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開放不妨因“疫”制宜

鑑於疫情形勢出現積極變化,國內不少室外景區開始恢復開放。

對此,怎麼看?要看必要性。此前,疫情洶湧,為了嚴防死守,我們封、堵、關、停。這是形勢所迫、非常手段。但生活不能一直按下“暫停鍵”,不能把非常手段作為常態。這幾天,0新增,0疑似——0這個數字為人所喜聞樂見,且越來越具存在感。國內多地疫情形勢向好,復工復產節奏加快。在這種情況下,景區有序開放,乃時勢使然。回應群眾需求,也是實事求是的體現。

還要看到難點。眼下,疫情防控仍在關鍵階段,防控壓力有增無減。景區又相對特殊,人氣旺,多聚集,開放一事自然不能大意。怎麼開放?簡而言之,就是因地制宜、因“疫”制宜。有的在郊區、山野,有的在城區鬧市;有的主打室內參觀,有的以風景著名——別一刀切,甚至也別分門別類,直接一景區一策,精細管理,很有必要。

在特殊時期開放景區,考驗精細管理,更考驗落實功夫——稍有不慎、工作不細都可能會帶來嚴重後果。從做好防控措施、優化流程管理,到做好服務引導、避免過度聚集,各環節都容不得半點疏忽大意。景區有序開放,這是大勢所趨。對於遊客而言,也別大意。越是在非常時期,越要管好自己,越要主動配合、服從管理、敬畏規則。畢竟有序開放中的“有序”二字,不只指向景區,也指向我們自己。 (夏振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