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我們以為的歷史常識,因為新的出土的文物而被推翻了?

千年以前的歲月,實在是太遙遠。那些能夠記錄歷史真相的文獻、文物,都隨著歲月變遷,毀於戰火和朝代更迭之中,後人有時候只能憑著所能尋覓到的古老文物或文獻的殘缺記載,甚至是根據民間傳說,來推測古人的歷史。

然而,不經意間一些古墓的出土,竟然會推翻幾百年以來我們堅信不疑的“歷史真相”。或有一些在歷史中完全沒有記錄,或者有記載卻不能夠被證實歷史,卻通過新出土的文物,推翻了人們固有的歷史常識。那麼在中國歷史長河中,又有哪些考古發現推翻了人們的固有認知呢?

有哪些我們以為的歷史常識,因為新的出土的文物而被推翻了?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西夏文佛經

首先要談的就是活字印刷,從小學到高中的歷史課本中,都記錄印刷術是宋代畢昇發明的,甚至在沈括留下來的《夢溪筆談》中,也詳細記錄了這種技術。可能還有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1991年以前,中國並沒有直接證據,可以用來證明印刷術真的流行並存在。

因為,當時只有關於這項技術的一些間接文字記錄,並無直接的證據。直到1991年,寧夏的拜寺溝方塔一共出土了9冊西夏文佛經,這些佛經強有力的證明,在西夏時期,印刷術已經確切存在並投入使用。

有哪些我們以為的歷史常識,因為新的出土的文物而被推翻了?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西夏文佛經

西夏文佛經此外,還有1978年的曾侯乙墓,裡面出土的一件16節龍鳳玉佩,直接將國人對於活環玉器的認知,往前推動了2000多年的時間。在歷史學家固有印象裡,中國玉器最鼎盛的時期當數清朝,尤其是乾隆年間,皇家貴族出於對玉器的喜愛,專門設立了一處玉作造辦處,所以這一時期玉雕工藝大幅度提升。尤其是造型精美,工藝複雜活環玉器更為珍貴。

有哪些我們以為的歷史常識,因為新的出土的文物而被推翻了?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16節龍鳳玉佩

正因如此,考古學家一直認為這種精美的玉器,是清朝年間的產物。殊不知就是因為古墓中出土的這件精巧細緻的玉佩,不僅遠超於清朝工藝,更是將玉雕工藝的成熟時間,直接拉回到了春秋時期。

雖然至今都沒有確定這種玉器的用途,但是對於中國古老玉器工藝來說,是非常重大的一項發現。春秋時期這些手工藝人的智慧,足以震驚整個考古界。

有哪些我們以為的歷史常識,因為新的出土的文物而被推翻了?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秦朝竹簡

最後要介紹的這個出土文物,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人們對於秦朝暴政的固有思維。1975年11月,雲夢縣的秦代墓葬中共出土了1100多枚竹簡,在這些竹簡上,有一部分是秦律的抄本。

由於秦朝存在的歷史太短,所以在眾多的考古文物中,一直缺乏與秦國有關的真實史料記載,後人對於秦國的印象,基本上都是從《史記》得來。至於這批秦墓竹簡為何會推翻人們的固有印象,這是因為經過專家考證研究發現,這些竹簡記載了18種秦律,並沒有後人所描述的那樣殘忍兇暴,更不是一味的施行殺戮暴政。

比如以前中學課本中的陳勝、吳廣因大雨受阻這件事,壓根兒就不會被殺頭,頂多執行鞭笞之刑而已。也從此可見,許多我們以為的歷史事實,也僅只是“我們以為”的而已。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