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漆器鑑賞(上)


紅漆描金太平有象圖香幾,清初期所制,高88釐米。 清代漆器工藝開始運用於大件器物之上,諸如傢俱、擺件均有廣泛運用。 此件香幾木胎朱漆,彩繪描金,面板上描繪出福山壽海、靈芝祥雲、仙桃、八寶,中央有一駝瓶吉象騰雲駕霧,整個畫面呈現出一派太平吉祥之氣象。



黑漆描金小案几,清代所制,長46.5釐米,寬24釐米,高15.5釐米。 此件黑漆描金小案几呈長方形,有束腰,腰下左右各具足四根,足腿向外鼓出,每足之間以靈芝雲頭相隔,束腰之下前後以鏤空四紋加飾使整件案几玲瓏精緻又秀麗端莊。

几面上繪有描金閣樓山水圖,極精妙。而其餘部分則以描金手法飾以回紋、鏈紋、卷格紋、皮球花紋。全器裝飾富麗至極,就連後板也用折枝花卉加以描飾,是明代簡潔工藝走向清代反覆工藝風格的一件典型作品,開了清代幾桌裝飾日趨繁複作風的先河。

紅漆描金海獸圖多穆壺,清初期所制。 多穆是蒙古語中“奶茶壺”的音譯。多穆壺是蒙古族、藏族用於盛水、奶茶和酒類的必備工具,在清朝宮廷內也作為藏傳文化的禮器。 此壺成筒形,上端如同僧帽形,圓蓋、胎體分三段,最上段有注水口。木胎上紅漆,分段處上黑漆,用金漆描繪海浪紋和各種海獸圖。


剔紅人物故事圖櫃,清乾隆時期所制,高63.5釐米。

剔彩漆龍鳳紋大捧盒,清代所制,直徑47.5釐米,高15釐米。 清代對髹漆工藝進行了改良,在漆汁中加入桐油,同時改變了色粉的配對比例,從而加快了漆的乾燥速度,也使漆層質地柔軟便於剔刻。故自清代開始出現了剔紅的大件器物。此捧盒碩大,以綠漆打底上覆髹以紅漆。器蓋剔刻龍鳳圖案,龍擺尾回首,鳳凰夾翅伸頸,其中又間飾以火珠、牡丹相伴襯。周圍以如意紋、回紋、纏枝蓮層層加飾。雕工刀法犀利,深峻陡直。

此器現藏於日本大阪萬野美術館。

剔紅西園雅集圖條案,清代所制,長156釐米,寬56釐米,高86釐米。 明清時期漆器傢俱已經成為重要的器物而陳設於各大王府與宮廷之內。

案面刻有高山、流水、蒼松、奇巖,三十餘位高士在其間飲酒作詩、闊談論道之紋飾,其內容描繪的是以宋代著名詩人蘇軾為首的文人雅士聚會的“西園雅集”之情景。 條案的邊緣及足部均刻有細密的花草圖案為紋飾,整體造型雍容華麗,刻工圓潤細膩,用漆鮮紅透亮,不愧為清代雕漆傢俱傑作。

銅胎剔紅群仙祝壽圖象耳尊,清乾隆時期所制,口徑12釐米,高31釐米。 此尊為銅胎,肩部飾二象耳,寓莊嚴吉祥之意。髹以深色朱漆,厚度達5釐米之厚。 此器現藏於美國紐約私人藏家手中。


壺身遍體的高浮雕技法,雕刻出“群仙祝壽”之題材。在上下雙龍戲珠的簇擁下,各路神仙飄然下凡,或手持如意,或手捧仙桃,或在仙台上高論雅緻,或穿行於亭間樓閣。祥雲瑞波,奇巖蒼松之格局既疏密有致,又不乏豁達且大氣之厚重。人物之雕刻更是惟妙惟肖,足見作者之功力。

漁樵耕讀剔紅筆筒,清中期所制,直徑7.8釐米,高10.8釐米。 此件剔紅筆筒以通景方式展現了一派田園風光。筆筒以黑漆打底,上髹以紅漆。用犀利刀法剔出,為典型清代中期風格。

漁樵耕讀是明清時期常用的紋飾。雖然耳熟能詳,但其中典故未必能知,其中包括了不同時期的四位賢者。“漁”是指漢代光武年間嚴子陵歸隱山嶺,垂釣於富春江畔的故事。“樵”是說朱買臣破水休妻,運蹇樵柴的故事。“耕”是大舜教民紡織,耕作於歷山的故事。“讀”是戰國時蘇秦懸樑刺股夜讀《太公經》的故事。


黑漆地剔紅吉祥八寶紋鼎式爐,清乾隆時期所制,高30.5釐米。

堆朱饕餮紋爐、瓶、盒三式,清乾隆時期所制,爐高16.5釐米,瓶高11.5釐米,盒高4.5釐米。 此爐、瓶、盒一套三式為木胎漆器。爐呈四足雙耳方鼎式,蓋有白玉如意雲紋紐。鼎耳出戟刻獸面紋,四足部亦刻獸面紋,足下配有紅木臺座。瓶呈細頸長方形,頸肩刻有如意紋,瓶身刻有獸面紋為飾。盒亦呈長方形,盒耳、盒蓋均用獸面紋裝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