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做研究不如拉關係,精緻利己主義者充斥大學校園

北京大學,中國高校界的“蘭博基尼”,一百多年的建校史走出過無數位赫赫有名的偉人、科學家。遠的不說,且看眼前。中國首位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

屠呦呦女士就是北大畢業,84歲高齡依舊奮戰在“抗疫”第一線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先生也來自北大。北大能夠培養這麼多的人才,也和北大擁有許多優秀的教授有關。


北大教授:做研究不如拉關係,精緻利己主義者充斥大學校園

北大一名教授就在學生畢業典禮上演講,用短短236秒500多字,獲得了9次滿場掌聲。此人就是時任北京大學講席教授、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饒毅,他向來以改革中國科研教育體制、批判中國科學教育文化為己任,直言不諱的說過:“我親眼目睹,幾個老院士圍著1個處長賠笑。


北大教授:做研究不如拉關係,精緻利己主義者充斥大學校園

他在學生畢業典禮的演講上如是說“有人的成功代價是喪失良知;有人的幸福代價是損害他人,所以,對不起我不會祝願每一位畢業生都成功。”他希望所有的畢業生都能在誘惑和艱難中保持人性的尊嚴。

這不是:自戀、自大、自負、自誇、自欺、自閉、自憐,而是:自信、自豪、自量、自知、自省、自贖、自勉、自強。自尊支撐自由的精神、自主的工作、自在的生活。


北大教授:做研究不如拉關係,精緻利己主義者充斥大學校園

他在北大學生的畢業典禮上如是說,日常行動中,他也這麼做的。他在世界著名雜誌《自然》中公開發表文章,直言不諱地批評中國的科研文化:“在中國,為了獲得重大項目,有一個心照不宣的規則:做好的研究不如與某些人拉關係重要。”他還在2位院士邀請他參加某次學術大會時,毫不留顏面的說道:“我一直堅持相信科學家之間的會議人少才有效,搞這種大型會議,效率低下,浪費時間浪費經費、敗壞風氣!


北大教授:做研究不如拉關係,精緻利己主義者充斥大學校園

他對目前國內科研教育中出現的不良風氣深惡痛絕,也溢於言表。有一次,他在大學給學生做演講報告,結束之後,臺下就有學生提問:“饒教授,請問在國內以重大疾病為導向和以興趣為導向的研究,哪一個更重要?”他看似玩笑又看似無奈的回答:“在中國做研究和你說的那兩個都不沾邊,研究都是以文章為導向!


北大教授:做研究不如拉關係,精緻利己主義者充斥大學校園

他做“科研教育改革”還從自己身上“開刀”,2011年,因為不知名原因,他落選中科院院士,隨後宣佈從此再也不候選中科院院士,他說,就是要向年輕的學者證明,就算不是院士,也能挺起腰桿做人。他在北大生命科學院當院長時,做招聘改革,回國博士想來任職必須先從助理教授做起。2013年,他主動卸任院長一職,為的就是改革院長生產體系。


北大教授:做研究不如拉關係,精緻利己主義者充斥大學校園

除了饒毅,北大還有許多很有風骨的教授,最受北大學生歡迎的10位老師之一的錢理群也是其一。他一直關注中國的教育問題,尤其是中國大學教育,抨擊現在大學普遍出現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他們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可以飾演任何角色。他就有一個學生為了拿到出國留學的推薦信,在錢理群的課上表現得非常積極,課後還主動溝通。然而,等到博得好感拿到推薦信後,這個學生就消失不見了。


北大教授:做研究不如拉關係,精緻利己主義者充斥大學校園

中國有很多大學,培養著許多學生,我們都希望他們能夠成為國家棟梁。但是,就像一棵大樹想要成材,需要擁有一位優秀的園丁。剛剛成年的大學生也需要擁有像饒毅、錢理群這樣的優秀老師,不僅應當接受知識海洋的洗禮,還應受到德行操守的灌溉。人們常說“德才兼備”,德在前,才在後,可見古人就深諳德育的重要性。因此,現在的中國教育,不能只重視學業成績,還應重視德行品第。對此,你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