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務農人員如何保障他們老有所依?

亦客0711


農村務農人員老有所依主要有:

1.自己的存款;

2.鍛鍊為身體;

3.按時交納農村醫療養老保險、費用;

4.教育培養好子女。


獨行孤劍客


你好,我來發表一下我的關點。農村務農人員要想老有所依,還是要靠自已,年輕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呀。首先要趁年青時去外面打工掙錢,學門技術也可以,我也是農村人,我是幹建築的,在工地上幹活,點工一天是三百一天,要是幹包活的話,一天基本是五六百塊。要是不想學技術,幹小工也是可以的,一天二百塊。只有趁年輕多掙點錢,老了才有保障。還有一定要交社保,多交點,以後可以多拿點嗎。


荊州趙哥


農民70-80歲。還在幹活。就為吃口飯。交了半輩子公糧。到死算退休。子女50-60歲。還在背井離鄉。當農民工。一畝地辛辛苦苦一年賺不到500元 孫子輩30-40歲。揹負房貸。遠走他鄉。留下10歲左右的留守兒童。到農村看看吧。摸著良心說話


東山青塵子


你好! 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農村務農人員如何保障他們 老有所依?

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一 我國農村傳統的養老方式是:養兒防老。有的家裡,有兒子又有女兒。女兒一般是嫁出去 ,兒子在家承擔養老送終的 責任。如果是沒有兒子的家庭,往往要招一個上門女婿。女兒和上門女婿一起,供養老人。有的農村家庭,既沒有兒子也沒有女兒。在他們 到了一定年齡有能力的情況下,有的就抱養一個孩子。養大以後也是為了給自己養老。有個別偏遠地區的農村人。還存在這樣的思想。存錢不如存孩子。孩子生的越多越好,他們認為到老了的時候!這個孩子指不上可以指另外的孩人,到將來也能為自己養老。

二 有的農村裡的人,雖然都把兒女養大了,他們年輕的時候,學一門手藝。但是他們還是在外面儘量賺多多的錢。他們認為兒女有再多的錢也不如自己有錢好。這些人平時過日子都比較節儉,他們從來不亂花一分錢。把錢攢下以後,為了 自己老了幹不動活的時候,自己還能有錢花。所以這也是解決他們的今後養老的保障問題。

三 還有一種情況是:農村人有的年紀大了有的生活困難,國家把他們列為低保戶,每個月有一定的生活補助。五保戶 所有開支全部有國家來供養。

四 現在我國農村有居民養老保險 制度 ,農村人年輕的時候把它交上,到老了六十歲以後能領到一些養老金。

五 有的務農人員,出去打工,進了一些正規的工廠,他們有的有五險一金,在工廠勤勤奮奮的工作 15年以上。到了退休年齡,就有了自己的退休金。

以上這些情況,都可以解決他們的養老問題。



li滄海


其實我覺得這就牽扯到民生問題了,我本身是生活在農村裡的,看到過太多的農村老人年經大了以後,孤苦伶仃、老無所依。辛苦了大半輩子靠著種田等微薄的收入,貼補家用還要養活兒女。到頭來換來兒女的不孝順、不體貼以至於喪失勞動力以後生活的很艱難。其實現在國家出臺了不少惠民政策,目的就是想讓一些農民的生活收入得到改善。比方說新農合、醫保什麼的,關鍵還是得靠自己勤勞的雙手,去創造屬於自己的生活。


風之男的自媒體


很高能回答您的問題

首先,現在交通發達,坐車也方便,加之在城裡掙錢要比在農村掙的多,而且城裡的發展空間比較大,只有要有膽識、智慧、能力以及一技之長的年輕人能在城裡掙到錢,都能長期在城裡呆下去,甚至有的好幾年才回一次老家的也有,這就導致農村的務農人員沒有人照顧,特別是60歲以上的老人。

其次,在我國60歲以上人的老人數不勝數,雖然他們年輕的時候也繳納社保、醫保以及養老保險等,但是,對他們的生活仍然是不夠的,現在物價上漲,消費水平提高,買什麼東西都要錢去解決。有的子女會給自己的父母寄錢回家用,而有的也不會,需要根據子女情況而定,最後還得靠他們自己。

再次,農村的老人大致分三大類。第一類是特困供養人員,他們有公辦的敬老院給他們養老;第二類是建檔立卡貧困戶,隨著近年來我國大力實施精準扶貧相關政策,地方通過產業扶貧、社會保障等方式讓他們老有所養;第三類是養老人群,他們既不是特困供養人員,也不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但同樣也可以申請低保,也有一定的補助。

總的來講,老有所依是我們的優良傳統,身為子女的一定要盡到孝道,一定要儘自己所有的能力來供養自己的父母,我們國家也在大力出臺相關政策,讓所有的老人都能過上老有所依的生活。以上是自己的一些觀點,如有寫的不到位的地方,請多多包涵。





農村散人


這個問題分兩方面說。一是現在的老年人,這代人屬50,60年代時期人,沒有入養老保險,有及少數條件好的加入社保,其餘都是國家補助的農保,每月只領200元左右,根本解決不了生活問題,還需繼續打工掙錢添補家用。二是70,80後,這代人遇上好政策,經濟條件富裕,基本都入了社保,每月I500元左右的保險金。隨著養老保險事業的不斷髮展完善,農民的養老問題,能達到老有所養,養無後憂的水平。


王連軍206


為了解決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國家給予了一系列的政策補貼

1.基礎養老金,滿60歲每個月大概可以領100塊錢,隨著國家政策的不斷完善,基礎養老金的補貼標準也會逐漸提高

2.高齡補貼幫助農村年滿70歲或者是80歲的老人解決晚年生活的難題地方不同領取的補貼可能有所差異

3.低保金,地方差異領取補貼不一

4.五保戶,具體還是以地方為準


水果解說員


我來自西北農村,農村務農人員要保障他們老有所依的話可以從一下幾方面著手考慮。

第一,首先我要說的是“養兒防老”觀點。對兒女從小做好引導和教育,讓他們長大後無論貧窮或富有都要心懷感恩,這樣既解決了務農人員養老問題,也順從中華傳統美德,我相信家庭和睦,其樂融融的畫面每個人都喜歡,所以養兒防老應該得到關注和發揚。

第二,提前加入養老組織或者機構。如果無法通過以上方式養老。或者想要以後的生活過的好一點,更有保障一點,就要考慮一些養老保險項目了。現在國家也比較重視老人養老問題,所以,基本各地都在實行養老保險制度,但是加入越早,以後養老金就會越多,所以如果要考慮這個方式,還是要提前加入,按時繳費。已保障老年生活。

以上就是我個人觀點,謝謝。


啟點在路上


我個人認為國家應該加快農村養老體系改革,加大農村養老保險的扶持力度和資金的投入。務民人員不管從事什麼樣的工作都是為國家做貢獻。我們自己也要積極地參保,我們自己拿一部分國家給我們拿一部分。這樣來達到我務農人員的養老。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