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裝劇被海外爭搶?《陳情令》入圍全球熱榜,國劇輸出之路

距離《陳情令》完結已經半年之久了,然它的餘熱還未消散。

先是兩場演唱會勾起劇迷無限的回憶,緊接著它就被輸出海外,前腳剛在韓國迎來大結局,後腳就宣佈定檔日本。

古裝劇被海外爭搶?《陳情令》入圍全球熱榜,國劇輸出之路

日本定檔

說《陳情令》是去年最火的國產劇集不為過,不僅在國內被萬人追捧,而且在海外引發追劇潮,在Mydramalist (類似豆瓣)上的評分勇奪亞洲劇第一,現今它更是入圍全球熱劇前50,作為唯一一部國產劇,《陳情令》戰績驚人。

古裝劇被海外爭搶?《陳情令》入圍全球熱榜,國劇輸出之路

《陳情令》劇照

古裝劇被海外爭搶?《陳情令》入圍全球熱榜,國劇輸出之路

全球熱劇排行榜

有人感嘆國劇終於揚眉吐氣,實力輸出。雖為言尚早,畢竟大部分國產劇的質量還是跟美劇、英劇不能比,但《陳情令》的火爆也證明了國劇有自身的優勢。


那麼優勢為何呢?


古裝武俠、玄幻仙俠皆為國產劇的最大特色。受益於文化背景和歷史文明,古裝劇既在國內備受歡迎,同時對於海外觀眾來說,更具有獨特的吸引人。


縱觀近幾年的海外輸出劇集,古裝劇為大頭,以Netflix為例,《甄嬛傳》、《天盛長歌》、《陳情令》、《大秦帝國之縱橫》等劇排在前列。

古裝劇被海外爭搶?《陳情令》入圍全球熱榜,國劇輸出之路

《天盛長歌》劇照倪妮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扶搖》也被Dramafever購買,並取得不錯的收視。


值得一提的是,國產古裝劇這幾年在韓國、日本非常火熱,比如《陳情令》一度登上韓國熱搜榜,底下的評論一水的誇讚,“服化道也太精美了吧、主題立意太喜歡了……”


尤其是正午陽光推出的《琅琊榜》、《知否》皆在海外收穫好評。

古裝劇被海外爭搶?《陳情令》入圍全球熱榜,國劇輸出之路

《知否》日版預告


其實國劇輸出早有跡可循,最早的《還珠格格》火爆東南亞,在韓國的收視率一度破三。劉詩詩主演的《步步驚心》改名《宮廷女官若曦》後於日本上線,當時日本網友對該劇展開了熱火朝天的討論,現在它還被津津樂道。


韓國甚至買下版權翻拍,只可惜珠玉在前,翻拍版本連本國觀眾都表示比不上原版。

古裝劇被海外爭搶?《陳情令》入圍全球熱榜,國劇輸出之路

韓版《步步驚心》


同樣《香蜜沉沉燼如霜》在日韓大火後,也於2月10號在泰國上線。


國劇輸出之路


縱然古裝劇是國產劇特色,然事實上,在不同的地區受歡迎類型大不同。


比如Viki,它面對的受眾多為海外年輕用戶,都市戀愛是它購劇的主要方向。《微微一笑很傾城》、《他來了請閉眼》則排在播放量前列。

古裝劇被海外爭搶?《陳情令》入圍全球熱榜,國劇輸出之路

國劇海外輸出


前面提到《甄嬛傳》雖在亞洲地區皆收穫不俗成績,但是因文化差異、翻譯不到位等因素,不少海外觀眾表示看不懂,又因劇集過長,在美上映時被精剪成6集,精華全失、沒了韻味,自然沒激起水花。


而在韓國、日本一般能成功的多為古裝劇,一些偶像愛情題材基本上遇冷,這與日韓自身的造劇能力有關,它們的現代劇集確實比國產劇優秀,但古裝題材較少,所以國產古裝劇更好地填補了空缺。


古裝劇被海外爭搶?《陳情令》入圍全球熱榜,國劇輸出之路

藍忘機


比如韓國購買的版權劇古裝類型18部,現代僅9部,日本共採購16部,現代不過4部。


東南亞地區才是國劇輸出的重點地區,《杉杉來了》、《花千骨》、《延禧攻略》皆有不少劇迷追捧。尤其是越南,多次翻拍國產古裝劇,其中有《神鵰俠侶》、《新白娘子傳奇》,然服化道過於辣眼睛,被大家吐槽嘲笑。


泰國則熱衷於翻拍國產現代劇,《杉杉來了》、《王子變青蛙》、《匆匆那年》都已拍攝結束部分等待播出。

古裝劇被海外爭搶?《陳情令》入圍全球熱榜,國劇輸出之路

《杉杉來來》泰國版


此外,在非洲國家國劇輸出的多為家庭劇,比如《媳婦的美好時代》、《父母愛情》,古裝劇的市場狹小,就現在而言,僅《琅琊榜》、《楚喬傳》被採購。


國產劇輸出之路任重而道遠


就影響力而言,真正在國外引起超高討論度的國產劇不超過5部,且多僅在小範圍內有過討論。


雖在東南亞地區賣得最好,可多為華人觀看,這充分說明文化差異造成的壁壘。


而且,國產劇在海外發行,大部分收益很低,價格遠低於國內,多為打包價,最高售賣價為6萬一集,確實跟美劇、韓劇、日劇的高價進口費不能比。


這其中原因有二,主觀原因便是質量問題。由於國產劇整體質量不行,並未形成品牌效應,多數國劇注水的現象還廣泛存在。比如《親愛的翻譯官》在播出期間海外播放量尚可,然質量不敢恭維,長達四五十集,不夠精煉。

古裝劇被海外爭搶?《陳情令》入圍全球熱榜,國劇輸出之路

翻譯官


另一部高分佳作《白夜追兇》則不同,海外版本被高價賣下,這說明購買方更看重作品的質量。


所以國劇要想提高影響力,劇情緊湊、符合普世價值觀應是核心。


第二,從外在因素著手,海外發行渠道不夠成熟,並未建立一套完整的發行對接體系。


之前有網友說,既然古裝劇在海外更受關注,國內製作人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古裝題材上。不過,雞蛋不可放在一個籃子裡,國劇的崛起之路,自然少不了獨具特色的古裝劇,同樣也少不了都市、年代等劇集。


古裝是外在,真正的內核應可放眼五湖四海皆可,比如《琅琊榜》算是很好的開始,家國情懷、赤子之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觀眾也能感受的到,這也是它至今讓人念念不忘的原因。

古裝劇被海外爭搶?《陳情令》入圍全球熱榜,國劇輸出之路

琅琊榜


國劇的發展雖任重而道遠,然有開始,必定有巔峰,相信大家都期待那個時刻早日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