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強制要求家長的手機開通8元一個月的校訊通,10元一個月的教育功能,下載五六個APP,這種行為合理嗎?

鎧甲無敵


作為兩個女兒的母親我也收到了老師發來的短信內容是說:學校強制要求家長的手機開通8元一個月的校訊通,10元一個月的教育功能。

同時作為檢察官的我卻認為學校這種做法“不僅不合理還違法”立馬於檢察官的身份通報給教育局,工作人員說:已經請示領導!很快就收到回覆說到:根據教育局的規定,學校是禁止類似這種的商業行為進入校園的,也就是打廣告,背書其實都算違規行為,何況還是強行開通。

如今是互聯網時代根本就不需要開通一個月的校訊通!網上一搜啥都有!比如:中國校園網,等導航可以相關信息

-----------------------

還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如今是網絡時代,一般情況下有數字機頂盒的用戶可以調到教育臺!這樣一來不僅可以節省不少教育子女的錢!


幽靈九尾狐


老師給我說了,我沒同意,不是我不關心孩子,主要是不喜歡這種綁架式銷售。然後我打電話給老師,問老師如果不加人和教育我們孩子是不是就不用寫作業了?因為作業是用和教育發短信的。老師說,不是,不過孩子要記作業的,我說那就沒問題。然後和教育又給我打電話,我說我知道作業的,學校通知不到我會去問老師的,跟你們有關係麼?忙著,以後不要騷擾我,也不要佔有我的私人時間給我打電話,否則我就投訴你,然後,電話就掛了。他們用站不住腳的理由利用孩子來綁架家長,大家一定要齊心協力抵制,不要讓出這種蠢主意的人得逞


迎118413411


肯定很多人說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不過你又真沒有辦法,我作為老師,孩子讀高中了,都還要給校訊通交每月十元的費用。雖然我也有點微詞,不過我又無法否認它的正面作用。讓我慢慢道來吧。

現在已經不叫校訊通了,叫和教育,是很多人反映之後改了名,沒有五六個軟件那麼多,就一個,還是收10元月租,這些跟老師真的沒關係,我們發與不發都沒什麼關係的,利益也不會降到我們頭上,以前是有話費和購物券吧,現在沒有了,這是我老實說的。你說它不合理不合法?總之換個名字它又可以繼續存在。

電視節目提過,微信群很好,又免費,對不起,微信群又真代替不了這個和教育。微信群早就成了家長們吵架、飆英語和使喚老師做事的工具,成績不許發,評語不可發,什麼功能都沒有,而和教育即校訊通,一直以來你只要把做好的電子表格導入到校訊通,它就可以以一條信息的格式,各自單獨把學生各科成績和進退名字發給每位家長,這是任何軟件都代替不了的。

所以到現在為止,你們無論吐槽什麼都好,還是不可以動搖它,可能背後有一定的背景吧,而又真有家長很欣賞它,真有家長真心地說:“我很喜歡呀,隨時知道孩子在學校的情況,進門出門都有信息通知,挺不錯的。”


中小學英語精修


學校強制要求家長手機開通8元一個月的校訊通,10元一個月的教育功能,下載五六個APP,這種行為肯定既不合理又不合規,是教育部門嚴禁進行的活動。

早在2018年12月教育部辦公廳就發佈了嚴禁有害APP進入中小學校園的通知,其內容包括:

一、立即全面排查有害APP,必須立即取消下載的APP包括:

1、包含色情暴力、網絡遊戲、商業廣告等內容及鏈接的。

2、利用抄作業、搞題海、公佈成績排名等應試教育手段增加學生課業負擔的APP。

二、嚴格審查進入校園的學習類APP

1、建立學習類APP亓校園備案審查制度,凡進必審、誰用誰負責。未經學校和教育行政部門審查同意,教師不得隨意向學生推薦使用任何APP。

2、所選APP要以有效服務教育教學,嚴格控制APP數量,不增加教師工作和學生課業負擔為原則。

3、進入校園的APP不得向學生收費或由學生支付相關費用。且保障學生信息和數據安全。

三、加強學習類APP日常監管並建立長效監管機制。

部分原文件如下圖所示:

此文件一出,各地教育部門紛紛做出響應,嚴格規範進入校園的學習類APP,凡是不合規的APP一律清理,其中就包括不得向學生收費,並嚴格控制進入校園的APP數量。

因此題主所提的校迅通,不但要交費,而且一裝就是五六個,嚴重違反了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嚴禁有害APP進入中小學校園的通知》。

面對這種情況,一要問該進入校園APP是否經當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審查,有沒有備案,如果沒有學校兒教育部門的備案,一律不得進入校園,老師個人推薦安裝更不被允許。

二要問,此類進入校園的APP是經誰之手進入校園的,按照由誰經手誰負責的原則,規範校園APP的運用。

但無論如何,校園內學習類APP的使用,要保障服務教育教學,但不能增加學生的學業負擔,更不能增加家長的經濟負擔,當然也不宜多安裝,有一個輔助教學的免費綠色APP足矣。

總之,家長面對違反教育部規定的校園APP完全可以不予理會,或者找學校溝通,取消此類APP對學生及家長的困擾,減少對教育教學活動的干擾為好。


指尖教育帝國


已經不強制了,我兒子一年級時我開通了校訊通,10塊,這個我建了個小群,每天發(我有兩個同事的孩子跟我的一個班)。。。然後還糊里糊塗開通了同步學堂,也是十塊,我以為同步是送的,一直都沒有理他,一年後我問10086才知道是收了我的銀子的,唉,一個月的牛奶錢被坑了。。去年二年級開學,我把關於學校的都停了,因為沒有必要,作業在微信群裡問老師也會說,老師目前也不在意這點錢,不過經常給學生灌輸上她的晚託班的好處,並且晚託班的學生成績是會好一些,按我兒子探聽的情況:考試題目提前知道。一個月500。。。中午不行,中午是學校包了的,是家長們去教育局申請來的,因為之前被個別家長(或許是校外午託班)投訴,搞得所有學校都沒有午託班,大部分家長那個累啊!持續了幾年,到我兒子上學,終於開放了校內非強制午託班,晚上可以拍桌子教孩子寫作業,中午,真不行,時間太趕,大人小孩都累。。。


暗戳戳的偷偷吃瓜群眾


目前這個應該是不強制的,如果真的強制,我建議向上級投訴。

說下載五六個APP,你自己直接卸載了唄,我不信這個學校教育還需要五六個軟件。

現在一般都會有家長微信群,沒有的話反映一下,一般都會建個。

一個月8元這個業務

讓我想起我上小學的時候,學校跟移動合作,當時生成前兩個月免費,後面18元還是10元,記不清楚了,然後運營商悄悄地改成了28一個月,後來,直接打客服把這個業務取消了,壓根沒什麼屁用,前幾次老師還發個短信啥的,竟然跟微信群發一個樣子,後來老師壓根不發了,因為聽說這個功能老師也是要收費的,然後學校不給老師報銷啊。

緊接著第二年,老師說起這個事,直接不建議大家辦理了。但是這個功能當時炒的也挺火爆,我親戚家也有孩子學校讓辦這個業務,大家都是開始積極性很高,後來默默取消業務了,再過了不久微信面世了,這個功能還有屁用,運營商現在好像一般都不做了,很多年沒有見過這個事情了。

10元一個月的教育功能。

我倒是見過幼兒園老師給孩子在上面發佈作業,但是不收費呀,都是免費的,至於收費的這個情況,直接拒絕!

建議家長要直截了當拒絕這種要求!


修飛機的Pilot


現在的老師佈置作業都叫學生在手機做,越來越不負責,還要求人家父母開APP,那人家家境不好父母出去上班的,爺爺奶奶帶小孩的爺爺奶奶不會玩手機的,是不是一定要求父母回去帶小孩,或者大齡父母不會的就不讓上學了嗎。上次看頭條說以後國家規定禁止16歲以下玩手機的,老師會跟規定急嗎,現在的老師高高在上,都需要小孩家長順從他巴結他,不能忤逆他們意思,成績不好職責家長,報名要低聲下氣,生氣就說我的工資又不要你拿,少了你家那個我更輕鬆,也不會少給我工資。特別是初三,人家下年級去報名很多成績不是很好的,老師就直接不要,叫人家去上職中已經聯繫好了職中那邊,(老師有學費提成)。要不就不收。自己回家愛做什麼做什麼,現在的老師還是以前那種育德育人,讓人人都敬佩的老師嗎?


ぃ落寞の


以前的老師除了家長會請個家長都是單獨打電話,通知都會給孩子說讓孩子轉達,我也很想問,現在都有微信建個群你是單獨找還是集體通知都很方便為啥有必須交所謂校訊通的錢這麼一說,我還記得當初沒有微信只有電話,剛出什麼e校通一個月五塊八塊我忘了,就必須交,我和幾個同學都不想交,家裡也覺得沒必要,然後天天的先是被老師拉到講臺跟罰站似的站好久問為嘛不辦,轉天還不辦的在大課間被拉到教室過道里問,有啥可說的就是不想辦就這麼對我們,後來我交錢了看那些沒辦的接著被拉出去站會聊天(T_T)/~~在然後都妥協了,因為沒必要為了幾塊錢天天這樣,而交錢後一開始就是天天小測試誰誰誰0分,誰誰誰100,居然還有臨時增加作業的,沒多久就一個月頂天五個電話


阿瑞


我們這兒的校訊通己經用了近十年了,月收費10元。學校的作業,放假通知等,都會通過校訊通發送。已經習慣了,能怎麼著?

本市的移動號碼辦的校訊通,可以免費下載一個《和教育》,不另外收費。孫子從小學到初中,現在上高中,還是用校訊通。

奇怪的是,到了高中,校訊通不是天天發作業信息,因為孫子住校。可校訊通退不了。初中考高中,我退訂了一個月。結果,學校不允許,還是用校訊通。

這個《和教育》與校訊通捆綁的,每天登錄送流量。我包月套餐好像10G,夠了,對我而言,送流量無用。可還是每天登錄,查一下家校互動,怕漏掉重要的消息。

不過”校訊通”與”和教育”只收10元/月。孫子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哪兒不用錢呢,也就這樣了。



笨笨潮爺1


合不合理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一個潛規則,孩子必須得上學,送到學校以後,父母就是砧板上的肉,你要真跟學校老師較真兒,你家孩子在學校的日子就不好過,那是全方位的擠壓。好在我的孩子今年上大一了,我徹底解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