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對殖民統治自己數百年的英國心存感恩,為何卻不肯原諒丘吉爾

在世界殖民歷史上,英國的殖民統治可謂遍佈全球,曾號稱日不落帝國。和其它殖民者不同的是,大多數被英國殖民統治過的國家,在獨立後都沒有仇恨英國,有些甚至對英國殖民者帶來的現代文明和經濟基礎,心存感激之情,印度就是這樣一個國家。

印度對殖民統治自己數百年的英國心存感恩,為何卻不肯原諒丘吉爾

印度的鐵路線還是英國當年帶去的

印度人認為,如果沒有英國的殖民統治,幾百年前大大小小的土邦國,不可能形成今天印度的統一局面;英國人還帶來了先進的工業基礎和管理經驗,留下2.2萬公里的鐵路和英語,沒有英國,現在的印度人連掛在火車外的機會都不可能有。因此,印度對英國心存感恩。

不過,提起偉大的前英國首相丘吉爾,印度人卻總能羅列一大堆不滿和怨恨,這是為什麼呢?

印度對殖民統治自己數百年的英國心存感恩,為何卻不肯原諒丘吉爾

丘吉爾

丘吉爾出身於英國貴族,年輕時曾隨英軍在印度呆過兩年,並在1897年以戰地記者的身份,參與鎮壓了一次印度起義,並寫下了他的第一部著作,《馬拉坎德野戰軍紀實》。

也就從那時候起,他的內心對印度人十分反感,常常在公開場合表示出對印度的歧視,認為那是一群原始社會的野蠻人。

一戰之後,印度利用英國疲於應付的時機,發起獨立自治運動,當時溫和派的艾文,發表了支持印度自治的《艾文聲明》,丘吉爾知道後暴跳如雷,以強硬的態度堅決反對。

印度對殖民統治自己數百年的英國心存感恩,為何卻不肯原諒丘吉爾

年青時的丘吉爾

在鼎盛時期,印度的產值一度佔英國總產值 的40%之多,英國女王更是將它比喻成“大英帝國皇冠上的明珠”。因此貴族出身的丘吉爾不願放手這顆明珠,鼓吹英屬印度必須保持統治權,不能把民主賦予​那些落後種族。

在丘吉爾眼中,印度只有在英國統治下才從野蠻向文明前進。更何況,獲得諾貝爾獎的印度大師泰格爾都說過,印度從來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一個地理概念。對泰格爾推崇有加的丘吉爾很有同感,他甚至認為,印度過去不是一個國家,未來也不可能是。

印度對殖民統治自己數百年的英國心存感恩,為何卻不肯原諒丘吉爾

好戰的丘吉爾

對於工黨政府推出的《印度政府法案》,丘吉爾抨擊“這是一群侏儒造出來的可怕法案”並和他的盟友投入五年時間反對該法案,這讓當時的英國議會怒火中燒。在作家G.M楊1937年採訪前首相鮑德溫,為何沒有讓在野的丘吉爾擔任內閣職務時,鮑德溫回答了兩個字:印度。

二戰之後,在丘吉爾帶領下贏得戰爭的英國,國力空虛亟需休養生息,面對印度完全獨立訴求日益高漲,丘吉爾打算出兵一百萬,確保印度的統治,但飢餓不堪的英國人已極度厭戰,最終丘吉爾的保守黨敗北,而工黨的艾德爾一上臺就批准了印度的獨立。

印度對殖民統治自己數百年的英國心存感恩,為何卻不肯原諒丘吉爾

印度大饑荒

1943年,英國和納粹德國的戰爭還在激烈的進行,英屬印度的孟加拉地區爆發了嚴重的大饑荒,當印度當地向英國申請糧食救助時,戰時臨時首相丘吉爾冷酷的拒絕了,他勃然大怒的將饑荒歸結於印度人“象兔子一樣的繁殖”。

小麥是非常珍貴的食物,英國民眾當時都難吃飽,丘吉爾怎麼會把它花在天天鬧獨立的頑固印度臣民身上呢。他的無情,最終導致近300萬孟加拉饑民餓死,整個加爾各答街上到處是皮包骨頭的死屍。丘吉爾因此被印度人稱為劊子手,說他手上的鮮血比納粹都要多。

印度對殖民統治自己數百年的英國心存感恩,為何卻不肯原諒丘吉爾

印度大饑荒時的街頭

作為印度非暴力不合作獨立運動的創始人,甘地被印度人尊為“國父”,具有相當高的​地位。但丘吉爾卻對他有著無以復加的憎恨。1930年“食鹽進軍”運動之後,丘吉爾稱甘地是“半裸的騙子”。二戰中,他想盡辦法讓甘地閉嘴,將他關在孟買的浦那。

當甘地絕食時,丘吉爾對部下怒吼道:“應該把他捆在德里的城門口,讓總督騎著大象踩死它!”,他多次迫不及待的詢問當地官員:“那傢伙死了沒有?”。但他派去的醫生告訴他,甘地極度虛弱即將死亡,為了不引起民怨,最好讓他死在外面,丘吉爾​才同意釋放甘地。

印度對殖民統治自己數百年的英國心存感恩,為何卻不肯原諒丘吉爾

泰戈爾和甘地

不過甘地並沒有死,兩個月後,生氣的丘吉爾還在向醫生追問:你不是說他快死了嗎,他怎麼還活著呢?當英印官員向他申請糧食援助時,他的答覆也是:“為什麼甘地還沒死”,可見丘吉爾對號召印度獨立的甘地有多恨之入骨。

丘吉爾是英國曆史上偉大的領袖,但他又是一個好戰的種族主義者。就象世界上所有的偉大人物一樣,他也有多面性,對英國來說,他是拯​救英國於二戰的英雄;但在印度人眼裡,他卻是個冷酷無情,為了一國私利罔顧數百萬饑民生命的冷酷掠奪者。

參考史料:《印度民族獨立運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