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古城楊家祖地

大楊堂

大楊堂村位於睢陽區臨河店鄉東偏北約2公里處,郭村至臨河店公路南側,聚落呈方形,大楊堂村民居委會駐地。明萬曆年間(1573——1619)兵部右侍郎楊鎬,建佃戶村於此,因此地有觀音堂且規模宏大,故名大楊堂村。

商丘古城楊家祖地


小楊莊

小楊莊村位於睢陽區臨河店鄉東約1.2公里處,南近大沙河,聚落呈方形。明萬曆年間(1573——1619)兵部右侍郎楊鎬,建佃戶莊於此,因小於大楊堂村,故名小楊莊。

據《明史》記載,楊鎬,明末將領,字京甫,號風筠,睢陽人,乃商丘古城明清八大家之一的楊家開祖。明萬曆八年(1580年)進士,先後當過南昌、蠡縣知縣,後任御史,又因事調為大理評事。後升為山東參議,負責防守遼海道。任職時曾率兵襲擊蒙古軍隊,大勝,遷任副使。期間,開墾荒田一百三十多頃,每年儲藏糧食一萬八千多石,被提拔為參政。

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任右僉都御史,萬曆二十六年,明軍在蔚山大敗,楊鎬被罷免。萬曆三十八年,楊鎬起復任遼東巡撫。期間,被給事中麻僖、御史楊鶴彈劾。楊鎬上書辯解並請求離職,神宗不加過問,楊鎬最終辭官回到睢陽。

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四月,後金努爾哈赤攻打我朝,佔領撫順,守將王命印戰死。朝廷認為楊鎬熟悉遼東的軍事,起用他為兵部右侍郎,前去擔任經略。楊鎬到任後,申明紀律,徵集四方部隊,打算大舉作戰。至七月份,大清軍隊由鴉鶻關攻下清河,副將鄒儲賢戰死。神宗賜給楊鎬尚方寶劍,允許他斬殺總兵以下的將官。

萬曆四十七(1619年)正月,楊鎬以明軍88000人,朝鮮軍1萬人和女真葉赫部1萬多人,分四路出師出擊建州女真,四路軍的總指揮分別為山海關總兵杜松、遼東總兵李如柏、開原總兵馬林和遼陽總兵劉鋌,四路軍企圖“分進合擊”,但由於杜松輕敵,在薩爾滸(今遼寧撫順東渾河南)遇伏,全軍覆沒,繼而馬林敗逃開原,劉鋌戰死在阿布達裡崗,李如柏倉皇撤退,自相踐踏。此次薩爾滸大敗,明軍損失四萬多人,朝鮮軍全部投降。其後不久遼東北部邊防重鎮開原、鐵嶺相繼失守,御史交章劾奏楊鎬,楊鎬因此下獄,崇禎二年(1629)被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