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說人性本善,荀子說人性本惡,你信哪一個?

本人不在線21


古代先賢,孟子認為“性本善”荀子認為“性本惡”同為儒家一脈卻持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沒有性善論就沒有儒家認為的“人性本善,只是後來有的人漸漸喪失本善,才胡作非為”;沒有性惡論就沒有基督教的原罪,就沒有基督教存在的必要?那麼到底哪一個是正確的說法?

其實我個人更崇尚明朝的大聖人王陽明先生對人性的論說,在《王門四句教》中,“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世間萬物共生共存,天地本沒有善惡之心。就像莊稼和雜草,本是一般無二的生物,天地沒有偏袒誰,也沒有厭惡誰。人心本來也是如此,無善無惡。

但是,人要吃糧食,自然希望莊稼長的好,於是就有了善惡之分,剷除雜草,呵護莊稼。我們天生看到別人恃強凌弱就會義憤填膺,這份天然的、自動產生的念頭就是我們的良知。良知是人與生俱來的直覺判斷,卻也是人的德行和智慧。

但是人內心的良知總是受到外物的干擾,被貪念、慾望遮蔽,被社會的風氣帶偏。所以,要付諸實踐,格物致知。因此我認為人性本無善惡,由於後天的各種因素造就了不同的善惡之分。

人性善惡的問題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無論是孟子的“性善論”還是荀子的“性惡論”都僅僅是對人性根源的探討,忽視了人的意念、慾望以及後天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王陽明先生的《王門四句教》我個人認為說的比較客觀全面,因此也會這麼認知人性和世間萬物。

性善論和性惡論作為中國哲學史幾千年不斷論述的觀點,本來就是為了引導大家是探究和思考,同時歡迎大家提出自己的觀點進行研究討論。








山高水長先生


孟子說人性本善,是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意思是人剛剛出生之後,性情是善良的,大差不多是相似相近的,但受環境因素、社會因素、家庭因素等影響又各不相同。

荀子說人性本惡,是說“苟不教,性乃遷,終為惡”。意思是人在成長過程中,如果不能用好的方法教育、培養,性格習慣容易發生改變,慢慢會變的不同,甚至變成惡人。

對於題主所說你信那一個,我說我都相信,因為人性善惡本是矛盾的統一體,二者既可以相互轉化又可以相互影響,最終達到動態平衡,貫穿人的一生。下面就這個問題展開論述,用辯證的思維來看待這個看似矛盾卻又統一的觀點。

一、孟子的人性本善論

孟子說:“人之初,性本善,形相近,習相遠!"是說一個人生下來他的本性是純真的,善良的就像一頁白紙,無所謂善惡之念。理想的狀態下,假如沒有外界因素的干擾,都交給孔夫子來教育,或許大家都可以成聖人,甚至可以成為堯舜禹之類的大能!但是,老話說的精闢:"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就說了一個人出生的環境因素、社會因素、家庭因素會深深影響一個人的一生。

試想,如果把一對剛出生的孿生兄弟放在不同的環境下培養,一個放在帝王之家,一個放在惡魔之家。長大後,結果全然不同,一個成了君臨天下的君王,另一個卻是無惡不作的惡魔。看過電視劇《雙龍記》的大概很容易理解這個問題。

翻開古代中國歷史,你會發現既有憂國憂民的大善人,如春秋戰國時期的屈原、唐代的杜甫,宋代的范仲淹、岳飛等等;也有出賣國家的大奸大惡之徒,如秦代的趙高指鹿為馬,宋代的秦檜玩莫須有,明代的嚴嵩混亂朝政。他們本來也是善良的人,但是為了權利,不惜互相傾扎,勾心鬥角,由善良走向了邪惡。

二、荀子的人性本惡論

古話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就是人類性本惡,人出生就要索取,就要活下去,就要壯大自己,就要讓現實環境自己變得更有利於自己,這是與生俱來的本能,畢竟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當人為了活著,不得不做出選擇的時候,本能反應大都會犧牲一切,保全自我。你可說是自私自利,但這就是事實。當然也有捨己為人,畢竟是少有的。

拿爭權奪利來說,為爭帝位不惜手足相殘,甚至斬草除根,在人性本惡方面得到了最淋漓盡致的表現。秦二世胡亥不惜殺害扶蘇而登帝位;隋煬帝不惜殺掉哥哥楊勇而登帝位;唐太宗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掉太子李建成、弟弟李元吉,逼迫父親李源而登帝位。不論是被逼無奈,還是刻意為之,總之最是無情帝王家,為了權力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帝王將相明爭暗鬥尚且如此,黎民百姓小吵小鬧也是不乏爭鬥,這不都是因利而惡嗎。

看過趙忠祥解說的紀錄片《動物世界》的都知道,生下來的小鳥,有時候也會為了生存而戰,和自己的兄弟姐妹搶食物互相競爭很正常,不都是為了爭取活下來嗎?強大的總會欺負弱小的,甚至幼小的會被無情擠出巢穴,那是競爭本能,同時也是赤裸裸的惡。人作為高級動物,莫不如此!小娃娃為了爭吃的,爭玩具,也會爭吵打鬧;長大了因為分家產,爭吵甚至大打出手,鬧上法庭,不也是同樣的道理嗎。

當然,現代是文明社會,人的教育程度大大提高,素質也提高了不少,人們在慢慢的成長中也學會了什麼事情可為,什麼事情不可為;什麼是勿以惡小而為之,什麼是勿以善小而不為;什麼是謙謙君子,什麼是慼慼小人。最終,懂得了嚴於律己,通過修身養性,終成賢能!

綜上所述,善惡本是同源,美醜本是同出,所謂的善惡都是矛盾的統一體,都是後期教化引領的結果。但是我更傾向於人性本惡,畢竟人出生就要索取才能活著,索取就意味著打破了平衡。不管怎樣,人都要積極向善,摒棄內心之惡。追求真善美,去除假醜惡,最終達到理想的人生。所謂:“入鮑魚之肆,久已不聞其臭;入芝蘭之室,久已不聞其香。“總之,好的環境,好的社會,好的文化就會塑造出好的善人。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95900969158072724"} --}

愛在田園


孟子是儒家學說最核心的思想家之一,孟子以性善論為基礎,提出由此而生“仁義禮智”四德,仁為核心點。孟子思想體系主要概括有以下五個方面

第一、親民,主張要“與百姓同之”,“與民同樂”。

第二、用賢良。“為天下得人者謂之仁。”,“尊賢使能,俊傑在位。”,“賢者在位,能者在職;明其政刑。”

第三、尊人權,公開宣揚“民為貴”、“君為輕”,在皇權天授,三綱五常的儒家宗法制度下,難能可貴。第四、博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恩治國,從而達到“無敵於天下”。

第五、殺無道,也是仁,而且是最大的仁。

荀子融合法家學說發展了儒家思想,他尊王道,崇禮義,又講法治;“法先王”的同時,又主張“法后王”。

荀子主性惡論,強調後天的學習。與嫡傳的儒學有所不同,他還提出了人定勝天,反對宿命論,萬物都循著自然規律運行變化等樸素唯物主義觀點。

荀子的思想在人性論、天人論、社會道德觀、政治觀、教育觀等各方面都在儒家學派中獨樹一幟、別具特色。

孟子主張性善論,強調養性;荀子主性惡論,強調後天的學習。

孔孟荀經典儒家學說距今二千多年,是中國傳統文化之瑰寶,為世界文化的繁榮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去其糟泊,存其精華。儒家學說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信息化時代,仍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尤其是當今社會,經濟繁榮,物慾橫流,如何修其身,養其性,致良知,從善如流,尤為重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主張“四個自信”,其中“文化自信”是根本,弘揚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堅定民族自信心,鍛造國人的民族之魂魄,中國必將成為世界的先行者和領導者。

性本善,性本惡,嚴格意義上來說都有侷限性。中國主流傳統文化還是以“人之初、性本善”為主導,主張修身養性,齊家治國平天下。西方文化的主流就是“性本惡”,“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所以西方國家政治制度有很健全的法律體系,有很完善的制衡機制,三權鼎立,以法律來約束人性之惡。

筆者以為,人性之善惡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人的思想、文化、經濟、政治環境而變化,政治清明,國泰民安,安居樂業,人心向善,這時候“性本善”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然自然災害頻發,政治黑暗,民不聊生,這時候好人也會變壞,“飢寒起盜心”。

筆者認為,國家政治制度可以建立在“性本惡”的基礎上,建立建全法律體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在法律的面前人人平等,讓人性之惡無法生根。文化體系建設以“性本善”為基礎,弘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把中華文化的精髓發揚光大,引導國人積極向上,通過文化教育來教化人民,以達到“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畫地為牢”的太平盛世。


水口村夫


孟子和荀子都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均屬於儒家學派。但孟荀兩人在許多問題的看法上有諸多的分歧,比如孟荀二人在人性的本質究竟是善還是惡有著嚴重的分歧。

孟子認為人性本善,而荀子的觀點則恰恰相反,他認為人性本惡。孟荀兩人關於人性本質觀點不同的原因之一是他們兩人生活的社會背景不同。關於孟子和荀子人性觀的具體內容在此就不敘述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見我之前的回答。

如果問我是認可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我的回答是:我都不認可!我認為人性本質上是一種求生意志或者說是利己的。

▲非善非惡

不管我的觀點是否合理,我先來簡單地說說,為什麼我不認可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惡這兩種觀點。

嬰兒哪懂道德?

要判斷人性的本質究竟是善還是惡,其實是很難的,因為人是複雜的,多變的。不過,人的年齡越小,就越簡單或者說是越單純。因此,要判斷人性的本質,一個比較簡單的辦法就是分析年齡小的人。我們不妨走個極端——嬰兒。嬰兒也是人吧,而且是最單純的人。在嬰兒身上也存在著人性的光輝吧!善與惡是用於對人的行為進行的道德評價。但一個嬰兒哪懂道德?我認為嬰兒做出的絕大部分行為應該是一種求生的行為。因此,我認為人性的本質應該是一種求生意志。

▲嬰之幼孩

人性是非善非惡,而是利己的

我認為人性非善非惡,是利己的,但可以選擇。或者可以這樣表述:人性是多變的,有時表現的是善,有時是惡,是否利己是判斷標準,但可以通過後天的選擇,人為的使人性穩定或者說確認。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歸根到底人還是動物。動物的本能就是個體生存和種族延續。人也不例外,人的本性也是謀求個人的生存和人類文明的延續。向善還是向惡,關鍵是看哪種選擇更有利於人的生存和文明的延續。


其次,人的複雜的善與惡只是一對基本的倫理或者說是道德判斷。不能把人性簡單的歸為善與惡這兩類。

最後,人性本質是非善非惡,但可以通過後天選擇確定。世界上有天使也有惡魔,世界上好人、善人有很多,惡人也不少。難道是人的善惡是一出生就確定的?非也,人性表現出不同是受後天的環境影響的,是受社會存在和社會實踐影響的。由於家庭環境、社會條件、受教育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均存在或多或少的差異,每個人內心的善與惡的比例的不同的。有的人善多於惡,而有的人惡多於善。有的人可能現在是惡多善少,也許將來內心的善會佔據上風。

▲善

總結

雖然我個人關於人性本質的看法有點與眾不同,可能多數人也不贊同。但是我還是認為,人性的本質不能被簡單地分為“善”與“惡”。畢竟,每個人出生時都是赤子,並非“天使”亦非“惡魔”!

以上是我個人的觀點,對於這個問題你們是怎麼看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我們一起討論討論!

追尋遠方的詩


孟子在《孟子·告子章句上》裡說:“從人天生的性情來說,都可以是善良的,這就是人性本善的意思。至於說有些人不善良,那不能歸罪於天生的資質。同情心,人人都有;羞恥心,人人都有;恭敬心,人人都有;是非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屬於仁;羞恥心屬於義;恭敬心屬於禮;是非心屬於智。這仁義禮智都不是由外在的因素加給我的,而是我本身固有的,只不過平時沒有去想它罷了。所以說:‘探求就可以得到,放棄便會失去。’人與人之間有相差一倍、 五倍甚至無數倍的,正是由於沒有充分發揮他們的天生資質的緣故。”

孟子說得非常清楚,人的天性是善良的,人性本善。


但是,荀子在《荀子·性惡》中說:“今人之性,生而好利焉……”意思是人的天性就是好利的。

他還說:“人之生也固小人。”“人之生也固小人。”意思是人天生就是小人,不是君子。

提出了人性本惡的觀點以後,荀子又說:人性的惡,是可以由聖人的教育以及法則、規範、習俗等來約束的。

人性的善與惡,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書法家兼軍事家、教育家提出著名的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荀子一派,為了人的道德,可能會把外在的約束做到極致。後面韓非和李斯的表現即是證明。

孔孟一派,對人的道德約束,就會很溫和,以禮為先,在禮做不到時,才有“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雖然有必要時也可以施以刑罰,但講究寬以待人、嚴於律己,對人輕罰、對己嚴苛。

中國民族從善如流,我們提倡善待朋友,與人為善,善莫大焉,我們提倡“善”,同時還要改正“惡”,這才是社會發展的方向。

所以,我信善,你呢?


鵬學天下


孟子說人性本善,就是認為人的本性品質從一出生就是善良的美好的,是天生的。荀子說人性本惡,是認為人的本性品質從一出生就是兇殘的自私的。

如果孟子、荀子的話是對的,那麼從遺傳學的角度講,人的基因就能夠把人的品性善惡等這些特性遺傳給下一代。我們知道,人的身高長相等外貌特性,確實能夠遺傳,致於思想品性是否能遺傳,還真的無從得知。

人剛出生時,什麼也不知道,談不上什麼善惡美醜,也沒有思想意識,不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應該做。在童年時,是性格品性形成定性的重要階段,對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總會問一句“為什麼”。童年的時候,一個人所處的環境特別重要,受什麼人影響就學什麼人,受什麼思想意識灌輸就認為這麼做是對的,從小耳濡目染的一切深深的影響著一個人。有句俗話說的好:“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人的品性,先天的區別不大,主要是由後天的影響決定的,家庭教育特別重要,什麼樣的家風,就培養出了什麼樣的人。有句俗話說的好:‘’嬌慣出逆子,寒窗早成人。‘’ 走入幼兒園、小學、初中階段,老師的行為對於學生的影響也非常大,老師是學生的重要引路人,學識淵博、思想健康、品行端正的老師,對於學生是非常寶貴的財富。





自由飛


我哪個都信。其實,對於古人提的人性問題,現在的人太望文生義了,並沒有象我們今人想象的那麼高深。當時,由於書寫材料受限制,特別是一本書就能裝滿一牛車的竹簡時代,更是惜字如金,所以,表述上要儘量簡約。通觀各自著書,孟子是講教育,當然是人可教之才,要因學生個人特點引導,他認為人通過教化是可以改變的。所以有養而無教則近於禽獸,說人性本善是就這一點立論的。荀子雖是大儒,但也是法家代表人物,他說人性本惡,是要強調法律從外在方面對人的行為強制約束力的必要性。是說如果沒有自外部的強制約束力,作為各各人就會陷入混亂狀態,不知如何是好。荀子說的人性本惡就是衝這點說的。古人談性本惡性本善,是很務實的,明白其意思就好。而今人所論的人性本善或惡,其實遠遠高出了他們討論的境界,已經多少含有哲學和抽象味道了。同說人性本,古今人其實是各說各的,互相不相干。



從北方從日出之地飛來


上學時相信孟子的,長大後更相信荀子的。正確的觀點應該是,人之初無知無學,無善無惡。一切善惡都是後天養成的。

人之初,就像一頁白紙,無所謂善惡之念。所有的善惡都是後人教化引領的結果。社會是一個大染缸,進了紅缸就是紅的,進了白缸就是白的。

把一對出生的孿生兄弟放在不同的環境下生活,一個是帝王之家,一個是惡魔之家,長大後,一個就是君臨天下的君王,一個是無惡不作的魔王。何也,水土異也。

孟子主張性善,因為他是孔門弟子,一生所學也都是孔子的仁愛之學,因此他主張性善論。荀子也是孔門弟子,但是荀子更看到了社會變革給人帶來的深刻影響,更能跳出儒家門戶,客觀公正地看待孔子學說的侷限性和傾向性,因此他主張性惡論。

但是,無論性善論還是性惡論,其最終所指都是後天的環境影響。

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承認人具有向善的一面,因此無不以勸善積德為教旨。但是按照老子的觀點,善惡同源,美醜同出,所謂的善惡都是人們的分別心刻意劃分的,因為有了分別心,才有的善惡之別。

就像出家的人,所謂脫離煩惱的世俗,走進清淨的世界,這些煩惱是什麼,什麼是清淨的?無非是人們製造的概念。

煩惱是煩惱者的煩惱,清淨是清淨者的清靜。莊子說,道在萬物,你我他都有道;孟子說:人皆可為堯舜;佛祖說:萬物是佛。這些大哲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觀點,成佛成魔,向善向惡完全取決於自己,取決於自己的心志。

自從人類社會進入到有分別心的環境,人就有分別心,因此,環境不是決定一個人善惡的唯一因素。在社會這個大染缸了,一樣有出汙泥而不染的人;在清淨的寺廟裡,一樣出坑蒙拐騙的假道士、燒殺搶掠的假和尚。

為什麼呢?因為有分別心。在道觀,在寺廟,高道大德們論道講佛,勸人向善,因此另一面的惡就浮現出來。向善的功用太遙遠,似乎回報更縹緲,而向惡的功利性太明顯,太實用,因此,他會表面上性善,暗地裡卻隱藏著陰謀。這說明善地並非一定出善人,魔窟也不一定沒好人。

什麼原因?就是善惡本是一碼事,只是人們的分別心,只認準一方面,並試圖用這個方面引導,故意隱瞞或者不知道事物的另一面,以此來勸化人性和風氣,其結果是,你看到了這一面,他看到了那一面。

為何在善地,他卻卻能看到惡的一面?因為萬事有對立面,就像易經所言,陰陽互根互化,陰中有陽,陽中有陰。你越強調善,他越能看透惡,你越說善的是的,他越覺得你在隱瞞著什麼。他是善的,還是惡的?他不善也不惡,只是他實在,不虛偽。

所以老子講:大道廢有仁義。仁義就是人們制定出來的規範人們行為的條條框框,你越強調條條,他越認為你虛偽。事實上,這些條條框框正是侯王們謀私的殺手鐧。

你若說人進入善地,早晚會懺悔,會向善。那也是你的一廂情願。有的人一輩子事佛唸經,暗地裡卻沒做一件善事。有的宗教也勸化人,但自從產生到現在,從沒停止過仇恨和殺戮。你說他是善的還是惡的?我們會毫不遲疑地說是惡的。但是人家卻不這麼認為。所以,善惡是人為的劃分的道德標準,人與人不同,民族與民族不同,善惡觀念也就不同。

但是社會總得有一套運行規則,人們相處也應該有一些公共的認知,這個公共的認知,就是社會公德。他雖然也是人們出於分別心制定的,但這種規範強調的是自我調適,在自己舒服的同時,不損傷他人和公共利益。若能做到,他就是人們公認的善了;若只顧自己,不管別人,利己傷人,傷害到公共利益,那他就是惡的了。

這種規範通常出於對公共利益的兼顧,而非某些利益集團的偏好,那就會受到大多數人的支持和遵守,這種規範就是合乎天道、人道的,就是善的,反之,則不善。


問道黃老


我本來是覺得人性沒有善惡的,但如果要我在孟子的人性本善和荀子的人性本惡二選一的話,我會選擇相信孟子的人性本善。

首先,從社會的普遍期望來看,向善是主流。比方說,孩子生下來,不管是其生身父母,還是旁邊的親戚朋友、醫生護士,都會希望孩子長大了是個善的人,絕無可能會有人希望孩子是惡的。所以善是每一個人都願意看到並接受的,符合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從這種意義上講,人心其實都是向善的。

其次,從學校教育來看,引導孩子向善是必修課。學校教育引導學生心地善良,培養學生的道德修養是教育活動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沒有哪所學校是教人作惡的,更沒有哪個人願意自己的孩子被教唆成惡人,也沒有哪個老師會把天真無邪的孩子往邪惡的道路上誘。因為教壞別人的孩子要承擔巨大的責任和道德風險,是輿論和法律絕對不允許的。

三是,善是一個人融入社會的根本保證。人是群居的動物,沒有人願意離開社會,孤孤單單地生活一輩子。希望別人接納,與周圍的人和睦相處、友好往來是人終其一生都不會放棄的願望。而要實現這個願望,就必須與人為善。因為沒有人願意與一個惡的人為伍,使自己的利益甚至安全面臨威脅。

四是,向善是使自己得到善的回報的必要條件。每一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善待,沒有人願意別人把惡加諸自己身上。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而人只有自己是善良的,懂得善待他人,才能收得到別人善的回報。讓自己遠離傷害是人的本能,遠惡近善是社會的一種普遍的現象。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沒有善的付出就不可能有善的回報。

總之,一個充滿著善的社會一定是溫暖祥和的,能讓人充分體會到安全感和幸福感,那才是一個美好社會的樣子。而一個充滿著惡的社會,不但個體沒有安全感,國家也會使用血腥和暴力去統治臣民,因為善是治不了惡的,只能用更惡的手段去對付惡。這也是荀子的人性本惡論導致他的學生李斯等脫離儒家學派成為法家代表人物的更本原因,更是大秦帝國血腥殘暴,成為短命王朝的原因。所以,我還是相信孟子的人性本善。


畫月成眉


我相信人之初性本空,空性者,空間之本性、本體、本質即是,汝心亦是!無處不在,細微無色,如空如水,不能眼見,不生不滅,不增不減,遍盡虛空,一切萬物之本,此是一切眾生覺悟成佛之本,亦是佛之神力之本與智慧之本,空性如水,能得入者,一切悉知,正等正覺。

空性即名佛性,簡名為空,或名為佛、第一義、涅槃、圓覺、虛空、真空、真如、本質、真心、法身、自性、心性、如來藏性、菩提、太極等名,異名雖多,實相不二,法界一如!世界構成之四大元素,皆以它為根本,空性運動,則能變化出四大元素的現象,進而形成世界,現象是虛假的,所以必須以不斷運動才能維持,並且無常敗壞,只有空性才是唯一的真實,空性即是本質,空間的基本構成元素,因不能以肉眼而見,佛故概說為虛空,而不是虛無,它非有非無,動則能顯一切萬物之相而非有,靜則如太空而無一物亦非無,不墮有無生滅之道,能週而復始,流轉不息,故名太極。

空性解說,以楞嚴經為尊,七處證心,深解空性、妙明真心,了達一切。故言:性覺真空,性空真覺,周遍法界,清淨本然。一切佛經,皆唯講本心,講離相,講涅槃,講禪定,講空性,講法身,講虛空,而不說肉身、色身、人身、妄想、道理等是解脫之體。

太空一切皆是空性、佛性,自心本體亦是空性,真心者,非指人之思想或感情,而是指能產生一切意識與思想的本來之質,即本質。故如佛所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執著顛倒妄想、種種虛妄的運動現象以為真實,而不能證得永恆本有的妙明真心。

世間諸法,相妄性真,所以金剛經言:凡一切相皆是虛妄!一切現象皆是虛假的,故名離一切相,即為見佛,得佛,見空,見一切本質,見自心,如如不動,不生不滅,本自永恆,不染一塵,不著諸有,本自解脫,不用餘物,無法而法。

世人為何見不到空性,見到真理?不見自性故。大乘圓覺經:

善男子。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密。教授菩薩。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云何無明。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花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實無花。病者妄執。由妄執故。非唯惑此虛空自性。亦復迷彼實花生處。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善男子。此無明者。非實有體。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於醒。了無所得。如眾空花。滅於虛空。不可說言。有定滅處。何以故。無生處故。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輪轉生死。善男子。如來因地。修圓覺者。知是空花。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無。本性無故。彼知覺者。猶如虛空。知虛空者即空花相。亦不可說。無知覺性。有無俱遣。是則名為淨覺隨順。何以故。虛空性故。常不動故。如來藏中。無起滅故。無知見故。如法界性。究竟圓滿。遍十方故。

《菩薩戒經》雲:戒本源自性清淨。識心見性,自成佛道。即時豁然,還得本心。

壇經:

善知識!法無頓漸,人有利鈍。迷即漸勸,悟人頓修。識自本心,見自本性。悟即元無差別,不悟即長劫輪迴。

善知識!外離一切相,是無相。但能離相,性體清淨,是以無相為體。

大般涅槃經:

善男子。譬如虛空是一切物之所住處。因虛空是一切物所來之處。

世尊。如佛所說義如是者。何故說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善男子。眾生佛性雖無不可言無。如虛空性雖無不得言無。一切眾生雖復無常。而是佛性常住無變。是故我於此經中說。眾生佛性非內非外猶如虛空非內非外。如其虛空有內外者。虛空不名為一為常。亦不得言一切處有。虛空雖復非內非外。而諸眾生悉皆有之。眾生佛性亦復如是。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微妙經典。不見虛空。何以故。佛及菩薩雖有五眼所不見故。唯有慧眼乃能見之。慧眼所見無法可見。故名為見。若見無物名虛空者。如是虛空乃名為實。以是實故則名常無。以常無故無樂我淨。善男子。空名無法無法名空。譬如世間無物名空。虛空之性亦復如是。無所有故名為虛空。善男子。眾生之性與虛空性俱無實性。何以故。如人說言。除滅有物然後作空而是虛空實不可作。何以故。無所有故。以無有故當知無空。是虛空性。若可作者則名無常。若無常者不名虛空。善男子。如世間人說言虛空無色無礙常不變易。是故世稱虛空之法為第五大。善男子。而是虛空實無有性。以光明故。故名虛空實無虛空。猶如世諦實無其性為眾生故說有世諦。善男子。涅槃之體亦復如是。無有住處。直是諸佛斷煩惱處。故名涅槃。涅槃即是常樂我淨。涅槃雖樂非是受樂。乃是上妙寂滅之樂。諸佛如來有二種樂。一寂滅樂。二覺知樂。實相之體有三種樂。一者受樂。二寂滅樂。三覺知樂。佛性一樂以當見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名菩提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