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公文寫作的新手,要避免跌落“文難懂”的“大坑”

現實生活中,針對一些單位存在的形式主義等突出問題,群眾形象地概況為“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指出了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集中表現。其實,還有一種現象就是“文難懂”,何謂“文難懂”?說白了就是撰寫的文章遠離實際、脫離群眾,有一種“猛一看高大威猛,仔細一看不知所云”的感覺。群眾看不懂、不願看。出現這種“文難懂”的尷尬境遇,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辦公室公文寫作的新手,要避免跌落“文難懂”的“大坑”

從“人”上看

主要領導能力有限。主要領導不願深入基層一線就無法掌握真實的情況,對工作人員撰寫的文字材料的真實性、可靠性缺乏有效的監督,往往導致材料浮在水上、架在空中。另外,主要領導不注重讀書、看報等理論武裝,往往會導致撰寫及鑑別材料優劣的能力較差,對一些工作人員提交的文字材料常常有“差不多”的思想,長此以往,很多工作人員便會才生勉強交差、應付了事的思想,文字材料水平也會每況愈下。正可謂“上松一寸,下松一尺”。


辦公室公文寫作的新手,要避免跌落“文難懂”的“大坑”

工作人員水平有限。有些新入職的辦公室工作人員,心浮氣躁,對上級文件、領導講話學習不深、領會不清,對當地實際情況掌握不明,每次撰寫材料總是“東一榔頭西一棒槌”,沒有貼近實際,緊扣要點,撰寫的材料往往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不免陷入“無病呻吟”的尷尬。

從“文”上看

一是不接地氣。

很多文章聯繫實際、聯繫群眾不足,一篇講話、文章,用一個粘貼複製換一下名稱,就可以“放之四海而皆準”。很多文章沒有百姓思維,沒有百姓語言,沒有百姓生活,一些講話文字充斥著洋詞簡稱、生僻詞語,群眾對此敬而遠之。

二是缺乏生氣。


辦公室公文寫作的新手,要避免跌落“文難懂”的“大坑”

很多人從剛開始學習公文時就習慣於穿靴戴帽,照搬照抄成為“行文訣竅”,上行下效成為“規範要求”,文章講話依然老氣橫秋、老套陳舊,全文貫穿假大空,讀起來味同嚼蠟、索然無味。

三是沒有靈氣。

文章和講話體現一個單位的綜合實力、領導的工作水平,若板起面孔、匠氣十足,難免與人拉開了距離,催生不了激情,碰撞不出火花,怎麼可能讓人產生共鳴,怎麼可能達到引人入勝、化解心結的作用?

作為新時代的年輕人,特別是黨辦的工作人員,要切實糾正“文難懂”的問題,立足崗位實際,根植於實踐,懷抱堅定信念,勇於實踐創新,培養生機勃勃的好文風,在實現社會價值的浪潮中實現自我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