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8k攝影到底有什麼意義?

淺水麒麟


8K視頻放在手機上的意義並不在於要拍多少8k視頻,而是有時候你需要高速高清連拍,需要從視頻中截取照片時,或者需要裁剪視頻時,8k就發揮了作用。




一天一次


最近,在小米和三星等最新旗艦機紛紛推出1億像素主攝像頭之後,引起很多人關注,很多來自華為以及榮耀的網友持8k,高像素無用論,狂懟1億像素新機,當然,之前榮耀KOL寫文質疑“億級像素方向錯了嗎”並聲稱一億像素是完全錯誤的方向。我們一般把“科普普一半”這種事情叫做——瞎扯淡。最近很火的那篇《為什麼億級像素方向錯了》就是這種典範,錯誤地把“單像素 FWC 和 DR”和“全片 FWC 和 DR”混淆,導致得出的結論完全錯誤。(不想看理論知識的朋友們,直接向下滑動到第二個大標題“講了這麼多關於高像素理論知識,也許你並沒有看懂,沒關係,下面我用最簡單明白的話分析1億像素以及8k視頻的用處”

我們用證據來證明是對還是錯。

隨著像素工藝進步,手機和緊湊型相機尺寸越來越小,單位面積裡的像素也是越來越高,不僅是手機,相機也是,全畫幅相機從最開始的 1000 萬像素到現在的 6000 萬像素,同樣也是向著小像素的方向高速發展著這個時候突然有人跳出來喊著要開倒車,這不是很搞笑麼?高像素就是正義,這是時代的必然。

從信噪比角度談高像素

超高像素會導致信噪比低麼?其實並不會。

圖像的噪聲來源多種多樣,比如CMOS的熱噪聲、復位噪聲、讀取噪聲、電噪聲等等,但成像裡

最主要的噪聲源是光的散粒噪聲(Shot Noise)——它由量子的隨機運動引起,與拍攝環境有

關,和CMOS性能無關。CMOS所做的,只不過是把環境噪聲忠實地記錄下來而已。

散粒噪聲有個非常有趣的特點,即它的強度是信號強度的開根,信號越強,噪聲也越強,但是信噪

比(SNR,Signal Noise Ratio)也在提高。對於攝影來說,信噪比就是畫質,信噪比越高,給人

的直觀感受就是畫質越好。

在其它條件保持一致時,CMOS 尺寸越大,信噪比就越高——注意,這和單像素尺寸完全沒關係

像素越高高感越差這一說法集中出現在2010年代,那時無縫微透鏡尚未實裝,小像素的確會有這

些方面的問題,但2020年Stacked BSI早都遍地跑了,現在還拿這個說事兒的,也該更新一下觀

唸了。

同樣尺寸、類似技術水平的CMOS,其弱光SNR是不會有太大差別的,無論像素多少。

進可攻退可守正是所有高像素機型的優勢——方面提供更高的解析力給予裁切的餘量,而必要時

可以退而合併像素獲取更高的信噪比,而低像素的機型則無法做到前一點。

同時,這也是為什麼100%看圖對比信噪比是錯誤的——高像素機型100%放大對應的傳感器實

際面積是比較小的,那麼它的信噪比也就相應比較低,因此,對比信噪比時應縮圖到同等水平比

較。

從榮耀KOL提出的FWC角度講


該 KOL 聲稱:FWC 是由單個像素的光電二極管面積大小決定的像素越大,FWC 就越大,圖像的動態範圍也越大。

首先這裡有個錯誤:FWC 不是由面積決定的,還由這個像素的工藝決定,還有就是寬容度和動態範圍不是一回事,能直接用 FWC 和本底噪聲算的是動態範圍,不是寬容度。

另一個特別搞笑的事情是,請大家仔細看這張圖,假設它的數據是正確的:

1.4um 的像素,每 1.0um^2 面積的 FWC 是 5000e- 左右(10000/1.4/1.4)

1.0um 的像素,每 1.0um^2 面積的 FWC 是 5000e- 左右,和 1.4um 技術持平。

而 0.9um 的像素,每 1.0um^2 面積的 FWC 是 6200e- 左右(5000/0.9/0.9),0.8um 同樣在 6200e- 左右(4000/0.8/0.8)。

同樣的面積不僅塞進去了更多的像素,還能吃更多的光子,這不叫先進工藝是什麼?而且在這個基礎上總面積還大了一圈,總的 FWC 差距更大了,那這個工藝先進尺寸也先進的東西不叫先進技術叫什麼?

動態範圍的定義是:系統最大不失真輸出與系統本底噪聲的比值,在 CMOS 上就是全片滿阱/零輸入輸出。

只要底噪控制在一個水平,單個像素 FWC 小一點有關係嗎?只要像素足夠多,一樣能給打爆,什麼叫暴力美學啊?這就叫暴力美學。

其實當年 IMX600 也是十足的暴力美學的代表,1.0um 工藝比起同時代的 IMX362/363 的 1.4um 難道單像素 FWC 有任何優勢可言嗎?這個圖就明確說明,只能勉強摸到一半,但是沒關係啊,它像素多啊,總的 FWC 大啊。同樣的道理,怎麼輪到 IMX600 和1億像素其他芯片比的比的時候,就假裝不懂了呢?

榮耀 KOL 用來支持 1.0um 工藝的圖表恰恰論證了 sub 1.0um 工藝的先進性,你說好笑不好笑,這就叫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講了這麼多關於高像素理論知識,也許你並沒有看懂,沒關係,下面我用最簡單明白的話分析1億像素以及8k視頻的用處

首先,在原來的CMOS上單純的提高像素確實沒什麼用,但是在手機上對我們用處更大的是像素與傳感器一起提升

最右邊1/1.33英寸的是目前米10和三星S20U搭載的芯片大小,在手機界並列第二僅次於諾基亞808。


現在也許還會有人說,提高像素,單位像素變小導致液晶感光能力變差怎麼辦,9合1就是最好的辦法,在夜景拍攝時相機將9個像素合成1個從而擁有超強感光能力,最後輸出一枚1200萬像素的照片

那麼,8k視頻呢?

4k視頻已經足夠清晰,為什麼還要8k視頻,我們很多人也並沒有那麼高規格的播放設備。

8k視頻放在手機上的意義並不在於要拍多少8k視頻,而是有時候你需要高速高清連拍,需要從視頻中截取照片時,或者需要裁剪視頻時,8k就發揮了作用。

也許8k離我們還比較遠,但並非沒用

當然,手機並非相機,拍照只是一部分,拍照的好壞並不能完全代表手機的好壞,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喜歡哪個手機買哪個不存在買什麼手機愛國不愛國的。還是希望各種水軍積點口德,不要用極其荒謬的理論出來誤導大家,其實這些人才是真的在礙國。


COLDSAND寒沙


剛看到即將發佈的小米10系列支持8k拍攝,我還是小有期待的,雖然我主要用mate系列。

至於現在8k拍攝有沒有意義?

我的觀點是非常有意義!

非常有意義!

有意義!

玩視頻拍攝的都有個感覺,即使傳到網上同樣是1080p的視頻,從4k壓制到1080p的比原生1080p拍攝的清晰,同樣8k所拍攝的內容要遠高於4k和1080p的,即使你只是網上分享也有更好的質量。

還有一點我覺得視頻拍攝一種是分享給別人看,另外一種是記錄自己的生活,8k拍攝最遲2021年會變成旗艦手機的標配,至於回看,或許現在的播放設備看不出太過明顯的差異,但是三五十年以後 ,當你想看看自己年輕時候追過的姑娘走過的路,你會不會後悔沒有用當時力所能及的最好設備來記錄?

我自己目前視頻使用多於照片拍攝,無奈華為視頻拍攝還是有短板的,希望年底的mate40系列也能支持8k。




劉凡塵


拍攝8K分辨率的圖像,整體放大或裁切放大後依然能保留豐富的細節而不失真。同時,手機拍照像素和專業數碼相機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小,輕便的手機更適合隨時隨地獲取創作素材。


百槳


噱頭成份更多,不好實用。

就目前大多數的硬件水平而言,4K後期編輯就卡的吐露皮,還8K.....再說播放現在有多少能支持8K的?不多吧......現在看視頻也都是用手機看,弄個8K視頻意義不太...


目前還是1080P是比較普遍的應該,後期剪輯不太費勁,播放也無壓力,當然以後隨著硬件的持續發展,8K也會慢慢多起來,但那是以後的以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