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農村低保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於4260元

我省是農業大省,日前,2020年省委一號文件《關於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發佈。

《實施意見》從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加快補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加強農村基層治理、強化農村補短板保障措施等6方面30條作出部署。

確保35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52個貧困村全部出列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脫貧攻堅質量怎麼樣、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三農”工作成效。

《實施意見》提出,要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堅持精準方略,在普遍實現“兩不愁”的基礎上,全面解決“三保障”和飲水安全問題,確保35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52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對未脫貧人口超過5000人的20個縣(市)和未脫貧的52個貧困村,組織精銳力量強力幫扶、掛牌督戰。

要實施最嚴格的考核評估制度。開展脫貧攻堅普查。持續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

農村低保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於4260元

基礎設施、社會保障是不少農民關注的話題。

《實施意見》要求,全面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支持村內道路建設和改造,20戶以上具備條件的自然村通硬化路率達85%以上,實施萬村通客車提質工程。全面完成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任務,農村集中供水率達到90%,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9%,飲水安全100%達標。

社會保障方面,適當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和個人繳費標準。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經辦服務水平,地級市域範圍內實現“一站式服務、一窗口辦理、一單制結算”。統籌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做好農村社會救助兜底工作。加強農村低保對象動態精準管理,農村低保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於4260元。完善農村留守兒童和婦女、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逐步提高農村養老標準,構建多層次農村養老保障體系。

年底前將生豬產能基本恢復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

確保糧食、豬肉等重要農產品供給,是穩住“三農”這塊經濟社會發展的“壓艙石”。

《實施意見》明確,全省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在1.6億畝左右,全年糧食產量穩定在1300億斤以上。打造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產核心區,制定實施新一輪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全年新建高標準農田660萬畝。

此外,年底前,將生豬產能基本恢復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推動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加強對中小散養戶的防疫服務。

在促進農民增收方面,吸引更多農民就地就近轉移就業,全年新增農村人口轉移就業40萬人,年底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4.7%。打造一批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積極培育產值超百億元的區域優勢特色產業集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