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瘟疫學派”創始人吳又可

吳有性,字又可,江蘇吳縣東山人,明末清初傳染病學家,“溫疫學派”的創始人。著有《溫疫論》一書,開成了一套溫熱病的辨證論證方案,開我國傳染病學研究之先河。他以畢生的治疫經驗和體會,大膽提出“癘氣”致病之學說,在世界醫傳染病學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創舉,贏得後人的廣泛尊重。

吳又可認為:癘氣和傷寒不同在於,癘氣是通過呼吸傳入。人在呼吸間,不經意間吸入癘氣,轉化為疫邪,盤結在體內的膜原之中。而傷寒之邪,則是通過肌膚傳入,就像浮雲飄著,沒有根基,下藥即除。但是疫邪藏在膜原,就根深蒂固了。總結了瘟疫侵犯途徑、傳染方式和流行特點,溫疫邪氣侵犯人體的途徑等。

他開創性的提出病毒學說及病毒傳播方式,所創立的溫疫學說,領先西方世界200年。他所著《瘟疫論》中所記經方“達原飲”用於治療非典收到了奇效。

明末清初“瘟疫學派”創始人吳又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