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祝福語“闔家”與“閤家”有何區別?別再用錯詞語讓人笑話

文·段宏剛

漢語被譽為全球語言系統裡最複雜、最深奧的一種語言,同時也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使用人數最多,詞彙量最豐富的的語言,流通於中國和亞洲漢語文化圈,以及全球的華人社區,目前使用人數超過15億。

漢語依託方塊漢字來表述含義,漢字是一種典型的意音文字,具有表達意思和表達音節的雙重功能。面對一些漢字,即使不知道讀音,根據造字方法和偏旁部首,也大致能猜出其意思,甚至猜出其讀音。漢字的這種特點是獨一無二的,世上其他文字根本比不了。

春節祝福語“闔家”與“閤家”有何區別?別再用錯詞語讓人笑話

按照語言規範來劃分,漢語分為口語和書面語,口語是人們在日常對話中逐漸形成的一種語言表達習慣,其特點是語言簡潔生動,幽默俏皮,語法靈活,通俗易懂,通常會夾雜許多方言。書面語從口語的基礎上發展而來,是一種語法嚴謹、規範的語言,適合書面表達,可寫可讀可思考,能準確而深刻地傳達人們的思想。

口語和書面語的表達效果完全不一樣,如果不分場合把它們混用,會弄出笑話。比如,甲乙兩人在馬路上見面,甲問乙:你吃飯了嗎?這個問法就是標準的口語表達,符合兩人相處的環境。如果甲把“吃飯”這個詞彙換成書面語“進餐”,這樣來問乙:你進餐了嗎?或者用文言文的方式來問:飯否?都會產生笑話,讓乙一臉懵懂。

春節祝福語“闔家”與“閤家”有何區別?別再用錯詞語讓人笑話

春聯

漢語屬於獨立的語言系統,不需要詞彙的內部形態變化來表達語法作用和詞彙含義,每個字或詞都有一種或幾種約定俗成的意思,只要掌握字詞的基本含義和用法,完全能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否則,容易引起混亂。

這種情況大多表現在那些音同意不同的字詞上,比如,用拼音輸入法輸入“shi yi”,會出現非常多的詞彙,詩意,示意,失意,適宜,釋義,事宜,失憶,施以,時宜,十一,等等等等。如果對這些音同意不同的詞彙,不能準確掌握其意思和詞性,勢必要陷入表達的困惑。

像春節常用的祝福語,“闔家歡樂”“閤家歡樂”,同樣是音同意不同的典型詞彙。春節時,給親朋好友拜年,不論是面對面口頭拜年,還是發短信拜年,還是送節日禮物附帶節日賀卡拜年,都免不了用“闔家歡樂”或“閤家歡樂”,為對方送去濃濃祝福。

春節祝福語“闔家”與“閤家”有何區別?別再用錯詞語讓人笑話

年畫

面對“闔家”或“閤家”,究竟用哪個才確切,既能表達情意又不弄出笑話?在此,我詳細說說這兩個詞彙的具體含義和基本用法。

眾所周知,漢字已有4000多年曆史,每一個漢字的創造,都離不開人們對現實生活的觀察和思考,表達的含義跟現實生活息息相關。漢字的創造過程,如同藝術加工的過程。

闔,讀音為hé,是漢字“六書”中典型的形聲字,門字旁裡邊一個“盍”,很明顯,創造這個字的目的跟門有關。

“盍”字屬於會意字,意為移去器皿,因為器皿中的食物分發完畢,空空如也,當然要把它移走,免得阻擋人。後來,“盍”字又演化為給器皿蓋上蓋子。

春節祝福語“闔家”與“閤家”有何區別?別再用錯詞語讓人笑話

門神

“闔”字在《說文解字》裡的解釋為“門扇”,就是指那種有左右兩個門板,可以抓住把手從中間關上或打開的大門,正對著家裡的堂屋,屬於純粹的名詞。如《呂氏春秋·仲春》裡說:是月也,耕者少舍,乃修闔扇,寢廟必備。

意思是說:這個月(正月)裡農活較少,常年在田間地頭耕作的農夫可以稍微休息,修理一下自己家中被損壞的門扇,祭祀先祖和神靈的寢廟也一定要修繕完整。

在古代,甚至在當代的大部分農村地區,家家戶戶都使用這種大門,一來符合左右對稱的東方式建築美學,二來方便給左右兩個門扇與門牆上張貼門神和春聯。

隨著時代的發展,思想的轉變,認識的提高,不少名詞在使用過程中,逐漸被帶上動詞,乃至形容詞的屬性。

春節祝福語“闔家”與“閤家”有何區別?別再用錯詞語讓人笑話

四世同堂·闔家歡樂

“闔”字後來被動詞化後,借用了“盍”字的一些含義,具有了“關閉”的意思。如,《楚辭·東方朔·七諫謬諫》裡說:欲闔口而無言兮,嘗被君之厚德。

當作形容詞使用時,“闔”字有“總共、全部、整個”的意思。如,《漢書·武帝紀》裡說道:今或至闔郡而不薦一人。魯迅在《華蓋集續編》裡有一句話:闔城裡,每天大約不過殺幾匹山羊。同樣是這個意思。

在當今用法裡,“闔”字常有闔門、闔眼、闔家、捭闔的組合,其意思都取關閉之意。

闔家歡樂,就是指關上堂屋的門扇,一家老少,也許是三世同堂,也許是四世同堂或五世同堂,大家聚在一起,高高興興享受歡樂的氣氛。

合,讀音為hé,跟“闔”完全一樣,同樣是會意字,常做動詞用。意為亼口為合,“亼”讀音為jí,是“集”字在古漢語裡的寫法,意思跟“集”完全一樣,指多人集聚、會合之意。“合”指更多的人口集合。

閤家歡樂,就是指全家人集合到一起,享受歡樂氣氛。

春節祝福語“闔家”與“閤家”有何區別?別再用錯詞語讓人笑話

春節拜年

從表達的意思來看,“闔家歡樂”與“閤家歡樂”的區別並不大,前者比後者的意思更能深刻一些,符合中國人對血緣關係和親情關係的美好期許,也更能體現出莊重和尊敬的意味。

因此,在不同場合裡,靈活運用這兩個詞彙,有助於給對方留下好印象,體現自己的修養。

一般來說,在書面語裡,如,寫信、寫對聯、編寫短信、寫詩作文、寫書法時,一定要用闔家歡樂,因為書面語重在品讀,品讀文字背後的寓意更為重要。

在比較隨意,適合口語表達的語境裡,比如,講話、酒桌祝福、電話拜年等場合下,用閤家歡樂更能顯示出輕鬆的氣氛。

由於“閤家歡樂”與“闔家歡樂”同音不同義,在口語使用中不容易發現錯誤,但是,如果把口語表達以字幕的形式表現出來,則必須區分清楚,否則,會弄出笑話。同樣,在書面語裡,也不能亂用“閤家歡樂”,同樣會讓人貽笑大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