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媽出身一般都很卑微,可為什麼感覺《紅樓夢》裡奶媽從主子到僕人都不敢怠慢?

關東書場


在小說《紅樓夢》裡,賈寶玉曾經提出過一個著名論斷,女兒未出嫁的時候是無價寶珠;出嫁之後就成為失去光澤的一顆死珠子;而等到老了,就變成了魚眼睛了。因此,寶玉尤其討厭這些年老的婆子。

從寶玉的視角來看,賈府的這些奶媽早已上了年紀,也變成了死魚眼,不受人待見。而事實上,像李嬤嬤、趙嬤嬤還有賴嬤嬤等人,在賈府頗受尊重。很多時候,上至主子下至僕人,都不敢怠慢這些奶媽。

就像賈政的奶媽賴嬤嬤,來參加鳳姐的生日宴會時,她能坐著而尤氏和鳳姐卻只能站著。就連賈母,對賴嬤嬤也是十分客氣。而寶玉最為討厭李嬤嬤,但也無法自作主張攆她出去。鳳姐聽到他們吵架,也要過來好言相勸,極力安撫李嬤嬤。

那麼,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

首先,賈府“禮出大家”,遵從長幼有序的封建禮教制度。

劉姥姥進大觀園在吃飯的時候發現,只有李紈和鳳姐伺候完賈母、王夫人和黛玉那些姊妹吃完,她們倆才能吃飯。劉姥姥不由得感慨,“別的罷了,我只愛你們家這行事,怪道人說‘禮出大家’。”

而這“禮出大家”四個字,是對賈府嚴格遵守長幼有序、尊卑有別封建禮教制度的精準概括。賈府尊重這些奶媽,根本原因也在於此。奶媽作為高級奴僕,不僅對下主子有哺乳之恩和撫養之責,而且在精神情感上也是他們童年最親近之人。

因而賈府對待這些奶媽的時候,要以孝道論之。尤其賴嬤嬤這種世代奴僕,不單單是賈政的奶媽,還服侍過祖上。正如曹雪芹在小說中所言,“年高服侍過父母的家人,比年輕的主子還有體面。”

其次,賈母憐老惜貧,喜歡與積古的老人來往。

從劉姥姥進大觀園就可以看出,頤養天年的賈母,除了喜歡兒孫承歡膝下,也喜歡與積古的老人談天說地。為了替賈母留下姥姥,平兒對劉姥姥說過,“我們老太太最是惜老憐貧的,比不得那個狂三詐四的那些人。”

為了給鳳姐過生日,賈母讓眾人湊份子。賴嬤嬤和其它幾個嬤嬤一來,賈母立即讓座,而尤氏和鳳姐只等在一旁站著。賴嬤嬤想比少奶奶低一等出銀子的時候,被賈母拒絕,“你們雖該矮一等,我知道你們這幾個都是財主,分位雖低,錢卻比他們多。你們和他們一例才使得。”

由此可見,以賴嬤嬤為代表的這些奶媽,在賈母的優待下,待遇頗豐。倘若不是賈母憐老惜貧,賴嬤嬤的孫子不可能脫離奴籍還能在賈府的幫助下當上知縣。不僅如此,賴嬤嬤的兩個兒子賴大和賴二還各在榮、寧二府當管家。

再次,奶媽代表的是背後主子的勢力,奶母之倚勢亦是常情。

賈府的主子不願怠慢奶媽,是出於對封建禮教的遵循和對老人工作的肯定。但很多下人不敢得罪奶媽,則是因為奶媽背後所代表的是主子的勢力。像賈璉的奶媽趙嬤嬤知道恪守本分還好,不會仗勢欺人。

寶玉的乳母和迎春的乳母,卻仗勢欺人、居功自傲,下人沒有敢得罪。尤其是寶玉的乳母李嬤嬤,一向喜歡倚老賣老,愛佔小便宜。李嬤嬤都不把寶玉放在眼裡,又何曾會在意晴雯、襲人那些丫鬟的死活。

李嬤嬤仗著曾經的哺乳之恩,將寶玉留給晴雯的豆腐皮包子擅自做主帶回家給自己的孫子吃。就連寶玉自己精心泡三四次才出色的楓露茶,李嬤嬤都敢一飲而盡。至於寶玉留給襲人的酥酪,那就更不在話下。

次之,主子優柔寡斷,助長了奶媽的囂張氣焰。

素來以“二木頭”著稱的二小姐賈迎春,溫柔沉默,卻也懦弱怕事。她的乳母看準了迎春是一個好欺負的主,不僅聚眾賭博,而且偷了迎春的攢珠累金鳳作賭資。事情敗露之後,邢夫人也責怪迎春對於自己的奶媽管束不力。

誰曾想,迎春卻道,“我說她兩次,她不聽也無法。況且她是媽媽,只有她說我的,沒有我說她的” ,將此事推了個乾淨。後來乳母的兒媳婦挾迎春去給她婆婆求情才給贖回累金鳳,迎春卻只想著息事寧人,任憑她們為非作歹。

如此優柔寡斷的性格,迎春就連乳母的家人都應付不了,談何約束乳母。因而迎春的乳母才會做出聚眾賭博和偷盜主人財物的勾當出來。主子尚且如此,下人又何曾敢和迎春的乳母出現爭執,自然都不敢怠慢,助長其囂張氣焰。賈母知道此事之後,氣憤不已,責罰以迎春乳母等人為首的婆子,“每人四十大板,攆出,總不許再入。”賈母也拒絕求情,“大約這些奶子們,一個個仗著奶過哥兒姐兒,原比別人有些體面,她們就生事,比別人更可惡,專管調唆主子護短偏向……你們別管,我自有道理。”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賈府的這些奶媽並非從主子到僕人全都不敢怠慢,要想得到尊重和優待,也是有條件限制的。“禮出大家”,賈府固然遵守長幼有序的封建禮教制度,但也切莫忘了奴才始終是奴才的客觀事實。具體來看:

其一,長幼有序越不過尊卑分明,要懂得恪守本分,不可居功自傲。

寶玉的奶媽李嬤嬤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居功自傲,忘記了自己的本分。終究,她對寶玉的哺育之恩,大不過與寶玉的主僕之別。令寶玉氣憤的不只是包子、酥酪和楓露茶本身,更在於李嬤嬤倚老賣老的醜態。

說到底,主子可以根據自己的心情和依照禮儀隨意將東西打賞給奴才,但是奴才自己不可以自作主張去索取。尤其是對於寶玉這種將年老的婆子視為魚眼睛的乖張之人,更是對她們身上的世俗之氣和功利之心厭惡至極。

其二,哺乳之恩越不過家風法規,要懂得謹言慎行,不可為所欲為。

賈母憐老惜貧,也並非毫無原則的理解與尊重這些奶媽。迎春的奶媽聚眾賭博,一則擾亂了賈府的生活秩序,助長不良之風;二則有違職業道德,不利於堅守本職工作。再加上偷盜迎春的財務作賭資,賈母萬萬不會輕饒。

作為小主子的奶媽,只有像賴嬤嬤那樣懂得分寸、恪守本分,才能贏得賈府眾人的尊重。即使做不到賴嬤嬤的彬彬有禮,但至少也要像趙嬤嬤懂得進退,可以為兒子謀取差事,但絕不超越身為奴才的本分而貪得無厭。

總之,作為“詩禮簪纓之族,鐘鳴鼎食之家”,賈府對奶媽的尊重,既離不開封建禮教的遵循,也離不開家風家規的傳承,還有背後勢力的糾葛。但所有的理解與尊重,都要基於尊卑分明這個封建禮教大前提,不得超越各自所處的階級。

要想贏得賈府的真正尊重,除非如賴嬤嬤懂得在恪守本分的同時努力突破自己的階級侷限,讓自己的孫子脫離奴籍當上縣官,從而擁有向上層社會逐步靠近的機會與權力。賴嬤嬤家的後花園,也是奮鬥了數代才能擁有的春暖花開。

<strong>


此箋


是的,奶媽岀身很低微,可她有足夠的理由受到尊重。

一、哺乳之情

奶媽要給少爺、小姐們哺乳。這就意味這個位媽媽本人要在哺乳期內,有奶水。奶媽要放下自己岀生不久的小孩,來哺育少爺、小姐。這本身就是一份大恩情。

二、養育之情

《紅樓夢》中的奶媽並不是只負責哺乳,奶媽在少爺、小姐們年幼時承擔一個母親的全部責任。管理少爺、小姐們的吃、穿、起居,教他們學說話、學走路,帶他們玩耍,教他們基本的禮儀、規矩。

如若少爺、小姐們生病,如岀天花,整個過程奶媽全程都要陪著,不能離開。養育也是大恩情。

三、親密關係

少爺、小姐同奶媽長期相處,必然會形成一種親密關係。少爺、小姐生母都岀身高貴,越是高貴人家的親子關係就越疏離。

他們對親生父母要嚴守禮節,不能逾矩。人間的溫情只能從奶媽處得來了。

四、大家族人際關係複雜

《紅樓夢》中,人際關係複雜。兩房之間,同房嫡庶之間都有矛盾。而奶媽是自己人,同自己是利益共同體,所謂的一榮皆榮,一損俱損,可以信任。

不只奶媽,奶媽的子女也會直接成為這位少爺、小姐的心腹。

當這位少爺、小姐長大後,必然會給奶媽體面。主人給體面下人才會忠心。等少爺、小姐成為老爺、太太之後,他們必然要求自己的子女繼續尊重奶媽。因為尊重奶媽也等於尊重自己,這是詩禮大族應有的禮節。


薇薇polly


奶媽出身一般都很卑微,可為什麼感覺《紅樓夢》裡奶媽從主子到僕人都不敢怠慢?。奶媽,在封建社會,特別是大戶人家,比比皆是,而奶媽大多出身貧寒卑微,為混口飯吃,掙幾個小錢養家餬口,也只好出賣自己唯一的奶水。因此奶媽的身份,就要看她所餵養的小主子的身份了,《紅樓夢》乃封建大家族,凡到這種家族而餵養的小主子,大都是封建貴族的公子哥們或千金小姐,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這樣的身份,當然也就決定了奶媽身份的高貴。試想封建皇帝幼時也需奶媽,再卑微的皇帝奶媽,誰又不高看而敢怠慢?。《紅樓夢》裡奶媽從主子到僕人都不敢怠慢,大概也是這個原因吧。


老兵4200


奶媽們地位高的原因有兩點:
1. 和她們養育的孩子命運是捆綁在一起的。
2. 古人認為哺乳是構成父母關係的禮俗表現之一。所以,奶媽和奶兒子之間有一種“類母子”的關係。
3. 在養育過程中,培養出來的感情,有可能勝過親生母子。

這一點在《紅樓夢》中有所體現。

寶玉的奶媽李嬤嬤自認為養育過寶玉,自恃地位高,動輒就以長輩的身份教訓寶玉身邊的丫鬟。《紅樓夢》第二十回, 李嬤嬤過來時襲人不舒服躺在炕上,沒有起身相迎,就惹來李嬤嬤大罵,說襲人“看你還妖精似的哄人不哄”,讓襲人覺得又羞又委屈,忍不住哭了起來。這一哭,在場的寶釵、黛玉和鳳姐都過來勸李嬤嬤。

《紅樓夢》第七十三回“懦小姐不問累金鳳”中,迎春的奶媽欺負她老實,居然敢把迎春的金鳳拿出去當賭資。迎春的奶媽因為賭博,被賈母給攆了出去。奶母的兒媳還逼著迎春去求情。

賈母說這些奶媽們:“大約這些奶子們,一個個仗著奶過哥兒姐兒,原比別人有些體面,他們就生事,比別人更可惡!”

一針見血。

那麼為什麼一般體面的人家都要選擇奶媽來養育自己的子女呢?有四點這些原因。

1. 這是大戶人家身份地位的體現。

養一個奶媽的費用,不是普通人家能夠承擔的。只要奶媽養育的孩子一直成活,這些大戶人家可能會負責奶媽的生老病死。而且支付給奶媽的月錢,足夠奶媽拿回去貼補自家的生活。

2. 古人認為婦人在哺乳期不利於生育。

基於這樣的理念,古人認為奶媽的存在能夠讓當家主母從漫長的哺乳期中脫離出來,儘快恢復生育能力,儘可能生下更多的孩子,抵消高夭折率帶來的負面影響,生下更多能夠養大成人的子嗣。

3.降低外戚的影響力。

這個層面主要侷限在皇家。男孩和生母的感情強,那麼以生母家族為中心的外戚就有可能通過男孩這個紐帶對政局產生影響力。這一點在清朝尤為明顯。清朝的皇子皇女生下後,就統統交給保姆來撫養,生母並沒有撫養權和干涉權。

4. 現實原因。

如果生母奶水不好,而古代沒有奶水的替代品,那麼請一個奶媽餵養子嗣,就是一個現實可行的選擇。

每一個奶媽的選擇,都有嚴格的規定。以皇宮為例。每當宮中嬪妃查出有喜,內務府就要立即著手篩選奶媽。

奶媽分為兩種,“坐季奶口”和“點卯奶口”。

“坐季奶口”每三個月,就要重新篩選一次,保證這些奶媽的健康和奶水質量。“點卯奶口”為備選,一般生活在家中,等待宮廷備選。

無論是哪一種,都需要經過嚴格的體檢。體檢通過後,當宮內孩子出生時,會選擇幾個奶媽一起照顧。一個月後會選擇和皇室嬰兒最合拍的那一個。

過了這一關,奶媽和她養育的孩子命運就捆綁在一起了。

基本上可以說是共生死,共榮辱。

這種關係在北魏身上體現到極致。

北魏實行“殺母留子”的做法。那麼撫養太子的重任就落在奶媽的身上。當她們養育的皇子長大後,通常會感激保姆的養育之情,就產生了特殊的“保太后”,不是先帝妃嬪,卻能享受太后的尊榮。

不僅奶媽本人得享尊榮,就連奶媽的丈夫和子女都會得到天大的好處。奶媽本人的子女,會和小主人一起長大。這種發小之情,可能會成為這些子女日後起家的人際基礎。

歷史上有名的毒後賈南風,陰狠無比,對待自己的奶媽卻非常尊敬。她的奶媽在賈南風掀起的權力鬥爭中,也屢次獻計獻策,兩個人可謂互相依存。

當生母喪失了撫養親子的權力,奶媽和奶兒子之間的關係就變成了一種類似於母子的關係。

要當奶媽,享受天大的好處,有一個前提就是得斬斷和自己親生孩子的感情聯繫。奶媽不能會見家人,以免影響奶水。所以,奶媽們估計會把感情寄託轉移到自己撫養的孩子身上。

而不能享受生母母愛的孩子,也會對保姆日益親近。他們與保姆相處的時間遠遠超過和生母相處的時間,他們說話走路吃飯都是保姆一手包乾的。順治皇帝對自己的乳母李氏感情深厚,就連孝莊有些時候也得請她出面勸解順治。康熙更不用說,他八歲喪父,十歲喪母,導致他視乳母孫氏為生母。康熙非常尊敬嫡母孝惠章皇后,但他真正投射母子感情的人是孫氏。憑藉這層機緣,孫氏的夫家曹氏煊赫了幾十載。更為後人熟悉的是,《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就是出自這一家族。

這種情形在《紅樓夢》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俗語說:“生恩不及養恩大”。這句話有些絕對,但在乳母和奶兒子的關係上,卻很正確。

傳統禮教認為哺乳是構成父母關係的重要一環,是為父母服喪的標誌之一,禮待乳母就是理所當然。

當奶媽的母乳餵養有了這樣的倫理內涵,就要有些孝敬之心。一般講究體面和禮儀的人家,都會尊重奶媽,賦予他們半個主人的地位,他們在僱主的家庭中就不再是普通的奴僕了。

上升到皇家,歷朝歷代對贍養乳母都有較為詳細的規定。乳母在宮廷中就能取得較高的地位,最極端的就是大家熟悉的奉聖夫人客氏了,她居然混成了比皇后還尊貴的主。

不過靠犧牲親生孩子,去撫養別人的孩子,這樣換來的榮華富貴,大概都抵消不了一個母親心底的心酸吧。


熊沾沾


瀅月齋,以女性視角解讀古今文化,為你詮釋不一樣的世界。

為什麼《紅樓夢》裡奶媽從主子到僕人都不敢怠慢?個人認為有兩個原因:

一、常年侍奉主子的奶媽和僕人,一般都有自己的影響力。

在賈府中,奶媽和僕人的確身份相對低賤,但他們可以通過自身的影響力獲取利益:

從奶媽角度上看,由於院子裡的少爺小姐是吃他們的奶水長大的,因此可以藉助和他們的關係為所欲為。賈寶玉的奶孃李嬤嬤可以趁著寶玉不在屋裡,偷喝寶玉的楓露茶,茜雪卻無法阻攔。賈迎春的乳母欺負迎春為人懦弱,竟然將她的金鳳拿走去賣。其他的奶媽們更是藉著主子們的勢力,天天吃酒賭錢,其他人卻敢怒不敢言。

從僕人的角度上看,如果他們是家生奴才,世世代代都在賈府供職,賈府的主人通常會給他們幾分薄面。賴大就是賈府的家生奴才,他的母親賴嬤嬤在賈府很受尊重,她一請客,王熙鳳也要給她幾分面子。由於母親的關係,賴大也成了榮國府的大管家,他還藉助賈府的勢力,在外面賺得盆滿缽滿。

二、奶媽和僕人背後,是主子的勢力。

以賈寶玉身邊的奴僕為例,他的丫鬟中,就有多股隸屬於不同長輩的勢力:晴雯和襲人都是賈母分配到寶玉身邊的丫鬟,但由於襲人和寶玉曾偷試雲雨情,兩人的命運就此分道揚鑣。

襲人為了自己能當上準姨娘,選擇投靠了寶玉的母親王夫人,於是王夫人將襲人的待遇加以提升,使她擁有了準姨娘的待遇。而被賈母調來的晴雯,原本是賈母眼中準姨娘的人選,卻因為其容貌、性情與林黛玉相似,成了王夫人最厭煩的丫鬟。抄檢大觀園之後,王夫人就找了個藉口將她趕出了大觀園。王夫人的這一舉動,既是為了剷除她眼中的這個禍患,也是為了剷除賈母在寶玉身邊的勢力。

而在《紅樓夢》的另一位主角——王熙鳳身邊,也有賈赦身邊的秋桐。她在名義上雖是賈璉的姨娘,但其實還是賈赦的耳目,因此王熙鳳再善妒,也不敢動秋桐一根汗毛。

寧國府的老僕焦大更是敢於直言寧榮兩府的現狀:“每日偷狗戲雞,爬灰的爬灰,養小叔子的養小叔子”。這些僕從本身並不是什麼大人物,但可以藉著主子的勢力為所欲為,因此大觀園裡的主子們沒有人敢小瞧奶媽和僕人。

回答完畢,請採納。


瀅月齋


中國自古以來特別是封建社會會用儒家思想來實行統治,提倡四維八德,八德即忠、孝、仁、愛、信、義、和、平。你看忠和孝在最前邊,一般貴族子弟幼時都僱有奶媽哺育,所以為彰顯孝都會對奶媽格外對待,發展到現在,我們對古老傳統去其糟粕,留其精華形成了一個既古老文明,又現代強大的祖國。


聽風軒主


這個出身卑微並不是說就應該一直卑微到終老,中國人雖然比較注重出身,但從楚王懟周、百家爭鳴提倡平等,陳勝吳廣一聲“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高呼、劉邦平民稱帝、……等等打破出身的事蹟之後就不再把出身當做唯一的衡量標準了,況且我們從先秦來看也有許多才德之人並未被出身卑微而被埋沒,所以我們一直是非唯的出身論。

再回到話題本身,一個奶媽的地位並非取決於她的出身,而是取決於她所服務何人,譬如民間又俗語說“皇帝的奶媽勝過一品誥命”,只要和權力或富貴扯上關係,出身這個東西很快就被忽視了,再則一個奶媽的地位與她的主人有很大關係,只要她的主人尊重她,那麼一般人即便是看在其主人的份上也不會太過輕慢。


閒雲一縷風


奶媽的地位並非取決於她的出身,而是取決於她所服務何人,譬如民間又俗語說“皇帝的奶媽勝過一品誥命”,只要和權力或富貴扯上關係,出身這個東西很快就被忽視了,再則一個奶媽的地位與她的主人有很大關係,只要她的主人尊重她,那麼一般人即便是看在其主人的份上也不會太過輕慢。


書畫鑑賞典評收藏


曹雪芹的曾祖母就是康熙皇帝的奶媽,康熙下江南都住在曹家,這回知道原因了吧!


Dami3


奶媽雖出身低下,但世家大族或名門望族,念其哺育有功,一般對其較為尊重,有些年長奶媽甚至比某些主子更受家中長者依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