患者更容易感染新冠。不仅是致命的肺炎,新冠病毒带来的是全身性多器官功能障碍。

癌症患者在新冠病毒疫情中可能存在更高的感染风险和较差的预后。

癌症患者有更高的新冠感染发病率。

癌症新冠肺炎患者年龄更大、吸烟史更高、气促症状更多,症状更加严重。

癌症患者确诊时CT严重程度更高。

癌症患者感染新冠后重症率更高。

截至2020年2月17日,我国新冠肺炎累计确诊人数达到70637人,累计死亡人数达1772人。

2020年2月14日,全球首篇癌症患者在新冠肺炎疫情中临床数据的论文在国际顶尖医学杂志《柳叶刀·肿瘤》在线发表。

癌症患者在这场疫情中究竟面临多大的感染风险?若癌症患者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又与普通患者有怎样不同的临床表现?

1.不仅是致命的肺炎,新冠病毒带来的是全身性多器官功能障碍

在该篇论文的严重样本中,研究团队在全国范围内监测新冠肺炎病例,共收集和分析了31个省级行政区域575家医院的2007例确诊病例。其中1590例感染病例属于有效数据。

在对这些病例进行分析时,研究者们发现:在新冠病毒感染期间,更多的死亡是由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引起的,而非呼吸衰竭。

2.更高的发病率

在全部1590例感染病例中,共有18例具有癌症病史,癌症患者感染新冠肺炎的比例为1.3%。

3.癌症新冠肺炎患者年龄更大、吸烟史更高、气促症状更多,症状更加严重

癌症患者新冠肺炎发病率更高,那么患者群体特征与发病症状又如何呢?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

与非癌症患者相比,癌症新冠肺炎患者年龄更大:

癌症患者:非癌症患者,63.1岁 VS. 48.7岁

与非癌症患者相比,癌症新冠肺炎患者有吸烟史的更多:

癌症患者:非癌症患者,22.2% VS. 6.8%

与非癌症患者相比,癌症新冠肺炎患者有更多气促的表现:

癌症患者:非癌症患者,47.1% VS. 23.5%

种种身体不利因素(癌症造成的免疫抑制,年龄更大,更多吸烟史患者)导致了肿瘤患者在确诊后通常面临更严重的症状。

一是肿瘤患者确诊时CT严重程度更高,94%的癌症患者罹患新冠肺炎后,CT表现达到严重程度;而只有70.8%的非癌症患者在确诊新冠肺炎时CT表现达到严重程度。

其次是在确诊新冠肺炎后,与非癌症患者相比,癌症患者住进ICU的概率高了5倍!

癌症患者:非癌症患者,38.9% VS. 7.9%

除了住进ICU的概率大幅升高外,与非癌症患者相比,癌症患者住进ICU的时间也快了3倍:

癌症患者:非癌症患者,13天 VS. 43天

小结:在面临新冠肺炎疫情时,癌症病人:肺炎发病概率更大,发病时身体状态更差、症状更加严重,发病后病情进展更快,病情进展后严重程度更高。

严峻的临床数据,为所有依然奋战在抗癌第一线的医生们(也包括患者们)提了个醒:癌症患者更易感新冠肺炎,同时感染后病情很有可能迅速加重,需要更加严密的保护与观察。


青年医生林恩


普通感冒病毒也可以,而且要安全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