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癒後回家隔離的新型冠狀病毒患者,複檢又被確診,這是咋回事?

斐斐老師聊管理


這件事發生在成都,據媒體報道,2月19日下午,成都市望江錦園一名治癒後回家隔離的新型冠狀病毒患者,在回家隔離的第10天,複檢查出核酸陽性。


發生這種情況最大的可能性是該患者並未真正治癒,復發或再感染的可能性小。

按照目前新冠肺炎的治癒出院標準:1、體溫恢復正常3天以上;2、呼吸道症狀明顯好轉;3、肺部影像學顯示急性滲出性病變明顯改善;4、連續兩次呼吸道標本核酸檢測陰性(採樣時間至少間隔1 天)。滿足以上條件者,可解除隔離出院。該患者最大的問題出在連續兩次呼吸道標本陰性上。

首先,通過咽試紙檢測新冠狀病毒核酸的方法假陰性率非常高,取標本的部位、試劑盒的質量、標本的保存等諸多環節均可影響檢查結果,一般陽性率僅為50%左右。很多疑似病例都是通過多次檢查後最終才確診為陽性的,新聞上也有不少這樣的報道。所以這名患者可能存在出院前檢測的假陰性問題。

其次,即使當時檢測是核酸陰性,不一定代表病毒就停止傳染了。新冠狀病毒是一個全新的病毒,人們對它的認知還比較膚淺,很多東西需要不斷修正。據珠海的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開展的一項研究顯示,在73例新冠肺炎患者中,糞便中檢測出病毒陽性的人數超過一半,並在患者糞便中檢出了活病毒。此外,尚有20%以上的患者即使在呼吸道病毒RNA轉為陰性之後,糞便中病毒RNA檢測仍呈陽性。所以這名患者如果在出院前多進行一下其它標本的檢測,如糞、血液等,可能更安全些。

最後,一般來說,患者痊癒後體內會產生保護性抗體,真正痊癒的患者在出院後不太可能短期內再被感染或復發。當然,新冠狀病毒是個全新的病毒,也可能存在我們對它認知上的錯誤,不過這種情況概率最小。

當然,大家也不用過於擔心,在第六版的新冠肺炎診治指南的出院後注意事項中已明確規定患者出院後,都需要自行隔離14天,而且要求出院後第2、4周複診隨訪,而且患者居住所在地的基礎醫療機構都共享患者的信息。


醫患家


近期四川有患者康復出院10日後,在被複檢時又被確診的案例,可以說新冠病毒並不是單純想的那麼簡單,它屬流氓的屬性也暴露無遺,也就是說,並不是治癒的患者都能徹底的將新冠病毒從體內消除,最大的可能就是隻是新冠病毒帶來的症狀通過治療消失了,這是新冠病毒的破壞力減弱,但是在出院以後,沒有藥物的支撐,這些病毒重新死灰復燃,看到這樣的消息,不由得讓人覺得揪心,因為不清楚新冠病毒究竟是什麼“套路”!而呼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中國工程院副院長王辰19日在接受央視採訪時也表示,新冠病毒有長期存在的可能性。

不過現在就要看,治癒出院後的患者又被感染以後,是否會像第一次感染時出現的症狀那麼嚴重,如果有,那就不僅僅是病毒與人體長期共存那麼簡單,因為新冠病毒的勢頭比較猛,它是會致死的,那麼可能對於這個疫情來說,就會比較麻煩了,因為不知道這猴子難過反覆感染的情況會持續多少次,是特例還是普遍的現象。當然其中也不排除,新冠病毒的治癒患者在隔離期間接觸到的物品可能有新冠病毒的特殊情況。


不過現在對於這些還都是未知數,因為治癒出院的患者已經比較多了,而發生復發的目前只有四川的這一例,後續還要通過治療看具體的情況,以及整個復發的患者是否存在特殊情況,也不必恐慌,如果病毒真的可能與人體共存,那麼它的毒性以及對身體的影響也一定是可控的。但是當前,我們要做的還是積極的防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