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典故出新意

巧借典故出新意


巧借典故出新意

周冬梅《梨花白》賞讀

梨花如雪,雪似梨花。梨花和雪花,不光是外表相似,內核也是極為相近。蕭子顯《燕歌行》雲:洛陽梨花落如雪,河邊細草細如茵。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雲: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古人早將梨花和雪花作為互映的意象,在詩中反覆描寫和應用了。古人的眼光總是超前和獨到,令我等後輩時時感到慚愧。

詩人周冬梅善於推陳出新,在《梨花白》首詩中,正是抓住梨花如雪的這一特性,以快速跳躍的筆力,摘取杯盞、弦絲、白髮和清新、絕唱、秘密等意象,來表現梨花冰清玉潔、婉約可人、經世練達等高貴品質。讀罷,讓人感到眼光一亮。

全詩用“沒事的時候”六次,復沓,重疊,猶如紅帶飄舞,又似紅線相牽,造成一種迴旋之美。這大概是借用了《詩經》手法,值得學習。

詩人善於用典,譬如“你取出白白的杯盞/將一條河流反覆斟酌”,此“杯盞”不是隨意為之,而是借用了梨花是酒器這一典故。陸元光《回仙錄》所云:“回公曰:飲器中,惟鐘鼎為大,屈巵、螺杯次之,而棃花、蕉葉最小。”梨花是酒器,故有此句。再如“你用帶雨的小清新”,是借用白居易《長恨歌》之“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所以“攻下城池和江山一片”不是唐突而來,它暗隱著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故事。

最有韻味的要數最後兩句,“你落到母親的白髮上/孤獨成行”。如雪的梨花,飄落在母親如雪的白髮上,看似是孤獨與孤獨的和鳴,實則是心情與心情的對話。

從這首短詩裡,我們可以看到冬梅女士的高雅情致,也可以看出她的深厚國學。期待能讀到更多這樣精煉而深刻的好詩。


大家都在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