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遼國和金國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緣來如此131661168


在金庸老爺子的《天龍八部》裡就基本提到了遼國與金國的位置,耶律洪基在北方,中京大定府就在今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阿骨打是金國的開國君主,當時在東北松花江一帶,1115年在會寧府(大致今天哈爾濱一帶)稱帝。

我們這就粗略的知道了遼、金。下面就具體來說一下。

看圖:

遼的疆域很廣闊,幅員萬里。北部到達貝加爾湖一帶,西部到達阿爾泰山,南部就是今天天津海河、河北雄縣、霸縣、山西雁門關(喬峰父親就是在雁門關邊界被襲擊的)一帶。

遼國的核心疆土就是五京。上京,在今天巴林左旗;東京,在今天遼陽一帶;西京,在今天大同;中京在今天赤峰一帶;南京,即幽州,在今天北京附近。圖上也可以看出來。

接下來我們談金朝:

金的疆土也很廣闊,雖然沒有像遼一樣控制蒙古高原與通往西域的草原絲綢之路。但金擁有廣闊的華北平原、黃土高原、淮北平原。金朝也採取五京制。中都大興府,就是今天北京。上京會寧府就是起家時候哈爾濱那旮沓。南京開封府,後來就劉遷都過去了。北京大定府就是遼的中京。東京遼陽府是遼的東京,西京大同府也是遼的西京。

按照金庸老爺子的書,這就到了《射鵰英雄傳》的時代,郭靖出身之前,金人在欺負宋人。之後郭靖在草原上崛起,還遠征西遼,南下伐金,最後保衛大宋襄陽。

這都是中國古代兩個重要王朝。從他們的疆域也可以發現,草原族群逐步深入中原,到了元朝混一環宇。


一枚明粉


宋朝雖然是中國歷史上,最富裕的一個朝代,但是也比較的倒黴,從五代十國時期,北方的契丹人就一直威脅著中原,契丹人後來在公元916年建國,這時的國號是契丹,公元947年,改國號為大遼。

宋朝在公元960年建立了之後,因為燕雲十六州的問題,宋朝和遼國一直都存在著邊境摩擦,但是趙匡胤是陳橋兵變後奪下的政權,所以這哥們定下的基本方針,重文輕武,也讓宋朝時期對外作戰就沒怎麼贏過。

遼國大概疆域

契丹人在建國之初,是屬於比較能征善戰的,就像遼世宗一直希望能侵佔中原,但是遼國又不像中原地區,發展不錯,經濟水平也好,國力沒那麼強大,就能打仗,所以長期的消耗下,遼國想要侵佔中原的計劃,最後還是不了了之了。

到了北宋初期的時候,北宋逐漸統一南方,後來想要收復燕雲十六州,進行了兩次北伐,但是都被遼國擊敗,遼國的軍事實力在這段時期還是很強的,後來遼國出兵朝鮮半島,高句麗也被遼國佔領了。

燕雲十六州

所以在遼國國力最鼎盛的時期,也就是遼景宗和遼聖宗時期,遼國統治的疆域最廣,最東邊一直達到了今天的庫頁島一帶,勢力範圍最西邊,一直到達了今天新疆的阿爾泰山一帶,而最北的疆域到達了今天蒙古國的石勒喀河一帶,遼國的最北方和北宋王朝接壤,到達了雁門關一代。由此來看,遼國的疆域主要在今天中國的北方到東北一帶,最北方一直延伸了外蒙和俄羅斯境內。

後來遼聖宗病逝,又經過了遼興宗,遼道宗兩朝,遼國逐漸的衰落了下去,遼國統治時期,征服了北方的一些民族,就比如女真,女真族向遼國稱臣,後來完顏阿骨打將分散的女真族統一了起來,在公元1115年建國,國號大金。

遼聖宗耶律隆緒

遼國不斷衰落後,大宋聯合金國一起反抗遼國,1225年遼國被滅,遼國一被滅了,金國接著就準備南下攻打大宋,1127年北宋被滅了,金國控制的區域一度達到了秦嶺淮河以北,在這個時期在軍事實力上,金國可以說是區域最強大的國家。

但是金國這個國家,真不會治國,雖然建立了國家,但是還在部落社會,非常原始的一個狀態,在金世宗,金章宗兩代,金國的文化政治得到了一定的發展,西夏,高麗在金國的威懾下,也被迫對金國稱臣,但是後來金國的內鬥非常的嚴重,迅速的衰落了下去,也有蒙古國迅速崛起的原因,所以沒過多久,大宋又聯合蒙古把金國給滅了。

金太祖完顏阿骨打

金國在國力最鼎盛的時候,疆域最北一直到達了現在俄羅斯外興安嶺(長期戰爭不斷,沒有較為穩定的疆域),最南方到達了秦嶺,淮河以北,金國的西邊和西夏接壤,大概的疆域到了寧夏,陝西一帶,東部一直到達了日本海。像金國有五京,東京在遼陽府也就是今天的遼陽市,南京開封府,西京在今天的山西大同,由此也可以大概瞭解金國的疆域範圍。

金國大概疆域範圍

我是玄坤,一個熱愛並不斷學習歷史文化的求學者,每天一點分享,期待著朋友們的關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學習,感謝各位閱讀!


玄坤文史


遼國、金國都是我國曆史上的正統王朝,雖然他們都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但是他們在中國歷史上的影響力並不遜於中原王朝。遼、金二國都是北方少數民族出身,大致在現在的東北一帶,過著遊牧生活。

遼朝(公元916年—公元1125年)是中國歷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朝代,公元907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成為契丹部落聯盟首領,公元916年始建年號,建國號“契丹”,定都上京臨潢府(今內蒙古赤峰附近),公元1125年被金所滅。


遼強盛時期疆域東到日本海,西至阿爾泰山,北到額爾古納河、大興安嶺一帶,南到河北南部的白溝河。主要包括了現在我國的東北三省、內蒙古、新疆、山西、京津翼一帶。

金朝(公元1115年-公元1234年),正式國號是大金,是中國歷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女真是靺鞨部落中的一部,以漁獵為生,曾臣屬渤海國。遼朝晚期朝政混亂,完顏阿骨打決意反抗遼廷。公元1114年,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統一女真諸部後起兵反遼。第二年年在上京會寧府(今黑龍江哈爾濱)建都立國,國號“大金”。並於1125年滅遼朝,1127年靖康之變滅北宋。1234年,金在南宋和蒙古國南北夾擊下覆亡於蔡州。
金朝鼎盛時期統治疆域包括今天中國的秦嶺淮河以北,華北平原、東北地區和屬俄羅斯聯邦的外興安嶺,疆域遼闊。


門外老漢


中國歷史上的少數民族中,總共有5個被稱為正統王朝,其中大一統王朝就是元朝和清朝,另外三個正統王朝就是遼國和金國。聽我給你一一介紹。

1,遼朝。

遼國這個國家很奇怪,心情好的時候就叫遼國,心情不好就是契丹國,隨心情而變化的國名,這是中國歷史上最特殊的王朝。

遼國最強大時,最南到達山西忻州雁門關,河北定州等地,幽雲十六州都是他的地盤。最北大概和西伯利亞接壤,苦寒之地大家誰也不想去;最東到達日本海控制庫頁島;最西方則到達阿爾金山一帶。

從今天的眼光來看,遼國控制著中國的東北三省、內蒙古、河北山西北部、北京天津全部,同時還控制著蒙古國全部,俄羅斯的外東北地區和庫頁島。

遼國這個國家,除了喜歡改國名,還喜歡遷都。一開始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定都上京臨潢府,就是今天的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羅城。947年,遼太宗耶律德光於開封登基改汗稱帝。1007年遼聖宗遷都中京大定府就是今甜的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

除了前面說的上京,中京,汴京,遼國還有很多首都。比如東京遼陽府,就是今天的遼寧省遼陽市,西京大同府就是今天的山西大同市,南京析津府就是今天的北京市。

當然,後來被金朝滅掉後,遼朝殘餘勢力建立了西遼、東遼、後遼、後西遼等國家,不在一一介紹。

2,金朝。

金朝是中國歷史較長時間統治中原的民族,北魏439年統一北方,534年分裂為東魏西魏,總共95年,元朝則是97年,清朝最長276年,而金朝長達120年,算是長期統治中原的少數民族王朝之一。

金朝的疆域基本上相當於中國的北方和東北,再加上內蒙古和外東北地區,因為蒙古高原上蒙古民族逐漸崛起,金朝最蒙古高原的控制力實際上並不大。從這個角度來說,出身於漁獵民族的女真,還沒有學會和草原民族相處。

1114年,金太祖完顏旻統一女真諸部後起兵反遼,在上京會寧府建都立國,國號大金。所謂的會寧,就是今天的黑龍江省哈爾濱市。1153年,海陵王完顏亮遷都中都大興府,這個大興,就是北京市大興區的大興。金朝後期,被蒙古欺負的不成樣子,只好遷到汴京開封府,就是今天的河南省開封市。(北京的金中都遺址)

金朝俘虜了宋朝的兩個皇帝后,把他們關在了黃龍府,所以岳飛總說:“直抵黃龍府,與諸軍痛飲耳。”就是這個黃龍府。黃龍府在今天的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內農安鎮城西門。(黃龍府今天的面貌)

遼朝和金朝是中國歷史上北方政治發展的重要階段,尤其是北京在遼朝第一次成為陪都,到金朝第一次成為了近百年的北方首都。沒有遼朝和金朝,就沒有北京今天的輝煌!


歷史知事


遼國和金國是歷史上與宋朝並存的兩個少數民族政權,許多朋友對這兩個國家的認識可能來自評書《楊家將》和《岳飛傳》,評書中與楊六郎和岳飛作戰的對象就是遼人和金人。

當時的遼國和金國分別處於什麼地方呢?

一、遼國

遼國建國早於北宋,公元907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統一契丹各部稱汗,當時還不叫遼,國號稱為契丹,那時的少數民族政權一切從簡,也未定年號,直到916年才定下年號。首都臨潢府,位於今天內蒙自治區巴林左旗一帶。

947年,遼太宗耶律德光南下滅五代之後晉政權,正式改國號為遼。遼國當時大體在今天的東北、內蒙古和山西、河北北部一帶,全盛時疆域東至日本海,西至阿爾泰山,北到大興安嶺,南到河北的白溝河,疆域非常遼闊。

遼國與北宋戰爭頻繁,人們熟知的楊家將就是此間的故事。宋真宗時期,北宋與遼訂立澶淵之盟,從此兩國百餘年沒有大的戰事。1125年,遼被其原來的附庸金國所滅。

二、金國

金國以女真人為主,原來是遼國的附屬。女真就是隋唐時期的黑水靺鞨,世代居住在松花江一帶。女真首腦完顏阿骨打統一了女真個部落後,於1115年建立大金,國都會寧(今哈爾濱阿城一帶),成為又一個與北宋並存的少數民族政權。

建國後的大金非常強悍,10年滅遼(1125年),12年滅北宋(1127年)。其領兵統帥完顏宗弼是完顏阿骨打的第四子,也就是《岳飛傳》中的金國元帥金兀朮。此人屢屢帶兵南犯,與岳飛等抗金將領多次交手,民間有許多關於此人的傳說。

北宋詞人柳永寫過一首描繪杭州的詞,其中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之句。當時南宋首都即在杭州,據說金國海陵王完顏亮讀此詞後非常羨慕,隨即派60萬大軍南下,妄圖佔據江南繁華富庶之地。

金國鼎盛時期國土面積遼闊,今東北、華北、淮河以北地區及俄羅斯遠東地區都是金國的疆域。1234年 ,金國為蒙古所滅。

天下大勢,江山輪迴,莫不如此。


民國年間那些事


遼國和金國實際上有一些領土是重複的,我們印象裡遼國、金國、宋朝是一起出現的,實際上遼國出現的最早。而關於歷史上遼國和金國現在在什麼地方,就要分開來說,並且按照時間順序分析了。

首先我們來看看遼國。

公元907年,也就是唐朝滅亡的時候,契丹族首領耶律阿保機聯合各部落,在今天的內蒙古赤峰市建立了國家,國號“契丹”,從907年建立,到公元1125年被金國所滅,遼國的國號一直在變,從契丹到遼,從遼國再到大契丹,再改回遼國,後世基本上稱其為遼國。

遼國在剛建立的幾十年,日益強盛,公元947年,遼國曾經南下佔領開封,耶律德光開始稱帝並且改國號為遼。遼國由於既有一部分蒙古高原,又有幽雲十六州等地甚至是中原地區,所以境內既有遊牧民族也有農耕民族,遼國的政體是有兩個並列的系統,一邊掌管遊牧的民眾,一邊治理農耕的地區,除此之外,契丹人制造了自己的文字,並且廣泛學習和吸收中原民族女真人甚至是西域各地的文化,所以後來很長一段時間,契丹二字成為了西方民族稱謂中國的主要稱呼。

其實遼國的地方並不僅僅在於地圖上顯示的部分,除了傳統意義上的遼國,後來遼國滅亡後其貴族曾經在西域建立西遼,西遼滅亡後出逃的貴族再一次在中亞建立後西遼。

我們從上往下看這三張地圖。第一張是遼國剛剛建立幾十年的時候,此時宋朝尚未建立,西夏也沒有建立,党項族剛剛開始崛起,而東北的女真人更是少數。這時候的遼國,包括了今天的東北和外東北地區,以及絕大部分蒙古高原,還有部分中亞地區。圖二是金國崛起之後,遼國分崩離析,土地面積縮水,後來遼國貴族率領部分契丹人西逃,來到西域,並且打下大片領土,建立了西遼,從上圖不難看出,西遼包括了大半個新疆和蒙古的一部分,以及中亞吉爾吉斯斯坦和古茲別克斯坦等國。後來蒙古人崛起,西遼畢竟人數稀少,寡不敵眾只逃散,至此西遼滅亡。

其實後來還有一部分西遼貴族繼續西逃,在波斯也就是今天的伊朗西南建立了後西遼,只不過這個國家的國君不姓耶律,而且伊斯蘭化,所以在史籍上很少被提及。

再來說說滅遼的金國,在今天的什麼地方。

金國是在遼國逐漸沒落的時候開始崛起的,金國持續時間並不長,從公元1115年到公元1234年,但是相對於遼國,金國的歷史更加為人熟知。完顏阿骨打在統一女真各部之後,開始起兵反遼,女真滿萬不可敵就是那時候開始流傳的。後來金滅遼,順勢南下,企圖消滅曾經的盟友宋朝,北宋滅亡,金國得到了中原大部。

但是女真人是漁獵民族,在中原圈地,使得民不聊生,所以根基不穩,百年之後,在南宋和蒙古人的夾擊之下滅亡,部眾消亡殆盡。金國最開始是原始的政體,後來隨著擴張,開始建立貴族合議制度,等到南下佔領中原之後,開始學習遼國曾經的二元制度,但是金國的漢化程度比遼國深入,後期基本上完全漢化,管制基本和以往的中原王朝無異。

先看第一張金國的地圖,這時候金國剛剛崛起,還沒有徹底消滅遼國,此時的範圍大概是東北和外東北地區,內蒙古東部,以及中原各省。後來金國一路往西,像上圖一樣,蒙古各地成為金國領土。而南方宋朝的部分領土也被佔領,河南大部,秦嶺淮河以北基本是金國的土地。

這張圖是金國的末日,在蒙古和南宋的夾擊之下,金國滅亡的過程很是慘烈,像當年虐待北宋皇室一樣,金國貴族被蒙古人虐待屠殺殆盡。

如有不當,煩請斧正。我是喜歡文史野趣的無筆史官,歡迎關注已經評論區交流!

祝您愉悅!


無筆


我們國家有五千多年的歷史,在這五千多年裡面,朝代一直在更替,很多疆土也在不停的換名字,今天,我就來給各位讀者大大們說上兩個疆土,是中國古代的遼國和金國,想必說到這裡,對歷史有所瞭解的讀者大大們一定不陌生,畢竟,遼國和金國都是兩宋時期我們國家北方的兩個國家,遼國主要是契丹人建立的,這金國是女真人建立的,既然這兩個國家都在中國北方,那麼這兩個國家的版圖就會或多或少的有重疊的地盤啦,只不過,這兩個國家的疆域還是不一樣的。

我先給各位說一下中國古代的遼國,遼國是耶律阿保機一手建立起來的,起初耶律阿保機把遼國的首都建在上京臨潢府,對地理有所瞭解的讀者大大們應該都知道,這個地方就在我們今天內蒙古巴林左旗林東鎮,當初,眾多將士在耶律阿保機的帶領下佔領了長城以北,整個黑龍江流域和蒙古高原都在他們的管轄範圍之內,這些地方也就是在我們現在內蒙古中東部地區,蒙古國全境等等,況且,這些地方的疆域面積非常的大,大概整個地方面積在400萬平方公里以上。

當時的遼國,國力昌盛,況且,遼國在世界上的名譽也非常高,這不,直到現在為止,還有一些東歐的國家叫我們國家為“契丹”呢,只不過,風水輪流轉,遼國後來被金國給滅掉了,亡國的遼國人只能逃走,最後他們就在虎思斡魯朵建立了西遼帝國。 後來,西遼帝國在耶律大石的帶領下又大興疆土,一直擴張,這不,西遼版圖最大的時候,就包括了我們國家好多地方,例如,我們國家新疆的全境,還有哈薩克斯坦東部啊等等疆域遼闊的地方,據不完全統計,西遼帝國的國土面積至少三百多萬平方公里。

說完了國力昌盛的遼國,我們再來說一下打敗了遼國的金國。 這金國,可是一個數一數二的強國,畢竟這個國家打敗了遼國還有北宋,由於疆域遼闊,所以,金國的位置就相對來說偏南了一些,況且當金國打敗了北宋之後佔領了中原,對於北方一些疆土的控制就有點鞭長莫及的感覺,所以,對於北方蒙古高原這地方的控制就大不如前了,那麼中國古代的遼國和金國是現在的什麼地方嗎?真是說出來你可能不相信啊!

金國它主要管轄的地方包括了現如今的華北地區,內蒙古東部,朝鮮北部等地方,這時候的金國的疆域已經有三百多萬平方公里了。當然,我們現在華北地區內的北京啊,天津啊,山東啊,河北等等都在金國的管轄之內。


鶴丸家美食供應商


在唐朝武則天在位的時候,在北方的契丹族就開始崛起了,等到唐朝滅亡的時候,契丹族的發展已經相當強大了,這個時候中原大地卻陷入了無止境的軍閥割據時代——五代十國,在塞外的契丹人乘此機會多次進攻中原,俘獲甚多,這一時期的契丹人所建立的政權就是契丹國。



在大宋建立之前,契丹人甚至還入主中原過一次,攻克汴京之後,學著中原皇帝,假模假樣的稱帝,改國號為“遼”,是誰呢?是大遼國的太宗皇帝,他嘗試入主中原,可惜發現自己的統治方法不適合中原漢民,激起了民憤和民變,他發現統治這地兒真是吃力不討好,於是燒殺搶掠一番後就打算撤了,但是自己也在撤退回國的路上暴斃了。被手下用鹽給醃了,這不怪手下不尊重他,都是為了保存屍體,可以理解。之後他的屍體回到老家之後,國號又變成了契丹國。

等到大宋正式建立,由於北方燕雲十四州被五代軍閥石敬瑭贈給了契丹大遼,失去了北方燕雲十四州的大宋自成立之初就在想方設法的奪回,可惜最後不但沒有奪回去,反而又丟了兩州之地,正式變成了燕雲十六州。


得到漢地燕雲十六州後的大遼戰鬥力與生產力水平那增加的可不是一星半點,由於之前契丹人建立起來的大遼屬於遊牧民族,沒有足夠多的科學技術和熟練工匠,而這些,燕雲十六州全都有。所以這一時期的大遼自此是“鑌鐵之國”。


在草原上,大遼勇士們南征北戰,幾乎統一了漠南漠北草原,成為了一個空前強大的遊牧帝國,並且遷都蒙古高原地區——中京大定府(內蒙古赤峰市),這個時候正式再改為“遼”當時“遼”被視為繼唐以來的新的東亞霸主,當時大遼實力強大,從阿爾泰山到額爾古納河、從大興安嶺到今天的河北都是他的勢力範圍,遊牧地區採取舊有的遊牧管理,擁有的漢地就採取漢地管理。

至於金人建立的金國,這個情況與大遼很有關係和淵源,在當時,由於大遼的疆域包含大興安嶺,而女真族人就在大興安嶺周圍活動,有許多女真部落向大遼稱臣納貢,大遼對待這些稱臣納貢的部落,那可以說非常苛刻,幾乎要把他們壓榨到死,女真部落的不滿情緒日益高漲,直到有一天,大遼又增加了若干苛刻納貢條件,這才將原來稱臣納貢的女真人共同逼反,在族中軍事天才完顏阿骨打的帶領下在上京會寧府(今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建都立國,國號大金,建國大金——金克“鑌鐵”。


先滅欺壓他們的可恨仇敵——大遼,在滅遼過程中南方的大宋覺得有機可乘,於是找金國合作共同伐遼,但是出乎金國完顏阿骨打的意料,金國已經收拾完了大遼,南邊的宋卻被大遼的殘餘打得屁滾尿流,之後大宋還不知死活的挑釁金國,於是金國不和他客氣,直接大軍南下,破了汴京,滅了孱弱的北宋,活捉兩帝。這一時期大金也達到了國力的高潮時期,可以講到達了鼎盛時期,周邊諸國皆被擊潰,紛紛稱臣納貢。

這時候的大金就包括今天的中國大陸淮河北部、秦嶺東北大部分地區和俄羅斯聯邦的遠東地區,疆域極為遼闊,比起曾經的白山黑水間的上京會寧府(今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拓展的不是一星半點。


夏目歷史君


遼國和金國都是存在宋朝時期,金國先是滅了遼國和北宋,南宋又滅了金國,很多人對遼國和金國不是很瞭解,要想知道遼國和金國分別是現在的什麼地方?我暫且以他們最鼎盛時期的疆土為準,用最普通的語言讓大家好理解。

一:遼朝(916年-1125年 )在歷史上存在了210年,是由契丹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大家對這圖片看文字,好理解)



遼朝全盛時,疆域東北至今庫頁島,北至蒙古國中部的色楞格河、石勒喀河一帶,西到阿爾泰山,南部至今天津市的海河、河北省霸縣、山西省雁門關。國土面積489萬平方公里(1111年),也就是如今的東北、內蒙古、山西、河北、黃河以北的一些地區。

二:金國(1115年—1234年)在歷史上存在了119年,由女真族首領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建立的金國;

金朝全盛時期應該是惜宗至世宗時期,南抵秦嶺淮河、西靠隴西秦安接六盤山以東、北至大興安嶺東坡向北到黑龍江上游,東至松花江而下至今天俄羅斯遠東的阿穆爾河口濱臨韃靼海峽,國土面積有361萬平方公里(1142年)。也就是如今的東北三省、河北、河南、山東、山西以及安徽、湖北的部分地區。

有的地方已經不是中國的領土了,在此就不闡述了【羽評歷史,歡迎右上角關注評論點贊】


貓眼觀史


遼國的建立離不開遼代城市的興起,作為北方遊牧民族,隨著遊牧文明與農耕文明的不斷交流、融合,城市文明也得到較大的發展,最終形成遼國疆域圖的全盛時期,東到日本海,西至阿爾泰山,北到額爾古納河、大興安嶺一帶,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溝河,國土面積非常大。

公元 916 年,耶律阿保機即帝位,是為遼太祖,國號“契丹”,建元“神冊”,立其長子耶律倍為皇太子。渤海國西臨契丹地區,926年耶律倍率領族人攻下忽漢城,遼國遂吞併渤海國,並將其改為東丹。耶律倍被立為東丹王,後為遼的藩屬。

阿保機薨後,次子太宗耶律德光繼位,繼續推行擴張政策,向南染指中原,最終於會同元年( 938 年)從後晉石敬瑭手中獲得了幽雲十六州之地,這樣,經過契丹統治者幾代人的開疆擴土,契丹族完成了西自阿爾泰山、東至大海的對中國北方廣大地區的統一大業,其疆域“迨於五代,闢地東西三千里”所轄統治範圍是漢代的匈奴與唐代的突厥、回鶻等北方少數民族所不能比擬的,也遠超北宋的版圖。

947年耶律德光在開封(並定都於此)改汗稱帝,是為遼太宗,將契丹國號改為“大遼”。後被後漢高祖劉志遠擊退,還都幽州(河北北部及遼寧一帶東北)、上京。983年蕭太后(遼景宗耶律賢的皇后)曾復更名“大契丹”,1066年遼道宗耶律洪基恢復國號“遼”。

遼國的建立,以世襲皇權的中央集權統治,影響著遼國地方的行政建置。遼代城市興起與發展經歷了遼太祖的開創時期、太宗的大規模建立時期,以及聖宗的調整時期,整個過程歷時近百年。

遼代的地方行政區劃以五京都城為中心,將全境分為上京道、中京道、東京道、南京道與西京道五道,道之下設有京、府、州、縣等,據《遼史》載:遼共轄“京五,府六,州、軍、城百五十有五,縣二百有九,部族五十有二,屬國六十”。《契丹國志》也記載: 遼有“五京五處,節鎮州三十三處,觀察州八處,刺史州七十餘處,諸蕃臣頭下州二十三處”。

近年來,有研究者根據多種資料和考古發現,對遼代的城市數量進行了研究,如項春松認為分佈在東北、西北、華北及蒙古地區的遼代城市遺址數量竟達 560 餘處,其中,幽燕地區近 20 處,以原燕雲 16 州為主,遼寧境內 160 餘處,吉林境內 60 餘處,河北省境內100 餘處,黑龍江省境內 150 餘處,內蒙古東部地區 50 餘處,內蒙古西部及山西境內 20 餘處,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 10 餘處,城市總數超過《遼史》和《契丹國志》所載城市數量的三分之一。

遼朝(公元916年—公元1125年) 210年間,由於政治、軍事的原因會導致府、州、軍、城、縣的治所發生轉移,故同一行政區域內可能先後出現多個治所城市,因而考古發現的城址數量可能會多於文獻記載的地方行政建置。另外,考古發現的古城遺址是否都是縣治以上城址,也需要進一步考察。可能其中有相當部分古城遺址僅為一般的中心聚落或軍事城堡,而非行政建置城市,特別是黑龍江境內的 150 餘處遺址是否全是遼代城市遺址還需要進一步考證。

總體說來,遼國建立後,不僅城市稀少的草原地區迅速出現城市化現象,城市數量劇增,而且原屬渤海國的東京道和中原政權的南京道、西京道的城市數量都有所增加。遼國正是在不斷髮展城市的過程中,最終形成了比較完備的以五京為中心的五大區域城市行政等級體系;即上京臨潢府(今赤峰市林東鎮)、東京遼陽府(遼寧省遼陽市)、南京析津府(北京市)、中京大定府(內蒙古寧城縣)、西京大同府(山西省大同市),謂之遼五京。遼代的文化中心在上京(今天蒙古巴林東北的波羅城),設有“乾文閣”,專門用來藏書。

遼1125年為金所滅,遼末,遼貴族耶律淳建立北遼,與西夏共同抗金,後被金滅。遼朝宗室後代耶律留哥與其弟耶律廝不分別建立了東遼與後遼,最後東遼滅後遼,東遼被蒙古所滅。


金朝(公元1115年-1234年)是中國歷史上女真族建立的北方政權。女真族原為遼朝藩屬。天慶四年(1114年),金太祖完顏旻統一女真諸部後起兵反抗遼朝。於翌年在會寧府(今黑龍江阿城區)建都立國,國號“大金”,建元“收國”。

金太宗繼位之時,在金、宋的聯合打擊下,遼朝的統治已經逐步瓦解。 天會三年(1125年)五月,金朝大將完顏婁室在應洲餘睹谷俘虜了遼天柞 帝,遼朝至此滅亡。同年八月,金太宗降封天柞帝為濱海王,天柞帝不久後 死去。在與北宋聯合滅遼的過程中,宋金之間的矛盾開始激化,金人也發現 宋朝的腐朽並不亞於遼朝。兩年後再滅北宋。

其疆域東到混同江下游吉里迷、兀的改等族的居住地,直抵日本海;北到蒲與路(今黑龍江克東縣)以北三千多里火魯火疃謀克(今俄羅斯外興安嶺南博羅達河上游一帶),西北到河套地區,與蒙古部、塔塔兒部、汪古部等大漠諸部落為鄰;西沿泰州附近界壕與西夏毗鄰。南部與南宋以秦嶺淮河為界,西以大散關與宋為界 。

金朝疆域可分成三個部分,第一個是原遼朝統治的東北區域與漠南地區,這是金朝龍興之地,包括女真各部落的住地,還有契丹、奚、渤海以及五國部、吉里迷、兀的改等各族。金朝建國之初,對此一概搬用女真舊制。如1116年金太祖佔有遼東京州縣以後,“詔除遼法,省稅賦,置猛安謀克一如本朝之制”。即不管是遼籍女真族、漢族、渤海族、契丹族或是奚族,全都以猛安謀剋制度(即千夫百夫的制度)劃分管理。第二個是遼上京臨潢府以南,直到河北、山西等燕雲十六州,這裡居民主要是漢族,長期以來受異族統治,而金統治下之漢地亦維持漢官制度。第三種情況是原宋朝領地的淮河、秦嶺以北之地,主要居民也是漢族,由於新受異族統治,大多不願受金廷管制。先後設置張楚與劉齊等傀儡政權統治,最後由金廷以漢法直接管理。

金朝採行五京制,共有中都大興府、上京會寧府、南京開封府、北京大定府、東京遼陽府和西京大同府,其中後三個陪都就在遼的中京大定府、東京遼陽府和西京大同府的原址。 會寧府(今黑龍江省阿城南2公里的白城子)是金朝第一個都城,稱“上京”,完顏阿骨打於1115年建;1153年海陵王完顏亮遷都大興府(今北京西南)是為金朝第二個都城,稱“中都”;金朝第八位皇帝金宣宗完顏珣受蒙古帝國掠奪與威脅,於1214年宣佈向南遷都開封府,稱“南京”。

1232年三峰山之戰金軍戰敗,蒙軍圍攻“南京”後,金哀宗先奔歸德府(今河南商丘),最後逃到蔡州(今河南汝南)。1234年,金朝在南宋和蒙古南北夾擊下覆亡。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