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以高齡娶孫尚香為妻,劉備死後野史傳聞孫尚香殉情跳江而死,孫尚香真的喜歡劉備嗎?

史記史說


所謂非常之時,有非常之人!

曹操勢大,劉備初據荊襄,並不能獨抗,孫權兵微,也不能抗曹,此時,二家聯盟便是最好的選擇,而以姻聯盟,實乃上策。所以他們便結婚了,他們的婚姻是完全建在政治基礎上的,根本談不上誰對誰有感情!

演義中有一段印象至深,東吳欲奪荊州,使人先知會梟姬,孫尚香便帶阿斗而歸,幸有趙雲攔下!細思便可知她欲以阿斗要挾劉備,使其投鼠忌器而歸還荊州,但沒成功!

至於梟姬之死,我認為並非徇情,當是羞憤而死較恰當,何也?

首先,劉備稱帝時,並未給她任何名分,這其實是對她的羞辱!

劉備稱帝,東吳卻不使她回到劉備身邊,實是東吳理虧。此使尚香愧也!

劉備伐吳兵敗而亡,孫尚香更是兩難為人。生,天下悠悠之口,使她無面立世。而東吳也落破壞聯盟之過。所以她唯有一死,不但有節婦之名,也與東吳撇清了是非,兩全其美。

其實尚香之死,何嘗不是對封建制度及政治婚姻的反抗呢?

至於愛情,免談吧!


仙人球花442


孫尚香史稱孫夫人,按照小說《三國演義》的說法,孫權的父親孫堅娶吳氏姐妹為妻,姐姐世稱吳太夫人,生有孫策、孫權、孫翊、孫匡四子。妹妹世稱吳國太,生有孫朗、孫尚香一子一女。孫權是孫尚香的同父異母哥哥兼表哥,吳國太是孫權的後母兼姨母。由於這些關係,吳太夫人臨終時囑咐孫權,對待吳國太要象親生母親一樣,對待妹妹也要照顧好。


按照劇情的發展,孫尚香到了情竇初開的芳齡,也該擇婿而嫁了。孫尚香出落得貌美,二來呢有才,才能很象哥哥們。按理說這樣的名門閨秀是不愁嫁,可是孫尚香很個性,常常帶領百十個女兵舞槍弄棒,排兵佈陣不說,而且她有自己的擇婿標準,讓一直寵愛她的哥哥孫權也是束手無策。

事情的發展有時出人意料。赤壁之戰後,劉備擺脫了顛沛流離的日子,勢力日漸得以鞏固。但是劉備中年喪妻,周瑜得到消息向孫權獻計,假意把孫權之妹孫尚香許給劉備,以孫劉聯姻為幌騙劉備到江東,然後達到圖謀荊州的目的。劉備諸葛亮之流不傻,一方面為了不影響孫劉聯盟抗曹大計,一方面四處放出孫劉聯姻的消息,讓天下都知道這件事情想讓孫權騎虎難下。

當劉備帶了貼身護衛趙雲趕赴江東,消息傳到了吳國太耳朵。吳國太聽說劉備乃當今皇叔,而且見劉備雖是年過半百卻是儀表不凡,甚是歡喜。“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吳國太和東吳喬閣老的撮合下,孫尚香和劉備結為夫妻。此時的孫權和周瑜弄巧成拙,有礙吳國太身份,也是無可奈何。從演義來看,這並不是一出簡單的政治聯煙,而是政治騙局的弄巧成拙。



姑且不說孫尚香面對自已父輩一樣的劉備有無感情,單說劉備和孫尚香膝下無子就讓人對這段感情存疑。後來孫權差人謊說吳國太病重讓孫尚香速回,於是孫尚香帶著阿斗(劉禪小名)準備回江東探親,阿斗被趙雲和張飛在江上截回。從此孫尚香再也沒有回去。這裡有兩種可能,一是孫尚香自己不願回去,第二種可能孫權不放她回去。無論那種可能,劉備都沒有接回她的打算,而且劉備已續娶了吳懿的妹妹(吳莧)。可以想象,劉備和孫尚香的姻緣也是名存實亡的。

孫尚香回到東吳,至於結局如何,查遍所有史料也無記載。只是《三國演義》說是劉備夷陵之戰兵敗,孫尚香得到消息說劉備戰死,於是跳江殉夫。


究竟孫尚香跳江的真實性有多高,有待考證。假如真有劉備陣亡其事,孫尚香估計多半也不會為劉備殉情。如果她選擇孤老終死,雖然不是烈女,最終也會全一個貞潔之名。假如真有孫尚香跳江之事,可以想象,劉備和東吳那場戰爭的慘烈。劉備盡起蜀國精銳,兵敗後精銳喪盡,東吳也被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河的緩不過來。一邊是孫尚香名義上的夫家,一邊是孫尚香道義上的孃家,這將讓她如何自處?本來以前蜀國將士都視孫尚香為“奸細”,百般習難甚至挑拔劉備冷落她。那麼打完這一仗後,蜀國將會徹底視她如仇人,吳國上下自然視她為蜀國遺孀,那些犧牲的吳國人的家屬也會視她如仇人。這種裡外不是人的精神上的壓力才是致命的。偏偏孫尚香是那種要強的人,所以她選擇了一了百了。

也許後人出於樹立一個榜樣的目的,他們想把孫尚香塑造成為一個貞潔烈女,寫詩悼念,建廟立碑。可能真相卻是無關風月。

孫夫人的死,在一定程度上和劉備有關,卻與愛情無關。

本人頭條號《走著聊著》,歷史領域創作者,歡迎點擊加關注!


走著聊著


題主提到的劉備和孫尚香則是一場政治婚姻,孫尚香嫁給劉備是周瑜出的餿主意,本打算讓劉孫二人在東吳成親,趁此劫持劉備,以換取荊州,結果偷雞不成蝕把米,被諸葛亮識破計謀,賠了夫人又折兵。對於孫尚香是否真的喜歡劉備,這裡面很重要的就是和當時女性觀念有關,古代普遍認為女性應該“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就算不適合也只能忍受一輩子,對於女性來說是沒有選擇權和決定權的,孫尚香無疑也是這樣的,孫尚香跟隨劉備回荊州後,安心做了人妻,此時劉備年過半百,而孫尚香剛二十出頭,據說劉備進孫尚香的房門,門外都有女侍衛持劍把手,而且孫尚香並未給劉備生過子嗣,還有傳聞說孫尚香喜歡陸遜,由此可見,孫尚香只是身在蜀地而已。

三年後,孫權設計說吳太后病重,要孫尚香帶阿斗劉禪回東吳看望,實則是想借機用阿斗換荊州,但劉備方面只放孫尚香一人回去,孫尚香也是急切想回去,至於是不是真的為了看吳太后,我覺得可信度不高。孫尚香身在蜀地時,就相當於是孫權安排在劉備身邊的臥底,劉備不可能真心對她,而且孫尚香是個女漢子,習得劍術,劉備都有點慌。孫尚香回東吳後就再也沒見過劉備了,這其中必有隱情,於情於理我都覺得孫尚香不是真的喜歡劉備,至於後來劉備死後,孫尚香跳江而死,可以推測主因肯定不是因為劉備。


衣帶漸寬終不悔never


古有小人難度君子之腹,也就是說今人難知古人心意。

現代人纖煞煞只講我愛你,你愛我,今天愛,明天離,還招搖過市,我昨天離婚,今天自由單身族了,括不知恥。損傷了一數千前的文明。

古人是傳統文化燻蒸大長大的,深知禮義廉恥和忠孝道德的,更知忠臣不事二主,女子從一而終,孫尚香也是大齡姑娘了,他不但是吳蜀的和平使者,也是抗魏的"宋美齡",對人民老百姓大有一功益。雖然婚姻短暫,從一而終心往神至,何況劉備身份高貴又是蜀漢國君。很有傷感情懷而投江殉節。

後人有許多碑刻讚詞更明其實。至於回娘時為何帶阿斗回吳,我認為劉禪無母,爹又忙於國,此事全部託管她後孃日久生情,難捨難分可以理解。況阿斗孩子時一定很逗人喜愛的,胖胖的身材圓圓的臉,一臉福相人人愛,否則有幾個能做四十二年皇帝的人呢?


蕭湘居士__


是什麼時間寫的,明代人寫的?望門寡吳國太都要女兒做的,何況結婚了殉情在那個階層屬於必須的道德水準,不然那個去做平民奴隸,人人爭奪貴族地位了


大腳汽車


古代女子看重貞潔,好女不侍二夫。況且二人感情彌深!因此,當劉備戰敗身死,孫尚香也不想苟活於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