託林寺擁有絕無僅有的曠世瑰寶——壁畫


建於996年的託林寺,不僅是藏傳佛教後弘期第一次盛大集會——火龍年大法會的舉辦地,還是11世紀藏地最大的佛經翻譯中心。時託林寺的靈魂人物是大譯師仁欽桑布,他曾 與阿底峽在託林寺進行翻譯和辯經。圖:神態安詳的奏琴天女,左手握琴,右手拉弓;頭戴花冠,天衣飄帶。攝影:宗同昌

託林寺的天花板圖案裝飾非常豐富:有伎樂天女、妙音鳥、飛天、雙獅遊戲、鸞鳳、圓形蓮花、菱形紋、雲紋吉祥八寶、羚羊、卷草紋、飛禽圖案等十多種裝飾。集會殿天花板上這兩隻妙音鳥自由奔放,筆法精準,設色得當。攝影:宗同昌

託林寺集會殿後殿西壁上的達摩多羅尊者像是託林寺壁畫的精品之一,也是西藏所見的年代較早的達摩多羅畫像。這幅繪於15世紀的畫像吸收了印度、克什米爾、中亞以及中原等多種技法和多元的文化色彩,並將其和諧地融會於同一畫幅之中,體現了後期古格佛教藝術莊嚴華美的審美情趣。攝影:宗同昌


託林寺集會殿的門廊東壁兩側的十六金剛舞女,是西藏壁畫藝術中的傑作。舞女們舞姿各異,或舉手過頂或合掌胸前。她們細腰豐乳、輕盈秀麗;天衣飄帶、赤足起舞。在氣質上又神態柔美、高貴典雅。線條猶如3至5世紀流行西域于闐等地的鐵線描技法,線型流暢、設色淡薄。使用這種繪畫技法的人物壁畫在西藏極為罕見。攝影:宗同昌

供水天女手執海螺,身姿舒展,猶如輕歌曼舞。這是託林寺集會殿後殿西壁的伎樂天女圖,有學者認為是藏族舞蹈造型的經典動作,可以看到10世紀前後古格宮廷舞蹈的些許風姿。攝影:宗同昌

託林寺白殿西壁的觀音像。攝影:宗同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