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后回家隔离的新型冠状病毒患者,复检又被确诊,这是咋回事?

斐斐老师聊管理


这件事发生在成都,据媒体报道,2月19日下午,成都市望江锦园一名治愈后回家隔离的新型冠状病毒患者,在回家隔离的第10天,复检查出核酸阳性。


发生这种情况最大的可能性是该患者并未真正治愈,复发或再感染的可能性小。

按照目前新冠肺炎的治愈出院标准:1、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2、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3、肺部影像学显示急性渗出性病变明显改善;4、连续两次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1 天)。满足以上条件者,可解除隔离出院。该患者最大的问题出在连续两次呼吸道标本阴性上。

首先,通过咽试纸检测新冠状病毒核酸的方法假阴性率非常高,取标本的部位、试剂盒的质量、标本的保存等诸多环节均可影响检查结果,一般阳性率仅为50%左右。很多疑似病例都是通过多次检查后最终才确诊为阳性的,新闻上也有不少这样的报道。所以这名患者可能存在出院前检测的假阴性问题。

其次,即使当时检测是核酸阴性,不一定代表病毒就停止传染了。新冠状病毒是一个全新的病毒,人们对它的认知还比较肤浅,很多东西需要不断修正。据珠海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开展的一项研究显示,在73例新冠肺炎患者中,粪便中检测出病毒阳性的人数超过一半,并在患者粪便中检出了活病毒。此外,尚有20%以上的患者即使在呼吸道病毒RNA转为阴性之后,粪便中病毒RNA检测仍呈阳性。所以这名患者如果在出院前多进行一下其它标本的检测,如粪、血液等,可能更安全些。

最后,一般来说,患者痊愈后体内会产生保护性抗体,真正痊愈的患者在出院后不太可能短期内再被感染或复发。当然,新冠状病毒是个全新的病毒,也可能存在我们对它认知上的错误,不过这种情况概率最小。

当然,大家也不用过于担心,在第六版的新冠肺炎诊治指南的出院后注意事项中已明确规定患者出院后,都需要自行隔离14天,而且要求出院后第2、4周复诊随访,而且患者居住所在地的基础医疗机构都共享患者的信息。


医患家


近期四川有患者康复出院10日后,在被复检时又被确诊的案例,可以说新冠病毒并不是单纯想的那么简单,它属流氓的属性也暴露无遗,也就是说,并不是治愈的患者都能彻底的将新冠病毒从体内消除,最大的可能就是只是新冠病毒带来的症状通过治疗消失了,这是新冠病毒的破坏力减弱,但是在出院以后,没有药物的支撑,这些病毒重新死灰复燃,看到这样的消息,不由得让人觉得揪心,因为不清楚新冠病毒究竟是什么“套路”!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辰19日在接受央视采访时也表示,新冠病毒有长期存在的可能性。

不过现在就要看,治愈出院后的患者又被感染以后,是否会像第一次感染时出现的症状那么严重,如果有,那就不仅仅是病毒与人体长期共存那么简单,因为新冠病毒的势头比较猛,它是会致死的,那么可能对于这个疫情来说,就会比较麻烦了,因为不知道这猴子难过反复感染的情况会持续多少次,是特例还是普遍的现象。当然其中也不排除,新冠病毒的治愈患者在隔离期间接触到的物品可能有新冠病毒的特殊情况。


不过现在对于这些还都是未知数,因为治愈出院的患者已经比较多了,而发生复发的目前只有四川的这一例,后续还要通过治疗看具体的情况,以及整个复发的患者是否存在特殊情况,也不必恐慌,如果病毒真的可能与人体共存,那么它的毒性以及对身体的影响也一定是可控的。但是当前,我们要做的还是积极的防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