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對關羽和張飛心懷怨恨嗎,為什麼他們死後沒有被追封諡號?

跋山攝水


第一點,劉備當時沒有建國,他還是以漢獻帝為尊的。就憑一個漢中王,給自己手下的將領加諡號,只有法正例外,以為劉備和法正的關係好的不可言表。而且當時劉備剛登位漢中王正要立威的時候。而關羽張飛死的時候,劉備正在籌備登基,他不會因為這些小事給別人留下把柄。

第二點,大規模賜諡號是建國後的事情了。後主劉禪景耀三年追諡為壯繆侯、關羽的諡號“壯繆--武而不遂曰壯,名與實爽曰繆”,“繆“有武力但名不副實,說關羽在領軍方面能打,但沒有表現最好,不算好諡。蜀漢在佔領西川和漢中後,本來已具備能夠統一天下的能力!但由於關羽大意失荊州,在後來,劉備為關羽報仇發動的夷陵之戰又致大敗,關羽之敗對蜀漢恢復漢室的事業應該是最致命的失誤。不能不說,在內心裡,劉禪對關二叔有些看法,所以後主追諡關羽的時候給他“壯繆”的諡號並不是沒有道理的,也算有一點差評。張飛的諡號是“桓候”,“闢屠服遠曰桓,闢土兼國曰桓”,主要在攻城略地的功績加大對張飛的表彰,這裡面還有一個暗示,性情急躁,大總體來講,“桓“字評價很高,再加上張飛是劉禪的老丈人,也有看在媳婦的面子上的原因,算相當的狂點贊。

總之,劉備對關張的看法肯定是有一些的,但是他們三位的關係還是值得肯定的。雖然不是兄弟,但恩如兄弟。


如煙入幻


先說一下關羽為什麼沒有被追封諡號?

這主要和關羽最後的所作所為有關,當時的劉備剛剛攻取了漢中,打敗了曹操,自立為漢中王。按照當時劉備的發展,很有可能成為三國頭號軍事大國。但劉備沒有想到關羽突然發動了襄樊之戰,攻打樊城,雖然關羽前期水淹七軍,威震華夏。但不料卻被東吳偷襲,荊州丟失,關羽自己也斬殺。關羽完全打亂了劉備的作戰計劃。

因為襄樊之戰並沒有得到劉備的許可,是關羽自己發動的戰役。並且發動襄樊之戰前關羽也沒有和劉備聯繫,導致後來關羽被圍攻時沒有人去救他。可以說因為關羽,劉備損失慘重,隆中對中的戰略再也沒有實現的可能了。如果要說劉備對關羽沒有怨言,那是不可能的。

在得到關羽被圍攻的時候,劉備並沒有第一時間率軍去攻打東吳,而是先做了稱王這件事,在關羽死後的一年,劉備才率大軍東征伐吳。如果劉備真的把關羽當作自己的兄弟,怎麼可能不第一時間就做伐吳的打算,只因為關羽給蜀漢帶來不可計量的損失,這讓劉備非常生氣。

再說一說張飛,張飛性格暴躁,經常喝完酒喜歡鞭打手下,在關羽被殺以後,他更加經常把怨言發洩在士兵身上,劉備經常勸他,讓他收斂一點,但張飛都當作了耳旁風。最終在起兵東征前,被手下偷襲所殺。

張飛的死直接讓劉備又損失了一員大將,當時蜀漢剛剛建立,很多大將都要防守北方的曹魏,能隨劉備東征的根本沒有幾個,諸葛亮、趙雲、魏延、馬超必須要留守蜀漢。如果當時張飛沒有被殺死,劉備的東征估計就會有很好的結果,雖然張飛比較暴躁但他也算是三國的猛將。

正是因為這兩個的間接行為,直接導致了蜀漢的國力衰退,甚至從三國中最強變成了最弱,劉備兵敗逃回白帝城之後,臨死也沒有追封張飛和關羽諡號,而法正是一個跟隨劉備還沒多長時間的人,卻被劉備追封諡號。可見最終劉備內心對關羽和張飛還是有怨言的。


公元前


我字多,看我!

雖然三國裡的桃園結義一直是津津樂道的一個話題,但是正史裡面對於桃園結義則是毫無記載:

“先主於鄉里合徒眾,而羽與張飛為之禦侮。”——《三國志·關羽傳》
張飛字益德,涿郡人也,少與關羽俱事先主。羽年長數歲,飛兄事之。——《三國志·張飛傳》

從《三國志》中的記載可以看出,張飛和關羽是事先相識,接著才在涿郡認識了正在招兵買馬的劉備,最終願意追隨劉備一起匡復漢室,這就表明三人之間雖然關係很好,但是還沒有《三國演義》裡面那樣如親兄弟般的交情,而劉備是何人?一個胸有大志但是善於隱藏的人,也可以說是一個偽君子,這在哪表現出來呢?

在關羽和張飛生前的時候對他們兩人百般器重,就好像自己離開了這兩個人就活不下去了一樣,但是最終在劉備稱帝的時候,卻只給曾經為自己效力過一段時間後來病逝的法正追封了諡號,而先後去世的關羽和張飛並沒有諡號,諡號是對一個人的尊敬,證明此人生前有很大的貢獻,法正固然對劉備有貢獻,但是張飛和關羽是早期就跟隨劉備打天下毫無怨言,為什麼還沒有諡號?可見劉備早已對兩人有所不滿。

先看被關羽丟掉的荊州有多重要

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隆中對》

這是劉備三顧茅廬之後諸葛亮所說的《隆中對》,諸葛亮雖然自稱鄉野之人但是內心卻不侷限如此,《隆中對》是諸葛亮對於當時時局的一種見解,並且認為劉備若想匡復漢室,那麼必然要佔領益州和荊州,益州作為大本營,進可攻退可守,而荊州更像是一個軍事要地,兵家必爭之地,因為上至虎牢關可進攻曹魏,下至赤壁可進攻東吳,有了荊州就相當於處於一個隨時進攻隨時防守的狀態,再加上後方有益州的糧草供應,就宛如一個戰爭永動機。

再看關羽為何丟掉荊州

這是關羽獨自帶人北伐,從荊州開始往外攻打,首先進攻的是曹魏的樊城,此戰中天時地利人和從而讓關羽“水淹七軍”,生擒了于禁還有他的兵馬,此戰之後關羽名揚天下,之前雖出名但是都是作為猛將,襄樊之戰後證明關羽不僅是一個猛將,而是一個有勇有謀的將軍,但正是因為太過順利導致關羽開始自大。

當時關羽身邊一直有一個威脅就是呂蒙,但是呂蒙平時偽裝得太好讓關羽覺得此人無能,但還是小心提防此人,襄樊之戰後關羽自大覺得呂蒙不過如此,就沒有放在心上。

羽討樊而多留備兵,必恐蒙圖其後 故也。蒙常有病,乞分士眾還建業,以治疾為名。羽聞之,必撤備兵,盡赴襄陽。——《三國志·吳書·呂蒙傳》

呂蒙猜測到關羽必然是害怕自己在後面所以才一直留守樊城不敢派兵前往襄陽,於是呂蒙給孫權上書,稱此時可以攻打關羽,並且因為自己經常有兵,你明面上把我叫回去,這樣關羽必然會帶兵前往襄陽。

孫權照做之後關羽果然沒有懷疑就派兵前往襄陽,至此正中圈套,不僅失去了自己的性命還丟掉了荊州。

看張飛逝世給劉備帶來的負面作用

關羽死後最為悲痛的應該是張飛,因為兩人早在認識劉備之前就相互認識了,而如今關羽突然逝世肯定是接受不了,自然就要派兵攻打東吳來宣洩內心的憤怒,劉備自然是贊同,因為荊州在東吳手上越久那麼對他們的損失就越大,而張飛正好作為一位先鋒軍帶兵攻打東吳,但是萬萬沒想到,在如此緊要的關頭張飛竟然還喝酒並且還鞭撻下屬,最終下屬忍無可忍就把他給殺了,這對於劉備來說是更加致命的。

雖然劉備有五虎上將,但是這其中黃忠和關羽已經逝世,趙雲外派,馬超想用但卻又不敢用,原本張飛是最好的人選,軍事和作戰經驗豐富,由張飛帶頭,再加上劉備早已經準備好的軍隊進行攻打,勢必一舉拿下東吳,但是張飛卻在如此緊要關頭逝世,劉備就面臨無將可選的困境,最終只能自己親自帶兵攻打。

劉備的迫不得已

原本劉備的心思就沒有在蜀地上,從大兒子劉封小兒子劉禪的“封禪”就可以看出,當時曹魏一家獨大所以東吳自然是最佳選擇,只是沒有想到時間來得這麼快,關羽和張飛的接連去世並且還都是跟東吳有聯繫,這就讓劉備不得不出兵,因為劉備是以仁德打下的天下,如果失去這個標籤,那麼肯定得不償失。

結語:最終的結果就是劉備兵敗夷陵,這一次的大敗對蜀國好不容易打下的根基造成巨大的損失,對於這樣的情況,劉備自然是對關羽和張飛心懷不滿,或許劉備早已經對兩人的行徑表示不滿,但是奈何自己的身份和兩人的關係,從始至終都沒能開口,如果劉備能早日教導兩人一個不自大一個不酗酒,那麼蜀國的地位是不是會發生改變呢?

參考文獻:《三國志》

感謝閱讀,如果覺得不錯,關注、點贊這些隨手之舉,就是對文青最大的鼓勵和認可,謝謝。


文青聊史


我是北派說書人,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三國演義》當中,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的桃園三結義,那可是倍受三國迷所喜歡和傳唱,甚至一度成為現實生活當中的美談,但是總有一些人喜歡鬧事兒,諸如三國迷所喜歡的陰謀論一說,當初關羽敗走麥城,被呂蒙所殺,沒有援軍,那是因為是劉備默認的,不讓自己乾兒子劉封發兵救關羽什麼的,這些都是扯淡,任何人都知道,天下未定的時候,坑害功臣那無異於自尋死路,畢竟此時北方的曹操不是一般的強大,東邊的東吳還虎視眈眈,蜀地的大將嚴重缺乏,而且這還不算是自己的結義兄弟,除非劉備腦子有問題,至於關羽張飛二人死後,為何沒有追封諡號,我認為主要是因為此。

關羽和張飛壞了大局,面對軍中眾將不宜開這個頭,否則軍中將官都這麼幹,未必是什麼好事。

我們知道,關羽的荊襄之戰,是自己沒有任何與周邊友軍做過協調,所發動的戰爭,甚至這一場戰爭連客曹魏幾城,起初劉備都不知道,畢竟嘛,關羽手握重兵,作為蜀國一方大旗,若事事都和劉備請示的話,還有什麼戰機,但是荊襄之戰畢竟不同,那可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戰爭,否則的話,作為東吳的盟友,東吳萬萬不會這麼違背盟約,偷襲關羽,將關羽殺死,因為荊襄乃是千年戰略重地,歷代中原王朝的兵家必爭之地,進可襲取中原,威懾江淮,退又像一枚釘子,扎入中原腹地,江淮命門,所以這是一個戰略要地,三方都明白,對於劉備來說,關羽有點操之過急,太自信,壞了整個大局。

而張飛則是喜歡打罵兵卒及麾下將軍,劉備曾經因為此事經常則被張飛,但是張飛死性不改,最終還是被手下摘去了吃飯的傢伙,這二人的死因皆有違背軍令之嫌,再加上劉備最喜功名,所以沒有開這個頭,而關羽的漢壽亭侯官銜還是曹操給的。


北派說書人


我是小趣,我來回答

在三國之中,劉備和關羽張飛的關係非常好,情同親兄弟一般。但是為什麼最終卻在死後沒有被追封諡號呢?如果都沒有追封還可以說得過去,但是劉備生前卻追封了一個人諡號,法正。那麼關羽和張飛因何緣故沒有諡號呢?

首先來說一下關羽為什麼沒有被追封諡號,這要和最後關羽的作為有關,當時的劉備剛得到漢中,打敗曹操,自立為漢中王。勢力一躍有成為三國第一大國的念頭。但是這個時候關羽發動了襄樊之戰,攻打樊城,雖然前期水淹七軍,威震華夏。但是最終被東吳偷襲,荊州被奪,自己也被害。這完全打亂了劉備的計劃。

也正是因為這場戰役完全沒有得到劉備的許可,是關羽自己發起的。而且因為之前沒有和劉備聯繫,導致最終也沒有人救援和配合出擊。劉備損失慘重,隆中對再也沒有實現的可能。在這上面,劉備如果沒有對關羽有怨言,那是不可能的。

而且在得到消息以後,劉備沒有第一時間去率軍攻打東吳,而是先做了稱帝這件事,大概在關羽死後一年才開始東征伐吳。如果真的是兄弟,怎麼可能不第一時間就做伐吳的打算,只因為關羽給蜀漢帶來的損失太大,讓劉備也非常生氣。

再來說一說張飛,張飛這個人性子爆烈如火,喝完酒喜歡鞭打士卒,而關羽被殺以後,他更經常把怨言發洩在士兵身上,劉備經常勸他,但都被他當作了耳旁風。最終在起兵東征前,被手下偷襲所殺。

張飛這一死直接讓劉備損失了一個大將,當時蜀漢大將因為要防守蜀地,能去的本來就不多,諸葛亮,趙雲,魏延,馬超都要留守。如果張飛沒有死的話,東征的結果也就不一樣了,畢竟他是身經百戰的猛將,而且也有自己的想法。但最終卻失敗了。

正是因為這兩個的間接行為,導致了蜀漢的國力衰退,最終又變成了三國中最弱的存在,劉備在逃回白帝城以後,到死也沒有追封張飛和關羽諡號,而法正一個跟隨劉備沒多長時間的卻是唯一一個被追封諡號的。可見最終劉備還是內心責怪關羽和張飛的。





小趣作品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首先咱們嘗試著從史學資料對其三人"基情"的描寫中分析下,三人是如何由"相識" "相愛"到英雄遲暮時又是否心懷怨恨。

相識"桃園三結義"

桃園三結義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咱們看下正史裡,對三人相識時的描寫

先主於鄉里合徒眾,而羽與張飛為之禦侮。先主為平原相,以羽、飛為別部司馬,分統部曲。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廣坐,侍立終日,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節選《蜀書.關羽傳》“中山大商張世平、蘇雙等貲累千金,販馬周旋於涿郡,見而異之,乃多與之金財。先主由是得用合徒眾。”-節選《三國志·先主傳》

原文大意是說,劉備獲得了一筆風投,招聘過程中有同行鬧事,兩個小混混路見不平一生吼,而後三人一見如故、形(mei)影(xiu)不(mei)離(sao),終齊心協力使得公司得已在"三國"上市。由此可見,此時三人使有著深厚的革命友誼的。


相愛"長坂坡前一生喝" "身在曹營心在漢"

時間來到了,公元208年秋,曹操在身邊謀士勸說下,越發感覺放劉備歸山必又大患,遂既譴將前去追擊劉備一眾人馬,來到新野,咱們看下劉備此時已經被追的丟盔卸甲、妻離子散。而後派遣張飛帶一小眾兵馬留下來斷後,自己則和諸葛亮一同策馬奔騰了溜之大吉了……張飛內心怎麼os的咱們不得而知哈心虛是一定的。張飛遂兵分兩路,一路騎兵繞到後面樹林當做疑兵之計,另一路人馬隨自己來到當陽橋時,對面已是曹兵追來。遂大喝已壯士氣,爾等想要過去除非從我們身上踏過去。曹兵見身後馬蹄聲不絕入耳,叢林中濃煙滾滾,懷疑有埋伏隨機鳴金收兵。

咱們看下書中對此斷的描寫,先主聞曹公卒至,棄妻子走,使飛將二十騎拒後。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翼德也,可來共決死!”敵皆無敢近者,故遂得免。-節選《蜀書.張飛傳》由此可見張飛也並非三國演義中所刻畫的那般粗鄙。

咱們再說關羽,又是劉備投奔袁紹而起,導致曹操報復追兵殺來,關羽被生擒。然曹操見關羽勇猛異常,異於常人遂想招安為自己所用,關羽以劉備對自己有知遇之恩推辭,並表明自己此生只願追隨劉哥哥一人。曹操看強扭的話不甜,就沒在強迫關羽了。而後關羽也趁機溜了。


建安五年,曹公東征,先主奔袁紹。曹公擒羽以歸,拜為偏將軍,禮之甚厚。初,曹公壯羽為人,而察其心神無久留之意,謂張遼曰:“卿試以情問之。”既而遼以問羽,羽嘆曰:“吾極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終不留,吾要當立效以報曹公乃去。”節選《蜀書.關羽傳》

由此可見,關羽張飛二人還是一片赤膽忠心的,也是真心實意把劉備當哥哥看待的。那麼劉備是否把關、張二人當弟弟看呢,兩點分析:一是封關羽張飛為五虎上將,二則其實三國志裡面對關、張二人被害時劉備的描寫非常生動,感人肺腑。三人相識於草莽,一起出生入死幾十載的感情自然異於他人。那麼說,其中有沒有因為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張飛"嗜酒、重刑"導致身首異處不得善終的怨恨呢?在我看來,與其說是怨恨倒不如說是對興復漢室、壯志未酬的憤懣。



最後一個問題,劉備生前的確是沒有對二位賢弟進行諡號封賞的。蜀國真正對張飛 關羽死後進行追封的是劉禪。這個問題在我看來有兩個原因,一是古人講究師出有名,反觀張、羽二人,關羽死於輕敵大意自命清高,張飛更是死於自己人的手裡。二是實則蜀漢諡號敕封極為苛刻,劉備在世時也僅追封一人。再者作為兄長在無數和促膝長談的夜晚,兄弟三人推心置腹劉備清楚的知道兩位弟弟內心所想的是開拓霸業,而今壯志未酬因為在我認為劉備此時是在等一個機會,待到興復漢室事業有成、待到山花爛漫時三位老友把酒言歡。因此劉備深知追封什麼的並非當務之急。


王康康news


大家都知道劉關張情同手足,但是為什麼死後沒有追封諡號呢,因為劉備在心裡對他的兩個兄弟是心懷怨恨責備的。一個證據就可以證明,劉備在世的時候,如果都不追封諡號,那還說的過去,但是卻偏偏追封了一個,法證,

關羽因為驕傲自大,在沒有通知劉備,沒有詳細計劃,部署的情況下發動了襄樊之戰,最後戰敗,丟了荊州,大家知道在《隆中對》就指出了荊州的重要性,荊州的丟失,使劉備實際上失去了爭霸天下的機會,對劉備集團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失。

張飛喜歡喝酒,喝醉就鞭打士卒,劉備多次勸說不聽,最後被部下所殺,除了防守蜀地的將領,本來能東征的將領就不多,如果身經百戰,能征善戰的張飛沒有死,可能東征結果會不一樣吧

由於這兩人間接的行為,使的蜀漢國力衰弱,成為三國最弱的一個,劉備怎麼能不心懷怨恨


聊聊古代歷史


有一件事情,很可能出乎大家的意料,就是劉備直到臨死都對關羽、張飛心懷怨恨責怪。

一個證據可以證明一切。

劉備生前只給法正一個人追封了諡號,關羽、張飛都沒有獲得追封諡號。關羽擅自作戰,丟掉劉備半邊江山

大家都知道劉備創業不易,早年被人打的東奔西跑,顛沛流離,還多次寄人籬下。

赤壁之戰後,劉備人生突然轉折,先是取得荊州南部四郡,再是攻取劉璋的益州,最後連曹操都被攆出了漢中,劉封、孟達還拿下了上庸三郡。219年7月,劉備自稱漢中王,他的勢力和聲望都達到了人生頂峰。

可惜劉備在頂峰享受的時間實在太短。

219年7月,關羽擅自發動襄樊之戰,起初戰局順利,震動許都,但最終孫權偷襲,關羽兵敗身死,荊州丟失。荊州一失,劉備實際已經喪失爭霸天下的可能。

襄樊之戰在劉備集團內部事先沒有周密計劃、沒有整體部署,是由關羽擅自發動的。證據很明顯,益州、漢中的部隊沒有配合荊州戰事的動作,上庸的劉封、孟達也沒有配合關羽出兵。

丟失荊州,關羽要負主要責任,對劉備集團造成的損失不可挽回。

張飛不聽勸誡喪命,嚴重影響蜀軍戰鬥力

張飛歷來有虐待士卒的壞毛病,劉備常常勸誡他,你天天鞭打刑罰部下,然後又把他們留在身邊,這樣真是會惹禍的。

張飛聽了還是不改。二哥掛了,俺也一樣……去送死。221年,劉備起兵攻吳,張飛本來是劉備重要的依靠力量。

張飛在閬中的部隊有一萬人,大概相當於劉備伐吳總兵力的1/8,而且張飛本人軍事能力強、軍事經驗豐富。劉備伐吳的陣容中,諸葛亮、趙雲沒來,魏延留守漢中,黃忠已死,馬超不能用,基本都沒什麼強兵宿將了。

張飛的意外死亡,嚴重影響了攻吳蜀軍的戰鬥力。

劉備夷陵戰敗,可能也把一部分的責任歸咎在張飛不停勸誡臨陣喪命上。劉備生前只給了法正追封諡號

夷陵戰敗之後,諸葛亮說,如果法正在的話,只有他能勸住主公;就算勸不住,也不至於如此慘敗。

很多後人認為,諸葛亮說這話是推卸責任,其實諸葛亮說的是真話。劉備在世的時候,諸葛亮的角色更多的是後勤部長的角色,參謀軍事、前敵指揮更多是法正給劉備出主意,法正也最得劉備的寵愛。

拿下益州後,法正因為性格的原因,睚眥必報,對很多過去得罪過他的人穿小鞋,秋後算賬。有人向諸葛亮報告,即使如諸葛亮這樣愛憎分明、推崇依法治國的人,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敢去禁止法正。

法正作為帶路黨,為劉備取得了益州(西川),又作為軍師幫助劉備拿下了漢中《三國志》記載,連曹操都說,劉備大破夏侯淵,肯定不是劉備自己的計謀,而是別人教的。這個別人就是法正。

正因為法正功勞大、貢獻大。

220年法正去世時,劉備非常悲痛,連續哭了好幾天(先主為之流涕者累日)。追封諡號為翼侯,取“如虎添翼”的意思。關羽、張飛、黃忠、馬超、龐統、趙雲都是等到260年,後主劉禪才追封了諡號。關羽諡號為“壯繆侯”,張飛諡號為“桓侯”,黃忠諡號為“剛侯”,馬超諡號為“威侯”,龐統諡號為“靖侯”、趙雲諡號為“順平侯”。

這些人中除了趙雲,都死在劉備生前。以關羽、張飛和劉備的關係,劉備在生前都沒有追封他們諡號,看來劉備直到臨死對這兩位兄弟確實還心懷怨恨責怪。









夢裡都想瘦的小胖


心懷怨恨。桃園三結義,可見劉關張,親如兄弟,為啥沒有在死後被追封諡號呢?原因如下:關羽

關羽在沒有經過劉備的同意下發動襄樊之戰,攻打樊城,雖然前期水淹七軍,威震華夏。但是最終被東吳偷襲,荊州被奪,自己也被害。這完全打亂了劉備的計劃。這也致使劉備損失慘重,隆中對再也沒有實現的可能。

張飛

張飛這個人性子爆烈如火,喝完酒喜歡鞭打士卒,而關羽被殺以後,他更經常把怨言發洩在士兵身上,劉備經常勸他,但都被他當作了耳旁風。最終在起兵東征前,被手下偷襲所殺。

張飛這一死直接讓劉備損失了一個大將,當時蜀漢大將因為要防守蜀地,能去的本來就不多,諸葛亮,趙雲,魏延,馬超都要留守。如果張飛沒有死的話,東征的結果也就不一樣了,畢竟他是身經百戰的猛將,而且也有自己的想法。但最終卻失敗了。

正因為這樣的行為導致了蜀漢的國力衰退,最終成為了三國中最弱的蜀國。


俊哥說談


劉備對關羽、張飛沒有產生怨恨的理由。關羽、張飛為了幫助劉備復興漢室而東征西討,拼命廝殺,唯劉備馬首是瞻,且忠心無二。所以,劉備對關羽、張飛不會心生怨恨。至於關羽、張飛死後,劉備為什麼不給封諡號,這一點我也不清楚。最好請羅貫中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