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大面積種植紅薯應該怎麼賣呢?

石盛博


你好!農村老俗話來說說農民種紅薯的話題。農村最豐富的資源就是土地,農民種植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來獲得生活和生產資料,可以說,土地是基礎,是農民的命根子。農民大面積種植紅薯,也是奔著脫貧致富奔小康來的,但是農民種的紅薯多了,銷路就會成為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俗話說得好“有貨不愁賣,就怕沒貨賣”。農民手中有糧心中不慌,這個在以前的農村是真理,藏糧於民嘛,有糧食就能吃飽飯,就能換錢買日用消費品。但是呢,紅薯不同,紅薯說是主食之一,其實是介於主糧和經濟作物之間的一個農產品,農民可以吃也可以賣錢。又因為紅薯是生鮮食材,露天常溫狀態下保鮮期很短,時間長了就會腐爛變質成垃圾了,因此不太符合“有貨不愁賣”的市場規律。

而怎樣快速把紅薯出手,就成了大面積種植紅薯的農民的心頭大事兒。以前農民小家小戶的種點紅薯還好辦,要麼挖個紅薯窖儲藏了,要麼切紅薯幹曬乾了儲藏,要麼打粉下紅薯粉條,都是很好的保存方法,但僅限於一兩畝,兩三畝的紅薯存量,大面積種植紅薯比如十多畝幾十畝的再這樣就不太現實了。本著具體分析的目的,農村老俗話來說說農民該怎麼賣萬斤量級的紅薯?

首先就是訂單化作業。大面積種植紅薯,和現在的適度規模化種植模式差不多的意思,那麼對於生鮮紅薯來說,必須走訂單化作業模式。結合我地的農民大戶的做法,大面積種植紅薯,事前都是和紅薯收購商有簽訂購銷合同的,農民大戶種植的紅薯都由收購商包銷,到紅薯收穫的季節,收購商就會把大車開到田間地頭,直接裝車過磅拉走。紅薯一般都是加工類型的紅薯,會拉到工廠製作各種產品。評價一下,大面積種植紅薯走訂單化作業模式安全放心,但是合同規定的收購價,如果遇到市場漲價,則會多少損害農民一些利益,不過也不會損失太多。

再個就是電商預售(或者說眾籌)模式,也可以很好的消化掉農民大戶大面積種植的紅薯。網銷品一般要求比較好,要注重品質,一般都是鮮食類或者煮熟烤熟吃的紅薯品種。大面積種植紅薯的農民,可以聯合網銷團隊來運作這個網銷紅薯,這個預售模式有很多好處,在紅薯還沒上市的時候,銷量訂單就來了,可以根據訂單量的多少,來評估能賣掉多少紅薯,還剩下多少紅薯,從而及時的做出相應的調整和對策來。這個預售模式,和訂單化產供銷模式有相同之處,但要比訂單化作業利潤空間更大更高。

最後,說一個沉重的話題。農民種植紅薯直接對接市場的很少,也就是說不懂怎麼把紅薯給賣出去,一直處於被動接受的局勢。這樣其實不好,非常不好,被動局勢只能一直處於接受最低利潤空間的困窘局面。因此說來,農民搞種植業也要學習擁抱變化,主動去和價格市場對話,多參與市場營銷,從而掌握更多的紅薯市場價格制定的話語權。

我地還有一種操作法,就是當地紅薯專業合作社自己內部消化,把收購回來的農民的紅薯,集中時間打粉,打成澱粉以後就比較好儲藏了,然後等到天冷的冬季,就開始下粉條了。紅薯粉條在我地是傳統的美食小吃,銷路不錯。我很是贊同農民加入當地的紅薯專業合作社的,大面積種植紅薯的話,大家一起來對抗市場風險,大家都能賺錢。

關注農村老俗話,每天跟你交流探討不一樣視角的三農話題。


農村老俗話


紅薯不僅好栽種易管理,它的產量還高是農人的經濟來源之一。在農村很多人都會留出更寬的地來種植紅薯,每年紅薯的豐收都關乎著農人的經濟收入,人們不會擔心紅薯的銷售,為什麼會這樣說?原因有這幾個


一、製成紅薯幹

紅薯幹是一種綠色無添加劑的食品,是直接用紅薯製作而成的,曬好的紅薯幹還是寶寶們最好的零食,既可以磨芽又不用擔心安全問題。

每年到了紅薯收穫的時候,農人就會把做紅薯乾的南瓜紅薯挖回來晾在避雨的屋簷下,任它風吹日曬,等到紅薯吹蔫之後就把它洗乾淨蒸熟。

蒸熟之後的紅薯要把皮全部剝掉,用刀把大的紅薯剖成差不多大的條,用竹竿搭上架子,架子上鋪一些清理好的稻草這樣就可以把分好的紅薯條均勻的晾曬在上面。

如果天氣好太陽大的話,有一個星期就可以全部曬乾了,太陽曬出來的紅薯幹特別軟甜味也好,所以曬紅薯乾的時候一定要關注天氣預報或等打過霜之後在進行,一般打霜之後都會有幾天好天氣,這時候曬就不用擔心曬到一半的時候下雨曬不好。


二、製成紅薯粉條

挖回來的粉紅薯是用來製作紅薯粉條的,因為它含澱粉量高,生吃或曬紅薯幹口感都不怎麼樣。紅薯粉條的價錢也是挺不錯的,一斤曬乾的純紅薯粉條可以賣到十二到十五一斤,除了成本和開支,一斤也還能賺個幾塊錢。

紅薯粉條製作要比紅薯幹麻煩的多,在這我就不一一細說了,紅薯粉條的市場需求量還是挺好的,現在人們對飲食方面都特別注重,像農村自家做的紅薯幹或紅薯粉條都是比較受歡迎的,這樣也就不用擔心做好了賣不掉了。


三、釀紅薯酒

酒文化是在農村經久不衰的,像我們這裡,每家到了九月九都會釀酒。有用大米釀的米酒,也有用高梁釀的高梁酒,還會把直接挖回來的紅薯釀成酒,用來釀酒的紅薯都沒什麼挑剔的,什麼樣的品種都可以,只要它沒壞。

紅薯釀酒就直接把紅薯洗乾淨蒸熟,然後端出來放涼,等到手能進去的時候就把它們弄碎後放至沒有熱度的時候就可以把酒麴放進去拌勻了,釀紅薯酒的餅藥(酒麴)一斤可以釀兩百斤紅薯。

拌好後的紅薯就可以放進罈子裡發酵了,壇口一定要密封,天氣冷的話還得給它做窩,以免冷到發酵不好。發酵好的紅薯就會有酒香了,這時候就可以把它挖出來倒水進去養著,什麼時候想喝就可以舀出來煮酒了。


總結:農村大面積種紅薯要只單靠賣紅薯,不僅便宜還不好賣,家家都有,也沒人願意買。要是製成紅薯幹,紅薯粉條或者紅薯酒,那就不一樣了,自家釀的紅薯酒都是要六塊一斤,而且也不用擔心紅薯的存放問題,大面積種植紅薯只有弄成加工品才能賣的好,賣的多。


小唐話三農


紅薯是一種經濟價值較高,營養豐富,管理簡單的一種作物,在農村有很多人種紅薯,有的人種紅薯是為了自己食用,種植面積大的是為了售賣鮮食紅薯,或者是為了加工成紅薯副產品,如紅薯澱粉,紅薯粉條,粉絲,涼粉,紅薯麵條,烤紅薯,紅薯食品等等。


種紅薯除了自己食用以外,大部分都是為了其經濟價值,倘若賣不出去,爛在地裡,白白浪費,作為種植戶也是損失巨大,所以種紅薯之前,一定要考慮銷路。

在我們那邊,種植紅薯還是蠻多的,我家每年都種上十幾畝紅薯,我們當地的種植戶還沒有未紅薯賣不出去而發愁過,也沒有出現滯銷的情況,簡單說一下我們那裡種紅薯的銷售情況。

我們那麼長年種植紅薯,種植規模大的都是自己育紅薯苗,每年的4-5月份,十里八村的都來我們村購買薯苗,今年很多種植戶育苗不多,紅薯苗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況,很多人來買薯苗都買不到,我家育了幾畦的薯苗,本來打算自己種的,但是買薯苗的太多,賣薯苗都賣了1千多塊育紅薯苗也是一項很不錯的經濟收益。

在4月下旬開始種植春地紅薯,主要施有機肥,管理也比較到位,綜合品質比較好,到了9月份開始就開始挖紅薯售賣了,我在家也賣過很多次紅薯,每次把紅薯回來,大小分揀裝到紅色網袋裡面,每袋裝十斤,用三輪車拉幾千斤到集市上擺攤或者走街串巷售賣,僅僅是零售賣的都很快,8-10塊錢一袋,很多人都是買兩三袋。

當種植紅薯規模大,紅薯品質好的情況下,有很多客商,小商販會去紅薯地進行收購,我們家鄉每年到了紅薯收穫的季節,都會有大大小小的商販上門收購,雖然批發價低,但是很省事去自己售賣的時間,人力成本。當然瞭如果自己種植規模大,也可以到批發市場聯繫客商,或者找周邊的超市,菜市場進行合作售賣,我伯父種植的西瓜,蔬菜品質好,都是大型超市自己找上來要求合作的。


由於我們那裡有很多的粉條加工廠,每年出口粉條,粉絲,粉皮量非常大,村裡每年種植的麥茬紅薯,到了收穫的時候大多都是拉到澱粉加工廠,每斤0.36-0.45元,這也是我們那邊種植紅薯不愁銷路的原因之一。

紅薯可以加工成多種副產品,如果作為鮮薯銷量不佳,我們可以加工成紅薯澱粉,紅薯粉條等副產品出售,紅薯粉條價錢高,很多人喜歡吃,冬天把紅薯磨粉加工成紅薯前粉條,是很不錯的,到了冬天,我們這邊有很多人都會開車批發紅薯粉條去銷售。

現在網絡這麼發達,很多農副產品通過網絡銷售走向了千家萬戶,在很多網絡店鋪看到,紅薯銷量非常可觀,我們可以種植一些特色的紅薯品種,如紅蜜薯,紫薯等,通過網絡宣傳,銷售,做好品質管理,也能取得一定的效益。

紅薯這種作物,很好種植,想要取得不錯的經濟效益,需要加強管理,提高品質,到收穫的時候才能不愁銷路。


鄉間一抹陽光


大面積種植紅薯如果直接賣紅薯產值不高,效益也不高。如果深加工可以使紅薯增值500%,紅薯可以加工成紅薯餅、紅薯幹、紅薯澱粉、紅薯粉絲、粉條、芡粉,包子餡、月餅餡等。紅薯深加工前景廣闊。


紅薯畝產6000斤——9000斤,分為鮮食紅薯和澱粉紅薯,鮮食紅薯以彩色紅薯居多,澱粉紅薯澱粉含量高,鮮食口感差,澱粉紅薯每百斤紅薯能加工澱粉成品20斤——25斤左右,去年我們當地紅薯粉每斤10元,100斤紅薯賣250元。

紅薯每年端午節前後扦插,立冬前挖紅薯,生長週期180天,要施足底肥,每畝施農家肥2000公斤以上,餅肥50公斤,草木灰150公斤。農曆7月底至8月初再追肥,每畝追施農家肥2000公斤,草木灰150公斤,或每畝追施氮磷鉀複合肥15公斤,氯化鉀5公斤。儘量避免使用尿素、農藥。多使用鉀肥,紅薯是喜鉀作物。

紅薯澱粉還可以加工紅薯粉絲、粉條銷售。紅薯粉絲久煮不糊,有勁道,深受消費者青睞,農民自家加工的紅薯粉絲,不摻假,全紅薯粉製作,貨真價實,去年紅薯粉絲在我們當地賣14元/斤。紅薯粉在我們當地逢年過節、紅白喜事都少不了,每家每年都要加工十幾斤或購買十幾年。

去年我從網上了解到南方有人大面積種植紅薯,加工薯片、薯幹、薯條、薯餅在網上銷售很火爆年賺幾百萬元,把周邊鄉村一起帶動種植紅薯,成立了合作社。我們當地用紅薯熬糖稀,加工凍米糖、芝麻糖、花生糖、紅薯角(我們當地方言),另外,我們當地無論城市還是鄉村,學校、醫院、集鎮、大街上都有烤紅薯爐子擺著,每根烤紅薯賣2元——3元,別看不起眼,一年也能掙十幾萬元。

紅薯直接賣掉,每斤3毛錢,畝產值2700元左右,如果延伸產業鏈,增加附加值,利潤要翻幾番。關於紅薯怎麼賣,我認為還是依靠深加工龍頭企業,依靠自己深加工最可靠,最划算。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不喜勿噴,僅供參考!】


長江老農


現在社會人們不再為吃飽穿暖發愁了,開始講究如何吃的健康,這些年紅薯成了人們公認的健康食品,市場需求不斷增加,所以很多人就開始種植紅薯。在小平的家鄉,有一些人就承包了幾十畝,甚至幾百畝土地,種植一些農作物,菸葉,紅薯種植的最多。市場對紅薯的需求量雖然很大,但農民和市場信息不對稱,種出的紅薯銷售難是困擾著農民的主要問題。農民種植紅薯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賣出去的。


一,紅薯屬於高產的農作物,種幾十畝的話,零賣肯定是不行的,他們主要是批發到全國各地的農產品市場,從市場上分銷到小商販手裡,最後走上人們的餐桌。

二,把種植出的紅薯加工成紅薯澱粉或者粉條,批發零售出去,這樣付出的成本更高一些,但收入會更高。澱粉和粉條比鮮紅薯更容易儲存,減少損失。

三,這些年互聯網發展迅速,很多農村也用上了網絡,有很多農民通過互聯網加的銷售模式把農產品賣到了全國各地的消費手裡,減少了中間商的環節,直接讓利於消費者。小平看到很多種植紅薯的農民,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展現自己的紅薯種植,收穫的全過程,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有的一天就賣掉上萬斤紅薯。如果農民朋友種的紅薯比較多,可以存放在紅薯窖裡,通過網絡直播把紅薯賣出去。可能你會感覺直播太難,其實很簡單,只要一部智能手機就可以了,無需技術,無需投資。



不知道標題種大面積種植紅薯到底有多少畝,題主可以參考以上幾種銷售渠道,儘快的把紅薯賣出去。


豫南小平


紅薯是百姓生活離不開的美食,而且食法多樣。對於日常百姓生活來說,隔一段時間到集市上或者超市裡買幾斤紅薯,用蒸鍋蒸熟或者熬粥,都是非常不錯的吃法。也有美食達人把用蒸鍋蒸熟的紅薯做成紅薯泥,然後在做成其它的美味食品;當然也有人把蒸熟的紅薯切成細條,在太陽下暴曬之後曬成別有風味的紅薯幹。

但紅薯在民間最廣泛的吃法還是用來加工成粉條。紅薯粉條是好幾代人的記憶。聽老人說過去紅薯粉條一斤粉條泡發幾碗是非常穩妥的。村裡的老廚子做大鍋飯都需要計算粉條需求量,就是用碗來計算,多少人多少碗,多少碗多少斤粉條。但近幾年宣傳的非常好的粉條也泡發不出來多少,粉條質量是砸爛粉條生意的重要因素。

紅薯要想好銷售,除了紅薯品質好還需要形成規模,才會有更多的收購商去收購。小戶種植一般是滿足自家食用,但是近兩年隨著紅薯價格走高,很多小農戶也開始十來畝數的種植。像這種小農戶種植,在收穫紅薯的時候,十里八鄉的村民朋友會買走一部分,批發商收購一部分,剩下的紅薯基本上就要靠小農戶去趕集零售了。

敲個黑板:農民從來不擔心農產品種植技術問題,不會可以學習,唯獨種出來的農產品如何銷售,才是另農民最頭疼的問題。不怕苦不怕累的辛苦一年,農民就想著要個好收成。如何更好地銷售才是制約農業種植髮展的瓶頸問題,近些年電商發力、扶貧發力,農產品銷售困境在逐漸打破,無論在線零售還是實體零售,零售或批發才是銷售的主要途徑。


海棠小醉


紅薯,因為營養豐富,味道可口,蒸煮煎烤各種吃法都行,還能加工成紅薯澱粉、紅薯粉皮、薯片、薯乾等多種紅薯產品,又容易種植管理,產量高,是我們大家所喜愛的食物,在那個糧食缺乏的年代,還是人們的主要食物 ,現在紅薯以經成為我們這裡的經濟作物,“耒陽紅薯粉皮”被評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紅薯產業在我家鄉發展很好,紅薯專業合作社,農產品加工企業很多家,因此在我們家鄉無論種多少紅薯,都是不用擔心銷售的,就是紅薯藤葉都不愁賣,如果自己想多賺就加工成紅薯粉皮,至於那些紅薯產業沒有發展起來的地方銷售困難,可以加工成紅薯澱粉賣到那些紅薯產業發展好的地方,並和他們長期合作。


龍形山生態



李升斌86


我們這裡種植的大量紅薯都製成可純紅薯澱粉,還有純手工粉條,可以給農民起到增收的效果!


求助無門的可憐百姓


已經換位思考!

首先你如果有自己的電商平臺可以大面積種植,評估好,銷量,損耗,種植面積,產能。

其實我個人很反對大面積種植,作為農村人,大面積種植只能讓價格下跌,不會帶來漲幅。投資大,回報少的可行性很大。

我的建議是,長期做,就慢慢的來,堅持下去,慢慢誇張。

希望您幫助到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