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興市:看“第一書記”們的一線故事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通訊員 謝古

八面山下,東江湖畔,資興市2747平方公里抗疫戰場上,活躍著一支叫做“第一書記”的特別戰鬥隊伍。他們有的深入山村宣傳教育,摸底排查;有的奮戰在抗疫最前沿,救死扶傷;有的幫助企業排憂解難,復工復產;有的服務貧困戶外出務工,春耕春種……

嚴防死守保民安

1月26日,正當人們沉浸在歡度新春佳節的喜慶之中,剛剛才回家3天的75名駐村扶貧工作隊長、“第一書記”,紛紛接到資興市委發佈的命令:全體駐村扶貧工作隊長就地轉身為抗疫隊長,即刻返回所駐村組織領導抗疫工作。

资兴市:看“第一书记”们的一线故事

駐黃家村工作隊長、第一書記黃存孝為過往旅客測量體溫。

疫情就是命令!當天下午,黃草鎮黃家村扶貧工作隊長、“第一書記”黃存孝接到通知後,冒著寒風冷雨,帶著家人的牽掛,獨自驅車趕回東江湖畔的黃家村。一踏進村部,他就和村支書胡智慧、村委主任鄧雄軍等村幹部商量如何應對突如其來的疫情。

鑑於村民還不知道疫情的危害性和可怕性,黃存孝和支村兩委幹部從宣傳教育入手,教育引導群眾居家隔離,不串門、不聚會、不走親訪友、不辦酒席,避免互相交叉傳染。同時,黃存孝還和村幹部翻山越嶺,挨家挨戶,摸底排查出“一省十二市”回鄉人員45個,並對他們按照“三包一”的要求,一一落實隔離措施。

黃家村與汝城縣馬橋鄉、文明鄉交界,交通四通八達,有六條對外通道,為了確保實現“內防擴散,外防輸入”的目標,必須堵死這六條通道。守住六條對外通道,僅僅依靠六名村幹部和駐村工作隊員顯然不夠。黃存孝在“黃家村黨員群”微信群發佈值班守卡的倡議書後,黨員們紛紛響應,主動報名參戰抗疫。在黃存孝帶領下,黨員們分作每個組4個人,每天堅守崗位12個小時。23天來,他們先後檢查來往車輛860臺,檢測來往人員1265個,勸返外來車輛113臺,外來人員293個。

救死扶傷上“疫”線

疫情發生後,醫務人員第一個衝在抗疫最前線,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無私奉獻,頑強抗擊疫情。

资兴市:看“第一书记”们的一线故事

第一書記謝龍彬和醫務人員現場消毒。

2月3日晚,州門司鎮坪木村扶貧工作隊長、“第一書記”謝龍斌正在組織村民阻擊疫情時,突然接到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的通知,要求他返回衛生部門參加疫情防控突擊工作。市衛健局任命謝龍斌為駐滁口鎮疫情防控指導組組長,負責指導當地兩個疫情點封鎖區開展疫情防控、醫療救護等工作。

疫情就是命令!謝龍斌帶領指導組第一時間趕到滁口鎮,穿著厚厚的防護服,深入疫點封鎖區 ,逐一對確診病例何某華的密切接觸者進行醫學觀察,並現場指導隔離人員規範正確自測體溫,規範正確日常消毒,同時參與鎮衛生院的預檢分診工作,收集疫情資料及時上報。經過14天的醫學觀察,滁口鎮兩個疫點封鎖區解鎖,消除了滁口林場和塘下村群眾的安全隱患。

當好企業聯絡員

各地“第一書記”在頑強奮戰抗疫一線的同時,積極響應資興市委市政府的號召,克服重重困難,抗疫、生產兩手抓,幫助企業復工復產。

2月13日,市委組織部安排楊頭村扶貧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劉巧英和丹坳村扶貧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鍾生平,派駐華興再生能源有限公司,擔任首批駐企聯絡員,幫助企業開展復工復產疫情防控工作。

资兴市:看“第一书记”们的一线故事

華興公司職工生產忙。

華興公司是丹坳村所在地的一家外資企業,生產竹炭,年產量達6400噸,安置當地農民工35人、下崗工人10人。該企業復工後,劉巧英、鍾生平立即深入企業,幫助企業防控疫情,解決困難。他們通過鎮政府為企業解決額溫槍2支、口罩500個,協助企業購買酒精4件、84消毒液2桶、洗手液10瓶、防塵口罩1箱,並組織公司54名復工人員到各自所在村衛生室、鄉鎮衛生院進行體檢,開據醫學健康證明,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安全保證。

同時,劉巧英、鍾生平還了解到,由於疫情防控期間交通運輸管制,餐飲商鋪全部暫停營業,造成公司700噸竹炭產品積壓,價值300萬元,導致公司60萬元工資、電費支付困難。他們協調農商銀行給企業貸款,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並將企業積壓的產品轉發至網絡平臺,讓各界人士一同幫助解決企業面臨的困難。

目前,該企業已開始生產,每天產量20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