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城市有哪些特殊的結婚風俗呢?

用戶72374857274


甘肅慶陽結婚風俗

本人以一個土生土長的慶陽人,也作為一個見證者、經歷者,說說我們慶陽

農村都有哪些結婚風俗習慣。

1、相親

80代年前後,男女雙方長到一定年齡,就請媒人說合,問八字,換庚貼,看雙方是否合婚,這都是相親前要了解清楚的。那時候鎮子裡一般隔幾天就有集市,人們都去趕集買賣東西。這時候就由媒人帶雙方家長和孩子去鎮上街道相親。不管相中不相中,男方都要給女方遮羞錢,有給幾塊的,有給幾十的,根據家庭情況而定,沒有固定數目。現在都是自由戀愛,網絡有發達,以前的這種相親方式已經淘汰了。

2、看家

相親後,如果雙方沒有意見,就要選定日子由女方來男方家看家,舊時看家主要看男方有多少兄弟、多少牛羊、多少土地、多少糧食等,男方的經濟情況直接影響著女人一生的幸福。現在看男方有沒有房、車、存款,成當下結婚的硬性指標了。

3、彩禮

彩禮,也稱聘金,舊時指男女訂婚或結婚時,由男方付給女方的貨幣或財物,一般是雙數。記得我幾個哥結婚時彩禮才幾百元。現在,慶陽多數地方彩禮甚至超過10萬了,這是個陋習,應該革除。

4、掛鎖。

在慶陽地區,掛鎖是男女雙方約定婚姻的一種形式,這個環節必不可少。掛鎖那天,男方要備好酒席和彩禮,女方則同老小外家、家門父子一起到男方家去。鎖,古時通常為銀製的,“鎖”,藉以鎖住女人的心。現代均為紅頭繩挽的鎖鎖,並繫有錢幣。掛鎖儀式舉行後,男女雙方才算正式訂婚。

5、擇吉日。

訂婚後,根據男方的意願,選擇結婚的吉利日子,由媒人通知女方,做好結婚的準備。擇吉日是婚姻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在慶陽地區,擇吉日,民間都要請陰陽先生根據《通書》推算,一般認為只要“六合"相應,就是好日子。不但看年,還要看日,女子有行嫁月,月份選好後,就得確定黃道吉日。在年月日都確定後,民間還要按照迷信的馬前煞算法來看妨誰,就是結婚當天,被妨的人要躲起來不能看新娘下轎。

6、送二程。

慶陽的送二程,意為催妝,在原先商定的聘金和衣服外再加送禮物,數量一定要是雙數,結婚吉日前一月由男方父親和媒人帶兩瓶酒、兩盤饅頭和兩塊肉前往女方家。送二程,即下聘。通過下聘,男方便可張羅婚禮,女方也可準備嫁妝了。

7、哭嫁。

慶陽女子出嫁時,在迎親隊伍到來後或上轎前都要不斷地哭,甚至有人會哭到婆家。哭的越厲害越能證明姑娘捨不得離開孃家爹孃。現在慶陽各地依然保持著這個風俗,只不過新娘哭的含義不一樣了,面對養育自己長大的父母,怎麼能不哭呢?

8、上轎

以前慶陽人結婚是騎毛驢的,慢慢有騎自行車了,再後來坐三輪車,現在都是乘坐汽車,但“上轎”的風俗依然存在。新娘上轎前腳不能落地,要由新郎的姐夫從房中背出來,扶上毛驢或車上。

9、披紅

披紅,也稱“掛紅"。是新郎的老小外家人,在新娘未娶進門前,為新郎披的紅綾。舊時,紅綾一般為紅棉布。現在多為折成條狀的大紅被面。由老外家先將紅綾披在新郎的左肩上,再由老小外家將紅綾披在新郎的右肩上。新郎披了紅,意味著婚姻會紅火吉利。

10、擺陪房

女方家代客坐席的同時,在院子裡或酒店前支好桌子,把新娘做好的被子、鞋子、鞋墊、枕巾等物品一一擺上,讓客人觀看。這既是精巧工藝的展示也是新娘女紅的展現。現代慶陽人結婚依然沿襲這種風俗,但現在陪的都是汽車、電視機、冰櫃等。

11、拜天地

那時候在院子裡的牆上掛一面紅被面,上面再貼上毛主席像,前面擺一張香桌。新娘下轎後,男女新人由娶人的送女的婦女陪同,到桌前站定,在主持人的主持下,新郎新娘同跪磕頭,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夫妻對拜。拜完後,在人們的簇擁下送新娘入洞房。

12、人洞房

新人人洞房前,房子裡的床鋪都是鋪好的,不允許有閒人在內,房門上鎖,鎖門上放紙炮。新人被抱到新房前,有專人打開房門,點響紙炮,驅除邪氣,並把看熱鬧的男孩推進去兩個,意味著頭胎生男孩。農耕社會對勞力的需求,男權社會中男人的主導地位,延續香火的必須是男孩。

13、紅蓋頭

慶陽各地婚嫁中,娶親花轎來到、新娘行嫁上轎時,均以大紅蓋頭遮頭蒙面,來到新郎家後,拜完天地進人洞房後,由新郎自己揭去蓋頭,人正式見面。

14、喝交杯酒,吃合婚飯。

喝交杯酒這種禮儀,兩杯酒用紅頭繩連接在一起,新郎新娘同時飲半杯,再交換飲剩餘的半杯,表示二人心心相印,二人合一。喝完交杯酒,就要吃合婚飯,這飯是由新娘帶來的八隻餃子,先有新郎吃四個,再由新娘吃四個,表示百年好合。

15、鬧洞房

鬧洞房,也叫“耍房\

西漂逐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