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疫情對房地產的影響已經出現,你怎麼看房價在接下來的走向?

依蒙小詩


這次疫情對大家的經濟收入都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對於房地產我覺得會是一個遇冷期。剛需購房可以入手。不建議做投資。支持國家政策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


我是新疆小田


你好。我是老劉雜談2020 從事地產行業六年的從業者。

這次疫情對房地產的短期影響比較大。我的看法如下:

第一:2020年房企日子很難過。第一季度無論是新房還是二手房基本上都是銷售慘淡。我的看法是2020年房地產企業會降低價格來換銷量。活下來是房企的第一要務。

第二:購房者不多,民眾對於房產地的熱衷度沒有之前高漲了。特別是一線城市像北京、上海,房價已經非常高了。普通職員很難依靠工資去購買房子,即便湊夠了首付,高額的月供也讓人喘不過氣來。民眾對於房產更加理智了,僅有剛需購房者,炒房客已經離場了。

第三:限購政策對於房產地的各種限制,金融對於房產地貸款的利率也不算低。房子未來要回歸居住的屬性,利國利民。

第四:疫情的原因,大家都在家辦公了。有些行業已經升級,隨後很多行業就不需要去見面溝通即可完成。對於員工的住所更沒有限制的,也會對房地產有所影響。

我是老劉雜談2020。謝謝😊



老劉雜談2020


疫情過去,一切恢復如常。人們很快忘記疫情帶給我們的創傷,繼續追逐物質利益。這是一種心理慣性,和生病一樣,好了傷疤忘了痛。房價不會跌,小幅回落的概率大,很快會反彈上來。1.醫療衛生條件好的大城市的房價會大幅上漲,差的會下滑。2.三四線城市房價變動不大。3.人們購房會遠離菜場,醫院等有可能是傳染源的地方。所以這些地方房價不會太高。




王博士說健康


疫情對房地產短期的影響

疫情期間,大家都在家待著,果然是鼠年,過年本來是各種產業取得收益的峰點,但是疫情卻導致幾乎是零看房,在此衝擊下,已經幾十家小中型房地產企業破產。房地產行業疲軟。

疫情過後的房地產行業發展

很多人引用了03年非典過後,房地產行業迎來了一個發展的高潮。

但是我覺得這種觀點有失偏頗。

現在國情早已不是03年的國情,03年我們國家正處於一個向上發展的通道,各個方面都存在巨大的發展潛力,雖然現在我們國家發展的更好了,但是之前的各種發展潛力現在也遇到了瓶頸。國家肯定不可能袖手旁觀!雖然為了應對疫情,央行釋放了流動性,但是國家也可能會採取措施預防這些再次流入房地產市場!所以我認為疫情過後,房地產行業回暖的可能性不大!

總結

疫情過後,房地產行業回暖可能性不大。

2020年是中國經濟決勝攻堅的一年,黑天鵝不可能只有這一隻,因此,房地產這隻近在眼前的灰犀牛,不可能不躲一下!


經濟觀點


我對這行業知道不多,但總的來講,個人認為用慘淡兩字不為過

1、整體經濟下滑,購買力下降

2、這次災難會對“有房才有家”的概念有動搖,大家會更多投資健康,包括遷移的靈活性

3、投房子的錢換做短期消費

若房子還保持在災情過後保持上升,那才是真正的災難——通貨膨脹已經非常嚴重


羅遠航


中國真正的底蘊,是我們眾多創造了極大物質財富的工廠,而不是黃浦江邊讓富人炫耀奢靡生活的湯臣一品豪宅!

武漢新冠病毒疫情之後,最重要的就是控制房價,絕對不能讓企業家看到房價暴漲的賺錢效應,而放棄恢復千瘡百孔的實體工廠和企業運作,去炒房。

為什麼?這是疫情後,國家最需要防備的呢?看下文分析。

因為武漢疫情 ,人流和物流的大規模隔離,全國萬千實體企業,遭遇了業務暫停,收入暫停的暴擊,面臨諸多困難。

而在此最需要輸血實體企業的時候,一種在疫情之後,放開房地產調控,刺激房地產發展的無恥讕言甚囂塵上!

似乎,中國經濟必須靠房地產才能得救,才能擺脫武漢疫情的影響,事實是這樣嗎?

恰恰相反,如今疫情後最需要警惕的,就是經濟刺激資金被房地產的血盆大口鯨吞,而眾多實體企業,卻得不到資金救助的局面!

這個世界上,都是平衡的,流入房地產的資金多了,那流入實體企業的資金必然少!

國家經濟刺激政策,大放水的初衷是好的,但無論國家放水1萬億,10萬億,100萬億,這些錢,流入實體企業之前,都被房地產大部節流了,那真正能流入實體企業的資金又有多少?

就像很多樹苗需要水分,於是用整個長江的水來澆灌,結果,在流入樹苗的田地之前,一個叫房地產的竊賊在長江干道挖了一個巨大的流水溝,把長江的水截流了,最後的結果,億萬樹苗得不到一分的水,還不是渴死?

主人奇怪了,我用整個長江的水來澆灌我的樹苗,為什麼樹苗還是枯黃呢?

同樣的道理,財政政策放水出了1萬億,10萬億的資金,要來救助生產活動被極大干擾的萬千實體企業,結果,房地產這個怪物卻把資金都虹吸走了,結果萬千實體企業,還是嗷嗷待哺!

這時,就有可能有,有關部門說,我市場上放水放了那麼多萬億的資金,為什麼實體企業還是半死不活呢?

所以,武漢疫情之後,恢復經濟的關鍵時候,最重要的是如何防止積極財政政策的資金,流入房地產,防止房地產這個怪物爭奪億萬中小企業的奶水!

如何防止房地產,鯨吞實體企業的資金呢?就是要釜底抽薪!

如何釜底抽薪呢?

房地產為什麼會吸引資金呢?還不是因為房地產太賺錢,房價暴漲,不勞而獲的炒房客用巨大的財富,打臉刺激那些辛辛苦苦賺錢的實體企業!

所以,說一千,道一萬,最重要的,就是打破“房地產的賺錢效應”!

而打破房地產賺錢效應,就是不讓房價漲,大家一看房價不漲了,就都老老實實去做實業,如此,乃是國家之幸,民族之幸!


軍輝論房


房價下降是代嘗性的,除武漢外各地影響房價因素是由於延遲開工給房地產造成損失的原因,為了獲得流動性,有自殘式的競爭因素在內,國家推出一系列利好政策保房地產有續發展,經過一段時間消化,房市迴歸理性,再慢慢漲起來,按各地市市場需求發展下去。


開心果2617059237754


疫情後房價短期會降,長期以“穩”為主,2020年疫情對房價就是短期會是一個買方市場,因為積壓了大量產品(一手房、二手房),但是買方市場在經過疫情後也是需要一個恢復期,所以平衡後(年前推出的大量產品沒有得到釋放,賣方>買方)短期會降價(表現在優惠力度上),長期趨於穩定(房地產長期政策以“穩”為主)。

以下是我的細緻觀點:我們要從以下幾點分析一下,首先我們要分析疫情對房地產的直接影響,目前來看疫情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無法去實地看房了,房地產不同於其它產品,它的高投入決定了選擇的謹慎性,線上從來不是房地產的成交主戰場,雖然線上購房早就運營過,不過也僅限於大的房企,因此這也是恆大為什麼推出“疫情期間成交的房子可以無條件退房”政策,正是為了打消人們線上購買的後顧之憂!但是這和平常的成交也是相差甚遠,畢竟還得考慮轉化率,可能成交的有100個,最後剩50個,也就是50%轉化率,所以這樣的成交是有損失的,所以這是“疫情”帶來的最直接的影響,影響成交量,成交量下降就會引起政府和開發商的擔憂,因為成交量直接影響現金流,所以這也是各地最近採取政策救市的原因;另一方面開發商也在採取各種優惠措施,因此就會影響和問題最相關的價格,肯定是會變相的降的,從而採取“以價換量”(但不會明面的降價,可能是變相的送東西,比如裝修);第二個影響就是對買方的經濟和信心影響,很多打算購房的或者準備買房的,由於疫情的影響,對很多人的經濟或多或少的影響了,也讓購房者的信心變得不那麼足了,所以需求也就相對推遲了(這是樂觀的發展情況);第三點是賣方方面,現在無論開發商還是政府都在積極的應對,雖然近幾年的調控政策不斷,但是房地產的政策宗旨是“促進房地產平穩健康的發展”,現在是價格升高控制了,但此次疫情帶來的成交量損失,政府也會積極的出臺政策促進成交,以促進它的穩定發展,畢竟房地產關聯的產業很多,而且2020年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之年,總不能在這個節骨眼讓它不健康,那我們的經濟指標該怎麼完成呢?!因此結合市場+此次疫情的影響評估,得出以上結論!

最後還是多說兩句,此次疫情定會像以往一樣,無非是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道路上的一次小磨難,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定會戰勝疫情,繼續譜寫勝利的篇章。


張煒趣聞


象北京上海的房價不會跌。

就是跌也跌不到那,旁邊、暗處都是虎視眈眈的眼睛看著呢。跌機會一剎那即過,再想買又得加價。

別的外省市地方不好說,或許會一跌再跌

的。

今天的上海,世界上有幾個城市能與她比的。北京的空氣沒上海好,所以疫情對買房人來說是機會,要把握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