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說插秧的時候有“三怕”,這“三怕”具體指的啥?

瓜慫女子在張家


插秧是一份辛苦活,可謂是起早貪黑,我小時候生活在農村,基本上年年都插秧,家裡種承包了十多畝農田,只有我和我媽兩人負責,而我爸則去給別人犁田賺錢,因為效率較慢,基本上要忙碌二十多天,整個人曬得黑黑的,還要瘦一圈下來,真是特別累人。

關於插秧有“三怕”?我覺得插秧不止不止三怕,原因如下:

怕螞蟥

插秧的時候,被螞蟥叮咬是不可避免的,對於螞蟥,大家都會出於一種本能的害怕,特別是小孩子,如果看到自己腿上有一隻螞蟥,說不定會被嚇哭,而且螞蟥叮咬又不痛,所以即便被叮咬了也很難發覺,必須要留意看才能發現,因此大家對螞蟥可謂是深惡痛絕。

怕掛反風

在夏天插秧的時候,一到下午天黑的時候基本上就會颳風,插秧前先辨別風向,插秧的時候要順風插才行,這樣不至於剛插沒多久的秧苗被風颳倒,不然就要進行補苗,費時費力。

怕下大雨

插秧的時候,一旦下雨,基本上就會耽誤農活,因為插秧遇到下雨,就必須要去避雨,冒雨插秧很危險,關鍵是農民每天插秧多少,都提前把秧苗準備好了,而因為下雨耽誤了插秧時間,那麼過多的秧苗就忙不完,而秧苗一旦過夜,就會影響生長,甚至影響產量。

怕地蜂

在農田裡有一種像蜜蜂一樣的蟲子,我們這邊叫它地蜂,被地蜂咬一口會特別的痛,又不流血,看不出傷口,關鍵是要痛好幾分鐘,一般小孩子被這種地蜂叮咬肯定會痛得大哭,即便是大人,也得咬牙忍耐。

怕插秧碰到石頭

相對於我而言,我最怕的就是怕插秧的時候碰到石頭,因為插秧的時候,我隔幾分鐘就會看一下大腿,即便有螞蟥也能及時弄掉,可是泥土裡的石頭卻很難發現,如果插秧的時候碰到石頭,那痛得要命,嚴重直接腫起來,每年我插秧都會弄傷手指,如果中指腫起了就用食指插,食指和中指受傷,就改用無名指插,如果三根手指都受傷,那就悲劇了。

怕曬太陽

夏天插秧的時候太陽大,特別是下午出門的時候,基本上4點鐘就要出門,生活在農村的就知道,夏天下午四點的時候,太陽依然非常毒辣,野外的熱浪一陣一陣撲來,如果沒有風的話,流的汗水要用碗來量,即便帶了一個草帽都沒用,真是又熱又累,特別難受。


老梁話三農


農民說插秧有“三怕”,這“三怕”其實沒有一個固定的答案,我也就來說說根據我從小就插過秧的經歷,來說說農村插秧有哪“三怕”!

1、小孩插秧怕螞蚱。

小孩子在插秧的時候,不要多說,個個都怕螞蟥。我曾經也一樣,只要發現腳上有被螞蟥咬上了,那我等一反應就是馬上將秧丟掉,然後迅速的跑到田埂上去弄螞蟥。可因小時候的農村孩子在大人的述說下,大都形成了一種對螞蟥害怕的心理。於是,既便看到腳上叮咬上了螞蟥,可又不敢直接用手去捉,只是站在田埂上跳來跳去,到最後還是得等父母等人來幫忙將螞蟥弄掉。

2、年輕人插秧怕石頭、樹枝。

插秧的時候,因為速度是非常快的,特別是年青人,左手分秧、右手插,每穴最多不會超過1秒。而在我們那,因屬梯田,田坎內的石頭是經常有的,其上的雜枝雜刺也長的特別多,在整理田坎時,總會在石頭雜枝雜刺被混入稻田。於是,在插秧的時候,手指頭就有可能直接插到小石頭或雜刺上面,雖說基本上不會出血,可要是枝頭剛好紮在指甲之內還是很痛的。既便出血,也只能是用口水抹一下,還是得隱著痛將秧苗插下去。


3、年紀大的男人怕插秧、女人怕扮禾。

這裡所說的中老年人怕插秧,指的是我們那兒以前的情況。因在八十年代之前,我們那男的在水稻種植季節乾的都是其它的重體力活,如挑糞、耕田、整理田埂等等所有的一切體力活,而插秧基本都是由女的在做。於是,到八十年代承包了之後,大部分男的在插秧時,反而一個個都笨手笨腳,連拔秧苗都拔不整齊。就如一句老話講的那樣到了“英雄無用武之地”的地步。在當時直感覺好笑,因在我們那這可說是一種普遍現象。

而到了扮禾的時候就又反過來了,男人雖說踩扮桶很辛苦,可喂禾的女的雖說不要多大力氣,可一直在泥地裡泥裡去的奔來跑去的給喂禾,有再大的氣勢也很容易跑糊塗。於是,這時做父母的就基本會將自己的子女叫去喂禾,還說小孩子愛動,就該去跑動跑動,自己跑去專割禾苗。


好了,這就是農村插秧時所遇到的一些情況,其實插秧時,真說起來是沒什麼“三怕”的,都只是一些玩笑話而已。真說起來插秧對許多人來說最怕的是長時間彎腰引起的腰痠背痛。小時候大人總說“小孩沒腰”,其實真說起來小孩子反而是最承受不住這種長時間彎腰插秧的,倒是大人因身體已長成形了,反而能堅持下來,小孩子插一兩個小時秧就只能去田埂上吵鬧活動一下身體。


湘村小之草


看了前面一些朋友的回答,發現他們回答裡的“三怕”五花八門,有的人竟然怕螞蚱,螞蚱這種東西又小又不在水裡,又不會咬人,竟然還有人怕,我懷疑這人倒底是不是農村人?


不過,芝麻西瓜各有所愛,對於女人而言,怕什麼東西,這種事情誰也說不清,象我家隔壁的姐姐,怕老鼠怕的要命,卻不怕蛇,有一天我還看見她從菜地裡用棍子挑出一條蛇扔到很遠的地方,要是我,不暈倒才怪。

在我們這裡,春節過後,收了小春,就該泡田插秧了,在以前,常常聽見母親插秧回來說,今天累壞了,象這家這種田真是栽怕了。母親說的怕了兩字,倒底是什麼意思呢?她又怕什麼呢?

一,怕田沒泡透,泥土太硬

我們農村人都知道,插秧的田不全是水田,有的是乾田泡的,乾田可能是種小麥,油菜和蠶豆的田,也可能是挖起來什麼也沒種的田。

如果這些田進水不方面,村裡抽水統一泡,整田時水泡的時間短,田裡的泥耙得不均勻的話,插秧人是最怕插這種田的。主要是田裡的泥沒泡軟,土硬,插時手指要出力,秧還沒插完,手指就又痛又腫了,所以這種田是最怕插的。


二,怕水深,淤泥多

還有一種田就是長年蓄水的深水田,田裡全是淤泥,人一踩上去,就會往下陷,水即使不深,但是行動起來真不方便。

而且人踩過的這種深腳印很難插秧苗,秧苗插不到底只會往上漂,這種田插秧時又費時間又費力氣,整天耗在田裡,讓人害怕。

三,怕螞蝗叮

螞蝗叮咬的確讓人害怕,況且插秧的人多數女性居多,女性生來膽小,加上螞蝗那種軟體動物看上去又非常的噁心。所以在以前我媽她們插秧從不卷褲腳,而是用繩子紮緊褲腳,讓螞蝗叮咬不著。

其實除了以上幾種怕,人們還怕插秧時下雨,還怕田裡有水蛇,有硬物。所以現在的人插秧,都是穿著軟底的那種塑料插秧鞋,鞋桶一直高到臀部呢。



泥糖小丫


眼瞅著最近到了插秧的時候,無所謂“時雨及芒種,四野插秧忙”說的就是在芒種前後,都到了每年插秧的時候。一般來說在農村,如果是小戶和散戶種植,因為每家的水田並不是很多,所以很難實行機械化的插秧,畢竟插秧機要統一的育苗,而且投資不菲,因此在農村插秧可以說基本現在全靠人力。但是在農村插秧農民卻最怕三件事情,下邊老張就簡單談一下這三件事情。



插完秧吹大風。



有經驗的農民都知道,剛插完秧一般不怕下雨,也不怕出太陽,因為只要雨下的不是非常大,能淹沒住整個秧苗的話,基本上都沒什麼事情,而且一般水田排水都比較方便。但是如果插完秧之後吹大風,那麼很有可能插的秧苗全部被吹得連根拔起,出現“漂秧”現象。一旦秧苗出現漂秧,那麼就意味著工作量會增大,後邊需要把這些秧苗重新插回田裡。

田裡有螞蝗。



插秧的時候天氣一般都非常熱,事實上最近天氣也的確很熱,全國各地都達到30度以上。由於插秧的時候大家都喜歡光著腳,因為這樣可以涼快很多,而且因為插秧的時候都是倒退著插。但是光著腿插秧很容易在腿上引來螞蝗,而且螞蝗在腿上吸血一般都感受不到,只有上到岸上來,才發現腿上有螞蝗,螞蝗已經將腿上吸了很多血,腿上也在流血。所以在農村插秧的時候,大家都喜歡在礦泉水裡面裝一點洗衣粉和鹽,目的就是捉住螞蝗之後把它放進瓶子裡面殺死。

田裡有玻璃碴。



這個相信大家都心有餘悸,或多或少都吃過這方面的虧,因為前面說到了在農村插秧,大家都基本上都是光著腿,所以田裡如果有玻璃碴子或者其他利器,很容易弄傷自己的腿腳。而這個時候往往又是農忙的時候,家裡面正缺勞動力,一旦哪裡弄個傷口的話,不光活幹不了,心裡還特別著急。


當然了,咱們作為農民都知道農業無小事,全都靠細節。因為農業不到收穫到家裡面很難保證說就一定大獲豐收。老張今天在家插秧一天,簡直是腰疼的半死,不知道大家咋樣的時候有什麼有趣的事情,可以分享出來,讓大家一起放鬆放鬆心情。


老張談三農


對於插秧,在三妹子家鄉叫栽秧。三妹子的印象中,這栽的過程中最怕的有三種:螞蝗,玻璃,斷根秧苗,具體的來聽三妹子細說。

一是螞蝗。栽秧的田,在整理過程中,農家人也會使用一些殺蟲的藥,主要是消滅一些對秧苗不好的蟲,當然也就起到了消滅螞蝗的作用。但是,消滅不會徹底,難免還是會有漏網的,這種螞蝗叮咬後,會紅腫,還會發熱。它叮咬在腿上時,一定不能硬扯,這樣只會扯斷身體,它的吸盤在叮咬處,好麻煩。家鄉老人說,只要對著叮咬處吐口水,螞蝗怕唾液,它就鬆口了,這才徹底。最好的預防就是穿水鞋去栽。

二是玻璃。這田裡水渾了,誰也看不清,大家光腳板下田,難免會插到手,腳。特別是在大路旁邊的田,路人不自覺,那就更麻煩了。沒辦法,以前考運氣,現在還是隻能穿水鞋等進行防護。

三是斷根秧苗。這主要的靠拔秧苗的人,幹起活來,大家都快,趕時間,所以拔秧苗時,有的秧苗對跟損壞大,栽秧的人忙不得分揀,這樣插的秧苗,極大的影響了成活率。所以,栽秧最怕了,拔秧人必須注意才行。



彝鄉三妹子


農民說的插秧三怕指的是:秧插的深,水放的深,地耙的深。

現在東北基本都是插秧機,很少有人工插秧的,貴的是高速插秧機,便宜的也有延邊六行,人工插秧在東北基本淘汰,因為人工價格太貴,每畝地要20多元,插秧機每畝地就80元錢,插秧效果還比人工強。


在東北農村插秧的三怕之一就是秧插的深:

育好苗,機械插秧,人基本都不怎麼下水,秧苗之間的株距,行距,都是插秧機調好的,農民就怕插秧機,把秧苗插的太深,太深的秧苗,不返青,嚴重的地方出現死苗的現象,只能曬田處理,田曬得太嚴重,秧苗就發黃,還需要重新上肥返青,這種地的成本就更大了。

第二怕就是,插秧時水放過深:

北方與南方不同之處,就是農民的土地比較多,在東北種地的,少的也得種兩晌地以上,這樣地裡的池子就比較大,最大的一晌以上,最小的也要二畝多地,池子大找平就費力,高窪相差五釐米都是耙地的高手,插秧時,水一深,低窪的地方就容易看不見苗,插秧機上的人,看不見秧苗到底斷不斷空,只能頻繁下車查看,插完秧後,遇到點風浪,易漂秧,而且插的還深,不深漂秧更厲害,漂秧就要補苗,不補苗減少產量,補苗增加農民的勞動強度。

第三怕,耙地太深

年頭多的老稻田,耙地深一點沒有關係,它有一層硬底,可以擎住車,車無論怎麼耙,怎麼跑,就是不陷車,新開荒一到三年的就不行了,尤其是沙土地,耙地時間一長,就開始出坑,插秧機一插就陷車,陷車就扔掉一塊,需要人工補苗,費車費工,耙地太深,補苗的時候,人在裡面走也累,僱人沒人願意幹,只能自己幹。

今年我們就給一家,開發兩年的水稻戶耙地,翻地的時候按僱主的要求翻的地,等耙地的時候,就開始陷車,地裡全是坑,插秧機也沒插好。


南北各地情況不同,怕的也不一樣,像南方有的螞蝗,在北方基本都絕跡了,時代在進步,農民怕的東西,也從原來的老幾樣,變成新的東西。我是田俊超白,喜歡請關注哦!


田俊超白


農村插秧是種苦力活,累的是腰痛腿又酸。這三怕:一怕水蒸太陽曬;二怕茬子茬手腳,三怕螞蝗吸腿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