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的规则曾经因为谁而改变过?


NBA的规则曾经因为谁而改变过?


NBA的规则曾经因为谁而改变过?


  • 乔治麦肯 作为NBA历史上首位天皇巨星,身高出众、技术出色的麦肯在当年无人可挡。为了能够限制他的发挥,NBA特意将三秒区的宽度由6英尺扩大为12英尺,但这依然没法削弱他的威力。与此同时,为了限制麦肯的封盖优势,NBA还特意规定了防守干扰球。
  • 威尔特-张伯伦 张伯伦在自己的年代里同样鲜有敌手,像他这样兼具身高和爆发力的内线少之又少。迫不得已,NBA再次将三秒区由12英尺扩大为16英尺。与此同时,为了防止张伯伦直接扣篮得分,NBA规定发底线球不能将球抛过篮板。而为了能够限制张伯伦的篮下二次进攻,NBA因此设立了进攻干扰球的规定。
  • 沙奎尔-奥尼尔为了限制奥尼尔的发挥并且照顾奥尼尔的感受,NBA接连修改了篮下合理冲撞区、允许联防以及禁区三秒违例。此外,针对奥尼尔的糟糕罚球,联盟规定比赛最后两分钟对无球球员犯规判罚两罚一掷。
  • 查尔斯-巴克利巴克利拥有联盟史上威力最大的臀部,这导致他持球背身单打时,几乎没有人防得住他。NBA为此规定球员背身单打不允许超过5秒,这也防止了巴克利这种将屁股作为王牌,一路拱到篮下得分的方式出现。
  • 姚明2003年刚刚进入联盟的姚明,因为全明星票数超过奥尼尔得以以全明星首发中锋的身份出现在全明星赛上,但联盟规定如果新秀参加全明星正赛,就没法参加新秀挑战赛。但2004年之后,随着姚明和詹姆斯的巨大吸引力和球迷的号召,联盟废除了这条规定。
  • 易建联2008年的全明星赛上并没能出现阿联的身影,这并非因为球迷的支持不够,而是因为联盟提前规定易建联没资格入选全明星。而早在2003年,巅峰时期的奥尼尔就给姚明当起了替补。如今联盟为了杜绝加内特给阿联打替补所以做出了这个决定。
  • 埃尔文-约翰逊因为查出患有艾滋病,魔术师约翰逊被迫在1991年离开球场。1992年,仍旧患有艾滋病的约翰逊参加全明星赛并且获得全明星赛MVP,但他的复出引来了众多球员的抗议。为此,NBA规定球员但凡受伤或者身患传染病时不能出场。并且在球员场上出现流血的情况一律暂停比赛止血。
  • 特伦特-塔克1990年马丁-路德-金日,尼克斯VS公牛,比赛还剩0.1秒,塔克结果队友马克-杰克逊发出的界外球转身投中三分,最终帮助尼克斯取胜,但赛后公牛队提出抗辩。在细细查看录像和实际测试后,NBA最终得出结论:少于0.3秒不可能接球投篮,除非是空接扣篮或者点拨,否则投中无效。
  • 勒布朗-詹姆斯詹姆斯橄榄球式的突破几乎不可阻挡,但他突破时的走步同样明显,这引起了诸多球员的不满和抗议,有些时候他甚至需要裁判来帮助其圆场。但对于别人眼中自己的走步,他认为是无稽之谈。为了维护詹姆斯的形象,联盟对走步做了进一步的更改,“走两步”变得合法化,这样让詹姆斯的螃蟹步横行球场。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