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博士有什麼好處?

上城娛樂


回想起來,讀博是我求知路上最苦的階段之一,但同時,高付出也意味著高回報,博士也是讓我“化繭成蝶”的一個重要人生契機。

從幾個方面來說一下讀博士的好處。

第一,博士是躋身中產高知階層的一個重要通道。獲得博士學位後,你基本就擁有了進入眾多讓人豔羨的職位的通行證(科研院所,大學中學,國企,律所,醫院等),可以說,博士學位證是實現社會階層跨越的最有效,最公平的路徑。我身邊的諸多教授朋友,大多都來自社會中底層家庭,都憑藉著博士學歷進入大學,從講師起步,一步步到副教授教授博導,通過學術精進成功改變了家庭命運。



第二,攻讀博士學位的經歷,是對一個人心性的全方位考驗,人一旦順利度過這道“窄門”,無論在個人意志,學識滋養,還是思維高度方面,都會經歷一個“脫胎換骨”般的變化。以我為例,我自己評估,博士期間是我個人求學生涯中最辛苦的一個階段:找不到恰當論文選題的迷茫,發表階段性論文的壓力,10萬字論文的撰寫壓力,還有成家立業,求職的生活壓力等,這些壓力曾經一度讓我處在近乎崩潰的邊緣。但一旦咬緊牙關順利通過這道窄門,你會發現人生從此豁然開朗,似乎已經不會再有什麼考驗能輕易打倒你。



第三,博士經歷也是提升你社交圈子質量的重要路徑。以我博士期間的各位導師,還有我的博士同學,博士同門或師兄妹為例,其中很多已經是“非富即貴”:或位至院長、校長,或碩導博導著名學者,或大公司中高層領導等。“鳥隨鸞鳳飛騰遠,人伴賢良品自高。”你所在的圈子可以決定你的人生高度。而且,這種圈子也會成為你無形的社會資本,在未來的某個時刻為你的人生助力。



總之,現在博士的進入和畢業門檻都越來越高,但高付出通常意味著高回報,只要能堅持到終點,博士能帶來的“好處”還是不言而喻的。當然,如果你正好也有濃厚的科研興趣,興趣導向的博士學術經歷可能會給你帶來更多的東西,比如內心的巨大滿足和豐盈,自我實現,精神富足,高尊嚴等,這是一種精神和物質上的雙重愉悅感。

以上,供參考。


孫衛華


作為一個語言專業的文科碩士,經常可以聽到本專業的博士師兄師姐們吐槽:“家裡有礦嗎?沒有就千萬不要繼續讀了,項目補貼沒有理科生高,連出去賺外快都沒有人家學金融的一半多。”

我垂頭喪氣準備妥協於現實,然而卻在這時認識了已經博士畢業兩年的師兄小顏。

小顏笑道,記得第一年讀博的時候假期回家,他就深深地感受到了來自社會和家庭的壓力。父母關切地問:“二樓那個小王,大學一畢業自己靠畫畫創業,聽說現在月入兩萬都當了爸爸,你什麼時候能畢業啊?”同學聚會大家體諒地說:“這頓我們請客,你還在讀書,能省一點是一點吧。”當然,也受了不少氣。在培訓中心代課的時候,本科畢業的經理過來聊天:“我也是你這個專業的啊,這個專業讀博有什麼意義呢,出來不照樣失業!”小顏說他沒有跟他們爭論一句,因為自己確實除了學歷,窮得一無所有。

小顏說,自己明明是興致勃勃地申請上博士的,也是喜氣洋洋地回家和大家分享的,但朋友不理解自己——我們都在上班你在旅遊你在學校你今後回來還要拿學歷壓我們;父母不理解自己——我們辛辛苦苦把你拉扯大,你現在還不結婚還不繁殖,養了個白眼狼。

於是,在飛回學校的路上,小顏暗暗決定畢業以後也不會再回家鄉。

接下來的日子對於小顏來說就是埋頭苦讀,既然是苦讀,自然是既要苦,也要讀。讀個文科博士,不但沒有錢拿,還要倒交學費,半工半讀是常態,除了上課,Seminario,寫論文,大多數時間還要出去打工攢錢,翻譯,帶團,教小孩,做廣告,什麼都幹過。

然而從博二開始,小顏美好而有意義的人生才正式開始。

可能讀博的另一個好處就是結識人脈,在博二的時候,小顏認識了一個志同道合的朋友,朋友對釀造葡萄酒頗有研究。他說“養葡萄,釀酒的人,需要甘於貧瘠,甘於寂寞,需要挽起褲腳,親自下田,需要不在乎別人的眼光和評價,甚至是終其一身,耗盡家財和生命,只為在葡萄最美好的年華,把它最精彩的口味定格在那一刻,深藏於地窖,當有一天人們打開它的時候,喝到的是一段歲月,是匆匆逝去,不再返回的釀造之年的美好光景。”

積累到了博三,小顏財務上已經比較寬鬆,小顏稱,感覺在今天這樣一個分工合作的社會,只要認真去做任何事,都能賺到錢,這個世界不缺錢,只是大家都太急功近利,欠缺靠譜的工匠精神。在畢業之前,小顏非正式月收入最高的一段時間一度達到了一萬, 靠寫作和其它稀奇古怪的本領。雖然一萬不算高,但也算過得舒適。

“哪怕此生我只能活小半輩子,我也希望天天都有精神的高潮而不是物質的繾綣,我相信,對於精神的高潮這個東西,文科博士這個物種是可以有能力自產自銷的。”這是小顏說過的讓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同樣,也送給所有正在迷茫的文科博士們。


AEIC學術


讀完博士和讀碩士會有本質上的提升,其很多好處也是碩士享受不到的!

(一)從工作方面來說

1.工資比碩士明顯高的多,不管是在哪個專業的哪個公司!

博士的工資不管是從工資的上限和下限相比都是遠遠高於碩士的,比如前段時間華為招聘的8位博士工資都超過了百萬,其中兩名博士生年薪為182萬-201萬元,兩名博士生年薪在140.5萬-156.5萬元之間,另有四名博士生的年薪為89.6萬-100.8萬元,這和碩士的上限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2.工作選擇範圍比碩士更多,好工作優勢明顯!

博士可以選擇去一些好的高校、研究所工作,對於碩士來說基本不可能進的,這就是博士找工作的好處了,學歷就已經篩掉了非常多的人!去高校的話工作非常穩定,周圍環境也非常好,周圍的人也都是志同道合的同事,整體上比社會還是要少一些勾心鬥角。

3.博士就算去做公務員都是正科級待遇。

博士進入公務員隊伍可以直接定級為主任科員(正科級),如果趕上地方上的人才引進政策,很可能直接定為副處級或享受副處級待遇。同時博士進步相比於其他人進不可能會更快一些,優先提拔高學歷人才。

(二)從科研角度來看

1.讀博能夠更加深入挖掘前沿的內容,不斷獲得知識的成就感。

讀博肯定是要在前人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獨特的內容的,那麼這就要求你能夠不斷深入挖掘前沿的知識,當你前進了一小步或者不斷在收穫的時候,那種成就感是你無法描述的喜悅。我想讀博士的還是對科研有一絲熱愛的吧!

2.讀博能夠參加更多學術會議,更多打開你的眼界。

讀博參加國際學術會議是必要的,那麼你通過這些學術會議能夠更多認識到和你研究內容相似的專家,不管是和你年齡相仿的博士生還是聞名海外的大牛。大多數讀碩士的可能參加不了這類國際頂級學術會議。

結束語:博士讀出來相較於碩士還是有比較大的提升,不管是從工資、工作選擇等方面,但是博士並不適合所有人去讀,讀博一定要謹慎、謹慎再謹慎!


高校研究生


菜鳥來談談吧,歡迎大家關注!*^O^*

當前正是博士比較吃香的時候,當然了,博士也是一直是一個很令人崇敬的學歷。到這個階段,能夠按時畢業的,往往都是很有實力的一些人,沒有人的功夫會白費,博士表現的尤其明顯。

1.高校的主力軍

需說最近一段時間有好多中學都在招聘博士,而且應聘的博士幾乎都是985高校的一些高材生,尤其是北大和清華大學的博士最多甚至還有博士後。但是呢,這只是個別案例。現在高校還是以博士為主。而且,博士的多少決定著一個高校科研能力或者是教學能力的高低,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衡量標準,也是高校發展的硬性指標。現在很多高校的博士都是一些頂尖的科研能手。當然了,還有一些很強的教學能手幾乎都是有博士學歷。高校的發展,除了一些基層的人員之外,最重要的衡量指標還是以博士的多少來衡量。博士是促進高校發展的生力軍和主力軍。

2.晉升比較快

博士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最高學歷。肯定有其發展的優越性和優勢。尤其是在高校當中,從事行政職位或者是從事教學職位的都是比較容易晉升的。或者是晉升的速度要比平常人快很多。這是一個隱藏的福利,這個你不服氣也不行,因為別人確實要比你努力,而且博士真的是相當的難畢業,凡是能夠正常博士畢業的,菜鳥都是相當的佩服,這些人才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所以,吃了多少苦,就會有多少輝煌,這並不是一句空話,這是事實。

3.起點高,發展好

是的,博士不僅僅只是比別人多讀幾年書。這其中的艱辛和苦辣菜鳥不用多過於贅述,只要是讀過博士的,沒有脫幾層皮,那就說明你只是讀了一個假的博士。所以,起點高這是很正常的。畢竟博士已經是我國現有的最高學歷了,這要比別人站的高一些,那肯定要比平常人看的遠一些,這是肯定的。那以後得發展基本上只要不出現什麼大的問題,那就是順風順水,這個基本上是可以預見的。當然,讀博的好處不僅僅是這點,還有很多你所不知道的福利和好處,等真正到了那個層次,你自己可以去體驗一下。


菜鳥大師兄


好處很多。第一,當然是還可以繼續做學生,享受在校生活,因為出來社會以後,發現還是校園生活好呀!!!第二,提高學歷,能讀到博士的人,肯定很牛逼了,畢竟博士生的數量還是比較少的;第三,博士畢業,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意味著高工資,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金錢可能是權衡很多事情的基本標準。在我看來博士,一方面是高知識分子的象徵,另一方面也是未來享受較高水平生活的一個基礎保證!


Langly


在新加坡博士多生小孩,還有獎勵

事實上,博士階段是純粹的專業教育和學術訓練階段,是對所學專業進行深度挖掘,對專業領域進行有深度的研究,並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出學術研究能力,為將來學術研究打下堅實基礎,併力圖在這個過程中有新的發現,作出一點有價值的成果。這就是博士教育的實質。

所以,博士生階段並不是進行知識廣度的拓展,而是進行知識深度的挖掘,博士們並不具有知識廣度的特長,而是具有知識深度的優勢。一位畢業的博士,在知識廣度上並不見得比一位本科畢業生更強,不要以為博士什麼都懂,但在他們的專業領域,往往比大多數人懂得多很多。

從學業和專業的角度說,讀了博士會在專業領域的知識深度方面得到明顯提升,同時在研究型思維方式、方法方面得到強化,這兩點是學術研究的基礎,也是讀完博士與沒有讀博的人的主要差異。如果說讀了博士有什麼用處,從學業和專業的角度說,就在於不但拿到了最高的博士學位,也基本完成了將來學術生涯的基礎訓練。

從現實“前途”的角度說,讀了博士,可以進入高校當教師,可以進入科研機構做研究工作,可以進入公務系統以正科級公務員身份作為起點工作,當然也可以進入各類型的企業(一般是大型國企或者比較好的民企)。這些就業路徑,就是大多數畢業的博士們的主要選擇,工作起點高於大多數人,工作待遇也往往處於社會的中上水平,工作環境也往往不錯。從這個角度說,泛泛而論,讀了博士,可以說拿到了進入中產階級的“基本入場券”。至於後面的發展,那自然因人而異,有些人會發展得很好,比如百度張亞勤這種,也有很多人發展一般,但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對於博士的認知,不可走極端。博士們往往並不像一些人認為的那樣高高在上,甚至無所不能、前途無量,也不是如一些人認為的那樣,沒有什麼用處。讀了博士,並不是如古人那樣中了狀元,立馬飛黃騰達,春風得意馬蹄疾,但是往往由此獲得了一個不錯的起點,為未來的發展打下了較好的基礎。

所以,對於讀博,不可預期太高,不然,你多半會失望;也不必因為讀了博並沒有飛黃騰達,也不太可能飛黃騰達而懊惱。讀博期間乃至畢業後,都會面臨很多現實問題。重要的是,你的預期要能與現實基本匹配。

收集了一些關於學習的勵志的句子,每當自己懈怠的時候,就去看看。能給自己很大的動力。

在還能學習的年紀 為什麼不能拼搏一下呢。

多一點心,多一點觀察,多一點學習。

好日子要格外珍惜,壞日子要學會適應。

學習,是一種信仰。

人生哲學、洞察世界、對待金錢、人際關係、有效學習、做人做事。

即使你擁有人人羨慕的容貌,博覽群書的才學,揮之不盡的財富,也不能證明你的強大。因為心的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

有態度的人,擅長自學。

保持正念,盡力而為,細水長流,雷達開著,自學成才。

讀書是獲得智慧變得成熟學會思考了解人性的捷徑。

做任何選擇,即使很小,停下來想一想,學會延緩自己的慾望。

讀書、聽課可不是主動學習,輸出(寫作、教授他人、實踐)才是。

多學幾種運動。

學會說話,學會聊天,學會演講

學個新東西,心情會很好。

隨著時代的發展,終身學習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希望這些話語能給我們帶來終身學習的動力。







balabalabala


答題/帥小西De--期待為您解惑!


2019年11月21日,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我昨天的一篇文章?文中開篇我就提到“最近在和課題組幾個碩士再次溝通讀博的問題”。

在溝通的幾個碩士生中,有個女生和父母溝通後,家人卻是極力反對她讀博。家長們關注的重點是怕她讀書讀傻了,畢業時快30歲更找不到對象。在我看來,聊到女生讀博時這個坎都會出現。
在和她溝通後,我能感覺到她自己的迷茫。事實上,關於學生戀愛的問題,一直讓我迷惑。中學、大學時,擔心戀愛談的早。讀研讀博時,又憂慮孩子沒對象。
在我認識的女博士中,很多人都有找到自己的幸福,而且畢業後待遇不低。這也是我覺得讀博的好處之一,提升個人的競爭力,有機會獲得更好的薪資待遇(狹義上的好處往往=賺錢)。

在深圳某中學大量引入清北的博士後,武漢某中學近期也有類似的舉措。這就引發出一個爭議的話題,“博士去中學教書能獲得什麼好處?”。我相信待遇高是最好的答案。
以我自己為例,第一年也沒太想明白讀博的理由。讀博並不意味一輩子就得從事科研工作,僅僅是另一種學習和生活的方式。同期的博士同學中,不少人選擇進入企業或轉行做管理,一樣出類拔萃。
但是,對於部分博士生來說,讀博的理由無非是“興趣”或“無奈被逼”。之前,也看過一個博士分享的心路歷程,專升本、讀研、讀博後,進入某大學任教。
他總結的讀博理由就是“被生活逼的”,專升本、碩士畢業後求職多次你被拒,只能繼續讀博延緩就業。期間發表了多篇sci論文後被大學引進做教職。他最大的感慨是,期間要是能給份差不多的工作,早已放棄,更沒有今天的他。

這也是讀博的好處之一,多一些選擇和機會。比如,想去大學做老師、輔導員(帶編)、三甲醫院醫生、研究所的科研工作者等,必須得是博士(前提)。事實上,這也是博士學位在個人職業生涯中的意義。
通過讀博也會進入不一樣的圈子(視野更廣),比如結識導師、同行專家、課題組同門、同學等。讀博時,每次出去參加學術會議交流時,一樣可以結識很多其他院校的朋友,非常有收穫。
另外,如今博士生延期率高達2/3。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博士能畢業就代表“抗壓”。說的直白些就是,讀了博士之後,工作時很難被打倒或壓垮。因為讀博期間,你會面臨生活、學業、愛情、家庭、畢業等各方面的壓力。
當然,這個耐抗壓也有點自嘲的味道,博士能畢業真不容易。

之前,也有個女博士和我聊起壓力,感慨的是“讀博後,髮際線上移、掉髮嚴重,省了不少洗髮水”。在她畢業的時候,哭的那是一個稀里嘩啦。要不是我在下面聽答辯,知道答辯專家對她的論文評價很高,還以為她被懟哭的。
其實,讀博的意義很多,具體到每個人身上也有不小差異。比如說,對個人能力的培養(如思維方式、認真謹慎執著的工作態度、英語撰寫和閱讀的能力)、收穫他人的尊重(提升社會地位)等。

你覺得這些讀博的“好處”能打動你的心嗎?

試試不要受這些因素的干擾,挑一個合適自己的選擇就好。你覺得呢?

小西的答題肯定有些許不到之處,歡迎各位朋友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小西期待您的關注與點贊,這將是我答題最大的收穫!

帥小西De


我認為:無論誰知識文化有多深奧,關鍵是要用在為人民利益的基礎上才能發光,發熱。在現實生活中來說,金錢熱是一個無比的現實,但是,那種眼中只有金錢,心中不幹活的人有很多。希望那些有志者,發揚革命傳統,爭取更大光榮。


長征楊曉


已經社會很重要,你沒有大學文憑,想找一個好工作都難,所以說博士文憑很重要。


江城小馮


讀博有很多好處,當然你也必須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順利拿到博士學位!

俗話說“沒有畢不了業的碩士,沒有考不上的博士。”這句話雖然說的有點絕對,但想表達的確實事實。那就是碩士研究生不好考但畢業比較容易,博士研究生好考(現在很多學校不再考試,改為資格審查)但畢業卻非常難。當年我讀博的時候導師經常說不掉一層皮博士畢不了業,後來我深深的體會到了這句話,我博士畢業幾乎丟掉了半條命!

那讀博士到底有什麼好處呢?

首先,提高你的知識水平

進入博士階段你才知道碩士時間的學習的專業知識只是一個皮毛,很多東西都只是一知半解。我覺得下面這張圖最能表示出本科、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區別。

其次,提高你學歷層次

博士研究生是最高學歷,無論以後你進入企業也好,高校和科研院所也好,最高也就是博士了,當然博士的學歷雖然是最高的,但是水平還可以再細分,分為三六九等。海歸博士、名校博士、一般院校的博士。

曾經的我犯了一個錯誤,當時讀研究生的時候導師再三建議我讀個博士,結果我拒絕了,因為當時我認為碩士比本科要強很多,但比博士差的不多。結果找工作的時候傻眼了,讀研之前要碩士的高校當我畢業後都開始要招博士了。沒有博士研究生的學歷很多單位連門檻都進不去。

第三,找工作時有更多選擇

博士畢業找工作還是具有一定競爭力的,可以選擇進企業,也可以選擇進高校還可以考公務員。有的人可能認為進企業不一定是博士,碩士也能進。但是薪金待遇不一樣,從下圖可以清楚的看到,2017年應屆畢業生中,博士的待遇要比碩士高出2000元,比碩士多掙1/3。

目前很多知名企業也更願意招博士,比如和我一起博士畢業的計算機專業的同學,畢業後進入華為工作。當時華為去學校招聘大部分招博士,也有少量碩士。但碩士和博士所從事的工作也是不一樣的,博士畢業生的工作是更具有含金量的,薪金待遇也和碩士高很多。

如果你想進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話,沒有博士學位是不可能進入的。應該是不是985大學畢業的博士進省屬重點大學都很困難。

第四,讀博是一種重要的人生經歷

讀博的經歷雖然很痛苦,但不得不承認讀博經歷是人生的一筆財富,你不但收穫了知識、學歷,你更收穫了一種對待人生的一種自信,一種嚴謹。

總結

讀博士有很多好處,博士研究生的含金量要遠大於碩士研究生,但博士研究生畢業難度較大,不付出艱辛的努力是畢不了業的!

我是數學漫談,一個應用數學博士,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