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前,是否人人都有了對未來的恐慌感?

用戶357339499180


對疫情的恐慌倒是不至於,電視,網絡都在宣傳科學防護,除了口罩買不到不方便,其他的也沒什麼。沒口罩咋就不出門唄。

但是這次疫情讓我比較焦慮,如果沒有工作,再無收入的情況下我們能支持多久,這應是大家思考的問題。平時應該理理財、買份保險,做份兼職或者學習發展一份你沒工作也能養活你的愛好


城南大靜靜公子


看見這個問題,我的內心刺疼了下!

疫情當前,大家心情都很沉悶,就你的問題我說說我個人的觀點!

記得前一次非典的時間,國家還沒什麼控制經驗,當時大家的心情比現在還要糟糕。那時我剛工作,知識面不廣,這裡不能去那裡不能去,公司說工資要減半,心情真的灰濛濛一片,當時的想法就是回農村老家找個山洞隱居算了……

就現在這個“冠狀”,我心情反倒不是很壓抑,可能和年紀有關吧!

我每天看著確診、疑似和治癒數據,和一個哥們在網上聊,他說這個狀態下去,每天增加這麼多,而傳染源又廣真的很麻煩……

當時我這樣回他:

傳染渠道是比較複雜,但我們的控制措施正確,全民上下齊心,這一點除了我們中國,還有哪個國家能做到??

再就是,雖然確診每天在增加,但不是井噴式的增加,關鍵是增加的這個過程是還沒采取控制措施之前造成的,切斷源頭後,增加不是立馬降下來了!

還有,治癒率也不錯,每天的治癒出院人數遠遠大於死亡人數(沒有漠視生命的意思),從當時的差不多對等,到現在治癒率這麼高,說明這並不是什麼治不好的病,只是傳染渠道多點!

俗話說,吃一虧長一智,以後大家對個人衛生和公共衛生會更加註意,等於給我們民族上了一課,只是這課的成本有點高!!

醫護人員和醫藥科研機構時時刻刻在努力,特別是科研人員廢寢忘食爭分奪秒的制定治療方案和新藥,我相信國家相信黨,定能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案!

困難是暫時的,不是有句傳世名言這樣說嗎:修身養性齊家治國平天下……

這段時間就當修身養性好了!!

最後,大家要堅信:陰霾很快就會過去,恐慌大可不必!……


紫衣軒轅


我是2003年在北京經歷過非典的,我覺得沒必要恐慌,要有信心,信心比黃金更重要!心裡調節方面給大家一些建議,希望能幫得上大家!

1、 休息:保持正常生活規律,制定作息時間表,適當休息、充足睡眠。

2、 運動:可酌情選擇居家可做的鍛鍊,體育運動不僅可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還可減輕焦慮、保持好的心態。

3、 音樂:聽輕鬆愉快的音樂,比如古典音樂或輕音樂;唱歌。

4、 放鬆訓練:深呼吸、瑜伽、冥想、太極等。

5、 傾訴:一吐為快,取得解脫、支持和指正。

6、 看電影、閱讀、書法:可緩解壓力,轉移注意力,增加知識樂趣。

7、 香薰、泡熱水澡:放鬆肌肉神經。

8、 宣洩:大喊大叫大哭大笑,使情緒發洩,減輕壓力。

9、 寫作:可寫下自己的壓力體驗,生理、心理上的煩惱。

10、 有節制地獲取信息。每天接收有關信息的時間儘量控制不超過一個小時。


老楊房產


當然


1982hua


不會吧,至少是絕大部分人還是相信國家的能力的,幾千年的文明大國,什麼艱難困苦沒經歷過?比這個新疫情更嚴重的瘟疫都走過來了,何況現代醫朮如此科學發達。黨的領導也如此的英明,所以大家應該不會杞人憂天。還希望人們不要信謠傳謠,人心齊,,泰山移。


老頭子147533400


不見的


楊燕仁cium


沒有的,其實這也是上天在眷顧你,讓你可以停下來歇歇


WHS1979927


何止是疫情當前,太平盛世我也對自己的未來感到恐慌。

不過又何妨呢?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這張圖是之前看《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隨手拍的,感覺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還挺有幫助的。



曦和


遇到未知事情人們普遍的感受過程是: 從恐慌到無奈到接受的過程,對於未來恐慌有以下幾類人群,但是凡事有利有弊,自此會改變一些人的生活習慣。

1、月光族,發生疫情後,不能上班,入不敷出,產生生活的恐慌,下定決心疫情結束後,一定不亂花錢,努力攢錢。

2、生活物資匱乏者,現吃現買的也會改變,準備一些日用必需品還是有必要的;

3、小微企業,將停止盲目擴展,生存才是硬道理;

4、房奴,車奴,提前透支的這回清醒了,口袋有錢才是硬道理;

5、賣房的人增多,落袋為安。


琦遇記


應該不會吧,心態好的人就會在疫情期間苦中作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