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笛卡爾是近代哲學的開端?

蘭亭書閣


那個年代,不懂點數學、物理,怎麼好意思說自己是哲學家?笛卡爾將幾何代數化,用座標就把幾何問題研究的透透的。


許全勝3


就近代的西方哲學史來看,笛卡爾是第一個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哲學體系的人。

他從數學中發現,人可以使用數學的思維方式來解決問題,也就是“理性”的方式。

他提出了《方法論》來分析研究問題的本質。

同時,他也是近代理性主義的代表,他的名言“我思故我在”,證明了思想是唯一一種不可否定其存在的東西。

同時,身為二元論的支持者,笛卡爾指出,只要人類可以通過想象的方式將一個食物分成兩個部分,那麼這兩樣東西就一定是可以分離的。這句話,也就成為了靈魂存在理論的重要依據之一。

他從邏輯學、幾何學和代數學中發現了4條規則:

絕不承認任何事物為真,對於我完全不懷疑的事物才視為真理;

必須將每個問題分成若干個簡單的部分來處理;

思想必須從簡單到複雜;

我們應該時常進行徹底的檢查,確保沒有遺漏任何東西。

笛卡兒將這種方法不僅運用在哲學思考上,還運用於幾何學,並創立了解析幾何。

笛卡兒強調思想是不可懷疑的這個出發點,對此後的歐洲哲學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Rutian2018


說笛卡爾是西方近代哲學哲學的開端,有三個原因。

第一,他生活於近代。亞里士多德在哲學上再有成就,名氣再大,只可惜他生活在古代。

第二,在笛卡爾之前,雖然也有搞哲學的,而且算是近代的人,但沒有他的成就大。

第三,那就是笛卡爾的哲學成就了。

為能更好說明這件事,前面要說的稍微多一點。

西方,進入近代社會,是在1500年前後。

首先,1500年前後開始的地理大發現,打破了一直延續的新舊大陸基本隔絕的狀態,這使全世界的各地及居民,走向了最早的“全球化”階段。

其次,由於地理大發現,西歐開始世界性的殖民征服,歐洲貿易也走向世界,這為新興的資產階級的發展壯大,提供了巨大機會和堅實的基礎。

再次,隨著航海技術的迅速提高,帶動了造船業、木材業、鋼鐵業等等快速發展,科學技術也有了意想不到的突飛猛進進步。

這種全新時代的到來,為哲學,包括其他意識形態的精神產品的繁榮,創造了充分的條件。

如果再進一步追根溯源,大航海的形成,與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又有不可分割的聯繫。

1300-1500年的文藝復興,是在接近一千年的中世紀之後,發生的帶有必然性的文化解放和思想解放運動。它從根本上動搖了曾經堅如磐石的宗教統治和文化思想禁錮,為後來的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在羅馬教廷的統治衰落之時,1520-1570年,歐洲發生宗教改革運動。儘管力推改革的新教和延續千多年的天主教爭鬥多年,並未分出勝負,但最大的成果,是讓科學界和知識界包括很多最底層的民眾,知道了宗教並非是唯一的真理,社會也不可能完全按照教義的原則來發展。

在笛卡爾之前,歐洲已經湧現了一些思想界的旗手性人物。

一個是馬基雅弗利。

他生活於近代歐洲社會開始之際,1469-1527年,寫了《君主論》一書。嚴格來說,馬基雅弗利不是理論哲學家,但他是卓越的政治哲學的思想家。他尖銳但又極其巧妙地批判了宗教和宗教權力;主張一種內涵含混的“自由”;他認為,權力不必來自上帝,“權利歸於自由競爭中有手段抓到權力的人”。他的思想,對後來的盧梭影響很大。

另兩個人是埃拉斯摩和莫爾。這兩個人,也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哲學家。

埃拉斯摩,1466-1536,他寫了一本《愚神頌讚》,當然還有別的著作,但太一般般了。《愚神頌讚》扉頁上寫著:“獻給莫爾”,書裡對宗教包括教皇,都極盡諷刺之能事。看起來,他是支持宗教改革的,其實不然。他說,“真的宗教信仰不出於知而發於情,精心錘鍊的神學全部是多餘”,所以,有兩類“愚痴”,一種受到諷刺的“頌揚”,一種受到真心的頌揚。

莫爾,1478-1535,是個英國爵士,他寫了《烏托邦》。或許他從柏拉圖的《理想國》受到了啟發,描寫了南半球一個島嶼的“理想”狀態。

還有一個是培根。

培根,1561-1626,他是近代歸納法的創始人,也是給科學程序進行邏輯組織化的先驅。他對笛卡爾有重要的影響。

西方進入近代之後,如前述及,科學迅速興盛起來。

第一個就是哥白尼,1473-1543,他的主要著作是《天體迴旋論》,提出了日心說。他是曾經把自己的理論講給宗教改革運動中的風雲人物路德和加爾文聽,結果立即被他倆認為是令人震憤的歪理邪說。哥白尼的不足,在於他的理論缺乏觀測的支持,後來進行觀測的,是一個叫布刺的天文學家。

第二個是開普勒,1571-1603,他是布刺的學生。開普勒的偉大功績,是1609年發表了行星運動三定律中的兩條,1619年又發表了第三條。這是非常具有開創性的科學貢獻。

第三個是伽利略,1564-1642。他首先發現了加速度在動力學上的重要性,確立了落體定律,他還研究了子彈飛行問題,為“平行四邊形率”的重要原理提供了重要內容,等等。

另外,如複式顯微鏡、望遠鏡、氣壓計、抽氣機等的發明;磁體、血壓循環等等被發現,都是重要科學成果。

牛頓晚於笛卡爾,就不去說了。

笛卡爾,1596-1650,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和科學氛圍中創建自己哲學的。

他深受新物理學和新天文學的的影響,自己就是數學家和科學家,在這樣的基礎上,充分顯示了他的高超的哲學能力。

他另起爐灶,在亞里士多德之後,第一次建立了一個全新的哲學體系大廈。

笛卡爾有兩部最重要的哲學著作——《方法論》和《沉思錄》,實際上,這兩部著作難以截然分開。

他從“我思”開始論證,這很像聖奧古斯丁的同樣的概念。推導出了“我思故我在”的結論,人們稱其為“笛卡爾式懷疑”。

從這裡出發,笛卡爾開始考察“物體的知識,接著又考察各類概念”,包括上帝。

笛卡爾的“懷疑”方法,後來被認為在哲學上和科學上都十分重要。

笛卡爾的所有論述,都是圍繞“知識何以可靠,人們的認知邊界在哪裡”展開。這個問題,一直到康德,都是哲學家們誰也沒有離開的探討核心。

笛卡爾的哲學,有兩個最重要的特徵,第一,他完成了從柏拉圖開始的物質和精神的二元論;第二,他在對於外部世界上,屬於嚴格的“決定論”,或者換個詞彙,就是唯物主義。

從笛卡爾開始,由他開創的兩個哲學線索,成為一直到休謨的兩大哲學分支——以探討知識何以可靠為主的經驗主義哲學;以及探討人的認知能力何為邊界的理性主義哲學。

所以,稱笛卡爾式西方近代哲學的“鼻祖”,西方几乎沒有一個嚴肅的哲學家不贊同。


一老沈一


笛卡爾作為一個數學家被後世銘記主要是因為解析幾何,作為一個哲學家,而且被冠以“近代哲學之父”,是因為他將思想或理性的出發點拉回到人的自我意識,“我思,故我在。”哲學上,笛卡爾是一個二元論者以及理性主義者。笛卡爾認為,人類應該可以使用數學的方法——也就是理性——來進行哲學思考。他相信,理性比感官的感受更可靠。

導語

笛卡爾在近代哲學中第一個將幾何學方法引入哲學,把“我思故我在”作為形而上學的第一原理,以主體性原則為近代哲學奠定了基礎,確定了方向。他將哲學體系比做一棵大樹,樹根是形而上學,樹幹是物理學,樹枝是其他科學。

笛卡爾通過把自己作為研究對象,以反思自我發現哲學的堅實基礎,這種以自省式的、個體主義的哲學進路為其贏得“近代哲學之父”的稱號。羅素也承認這個觀點。

在《第一哲學沉思錄》中,特別是前兩個沉思,按照笛卡爾的想法,哲學如果要建立它的可靠基礎,首先必須對全部舊見解進行一次總的清算,然後再找出是否存在一個確切無疑的“阿基米德點”,以此建立普遍知識的可能性。由此而來,原初的哲學問題“如何獲得真正的理性生活?”就轉化成了“第一哲學如何獲得其絕對的開端?”對於這個問題的追尋,笛卡爾在“第二沉思”中認為“我思”就是這樣的“阿基米德點”,就是真正哲學的絕對開端,“我”是一個思維者,一個在懷疑、在領會、在肯定、在否定……的思維者,它是並且一直是處於變動流逝過程的絕對意識生活的主體,無論世界是否存在,“我”作為思維者自身絕對存在。正因為如此,這種純粹思維本身規定了開端原則自身的正當性。笛卡爾的開端原則有兩個:第一,哲學沉思自身方法的必然性;第二,哲學沉思自身意識的絕對性。可以說,笛卡爾的開端原則不僅代表了近代哲學的特徵,同時也預示了當代哲學的走向。

01真理認識的方法論規則,方法論和認識論

笛卡爾認為,要想重建哲學的基礎,關鍵在於科學的方法。首先,數學這種抽象而可靠的方法完全可以改造為哲學的方法,其次,形式邏輯三段論也能夠使我們的推理嚴密而精確地進行,於是笛卡爾開始創立一種包含幾何學和形式邏輯的新方法,努力避免兩者的缺點並吸收其優點,從而進行嚴密地推理並且獲得新的知識。

笛卡爾認為,人正確地做出判斷和分辨真假的能力就是人的理性,這種能力是人人天生均等的。理性是唯一使我們成為人並使我們區別於禽獸的東西,它是人的本質,因此在每一個人身上都是完整的。同一個種類中的個體之間只在偶性方面有差異,本質方面則沒有什麼差異。一個人的認識錯誤不是來源於理性的缺乏,而是來源於不能以正確的方法應用它。

笛卡爾有一本書叫《談談方法》裡說的方法論規則我覺得對我們所有人都有借鑑指導意義。

第一,決不接受我沒有確定為真的東西;

第二、把每一個考察的難題分析為細小部分,直到可以適當地、圓滿解決的程度為止。

第三、按照順序,從最簡單、最容易認識的對象開始,一點一點地上升到對複雜對象的認識;

第四、把一切情況儘量完全地列舉出來。

這也是一個理性的人在分析問題時的基本套路。理性的基本表現就是懷疑。

可惜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沒有學會。

02“我思故我在”,笛卡爾的唯理論,形而上學,"笛卡爾式懷疑"的方法

我思故我在,就是我思考所以我存在嗎?其實笛卡爾的“我思”,是指脫離了具體思考內容的一種純粹的思考活動本身,是對思考的思考,懷疑一切值得被懷疑的東西,而最後唯一不能被懷疑的,是正在懷疑的我本身。以笛卡爾為代表的歐陸理性主義,認為思維可以獨立於經驗,去把握超驗的東西。他們從截然相反的兩個角度去論證思維與存在的統一,形成了西方哲學的認識論轉向。

著名哲學命題“我思故我在”便是笛卡爾全部認識論哲學的起點,也是他“普遍懷疑”的終點。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唯一可以確定的事就是我自己思想的存在,因為當我懷疑其他時,我無法同時懷疑我本身的思想”。

笛卡爾的偉大性貢獻就在於,他不是以存在或實體,而是以“我思”亦即主體作為形而上學的第一原理或邏輯出發點,並且由此出發來確立上帝存在和物體存在,可以看做是形而上學史上的一次革命。既奠定了其主體性原則和理性主義的基本特徵,同時也使之始終難以擺脫二元論的限制。

笛卡爾從普遍懷疑出發,首先肯定了“自我”的存在。在他看來,“自我”的存在是完全自明的。因為,我雖然懷疑一切,但有一件事是怎麼也不能懷疑的,那就是“我在懷疑”這件事本身,而懷疑活動是思想活動,所以說我在懷疑也就是我在思想。既然我在懷疑、思想是無可懷疑的,那麼作為懷疑主體的“我”的存在也就是確定可靠的了。換言之,懷疑必然有一個懷疑者在懷疑,思想必然有一個思想者在思想。於是就得出了“我思故我在”這個命題。笛卡爾把“我思故我在”看做是絕對可靠的真理,甚至認為連懷疑派的任何最狂妄的假定都不能使它發生動搖。於是他把這個命題當做形而上學的第一原理。

笛卡爾通過普遍懷疑確定了“自我”的存在, 那麼“我”是什麼呢?一方面,我因為懷疑或思想才能存在;另一方面,如果我停止了思想,我就不存在了。所以,我發現只有一種屬性屬於我,與我不可分,這就是思想。因此,“嚴格來說我只是一個在思維的東西,也就是說,一個精神、一個理智或一個理性”。

儘管“我思故我在”這句話被部分學者認為是極端主觀唯心主義的代表而遭到批判,但其背後所蘊含的懷疑精神則是積極的、推動科學發展的動力。歷史上哲學體系之間更替、科學史上不同範式之間的更替都以這種懷疑精神為基礎。

總之,笛卡爾的懷疑主義不但是哲學必不可少的,而且對哲學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說沒有這種懷疑,不可能有近代哲學的產生。

03物理學

在自然哲學領域,笛卡爾持一種機械唯物論的立場:笛卡爾的物理學以廣延為物體的根本屬性,以相對位移的機械運動來說明一切自然事物和現象,將宇宙看做是一部大機器,認為動物也是自動的機器,與靈魂不同的身體也是機器,從而為近代機械論的自然觀奠定了基礎。

總結

笛卡爾的學說有廣泛的影響 。他的 “ 我思故我在”,強調認識中的主觀能動性,直接啟發了康德,成為從康德到G.W.F.黑格爾的德國古典哲學的主題,推動了辯證法的發展。

《談談方法》,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探討怎麼運用理性在各個領域找到真理。這裡的理性,簡單地講,就是擺脫傳統的信仰和權威,運用邏輯推理對事物進行認識和理解的能力。

笛卡爾將哲學的思考起點拉回到個體的思維意識,在完成了對上帝的反叛同時,也將人置於“唯我論”困境。在人的“理性”面前,上帝退隱,科學顯露,進而橫行霸道。

也許上帝是就是從笛卡爾說“我思,故我在”那一刻開始死亡。這事怪笛卡爾麼?笛卡爾,心靈哲學的開創者。


中學數學深度研究


笛卡爾不僅僅是法國偉大的哲學家,也是傑出的數學家和物理學家,他還是西方現代哲學思想的奠基人之一。笛卡爾對現代數學發展做出重要的貢獻,於1637年發明現代數學的基礎工具之一——座標系,這一成就為微積分的創立奠定基礎,後被稱為解析幾何之父。

但是,笛卡爾最重要的是提出“我思故我在”這一重要的哲學命題。 笛卡爾認為在所有的知識真假難辨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採取的唯一妥當的方法就是來一次普通的和徹底的懷疑,將一切稍有疑竇的意見清除出去,以便尋找清楚明白,無可質疑的知識為哲學的基礎和出發點。因為我對“我在懷疑” 的懷疑仍然是我在懷疑,因而它恰恰證實了我在懷疑的真實性,在笛卡爾看來,懷疑也是以一種思想。 因此可以說,“我在思想” 是一個無可置疑的事實。顯然我在懷疑,我在思想,必然有一個在懷疑,在思想的“我” 存在。因為說某個東西在思維時卻又不存在,這是自相矛盾的。換言之,懷疑必然有一個懷疑者在懷疑,思維必然有一個思維者在思維。因此,“我思故我在”乃是一條真實可解,連懷疑派的任何一種最狂妄的假定都不能使之動搖的真理,我們可以毫無懷疑地把它當做形而上學的第一條原理。

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 具有劃時代的重要意義,為近代哲學奠定了反思性,主體性原則和理性主義等基本特徵,因而標誌著近代哲學的開端。


西安交大黎荔


首先說它關於自然科學和數學方面成就,創立解析幾何,論證光的折射定律,這裡我不給予評估,畢竟我不專業。

就哲學而言,首先帶來了哲學方法論的革新,建立了理性演繹法,天賦觀念論,至關重要的是,近代哲學認識論中唯理論的開創者就是他,以後的萊布尼茨、斯賓若沙為辯護笛卡爾的觀點和霍布斯、洛克、巴克萊、休謨等上百年的大論戰,直到康德的出現,還是為了解決休謨問題。

笛卡爾首次不是以實體或存在為主體,而是我思為主體為出發點,是西方哲學一次重大革命,奠定了主體原則和理性主義原則—《西方哲學史 》此外,還發展伽利略運動相對性理論,發展宇宙演化論、漩渦論學說,為近代機械論自然觀奠定基礎。

到這裡,涉及了多少,英國經驗論 大陸唯理論 法國機械唯物主義 德國古典哲學 ,差不多是近代哲學的全部了。 能和笛卡爾相提並論的哲學家,我覺得用指頭都可以數的過來,蘇格拉底 柏拉圖 亞里士多德 托馬斯 洛克 休謨 康德 黑格爾 尼采 維特根斯坦而已!


希倫寶貝


笛卡爾之所以具有很高的影響力,不僅是因為他創建了著名的“笛卡爾座標系”,更是因為他在哲學上的巨大成就。

笛卡爾被視為近代哲學的開端,主要有三點:

1.他首先創建了一個完整的哲學體系

在笛卡爾之前,現存的知識體系是存在錯誤的,因為它是由很多不同的人在漫長時間中拼湊而成的。笛卡爾在對前人的知識進行了系統性總結和補充,建立了一個完整的哲學體系,對整個哲學都進行了改進。

2.他教會了我們怎樣去哲學思考

笛卡爾在《方法論》中告訴我們思考的過程和步驟,並且哲學思考的最佳方式是將懷疑主義運用到極限。即我們如何確定世界才是真實的而不是神創造的呢?於是他提出了著名的“我思故我在”,讓我們可以在此基礎上構建對自然世界的解釋。

3.他第一個將普遍法則的思想置於了我們嘗試理解自然的核心,並賦予這一思想某種具體內容。

即他將自然法則和自然法進行了區分,將自然法則運用於我們去理解自然事物。自然法則就是現在的科學法則,自然法是道德法。在這一層面上來講,我們現代的科學思想便是來源於此,即尊重自然法則,尊重客觀事實。

笛卡爾在哲學上擁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在《科學革命史》、《西方哲學簡史》等書上都有對笛卡爾的專門介紹,因此他也被公認為近代哲學史的開端。


陌上花Kai


對笛卡爾的這個歷史定位沒錯,不過還應該再加上一個近代數學的開端就更全面一些。

似乎笛卡爾在數學上的名氣比他在哲學上的名氣大,因為他發明的直角座標系為後來牛頓和萊布尼茲的微積分打下了基礎。沒有直角座標系,沒有X軸、Y軸,很難說有沒有微積分,沒有微積分,很難說有沒有現代科技。所以說,笛卡爾是近代數學的開端,也是近代科技的開端。當然,近代科學的興起還歸功於文藝復興時期另外一個偉大人物,這個人就是培根。事實上笛卡爾在哲學上的貢獻遠比數學上的貢獻大得多。只是後來隨著科學的發展,哲學的智慧光環被科學所取代。下面就談談笛卡爾在哲學上的貢獻大在何處。

第一,他真正開啟了人類智慧的眼睛。那個時候,培根喊出“知識就是力量”,已經很不簡單了,它預示著人類知識時代的到來。可是,培根的知識論是建立在經驗主義的基礎之上。就像我們的中醫一樣,都是靠經驗的歸納去得到知識。這個關鍵時刻,笛卡爾驚人地說出,這種知識是不可靠的!因為,經驗永遠不能得到普遍有效的知識。那麼,知識的有效性來自何處?

第二,笛卡爾驚人的發現,人的知識真正的可靠性來自人的理性。什麼是理性?就是“我思”。人的感官看到的都是不可靠的,比如插在水碗裡的筷子給人的印象是彎的。但在人的理性中是直的。所以,理性比感性更可靠。他進一步說到,這個世界就算一切現象都是不可靠的,但有一個東西是不可懷疑的,就是理性,即“我思”。他因此提出了一個哲學史上最重要的命題:“我思故我在”。有人說這是哲學二元論,可是沒有這個二元論人類可能還在培根、洛克和休謨的經驗主義之下瞎子摸象。有人說他是唯心論,其實,他只不過是過分強調了人的智能在知識形成中的重要性罷了。一個如此偉大的哲學家怎能徹底否定經驗的地位呢?

第三,“知識就是力量”只是一句口號。回答知識是由何而來才是頭等大事。笛卡爾哲學從這裡把知識真正和人的主體認識能力聯繫起來。這就是近代哲學的開端!(其實在西方哲學中把我們稱之為“近代”的哲學階段稱為“現代”哲學,而把德國古典哲學之後稱之為後現代哲學)。從此,西方哲學真正走向理性哲學的軌道。正是在這一點,笛卡爾哲學成為近代西方哲學的開端。

作為開端是一件很偉大的事情。人類文明發展史上沒有幾個開端。比如,在幾何學,阿基米德是一個開端,在數學上畢達哥拉斯是個開端。物理學牛頓是個開端。在倫理學上孔子是個開端。後人都不過是圍繞這個開端在做文章而已。當然,沿著一個開端構建一個體系同樣是偉大的事情。比如愛因斯坦沿著牛頓的物理學開端建立相對論體系,孟子沿著孔子的開端建立了儒家思想體系等等。笛卡爾的理性哲學開端是誰建立的體系呢?這個人就是哲學史上更偉大的人物—康德。康德的主要思想體現在他的恢弘鉅著《純粹理性批判》之中,其中一個重要命題就是來詮釋笛卡爾哲學。這個命題就是“人為自然立法”。


Kant孟


大家好,我是一個文化歷史愛好者,最喜歡研究歷史,還有文化書籍,希望我的觀點對大家有所幫助,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就近代的西方哲學史來看,笛卡爾是第一個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哲學體系的人。他從數學中發現,人可以使用數學的思維方式來解決問題,也就是“理性”的方式。

他提出了《方法論》來分析研究問題的本質。同時,他也是近代理性主義的代表,他的名言“我思故我在”,證明了思想是唯一一種不可否定其存在的東西。

同時,身為二元論的支持者,笛卡爾指出,只要人類可以通過想象的方式將一個食物分成兩個部分,那麼這兩樣東西就一定是可以分離的。這句話,也就成為了靈魂存在理論的重要依據之一。

他從邏輯學、幾何學和代數學中發現了4條規則:絕不承認任何事物為真,對於我完全不懷疑的事物才視為真理;

必須將每個問題分成若干個簡單的部分來處理;思想必須從簡單到複雜;我們應該時常進行徹底的檢查,確保沒有遺漏任何東西。笛卡兒將這種方法不僅運用在哲學思考上,還運用於幾何學,並創立了解析幾何。笛卡兒強調思想是不可懷疑的這個出發點,對此後的歐洲哲學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以上我的觀點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喜歡我的回答,希望對書籍跟歷史文化感興趣的可以跟我交流一下,書籍裡的故事跟文化底涵帶給我無窮的樂趣。


圓規之夢


這僅僅是大學哲學專業裡,有關哲學史方面的一個話題。而且只與西方哲學史相關聯吧!進行西方哲學史學習時,可以作為一個知識點簡單瞭解,以免畢業考試時,這方面的考題答不上來丟了分數!

中國沒有"哲學"!中西文化不同!中國有″易學""理學"″經學"道學″。這些西方都沒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