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地平線》:拉薩·小昭寺


《西藏地平線》:拉薩·小昭寺

小昭寺,藏語稱為“甲達繞木切”,始建於7世紀(吐蕃松贊干布時期)。641年,唐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聯姻離長安進藏時,向唐太宗“請以釋伽牟尼像與寶倉庫為奩嫁”,唐帝許之,“造輿置覺阿釋伽像於其上,使力士甲拉伽於魯伽二人挽之”。

《西藏地平線》:拉薩·小昭寺

相傳文成公主入藏時帶了一尊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行至現在的小昭寺位置時,木車陷入沙地中。公主通過歷算,決定把釋迦牟尼佛像安放於此處供奉,遂建小昭寺。這座寺廟由文成公主主持修建,與大昭寺同時開工,同時告竣,同時開光。

寺廟大門朝東,以寄託這位公主對家鄉的思念,文成公主為建小昭寺從內地招來精巧工匠,採漢地廟宇模式,結合藏地建築特點,建成了這座重樓疊閣、極為壯觀的寺廟。

《西藏地平線》:拉薩·小昭寺

小昭寺的建立與文成公主和松贊干布的聯姻有著密切的關係。公元641年,“唐王以釋伽佛像,珍寶,金玉書櫥,三百六十卷經典,各種金玉事物作為(文成)公主的嫁妝。又給……卜筮經典三百種,識別善惡的明籤,營造與工技著作六十種……以車載釋迦佛像,以大隊騾馬載珍寶、綢帛、衣服及日常必需用具(入吐蕃)。”

在文成公主進藏之前的公元634年,泥婆羅(尼泊爾)國王鴦輸伐摩已經將其尺尊公主嫁給松贊干布,尺尊公主入藏時亦帶來一尊釋迦牟尼像、大乘佛教的經典著作、各種精巧的工藝品以及頂級工匠等。

《西藏地平線》:拉薩·小昭寺

盛極一時的小昭寺,在松贊干布死後,曾一度沒落。芒松芒贊執政時期(公元630~676年),聞知唐高宗派兵進藏,疑軍隊欲奪釋迦牟尼佛像,便將釋迦摩尼佛像從小昭寺遷移,封閉於大昭寺的南湘密室中。同時,“所有住在拉薩惹謨伽寺(小昭寺)等處的和尚,一律被驅逐出境了。

赤祖德贊(公元704~755年)即位後,於公元710年,又從唐朝迎娶了金城公主,進一步促進了漢地佛教在吐蕃的發展。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後,把原被封藏在大昭寺的、文成公主帶到吐蕃的佛像供奉於大昭寺,又將尺尊公主帶來的佛像供奉於小昭寺,於是,兩佛像遂易寺而居。

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對佛教採取了扶持政策,小昭寺又重新興盛起來,並進行了大規模的維修擴建。

“文化大革命”時期,小昭寺遭到嚴重破壞。一些建築被拆除,塑像文物等被劫一空,僧眾皆離寺而去,昔日輝煌壯觀的景象蕩然無存。

1986年,由於黨的宗教政策和當地政府的重視支持,人們開始對小昭寺進行了大規模維修,至此小昭寺始重放異彩。

小昭寺和大昭寺的感覺完全不同。大昭寺彷彿是一位風華絕代的美人,每天如眾星捧月,被關注、被簇擁。小昭寺呢,卻像是深山裡的一位村姑,自然、樸素、美麗,少人打擾。

《西藏地平線》:拉薩·小昭寺

小昭寺街不長,也不算寬敞,兩邊全是小門臉的店鋪,可能是因為寺廟建築曾慘遭破壞,加之釋迦牟尼佛8歲等身像曾被鋸斷,元氣大傷,香火於是漸漸不如大昭寺那樣旺盛了。

《西藏地平線》:拉薩·小昭寺

藏傳佛教不興燒香,而是酥油燈長明,很多信徒都拎著瓶罐,在每一座佛像前為酥油燈默默地添加酥油。我看著他們輕輕打開瓶蓋,或者直接倒,或者用勺子舀出酥油,再慢慢地添到佛像前正在燃燒的酥油燈的銅碗裡。 虔誠的面容讓人感動,一種信仰可以讓如此多的眾生都能獲得心靈的平靜和快樂,不正是人世間的一種福氣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