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二戰時日本人選擇戰爭,而不加入反戰組織反對戰爭?

洪浩江蘇南通


大家好,我是詩涵果果。

日本作為島國,在資源,人口,經濟上,都要受挫於內陸國家,地形限制了日本發展的方向,極大的影響了日本向世界一流國家挺進的步伐。但是,日本作為亞洲強國,雖然相比於歐洲老牌國家的工業基礎有些薄弱,也足以擠進世界列強之林,然而日本的人口在不斷增長,日本的工業發展也在不停的向西方列強靠攏,國內在天皇的選舉上發生了內亂和政變,日本的裕仁天皇才積極備戰,最終發動了侵略戰爭!


日本發動戰爭是有預謀有策劃的,在戰爭前的中國,剛剛從封建王朝走出來的中國人還帶著愚昧和懦弱,作為亞洲發達國家的日本在看到中國現狀後,擁有完整軍事力量的日本早早的開始策劃進攻中國的軍事行動,在英國,法國,美國都有殖民地,並且靠著殖民地鉅額的資源飛速發展的時候,作為旁觀者的日本無疑是眼饞的。

在當時尚未完全覺醒的中國,日本以及西方的列強國家都有屬於自己的屬地,中國人在自己的地盤上竟然不能履行屬於自己的義務,剛剛萌發了自主意識的中國人讓日本人感覺到了擔憂。於是,日本在不停的尋找能夠並肩作戰的盟友。


隨著希特勒執掌德國,成為納粹元首以後,日本和德國秘密協商,這讓日本看到了發動戰爭並且獲取巨大利益的希望。於是日本在東北三省製造了和俄國人的衝突,並且將早已準備好的軍隊立即投入戰爭,打退並控制了東北三省,建立了偽滿洲國。中國當時軍閥割據,沒有一點工業基礎,對於日本佔領東三省,無可奈何,同時也更加促進了日本人的野心。

在內陸擁有了跳板以後,大量的資源被運回日本本土,轉換成了更多的武器裝備,侵略所帶來的巨大利益也間接的幫助了日本主戰派,使得侵略慢慢變得更加清晰。


將本國的矛盾外轉,或者通過其他的手段宣洩了本國矛盾,並且確實讓日本得到了利益,此消彼長,日本人對於二戰,更是變成了狂熱的擁護者!


詩涵果果


最早發動戰爭的是日本人,讓他怎麼反戰?反誰?

日本人在1931年就開始侵略中國了!兩年後,也就是1933年,希特勒才上臺!希特勒上臺的第二年,才開始擴軍!

(軍國主義教育下的日本軍人,連自己家的政客都砍,誰攔得住?)

1937年7月7日,日本全面侵華時,希特勒還沒開始對外擴張。那時候的希特勒,還想著到1943年才去想法“解決德國的生存空間問題”!

結果,英法等國執行的綏靖政策和“禍水東引”的戰略,讓希特勒像日本人一樣膨脹了。於是,在1939年9月1日,希特勒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

而此時,日本已經佔領了包括上海、南京、武漢、徐州在內的大部分中國東部的重要城市!連國民黨副主席汪精衛,都跑到日本,叛變投日了。這一年,可以說是中國抗戰最艱苦的一年。

在這時候,日本人覺得自己“勝券在握”,怎麼可能站出來反對二戰?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根據歷史資料解釋,在中國戰場上,被俘了的日軍官兵中,通過反戰反法西斯教育好了的,參加了反戰同盟。大後方寫印反戰文章或標語,前線用日語喊話勸降,瓦解敵人的陣營,取得了一定的戰果。


用戶4033324179590


日本資源匱乏且人口眾多,經濟壓力大。這個國家在飽受西方列強壓榨之後,痛定思痛,完成了有封建領主制度到工業化革命的轉型。為了緩解國內的深層次矛盾,他們必須轉移國民視線。於是落後腐朽而領土龐大的中國就成了他們覬覦的對象。在幾番試探之後,他們知道原來的老師中國現在已經腐朽不堪。所以他們選擇了戰爭,目的其實為了佔有中國的領土和資源,給自己國家找到更好的發展機會。


月映清波


軍國主義已經深入國民的內心,正所謂原子彈下無冤魂呀。


超級電磁懸浮


二戰時日本人深受軍國主義洗腦,加上地方小,物產少,每人都有擴張的意圖,所以全體日本人都希望通過戰爭來擴大生存空間。


快樂者


島小、國小、資源少。發戰爭財!


用戶94049419284


這個問題太大,難以用文字排列清楚。請多看書。


雲愛衣衫花想容


因為武士道精神的宣傳,因此使得他們認為戰爭是神聖的。


暗黑代理


不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