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人到老年才懂:學習差的孩子才是來報恩的”你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這個觀點太可怕了。

為了譁眾取寵,很多人什麼話都可以說出來。

像這裡:學渣是來報恩的。

如果說學渣是來報恩的,那一定有一個先決條件, 就是品德好,情商高。

而如果一個學習好的孩子,品德好情商高,是不是做起事來會更讓人稱心如意!

一·學渣之所以成為學渣,一定有多方面的原因。

有的是天賦因素如智商太低,人無能為力的,可以原諒;有的是性格不好,雖然本性難移,但可以改,但是有的孩子因為不改而成為永恆的學渣;有的是習慣不好,這跟原生家庭培養有很大關係;有的是因為意志力薄弱,什麼事兒都不想做,也不想做好,不負責任,不思進取,在世界上就是一個甩手大爺,你還想讓他來報恩?

二.我倒以為,學渣是來懲罰世界懲罰父母的。

案例一:王某一,初三,上課桌子上光光的。小平頭,帥氣幹練,很有個性。什麼都不做。父母是高級工程師。

這孩子看上去聰明懂事,是轉學過來的。剛開始桌子上還擺著書裝裝樣子。後來桌子上就光光的了。來的時候學校領導介紹說,這孩子智力不錯,在原學校能考個25名左右。看看他乾淨帥氣的樣子,佳思佑玩爆語文老師,覺得也是。

可是來了沒有一週,桌子上的書就就再也不往上擺書了。

他在班裡就是大爺。什麼事都不做。考試,捲上連自己的名字都不寫。沒辦法監考老師就讓前面的同學替他塗上。

問他是怎麼成為現在這個樣子的。

他說那年他上初一,因為父母工作調動,他隨著轉學到新的學校。可是新的學校趕課上初二的課程。他不會。開始還緊趕慢趕地聽,後來乾脆放棄了。

堅持了一年,上初二的時候,父母慕名把他調到了某某學校,希望跟著重新上一遍初二。

但是去了不久之後,就被趕回了家裡。不僅不學習,還在課堂上跟同學對眼神兒,打手勢,老師一轉身就打鬧。他說因為他覺得太無聊了。

回家待了一段時間之後,家長也沒有辦法,就順從他的意思,直接讀初三,爭取早一年畢業。這不,就來到了佳思佑玩爆語文的班裡。家長怕學校不要,還跟學校領導撒謊說能考全班前25名。

這樣的學生在班裡就是老師的一塊心病。為了能夠穩住他,老師常常從自己家裡帶《讀者》《青年文摘》給他看。允許他在語文課上自由閱讀。剛開始這些書還被擺在桌子上,他上課低著頭好像還在看著樣子。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他直接找到老師說,老師,咱們不要互相為難啦!上你的課我會好好的,你也不要再為我帶書了。我實在一個字也看不下去。

老師說那你什麼也不學什麼也不做坐在那裡不難受嗎?

難受啊老師。可是我已經不在乎了。

說著話,它撓撓頭,既無悲也無喜,更無憂。

老師都不知道自己難過的要說什麼。

老師也不能建議他去打工。

每一天他就這樣坐著。熬到初四畢業。還有500多天。想想分分秒秒要怎麼過。

如此寶貴的青春就這樣過去。

這是一個被父母耽誤的孩子。作為大人工作再重要,孩子更重要。如果不得不調動工作,或者因為生病等原因給孩子的學習造成了影響。一定要及時補上。

總之不論做什麼事情,對孩子一定要貼心。

我們培育孩子和陪伴孩子的時間是有保質期的。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而人吶,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是百年身。

我想多年以後,王某一的家長一定會為孩子埋單。

我倒希望這個孩子能夠學習一點自己擅長的技能,自食其力,保持尚存在的善良和自律,能夠給周圍人帶來一份踏實的安全感和善良品德上帶來的溫暖。

案例二:劉某某。

說真的,我真沒有記住這個孩子的名字。只隱隱約約記得他姓劉。七年級教了一年。他像所有老師心裡的一個火炭,上他們班上課,能讓他折騰死。

你要是不"忤逆"他,這節課還能過得去。你要是讓他不順心,這節課他就讓你過不去。

這個學生只怕一種老師:打。你如果不夠狠,對他有點兒尊重,又嚴格要求他,他還不買賬。經常上課偷偷地跟別的同學對眼神兒,嘬著嘴巴向別人做鬼臉,一會兒拿起書本,一會兒掉下支筆,總也沒有個安穩。你要是說說他,他還會眯了眼睛與你對視,彷彿要把老師鄙視成無。

隔三差五地請假。不知道家長怎麼想的。

不過他不來的日子,老師還輕鬆些。

像這樣的孩子不學習,在交往中成為別人的心病。家長會覺得這樣的孩子是來報恩的嗎?如果這樣想,那麼家長又是怎樣水平的家長呢?

這樣的孩子不僅是來懲罰家長的,也是來懲罰世界的。比如說,如果他就在你的家裡,你的周圍,你會有安全感呢?

案例三:於某某,初三。

個子很高,一臉老實相,上課不怎麼說話,紀律彷彿很好的樣子。有一堆哥們兒。如果有同學惹到他,就會給同學的自行車拔氣門絲兒。班主任管得狠了,就對班主任看不順眼。有一次他的班主任不知因為什麼在班兒裡發了火,倒把他給氣著了。晚自習放學後,他與同學一邊上宿舍的樓梯一邊說:

今晚班主任值班,咱把他電動車給整漏了氣。

恰巧被佳思佑玩爆語文班的數學老師聽到了。數學老師就偷偷地警告了他的班主任。結果沒有不透風的牆。

三天後,佳思佑玩爆語文老師正在備課,忽然聽到隔壁對罵起來,還有桌子板凳摔打的聲音,大家跑過去一看,原來是那個同學領著他的兩個夥伴把玩爆語文班的數學老師給打了。

雖說打的不重,這個氣可鬱悶。

案例四:不學習,很酷,很帥。隨手拿別人的東西,臉皮厚的跟什麼似的。要是班主任找他做工作,會露出很帥氣的很真誠甚至很單純的眼神兒,讓你以為他下次一定會改。也很會說理由,讓你覺得好像他所做的事兒都是應該的。

沒事兒就把手往凳子上捶打,問他為什麼,說:

打,打得出了血,再打,打到結痂,打到再不出血就好了。

問他怎麼就好了呢?說:

再打別人自己就不疼了。

每日在學校的樓道里招搖。後面跟著兩個白臉小弟。上課鈴打後才晃進去。

想想整天不讀書又不琢磨正事兒。這孩子能好到哪裡去?

找他家長來,家長一臉不在乎。正襟危坐在椅子裡,像領導一樣。

好像有這樣的孩子自己很得意。

這孩子誰都不怕。唯有兩次看見了他的膽小如鼠。

有一次欺負了同學,同學家長親自上陣。午休時間,手裡拿著棍子,滿學校找他們。嚇得居然臉色發白的躲到了女生洗手間,午休查紀律的時候見他探頭探腦,當時還甚是奇怪,後來才知道是被嚇壞了。

還有一次趁晚自習到校外拿人家手機兩塊,被店主從監控裡認出。店主找了十幾個人,手拿鐵棍滿鄉鎮找他們。最後才知道他們是學校的學生就報了警。

領他到學校接待室門口。推開門一眼看見警察,嚇得立刻縮小了幾百倍似的,像是吹氣兒的老鼠忽然打回原形。警察提著他的領子一把把他提到了接待室的中央。就在那一刻,看見了他縮著的脖頸。

可是沒過幾天他又回到了原來的樣子。

像這樣的孩子,對他的父母可能會不錯。他的父母可能覺得這孩子是來報恩的。

但是對於我們,周圍的人會覺得他是來報恩的嗎?

避之唯恐不及。

三.什麼樣的孩子最可怕?什麼樣的孩子才是來報恩的?

有才無德,無才無德,都是可怕的。

我們現在這個社會崇尚精英。如果精英並不能真正的為國家和人民謀福利,而僅僅謀自己的私利,那麼想想我們的社會是多麼可怕。

而同時如果社會上還有一批無知又無德的人,在我們的生活中,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那麼請大家想一想,你的安全指數有多高?

即使他的父母覺得這樣的孩子是來報恩的,活在他周圍的世界中,你也覺得溫暖還有安全感嗎?

這兩類人絕不是來報恩的。而是來懲罰他們的父母,同時懲罰世界的。如果他們的父母是一般人,有一般人的智商和情商,就會感覺到。

什麼樣的孩子才是來報恩的?

學習好壞是一個事兒,品德高尚心存善良又是一個事兒。

那些善良而有德的孩子,不管學習好壞,不管是學神學霸還是學渣,都是我們社會的福氣。這樣的孩子在我們的周圍讓我們感到溫暖,我們會安心。

我們應該感恩家長們培養出來這樣的孩子。

我們的學校應該更多地去培養出這樣的孩子。

我真的不希望我們的學校只拿成績來說事兒。

我真的也不希望我們的社會只拿成績來說事兒。

而且人們,更不要走入兩個極端。學神是神。學渣是渣。

或者,成績差的孩子才是來報恩的。

這樣想難道不覺得太自欺欺人了嗎?太偏激了嗎?


佳思佑玩爆語文


報恩的孩子與學習好壞無關係,前幾天,我坐三輪車(是一位70多年老人蹬車),我問:您老有兒子嗎?他答:有兒子、兒媳、孫子。哪您這麼老了還出來蹬車?他答:兒子因學習成績差,後來找不到工作,輕活幹不了,重活不幹,我一天不出來掙些錢,一家人就要捱餓。


妙強8


我的理解是成績好的孩子能考上好大學,畢業後遠走高飛,不能在身邊盡膽養義務。

成績差的孩子考不了好大學,甚至考不上大學,只能在父母所在地找份工作。因為同城,反而可就近煕顧老人。

現實生活中確實看到兩個不同的事例。

我鄰居的孩子很有出息,成績好,長大後移民加拿大,很是風光,羨煞眾人。

好景不常,老了,走不動了,只好住養老院。

不久老太婆病了,身邊就靠老頭照顧。最終老太婆走了,也沒見到兒子。兒子從加拿大趕回時,只看到骨灰盒。

剩下的孤老頭堅持不到一年,病了,全靠護理人員照顧。走的時候兒子還在途中。一切後事都是原來單位工會辦的。

還有一位鄰居,九十多了,也在養老院。

他的兒子讀書不怎麼樣,找了份一般工作。在別人眼中,沒什麼出息。

老人太老了,各種疾病纏身。這個被認為沒有出息兒子,卻日夜不離地守護,送老人走完最後一程。

這兩個例子是真實的。大家有什麼看法?


辛福先


對頭!我現在想的是:兒子讀書時成績稍微差點,考個本省的大學,畢業在本省有個工作,我就不會此刻心情這麼哀傷!現在兒子在廣東那邊工作,混的,咋說呢?反正不啃老罷了。但是我們因為在一起時間太少,現在彼此很陌生,兒子越來越冷漠,我的心在滴血,辛苦一場。為別人養個兒子。趕覺日子沒奔頭了。萬念俱灰。


閒的真無聊


老年幸福的,都是孩子不怎麼優秀的,這一點必須要承認。看多了網上優秀的子女紛紛出國,只剩老兩口留守的空巢老人,病了連一個買藥的人都沒有,甚至死了都沒有人知道。我的一個表妹港大博士畢業,畢業前在英國工作都找好了,但臨畢業生了一場大病,英國去不成了,只能留在家鄉,我叔叔一家都高興壞了。也許父母這種心態有點自私,但是在中國現在的養老環境下,我們也不能怪父母。反正我希望我的女兒將來只做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就可以,不要離我們太遠,尤其是不要出國。


跨界法律人


我姨媽兩個兒子都是超級學霸,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現在一個在加拿大一個在上海,事業有成但非常忙,一年難得回來一次,老兩口八十多了身體不好,只有一個保姆陪著,雖然經濟條件不錯,但生病住院時就很麻煩了,力不能及,那份孤單寂寞無奈。塞翁失馬,這個問題真的要辯證的看待


亦動亦靜1


學渣,都是來報恩的?那是你們,想多了!

先不說,孩子小時候成績差,給爹媽造成多大的困擾。

報了多少輔導班,花了多少金錢和精力,還有以後孩子找工作、找對象也都是費盡心思,還不一定能找到滿意的。

因為不好好讀書,孩子可能錯過了最好的青春年華。在成長的過程中,時時受制於文化水平太低。更好的男孩、女孩錯過了,更好的工作和升值機會錯過了。這些可能都是孩子一生的痛。

孩子不幸福,你能指望自己老了能幸福嗎?

天方夜譚。

我們小區去年就發生一個老奶奶在家中自縊的事。

他兩個兒子,都不學好。讀書不好好讀,工作不好好幹。她勉強幫老大從外地找了個媳婦。

結婚後,兒子媳婦就讓她一個人搬到樓下車庫去住了。

偶爾,兩口子拿點飯菜過去。平時,基本不管。車庫沒有廁所,老奶奶只能每天到樓上兒子家解決。

那天,家裡沒人。老奶奶身體不適,拉在了褲子裡。生無可戀的奶奶,選擇了最可憐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結果,小兒子趕到,卻不是安頓逝者。兄弟兩個,為房子打得不可開交。

不讀書,無以明事理。沒本事,只能啃老孃。老人如果活著,會說身邊有二子,從小不學好,會是來報恩的嗎?



半稱心九林


我們這裡現在有一百多個真的是來報恩的,小時候是父母的玩具,年輕時是父母炫耀品,現在中年了還是一心一意呆在父母身邊,有的父親已去世,就一個人和母親一起生活,母親去世後他還會一心一意一輩子去掃墓!我村三千多人,現在已經有一百多這種報恩的了,這些父母多幸福啊,窮不過三代!!![流淚]


遠望9519


一句話,自古忠孝不能雙全。

學習好了,孩子是國家的。

學習差的,孩子是自己的。

我隔壁村一個父母,說當時為什麼讓孩子讀書那麼好?現在孩子在國家機密研究單位見都見不到,家裡有點小錢又不怕沒飯吃,大家都說你們家為國爭光是光榮的,反正還有一個女兒,招回來就是,現在他們女兒算嫁但戶口沒出去,哥哥給買了一套房子讓她在家照顧父母……


四散畫虎爛


多少有些道理,我們家三個孩子,就我大妹學習差點。結果是我和小妹都離鄉在外,現在父母的照顧都仰仗大妹。

有時想回鄉去生活、工作,也好照顧父母。可面對多年闖蕩在外的一切及可能的將來,真的不捨也不甘放下。

而閒觀其他的家庭,也莫不如此。鄰居有個大姐,兩個女兒,小女兒是個學霸,考研了,也是在廣州打拼。陪父母在家的,也是初中畢業的大女兒。這就是國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