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哄寶寶入睡,不料弄成“腦癱兒”,醫生:這動作很多父母也在做

每個寶寶的性格不一樣,表現也不一樣,有些寶寶缺乏安全感天生就愛親近人,人不在身邊就容易哭鬧。

尤其是哄寶寶入睡的時候,極其需要家長耐心和小心,而此時大人們某些錯誤的哄娃方法,很有可能給寶寶健康帶來隱患,最終釀成苦果,這位奶奶為此後悔不已...

奶奶哄寶寶入睡,不料弄成“腦癱兒”,醫生:這動作很多父母也在做

劉女士從懷孕到寶寶的出生,奶奶都幫了不少忙,但關於哄寶寶入睡,劉女士就犯難了,怎麼也應付不來。

但在“經驗老到”的奶奶面前,就好比帶孩子玩過家家一樣容易,她給寶寶用了一些方法,搖晃哄寶寶入睡,搖的力度越大,效果就越顯著。

自此以後,整個月子期間劉女士除了餵奶,其它時間都是奶奶帶孩子。

復工之後,劉女士逢人就說家裡有個好婆婆,帶娃這件事上為她省了不少心。

但在6個月後,寶寶突然哭鬧不停還發著高燒,本以為是普通的傷風感冒,沒想到去到醫院檢查後,醫生竟告知孩子成了腦癱兒,劉女士當場就被嚇癱在地。

奶奶哄寶寶入睡,不料弄成“腦癱兒”,醫生:這動作很多父母也在做

不一會兒她緩過來問醫生,是不是你在嚇我,或醫院檢查錯了?我家寶寶身體一直都很健康,都是我家婆婆在帶,她愛娃如命,平時也很用心照顧寶寶。

醫生:不會錯的,都照CT了,你家婆婆平時是怎麼照顧孩子的呢?剛說完奶奶就趕到了醫院,醫生便接著問她。

你平時是怎麼帶寶寶的,有沒搖晃寶寶?

奶奶:有,娃喜歡我搖晃才願意入睡,每次都笑得很開心,怎麼了,這樣也會出事?

醫生:雖然你是好心哄睡,但太無知了,搖晃嬰兒容易使未發育腦組織受損。

奶奶:不對啊,我兒子小時候也是這樣帶大的,怎麼會沒事呢?

醫生:每個人的身體情況不一樣,但搖晃嬰兒確實很容易出事。因為嬰兒大腦發育桑未成熟,長期搖晃或力度過大,可能會出現腦組織與顱骨碰撞受到損傷造成顱內出血、或腦神經纖維受損等情況,這也就是常說的“嬰兒搖晃綜合徵”,很多無知的父母都有在做。

奶奶哄寶寶入睡,不料弄成“腦癱兒”,醫生:這動作很多父母也在做

奶奶哄寶寶入睡,不料弄成“腦癱兒”,醫生:這動作很多父母也在做

奶奶自責道:“都怪我無知惹禍!”

奶奶哄寶寶入睡,不料弄成“腦癱兒”,醫生:這動作很多父母也在做

其實搖晃使寶寶腦癱的案例也並不少見,比如庸醫的少兒推拿;

奶奶哄寶寶入睡,不料弄成“腦癱兒”,醫生:這動作很多父母也在做

奶奶哄寶寶入睡,不料弄成“腦癱兒”,醫生:這動作很多父母也在做

網紅逗娃(看似逗孩子,其實在虐孩子),錯誤的哄娃的方式,傳遞給了更多無知的父母。

奶奶哄寶寶入睡,不料弄成“腦癱兒”,醫生:這動作很多父母也在做

奶奶哄寶寶入睡,不料弄成“腦癱兒”,醫生:這動作很多父母也在做

tips:父母在哄寶寶入睡的時候,該注意什麼呢?

一、注意動作幅度和方式方法

千萬別搖晃,搖晃也容易使得寶寶的頸椎受到傷害,這些成人動作對不會講話的寶寶來說是巨大的壓力,哄睡寶寶最好做一些輕柔的動作。

正確的方法是輕撫其背部,這樣更容易讓寶寶入睡,但記住不要摟抱壓迫、也不要害怕嬰兒醒一直輕拍,這都會養成不好的習慣,讓寶寶產生依賴。

奶奶哄寶寶入睡,不料弄成“腦癱兒”,醫生:這動作很多父母也在做

二、 不要在空中拋接寶寶

有些爸爸的力量比較大,在逗樂寶寶或哄入睡的時候,經常用空中拋接寶寶的伎倆逗寶寶開心,其實這個動作會導致嬰兒腦組織劇烈晃動,會給腦癱埋下隱患,而且萬一拋到空中失手了,後果真的不堪設想,當媽媽發現爸爸這樣帶娃時,一定要說不。

奶奶哄寶寶入睡,不料弄成“腦癱兒”,醫生:這動作很多父母也在做

除此之外,有些父母喜歡拽著寶寶的胳膊玩“盪鞦韆”的遊戲,但這看著輕鬆好玩的遊戲,其實也暗藏危險。因為寶寶的關節處的韌帶比較鬆弛、脆弱、橈骨小頭髮育也不太完整,當胳膊承受外力牽拉時,容易脫臼。

奶奶哄寶寶入睡,不料弄成“腦癱兒”,醫生:這動作很多父母也在做

三、注意周圍環境

其實寶寶不愛入睡也跟周圍的環境有關,除了噪音外,燈光的環境也至關重要,在一個安靜的房間內,燈光要慢慢調節變暗,這樣才能讓嬰兒進入深睡眠,養成睡眠好習慣,對父母以後哄睡提供很好的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