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一年兩個春,帶毛的貴如金”,啥意思?


俗語“一年兩個春,帶毛的貴如金”,啥意思?


俗語“一年兩個春,帶毛的貴如金”,啥意思?

蕭繹在《纂要》中寫道:“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

立春,不僅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而且在自然界以及人們的心目中,“春”就意味著風和日暖,同時也意味著萬物生長、春耕播種,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

俗語“一年兩個春,帶毛的貴如金”,啥意思?


而在民間就流傳著一句與立春有關的俗語:“一年兩個春,帶毛的貴如金”,這句俗語是啥意思?又為什麼這麼說呢?

“兩個春”指的是兩個立春,今年恰好便是百年一遇的雙春年,一百年中只有三次。

農村俗語,往往都蘊含著大自然的奧秘,而這句俗語所卜講的,便和今年,也就是2020年是息息相關的。

俗語“一年兩個春,帶毛的貴如金”,啥意思?


在農村“一年兩個春”,年齡比較大的人一般都知道,這句話指的就是在一年當中,會出現兩個立春!也就是公曆和農曆同時會有“立春”出現,臘月有立春。

不過,這樣的節氣也是很少能夠遇上,只是特殊的氣候和年份才有的,像去年的2019年就是“寡春”年,也叫“無春”年,也就是說這一年是沒有立春的,這樣的年份甚至還被稱為“寡婦年”。在民間,關於寡年的說法有很多種,而其中流傳最為普遍的一種就是:寡年無春,不宜結婚。

俗語“一年兩個春,帶毛的貴如金”,啥意思?


相反,雙春年就非常的吉利了,是一個好年,而恰好2020年就是雙春年,第一個立春是正月十一日,第二個立春是臘月二十二日。

按照歷年推算,今年部分天氣必然很冷。2020年的春節在四九第八天,《數九歌》中說“三九四九冰上走”,這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按農村老話說,這就是穩妥妥的“冬在尾凍死鬼”的天氣。

俗語“一年兩個春,帶毛的貴如金”,啥意思?


而2020年的第二個立春,在臘月二十二日,由此可推算,冬至節就是在2020年12月21日,也就是陰曆的十一月初七,而大寒節在臘八節,2021年春節則在六九末。

這樣的節氣時間寓意什麼呢?意味著今年冬天冷的比較早。也就是說,2020年還沒出冬月時,就進入了三九天氣,因此臘月將是一年中最難熬的時候。

俗語“一年兩個春,帶毛的貴如金”,啥意思?


“帶毛的貴如金”,與“兩個春”的冷有關

那麼,上面提到的那句俗語:“一年兩個春,帶毛的貴如金”的後半句是什麼意思呢?

其實,這句話也比較好理解,從字面上的意思就是說,一年如果有兩個立春的話,那麼有皮毛的動物將會非常的珍貴,其市場價值也會比較好。這主要要從兩點說起。

第一點,因

俗語“一年兩個春,帶毛的貴如金”,啥意思?

為寒冷的冬天,就勢必需要更暖的禦寒物品,所以人們穿皮草的人就會相對比較多,因而有皮毛的動物的價值就上去了。在之前的農村,動物的皮毛無疑是天氣冷時的首選,像兔子毛以及羊毛等,到了特別寒冷的時候,其價錢就會飛漲。

其實這句話就是為了襯托如果一年有兩個立春的話,那麼則說明冬天會非常寒冷,因此人們就需要穿的比較厚,為了保暖也就需要那些動物的皮毛來保暖,因而在市場上的價格,也自然就貴了。

俗語“一年兩個春,帶毛的貴如金”,啥意思?


其實簡單來說,就是人們在闡述,一旦發現有這種情況存在,就說明那一年的冬天會比較冷,所以一定要好提前做好準備,注意好保暖情況。

第二,雙春年是屬於兩頭擠,春天暖的遲,青草發芽遲,而冬天來得早,草衰敗的早,一旦牲畜家禽不能自己在大自然中找到食物草料的話,自然就會增加了農民們的負擔,這一春一冬得多準備多少飼料啊!因此帶毛的牲畜家禽貴如金,雖然是誇張的說法,但也是很有道理的。

俗語“一年兩個春,帶毛的貴如金”,啥意思?


此俗語曾適用民間,如今卻失去準確性

其實這句俗語,如今已經沒有太高的準確性了,因為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的天氣都不太一樣,比如有些地方,還有“兩春夾一冬,必定暖烘烘”,以及“兩春夾一冬,薄被也過冬”的說法,很前文提到的俗語完全不同,所以這些俗語都是有一定的侷限性的,都是一些地方性的俗語。

俗語“一年兩個春,帶毛的貴如金”,啥意思?


可能在古代的時候,各地的氣候環境變化不大,因此當地的人們經過多年的經驗,總結出來的俗語老話,還可以作為農業指導參考。或許在當時的環境下,它的準確性會比較高些,所以也就被人們流傳了下來。

俗語“一年兩個春,帶毛的貴如金”,啥意思?


俗語“一年兩個春,帶毛的貴如金”,啥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