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都是佛教聖地,“寺”和“廟”是兩個地方,“寺”還是外來的

現代的年輕人,一提起“寺廟”就感覺是一個地方,認為都是同一個神聖的地方。其實真要掰開來說的話,兩者還是有很大區別的,今天就來跟大家論一論“寺”和“廟”的區別。


雖然都是佛教聖地,“寺”和“廟”是兩個地方,“寺”還是外來的


我們從有意識開始,就會不自覺地將佛教之地,稱為“寺廟”。但其實,在千年以前並沒有“寺廟”這一稱呼,“寺”和“廟”是兩個獨立的東西,並且至今依然存在。其中,“寺”作為替皇帝辦事的獨立政府機構,存在了上千年。


雖然都是佛教聖地,“寺”和“廟”是兩個地方,“寺”還是外來的


在許多古代的電視劇中,尤其是關於描寫唐代的影視作品裡,“寺”這個詞經常會出現。像大理寺、鴻臚寺、太常寺、光祿寺以及太僕寺等等,這些所謂的寺,其實並不是寺廟,而是為了皇帝處理國家大事的行政機構,有點類似於後來的六部一樣。

《說文》:“寺,廷也,有法度者也。”

其中,鴻臚寺作為皇帝的外交機構,專門負責接待外國使團的參拜工作。該寺的卿,也就是外交部的部長,在朝廷中也是擁有宰相以外的最高權力。這個部門做了一件很有意義且影響深遠的事情,那就是將佛教永遠地留在了中國。


雖然都是佛教聖地,“寺”和“廟”是兩個地方,“寺”還是外來的


在《禮祀·祭法》中說:“天子至士,皆有宗廟”、“天子七廟,卿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

“廟”的歷史,要比“寺”更為悠久。廟,本身是奉祀祖先的處所,被稱之為是祖廟,是供鬼神的。皇帝祭他的祖先叫太廟,而普通老百姓的叫祠堂,供養鬼神的地方稱為廟。


雖然都是佛教聖地,“寺”和“廟”是兩個地方,“寺”還是外來的


在漢代以後,廟逐漸的成為了祭祀中國的一切聖賢以及神靈的處所,迷信的人們認為,供神的地方也可以稱之為是廟,就好比龍王廟、土地廟等等。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廟的含義也就發生了一些改變。


雖然都是佛教聖地,“寺”和“廟”是兩個地方,“寺”還是外來的


由於古代的人們相當的迷信,因此他們認為人在死後,都會化身成為鬼魂,最後會去到陰間重新的投胎轉世。而為了紀念那些有著傑出品質的人們,也就有了關帝廟、岳廟等等,讓後代的世人們能夠前去敬拜。當時的廟,也是與佛教一點關係都沒有。

寺廟原與佛教無關,之後成為口口相傳的口誤


雖然都是佛教聖地,“寺”和“廟”是兩個地方,“寺”還是外來的


由上面對寺與廟的起源以及發展看來,實際上這兩者原本都跟佛教沒有什麼關聯,寺在後來還跟佛教有了些許聯繫,而廟則是至始至終沒有與佛教產生交際。

最直白地說,寺就是外來宗教的一個宣講場所,而廟則是歷代炎黃子孫紀念國殤以及忠孝人士的場所。在寺裡所供奉的是佛,而廟裡所供奉的是神。而寺廟的說法,則不過是人們口口相傳的一個“口誤”而已。

其實,“寺廟”這個詞,不過是千百年來人們口誤的時候,不斷流傳下來的錯誤說法。不過,這種說法一直沒有得到指正,於是就流傳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