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我的兒子整天晚上玩手機,還抽菸,白天睡覺,怎麼辦?

用戶1011526803657


家家養了個活祖宗:不管是兒子:女兒都一樣:誰也別說誰:還是為自己考慮下半生吧!指不上:抱團取暖吧:大學畢業手機一關,聯合走人,要不狠點,以後它們都生存不了!


海拉爾狼


這個疫情毀掉好多上學和不上學的小孩,一個人的作息時間都倒過來了,白天睡覺晚上玩手機。我家的堂弟17歲不上學了,早晨都是不起來吃飯,上午飯都是1點多感覺到餓才起來吃飯,吃完飯沒事了又躺床上睡覺或者玩手機,疫情一個多月來每天都是這樣度過的。感覺整個人都廢了。如果是我的小孩,不管有事沒事必須8點半必須起來,起來吃完飯也不能躺床上睡覺,必須給他找點活幹幹。





人生就是油鹽醬醋茶


很高興能為你排憂解難,我是德飛老師,你的問題也是當下學校教育過程中遇到的棘手問題,一般很難徹底解決,分享幾點建議,希望能起到一些作用。

一、從孩子表現來看,應該是成長過程中會遇到的心理問題,需要你理性分析處理。

學校一般遇到學生有此類問題,多數採用批評教育的方法,我感覺沒多大作用,解鈴還須繫鈴人,要讓孩子自身認識到需要改變。

晚上玩手機,白天睡覺,說明孩子思想很空洞,失去興趣。晚上抽菸說明孩子心理上有說不出來的痛苦,靠尼古丁來麻醉自己。也許我分析的有點重了,畢竟不是心理老師。

人都是感情動物,尤其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煩惱,比如學習成績、家庭影響、未來期望等因素,都會或多或少影響孩子心情。家長要細心耐心多觀察,找出孩子心理變化的原因,從客觀分析問題,切忌主觀臆斷,雪上加霜,造成難以挽回的局面。

另外可以嘗試看看心理醫生,畢竟專業人士更有辦法,通過推心置腹的交流,讓孩子說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藉以釋放壓力。孩子長大了,很多事情不會對父母講的,一個原因是太熟悉;再就是父母只會嘮叨。

二、父母要審視自己的行為,是否潛移默化中影響了學生。

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家庭教育的強有力支持。孩子從小跟父母最親近,以父母為榜樣,遵從父母的意願行事,父母的態度及行為習慣漸漸影響了孩子。直到孩子慢慢長大,對一些事情有了自己的見解,形成了自己的價值觀,開始審視自己的父母及家庭,在肯定與否定中徘徊,糾結中陷入迷茫。

在家庭教育中,家長是否只重視口頭教育,缺乏更有深度的行動呢?你是否一邊抽菸喝酒,一邊訓斥孩子不能抽菸。是否在孩子學習時,你缺少陪伴,而是看手機、打麻將等。家長不善於學習,沒有一個正常的生活習慣,何談孩子能表現優秀呢!

建議家長做一個行動派,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早睡早起。學習積極的興趣愛好,如陪孩子看書、鍛鍊、做家務等。肯定孩子的努力永遠比呵斥更管用。

三、引導孩子參加體育鍛煉,最好在某一方面形成愛好。

體育能夠淨化人們的心靈,鍛鍊後可以愉悅身心,對身體和心理都有很大的幫助。疫情期間我們的終南山院士身先士卒,80多歲高齡始終堅持在抗疫第一線,得益於終老先生能夠日復一日堅持鍛鍊。

疫情期間不能外出鍛鍊,可以與孩子一起在家裡想辦法鍛鍊。

結束語:

作為家長我們是辛苦的,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可能不能達到預期效果,這令我們感到焦慮。成長的過程總是不能一帆風順的,小船兒歷經風浪才能變成大船。保駕護航的路上,要用我們的正確行動來掌舵。

一知半解,又臭又長,只願能有一字可給予你幫助。如有不當之處請見諒!


德飛說教育


看這個情況,你兒子應該年齡不小了!

這個時候父母容易著急憤怒,肯定會用很強硬的方式和口氣,但越是這樣,效果越差,孩子越反感,越我行我素。

作為父母,首先要思考:他為什麼這樣?

任何外在行為的背後都一定有內因動機。

一般有以下幾個情況:

1、孩子小時候,父母的不良習慣引起孩子模仿。

2、孩子從小被父母控制,強制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到一定年齡有能力反抗時,就會加倍的反抗,將自己從小被父母壓抑的情緒釋放出來。

3、孩子平時壓力太大,這時候在釋放自己。

孩子叛逆,問題一定出在父母的教育方式。

所謂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這時,越是反對他,他越是反抗。

孩子情緒背後一定是孩子的心理原因,父母得察覺,並解決。

因此,建議上述父母,要先自己去學習成長,特別是心理和教育方面的學習,先找到自己身上的問題,試著去覺察自己的心理和情緒,這是前提。

所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唯有先“自知”,才能“知人”,才能知孩子,才能知道如何去應對孩子的問題。


用心的含義


面對手機遊戲+抽香菸的孩子,家長首先要反思一下為什麼會有這個結果?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是自己平時疏忽管教孩子,還是一直太溺愛孩子導致的…另外對於家校合力教育孩子的工作,以及老師的反饋有沒有及時處理等等,這些都需要家長好好思考!

如果孩子是個初中生,那麼建議家長給孩子說明沉迷手機遊戲和抽菸的危害,並且規定必須馬上收掉手機和禁止吸菸,控制零花錢的發放,讓孩子每天按時學習完成假期作業和觀看老師的網課,學習態度端正,作業完成及時良好,那麼可以考慮給孩子玩一會手機,到時間必須停止,做到了下次還可以,要求不高也能做到,孩子心理容易接受執行,不致於發生什麼過激行為,但訂的規矩這必須是強制性的,另外多向老師瞭解孩子日常學習和行為,配合老師的教育,應該會有效果,初中孩子尚小,家長下決心那應該還是能管得住的,如果家長心軟,甚至還怕孩子的話,就另當別論了!

如果孩子已經是高中生了,家長只能耐著性子心平氣和的和孩子好好談談,先把道理講給孩子聽,高中生懂道理了,如果孩子品質還沒有變壞,那麼至少面上會答應不再抽菸,剋制過度玩手機,如果品行已經變差,那麼已經很難聽進父母的話了,這時問題就比較嚴重難以處理了,但是家長還是要表明態度做出規定讓孩子去做,禁止吸菸,然後逐步減少遊戲時間,同時多和老師溝通,請老師一起教育調適孩子,雖然不知道最終的效果如何,但是按常規也只能這麼去做了!

孩子成長過程中思想行為出現偏差,絕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其中父母的教育,家庭環境,學校教育和社會環境多種因素都有影響,父母和老師只有多關注陪伴教育孩子才是根本,尤其是父母切勿疏忽孩子以工作忙,沒時間教育孩子為藉口,否則等出了大問題時就後悔莫及為時已晚了!





虞海棠


首先罵一下這個該死的新冠病毒,我們大人也要崩潰了。

其次說說你的孩子,如果和你說的一樣。我覺得你們家長首先有問題。孩子不知道多大,感覺人都頹廢了,沒有了方向,就是遊戲,睡覺,抽菸。家長的引導有問題!

當然這個可能有點極端,不過孩子在家裡整天就想玩遊戲,睡覺,可能還是比較普遍的現象。

這樣的情況如果單純的打罵,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我們家長能做的只有引導。該怎樣引導呢?這是個學問

首先:要提高孩子在其他方面的興趣就要有點東西來吸引孩子。

比如一些簡單的體育器材,如一個人玩的乒乓球,一個人可以玩的網球等等好多好多。你有東西讓他覺得好玩了,他自然就動起來了!

其次,可以利用這個寶貴的時間向藝術藝面引導,比如讓他聽聽歌曲,當然不是流行歌曲。可以聽聽鋼琴,吉他,古箏等等,有好多真的很好聽,大人也可以一起聽聽。給你們推薦一個:琵琶語。我是一聽這個就走不動了!

可能你的孩子就會因此喜歡上一個樂器,讓他學學樂器,也是一種很好的方向,起碼孩子的小眼睛不會一直盯著小屏幕了。

最後提醒一下家長自己一定要做好榜樣。打鐵還需自身硬。家長自己如果每天除了吃就是睡,睡了吃,然後不是電視就是手機,你說孩子怎麼可能有更多的興趣愛好。所以家長想說服孩子,先改變一下自己哦!


痴絕的


晚上玩手機抽菸,白天睡覺。題主的孩子應該是中學生或是大學生了。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所以說要讓已成年的孩子改掉壞毛病,是很難的。世界上有兩件事是很難做的,一是把別人錢裝進自己的口袋,一是把自己思想裝進別人的腦袋。估計也只有作為不法分子的傳銷頭頭能同時做好這兩件事。所以說要讓成年孩子聽話並實施於行動中,家長一般上是很難做到的,除非是能準確抓住要點,對症下藥。

對於成年孩子的教育,家長要做的第一件事應該是反思,孩子怎麼會養成壞習慣?平時是否過於溺愛與放任了?反思後進行相應的總結,找出後續教育的要點在哪,也算是為後續教育打下基礎。其次,家長對一個成年孩子用說教式教育要適當,不要一句話不說,不說話等同於默認孩子的行為。也不要動不動就說半天,這樣反而容易招來孩子的反感與厭煩,不但沒有效果,還可能會樹立起敵對情緒,得不償失!

對於已年人的孩子,其實用“管理”這個詞會比“教育”一詞更恰當。想要管好自己的孩子,一定是或獎或罰為主,說教為輔的。孩子抽菸,就斷其經濟,讓他連菸絲都買不起;孩子沉迷玩遊戲就斷其網絡再收其手機;這樣就起到了“打蛇打七寸”的效果,當你壓倒性地威脅到其“利益”時,為了重新獲得“利益”,自然而然會反思自己的行為了。如果高壓式管理把握不好,往往會產生很多類似牴觸、反感等負面效果,想要去除這些負面效果,就需要說教式教育來輔助了,至於怎麼進行說教,這也許是最難的。但也是最靈活的,自己的孩子自己最瞭解,家長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說教,要是孩子吃軟不吃硬,那家長就多安慰多訴苦;要是孩子怕硬不吃軟,就把作為家長應有的威嚴擺出來……

對孩子的教育,一定要有針對性,一定要對孩子在乎的點著手,對症下藥方可藥到病除。當然了,如果題主的孩子已經工作了的話,那麼就想開點吧,兒孫自有兒孫福,莫與兒孫作遠憂,保命要緊。


經典老歌8090


對於這個問題,父母肯定會生氣動怒,但我想說的是,這個時候,父母一定要理性平和,我想這個孩子應該是成年人了吧,看孩子平時和父母中的那一位關係較好,找個合適的時間心平志和的和孩子談一談,告訴他這個時候更應該作息正常,才能身體好抗力強,這時候不小心被感梁可能會是致命的,煙儘量不抽或少抽,鍾南山院士說吸菸更易被感染,你還這麼年輕,將來娶妻生子沒有好身體怎麼能行。一般情況下孩子都會有所收斂的。這時候千萬不要吵鬧,非常時期大家心情都不好,再吵吵鬧鬧誰都受不了。真要還不行,就想別的辦法,讓與孩子關係較好的長輩叔叔,舅舅呀,或是堂哥表姐中的一位,找個適當的時間電話或網絡聊聊,上來先天南地北,不批評,就說自己和全家人現在都很注意身體,早睡早起,你已是大人了,也要關心父母,讓他們都早睡早起,非常時期誰都不能大意,慢慢旁敲側擊的勸,如果還不行,就算了,他也是大人了,隨他去吧。疫情過後他上班就會好的。俗話說,養不教父之過,但同時還說,兒大不由爹。天長日久。以後慢慢教育吧。


山村美景


我覺得是孩子沒有找到生活的目標。在學校,他的目的是學校,每天教室宿舍食堂三點一線,比較有規矩。在家裡,因為沒有學習任務,他就失去了方向,對書本也不感興趣,又不能出門,與父母也沒有共同語言,只好玩手機。

作為家長要與孩子多溝通,找到他那個年齡感興趣的東西。比方學樂器,寫公眾號文章,利用今日頭條、快手、抖音等APP,製作短視頻,寫文章,或者從事其他兼職工作,讓他從中找到自身價值,就會對生活充滿希望,每一天也會過的充實。

抽菸應該是他在學校裡就養成的惡習,孩子正處在青春期,如果強制他戒菸,他反而更加叛逆,不如旁敲側擊,給予啟發,讓他自己認識到抽菸得害處。

總之,家長與孩子有效溝通是最重要的。聽之任之或者強加干涉都不可取。家長需要把握孩子的心理活動,幫助孩子找到生活的目標和方向,將疫情期間宅在家的生活作以規劃,並保持有規矩的作息,不能黑白顛倒,渾渾噩噩地度過。

重點還得看家長怎麼做,如果家長抽菸,生活沒有規律,每天不是追劇就是玩手機,孩子就會有樣學樣,家長要給孩子做表率,這一點很重要。

我就在培養孩子練習書法,她在完成每天的作業後,主動練習書法,我再發給書法老師,老師提出意見,促進孩子進步。






擁抱小太陽的向日葵


你好我是大偉,這樣的情況,如果孩子不是很大,就是帶著多做一些他感興趣的事情,讓他遠離菸草和手機,如果孩子大一點呢就要循序漸進的,不要讓他逆反心理加重,可以一起抽根菸說一下這些年你抽菸所留下的毛病,以及向朋友一樣說說自己的過去,讓他打開心扉,然後在往事裡談論起抽菸的交際,以及手機那些事情,個人認為手機可以玩一玩,現在科技社會不瞭解也不行,不過掌握個度,不要讓發育期的孩子留下毛病,不知道對你有用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