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瑰寶—靈巖寺千佛殿彩塑羅漢


位於泰山背最幽絕處的山東濟南靈巖寺,有著歷史沉澱的古樸景色。今天欣賞一下鎮寺之寶—千佛殿彩塑羅漢像。

千佛殿殿內正中塑有通體貼金的“三身佛”。中為毗盧遮那佛,由藤胎髹漆塑造。東側名盧舍那佛,用2500公斤銅鑄成。西為釋迦牟尼佛,也為銅質。三尊佛像皆結跏跌坐,儀容端莊,衣紋流暢,服飾簡潔,極具藝術感染力。

三身佛背後為南海觀音大型泥塑,結構複雜,巧奪天工。

千佛殿最受廣大遊客和專家們稱道的是四十尊彩色泥塑羅漢像,其中有三十二尊塑於宋治平三年,八尊補塑於明萬曆年間。

古代藝術家們在塑造這些羅漢像時,打破傳統的佛造像模式,側重於寫實,具有濃郁的世俗氣息和現實生活情趣。

以形寫神,以神表情,以情現心,重在體現每尊羅漢的個性與特點,重在刻畫出羅漢的內心世界,使之真實、生動,更接近於生活。

觀其形態,或端恭、或柱杖、或合掌、或趺坐,或口講手指、或側耳細聽,無不準確生動。

察其神情,有的勇猛、慍怒,有的和善、老成,有的據理力爭,有的閉眸沉思,有的笑容可掬,有的俯首低吟,有的縱目遠眺,無不細緻入微。

看其氣質,有的清姿秀骨,有的寒傖潦倒,有的雍容華貴,無不形象傳神,可謂是栩栩如生,呼之慾動。

人體與衣飾的關係處理也非常得當,線條的曲直、虛實與起伏,動作瞬間的衣褶變化,織物的質感,都表現的準確而生動,節奏感極強。

1982年維修時還發現,這些彩塑羅漢還像人體一樣有腹腔,腹腔內有用絲綢做的五臟六腑,此外還有五銖錢、開元通寶和宋代前三朝的銅幣及宋代銅鏡、墨書題記等文物。

清末學者梁啟超來此遊覽,讚譽千佛殿泥塑羅漢像為“海內第一名塑”。藝術大師劉海粟來靈巖觀後,揮筆寫下“靈巖泥塑,天下第一,有血有肉,活靈活現”的讚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