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國寶級頂級精品奇石嗎?

極品小小寶石奇石


自己儘管收藏了200多塊奇石,但感覺離國寶級頂級精品奇石相差甚遠。

能當上國寶級頂級的精品奇石不但要形、色、紋、質、韻俱佳,有無可挑剔之處,而且還要是國寶級的石種,在國內能稱得上國寶級的石種應該是傳統的四大名石,外加昌化雞血石、壽山田黃石。四大傳統名石還好說,但要收藏到雞血石和田黃石,估計這輩子都難了,經濟實力是攔路虎。

另外,能稱得上國寶級頂級精品奇石的,除了奇石本身的品質外,還要賦予更多的文化符號,如與某位名人有關,與某事件有牽連等,如擺放在頤和園的奇石“青芝釉”,因有了乾隆皇帝的題字和神奇的傳說而成為國寶之精品奇石。

如此說來,中國的四大奇石除了東坡肉石外,其它三塊也難以被冠以國寶級頂級精品奇石,要想得到國寶級頂級精品奇石的難度可想而知了。雖然自己沒有收藏到,但從網上看到了不少讓我過目難忘,依依難捨的奇石,在我的心目中,它們就是國寶級頂級精品奇石。

希望大家把收藏的精品奇石發出來,晉級國寶級頂級精品奇石。


視天下i


首先,什麼是國寶,一般是指將珍貴文物稱為“國寶”凡是被國家專門機構定為“國寶”的,收藏者自己絕對無權處置。 就比如臺灣故宮的肉石就是國寶,這塊奇石是被官方認定的國寶。

其次,國寶級,就是無官方認證的,但是藏品能夠達到國寶級別的民間叫法了,比如說中國“四大奇石”之一的小雞出殼,官方沒有認定為國寶,但是行業認可度高,已達到國寶級別了,我們就稱呼為國寶級。

第三,符合國寶級奇石的特點,基本是質、色、形、紋俱佳,神韻到位的奇石,符合這樣標準的石頭不是很多,畢竟石頭是來源自然,經歷的是日月風雨的洗禮。


第四,奇石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畢竟人的審美標準千差萬別,所以不同人眼裡有不同的國寶級,這也是奇石的魅力所在,永遠沒有重樣的石頭,永遠找不到你手裡的下一塊。

第五、奇石的審美眼光跟人的閱歷和文化層次有很大關係,在不同的時間對一塊石頭的解讀會有很大不同,所以我們要多學習,多探討,不能夜郎自大,就認為自己的石頭是最好的。

總之,只要你喜歡,件件都是你心中的國寶,如果你是要大家喜歡,眾樂樂,那就要接受大家的評判了,大家認為的國寶才是國寶。


玩古賞今


奇石哥收玩石也有些時間了,我認為只要是玩石頭的朋友都會有拿得出手的石頭。雖然我的石頭達不到頂級國寶級,但有幾塊也算得上精品石頭,承蒙厚愛受您邀請,故上圖以石饗友,與您共賞。

一、《愛到永遠》 石種:套色瑪瑙 大小:25×8×30 產地:阿拉善左旗 。

愛是人類最美好的主題,人們希冀著美好的愛情,而在當今物慾橫流、紙醉金迷的年代裡,愛情已經是可望不可即的奢華。奇石《愛到永遠》石質上乘、色彩絢爛、型態傳神,恰似一對相吻的老夫婦,演繹著相伴一生的愛情。

二、《劉羅鍋》 石種:黃河石 大小:310×90×250 產地:蘭州 。

劉羅鍋的體型特徵必須具有三要素:羅鍋、辮子、山羊鬍。三者之中如果缺少其一就不是劉羅鍋了。奇石《劉羅鍋》就完美地展示了宰相劉墉跪姿形象。首先其具備了傳說中的劉墉的體型三要素,其次隆起碩大的羅鍋誇張詼諧,飛動飄逸的辮稍使整個畫面活了起來,充滿力量而果敢,最為點睛之筆是山羊鬍後的留白,將清癯的下巴完美展現。《劉羅鍋》奇就奇在誇張的羅鍋,妙即那靈動的辮稍,美卻是那點神奇留白,讓人迴腸百轉、回味無窮。



三、命名:《壽--灕江倒映》 石種:黃河石 大小:36×12×25 產地:蘭州 。

壽比南山不老松,福如東海長流水。文字石是畫面石的一大亮點,千奇百怪的文字奇石令人不得不感喟奇石世界的巧奪天工和大自然對人們的恩賜。 《壽》結字工整厚重,筆力遒勁雄渾。並且可一石二看:正看為《壽》,旋轉九十度則是一幅美妙的灕江倒映圖。反覆把玩意味深長。


四、《青獅吼佛》 石種:風礪石 大小:37×7×27 產地:新疆 。

《青獅吼佛》意取佛祖釋迦牟尼佛誕生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獅子吼,雲:“天上地下,唯我獨尊。”塔爾寺是宗喀巴大師的誕生地,大師在此創立了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該寺位於青海西寧湟中縣,寺名得名於大金瓦殿內的銀塔,藏語稱為“袞本賢巴林”,意思是“十萬獅子吼佛像的彌勒寺”。此石色如青、型若獅、態似吼、佛在背,具有濃郁的佛教色彩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值得說明的是風礪石由於成因以山型和層狀見長,畫面風礪石極其稀有,如此風礪石實在難覓。



五、其他石頭



奇石哥雜談


這幾方算什麼樣的奇石?圖片摘自互聯網,我個人覺得這幾方是難得的,有光學效應的奇石,能達到這樣很難得,他們的主人更是與它們緣分不淺。最後和田玉和最後一個雖然沒有光學效應,但也是很難得的精品,精品都不大,越小越好,越容易攜帶。








搜聞天下


國寶級不敢擔,但是霍小姐收藏的一枚“嫦娥奔月”(見附圖一)奇石,卻以“形神兼備”、“大器天成”、“古樸渾然”的獨有魅力,令同類的其它頂級精品黃河石黯然失色,笑傲同儕,獨步石圈。

中華母親河——滔滔黃河從青海的巴顏碦拉山北麓發源之後,一路穿山越峽、勢不可擋、大河奔流,數億年間將眾多途經岩石搬運、衝擊成五彩繽紛、形態生動、無法計數的黃河水衝卵石,俗稱“黃河奇石”。

這塊黃河奇石發現於黃河小浪底大壩下游十公里處,當時一年一度的黃河“調水排沙”剛剛結束之際,因受到雷霆萬鈞的激流沖刷,一些沉埋在河底的、數量極其寥寥的頂級精美黃河石,得以重現天日。

這枚名曰“嫦娥奔月”的黃河奇石僕一出世,便以逼真生動的形象、雄渾天成的氣象、碩大無朋的體量,震驚黃河奇石圈,不少藏石人能以一睹其芳容為傲嬌。

你看她造型和諧自然,古樸天成,毫無人工雕鑿、渲染類奇石的矯揉做作;只見雲海混沌的遠古天地間,一枚裙裾飄擺、顧盼生姿的妙齡仙子嫋嫋升起,那“S”形的婀娜身段,似有長髮飄飄的美人髮髻,無不在演繹出一幕:“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的詩情畫意、絕妙意境。

更讓人擊節讚歎的是,月宮仙子嫦娥那飛昇飄逸的裙襬、廣袖與天空中淡淡的五彩雲霓渾然連為一體,叫人浮想聯翩,心馳神往。

整個奇石下半部色彩凝重,不僅有高聳的山巒,還有波瀾起伏的海浪,升騰的連綿軌跡;上半部顏色淡而輕靈,形似五彩雲霞,猶如天光雲影;而天地之間,又有人物串連融通,簡直就是造物主手中的天作之合,浩瀚無垠宇宙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如果這塊石質細膩、圖案精妙的黃河奇石只有同類般的拳頭大小,體積侷限,那麼“大器天成”的大器一詞則無法從容體現,不免陡生遺憾。

然而,她的體量(長60多公分,高30公分,重十餘公斤)卻讓人欣慰歡欣,堪稱完美無瑕。一句話,形神兼備、大器天成的“嫦娥奔月”,躋身奇石圈的頂級精品黃河石之列,完全夠格了。


霍小姐的八卦爐












宏時7


這個牛像不像中國的水墨畫,長江邊撿的。



這個大叔太可愛


一個陽石,一個肉石






佩劍龍


銀包金田黃印章



雲歌視線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20, "thumb_url": "1d5b70003a9169e6df63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