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我们以为的历史常识,因为新的出土的文物而被推翻了?

千年以前的岁月,实在是太遥远。那些能够记录历史真相的文献、文物,都随着岁月变迁,毁于战火和朝代更迭之中,后人有时候只能凭着所能寻觅到的古老文物或文献的残缺记载,甚至是根据民间传说,来推测古人的历史。

然而,不经意间一些古墓的出土,竟然会推翻几百年以来我们坚信不疑的“历史真相”。或有一些在历史中完全没有记录,或者有记载却不能够被证实历史,却通过新出土的文物,推翻了人们固有的历史常识。那么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又有哪些考古发现推翻了人们的固有认知呢?

有哪些我们以为的历史常识,因为新的出土的文物而被推翻了?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西夏文佛经

首先要谈的就是活字印刷,从小学到高中的历史课本中,都记录印刷术是宋代毕昇发明的,甚至在沈括留下来的《梦溪笔谈》中,也详细记录了这种技术。可能还有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1991年以前,中国并没有直接证据,可以用来证明印刷术真的流行并存在。

因为,当时只有关于这项技术的一些间接文字记录,并无直接的证据。直到1991年,宁夏的拜寺沟方塔一共出土了9册西夏文佛经,这些佛经强有力的证明,在西夏时期,印刷术已经确切存在并投入使用。

有哪些我们以为的历史常识,因为新的出土的文物而被推翻了?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西夏文佛经

西夏文佛经此外,还有1978年的曾侯乙墓,里面出土的一件16节龙凤玉佩,直接将国人对于活环玉器的认知,往前推动了2000多年的时间。在历史学家固有印象里,中国玉器最鼎盛的时期当数清朝,尤其是乾隆年间,皇家贵族出于对玉器的喜爱,专门设立了一处玉作造办处,所以这一时期玉雕工艺大幅度提升。尤其是造型精美,工艺复杂活环玉器更为珍贵。

有哪些我们以为的历史常识,因为新的出土的文物而被推翻了?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16节龙凤玉佩

正因如此,考古学家一直认为这种精美的玉器,是清朝年间的产物。殊不知就是因为古墓中出土的这件精巧细致的玉佩,不仅远超于清朝工艺,更是将玉雕工艺的成熟时间,直接拉回到了春秋时期。

虽然至今都没有确定这种玉器的用途,但是对于中国古老玉器工艺来说,是非常重大的一项发现。春秋时期这些手工艺人的智慧,足以震惊整个考古界。

有哪些我们以为的历史常识,因为新的出土的文物而被推翻了?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秦朝竹简

最后要介绍的这个出土文物,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人们对于秦朝暴政的固有思维。1975年11月,云梦县的秦代墓葬中共出土了1100多枚竹简,在这些竹简上,有一部分是秦律的抄本。

由于秦朝存在的历史太短,所以在众多的考古文物中,一直缺乏与秦国有关的真实史料记载,后人对于秦国的印象,基本上都是从《史记》得来。至于这批秦墓竹简为何会推翻人们的固有印象,这是因为经过专家考证研究发现,这些竹简记载了18种秦律,并没有后人所描述的那样残忍凶暴,更不是一味的施行杀戮暴政。

比如以前中学课本中的陈胜、吴广因大雨受阻这件事,压根儿就不会被杀头,顶多执行鞭笞之刑而已。也从此可见,许多我们以为的历史事实,也仅只是“我们以为”的而已。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