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看孙红雷的《新世界》,体验蕴藏剧中的老北京文化

  • 春节以来,为防疫情,足不出户,宅在家中,每天追着看孙红雷主演的开年大剧《新世界》。剧中几个主要角色,豪爽义气有担当的金海,废物滚刀肉铁林,二杆子愣头青徐天,还有妖女小四柳如丝,神女田丹,剧中各种情节悬念。加上剧中操着京腔方言几个角色的精湛演技,把老北京的胡同文化和北京人所具备的各类性格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触发了我的老北京情怀,我的童年生活在北京。
新年看孙红雷的《新世界》,体验蕴藏剧中的老北京文化

  • 作为中国历史上几代封建王朝的陪都,以及当今新中国的首都,北京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中国历史和现状的一个缩影。
新年看孙红雷的《新世界》,体验蕴藏剧中的老北京文化


新年看孙红雷的《新世界》,体验蕴藏剧中的老北京文化

  • 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里,北京一直被叫做北平,在土生土长的北京人眼里,北京还有个名字叫“四九城”。“四九城”的称呼来自北京老皇城的四个城门和内城的九个城门的总称。其中更饱含着人们心中的老北京情怀以及对中华历史文化的怀念。
新年看孙红雷的《新世界》,体验蕴藏剧中的老北京文化


新年看孙红雷的《新世界》,体验蕴藏剧中的老北京文化

  • 北京中心是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的天安门广场,也是新中国的中心广场。各条纵行中国南北的1字头国道的起始点0公里处就是从这里出发。
新年看孙红雷的《新世界》,体验蕴藏剧中的老北京文化

  • 天安门城楼、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人们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等众多国家象征都坐落在天安门广场上。
新年看孙红雷的《新世界》,体验蕴藏剧中的老北京文化


新年看孙红雷的《新世界》,体验蕴藏剧中的老北京文化


  • 北京出生北京长大的我,70年代在北京度过我的小学时光,在那个穿着白衬衣蓝裤子戴着红领巾的时代,经历了伟人去世,唐山大地震。而我人生至今的记忆是这个年纪段里最好的。也许是那个简单年代里的人和事,更容易让人印入脑海。反正那段北京记忆就一直深刻在我的记忆里。去年到今年,《我们的四十年》《芝麻胡同》《情满四合院》几个描写老北京的电视剧,还有就是今天大结局的《新世界》我都逐个看完。


新年看孙红雷的《新世界》,体验蕴藏剧中的老北京文化


新年看孙红雷的《新世界》,体验蕴藏剧中的老北京文化

  • 我是部队子弟,心里除了一种古朴的老北京印象,还有就是交织其中的大院情怀。大院墙外是老北京胡同的沙窝村,我就读的沙窝小学就在胡同里面,许多同学家住的就是胡同里的老四合院。
新年看孙红雷的《新世界》,体验蕴藏剧中的老北京文化

  • 离开北京多年,再回去时是90年代末,已经找不到多少从前的影子,再后来有十来年,出差或者多次去内蒙坝上旅游,都会在北京停留一两天,代表父母探望一下他们从前的同事或同学。现在的通讯便利和我离开北京那个年代比,就如同神话中描写的千里眼顺风耳,所以儿时的伙伴基本都没有了联系,部队子弟都是跟着父母转业复员,四合院的同学,因为旧城改造,我第一次回去时,沙窝村就拆的七七八八找不到了。以前住过的西翠路三号院就没变,院子里原来的南楼北楼也在,中间的四个果园就已经没了。现在还在不在就不清楚了。
新年看孙红雷的《新世界》,体验蕴藏剧中的老北京文化


新年看孙红雷的《新世界》,体验蕴藏剧中的老北京文化

  • 那些年总是揣着儿时的记忆回去北京, 在历史潮流中不断发展的北京城,不管怎么变,当北京城里那一座座带有历史印记的古老建筑不会变,当他们映入你眼前时,就会把你带回到从前的“四九城”老北京。
新年看孙红雷的《新世界》,体验蕴藏剧中的老北京文化


新年看孙红雷的《新世界》,体验蕴藏剧中的老北京文化

  • 纵使时过境迁,但中国固有的五千年文化不会变。老皇城虽然不会说话,但他会在漫长岁月里静静地等待,等待那些能读懂它的人出现。
新年看孙红雷的《新世界》,体验蕴藏剧中的老北京文化


新年看孙红雷的《新世界》,体验蕴藏剧中的老北京文化

  • 3000多年历史的北京古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以其魅力足以征服全世界。
新年看孙红雷的《新世界》,体验蕴藏剧中的老北京文化


新年看孙红雷的《新世界》,体验蕴藏剧中的老北京文化

  • 在这个历史悠久的北京城里,历史就印在这些古老的建筑上,每一个建筑的身上都有其要叙说的故事。


新年看孙红雷的《新世界》,体验蕴藏剧中的老北京文化


新年看孙红雷的《新世界》,体验蕴藏剧中的老北京文化

  •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聚德烤鸭也是北京历史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早年回去北京,每次都要吃一次全聚德。从王府井到前门老店到建国门那家接待过多个国内外领导人的全聚德。我都去吃了个遍。
新年看孙红雷的《新世界》,体验蕴藏剧中的老北京文化


新年看孙红雷的《新世界》,体验蕴藏剧中的老北京文化

  • 有次在全聚德前门老店还得到了一本证书,证明我吃的是第几只全聚德鸭子。
新年看孙红雷的《新世界》,体验蕴藏剧中的老北京文化


新年看孙红雷的《新世界》,体验蕴藏剧中的老北京文化

  • 物质文化遗产无法复制和仿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则不同,可以学习还可以发扬光大,北京烤鸭就是一个例子,改革开发后这些年,京城的烤鸭品牌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大鸭梨,天外天,大董,便宜坊等烤鸭品牌层出不穷。不知为啥吃了有证的全聚德烤鸭后,我就没再光顾全聚德了。
  • 如果还没吃过全聚德的朋友,想必还是应该去吃一次,毕竟名气摆在那里,然后可以再去吃一下另外的品牌,
  • 关于吃烤鸭我还有个友情提示。最好选炭火烤制的,虽然贵些,但两个人能吃一整只,普通烤制的应该是电烤炉的就最多吃半只。我就是这样,如果不怕油腻的,倒也无需讲究。
  • 说起来也有四,五年没进北京城了,回去也是匆匆忙忙,其实很想再去些老胡同里溜达溜达,不知现在还有没有,也怀念小时散发着面食香味的炉火烤的火烧和豆腐脑,油饼。有时候想,如果有时光隧道该多好。
新年看孙红雷的《新世界》,体验蕴藏剧中的老北京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