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複讀兩年,有意義嗎?

夜丶未明


升高中也是一道小坎,初中知識不紮實,上高中學習也會跟不上,上好的高中開始要中考成績了,多復讀,好好學考個好高中,大學門口教邁進一半了。


電工課代表


讓我這個有著相似經歷的人來給你講講吧,本來16歲那一年是要踏入高中校門的,可是自己學習真的是不太好,我說的不太好就是個差生,沒有認真對待過學習,或者說沒有認清學習到底是為了什麼。由於當時的年齡還小,個子也小,家裡人不忍心讓我到社會上,所以決定讓我繼續從初二開始復讀,沒人告訴我復讀的意義是什麼,沒人說你再次開始復讀一定要把學習搞上去,爭取能順利考上高中,什麼都沒有,我想只是讓我在這個比較安全的環境裡成長。

有句話說的好,“有心栽樹樹不活,無心插柳柳成蔭。”用在我身上在好不過了,從開始復讀後,我忽然間感覺腦袋好像開竅了,學習成績增長的很快,而且每一門課程都非常棒,本來只是來過渡一下時間誰知道還學習好了。

或許和老師有關係吧,因為我感覺到老師給我調換座位的時候,有過自己的心思,先開始只是在教室的兩邊坐,左邊換右邊,右邊換左邊,從來不讓我坐中間,當時中間的都是學霸,我有所察覺,就下定決心,一定要坐到中間的位置,去完成老師對我的考驗,結果就是我從此以後就一直在中間的座位。

復讀,我從來沒有把它當成復讀,而是一切從零開始,我就是一個剛剛進入初三的學生,什麼都不懂,需要認真對待每一門課程,雖然課程相同,但是老師不一樣,教的不一樣,有些同學就有著以為自己學過了,所以上課的時候就不認真聽講,就不認真去學,這恰恰是為什麼復讀了成績還是提不上去的一個重要原因。

復讀的意義的何在?這個需要問問自己,你單純的只是覺得就是再學習一遍?那說明你的目標很不明確,或者說有目標,過程方法有問題。復讀,該讀什麼?讀你上一年當中你漏到的知識,讀以前老師沒有講到過的內容,讀以前你放在桌子裡頭空白的練習題,甚至是讀課堂上沒有的知識。

復讀有意義嗎?有,可以認識新的同學,可以讓我重新開始,可以讓我磨礪心志。復讀有意義嗎?有,可以讓我目標更明確,可以讓我在這條路上再填起幾個大坑,讓我更加充實的走進高中大門。

兩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或許你沒有復讀進入高中,也許你意識到自己的處境,笨鳥先飛,從此更加努力學習,那無疑是件好事。又或許是另外相反的一面,學習跟不上,一天天渾渾噩噩的。

有意義嗎?其實這個取決於你自己。


DISCOVER


初三複讀兩年,有沒有意義還是看個人。

拿我來說,我基礎不差,考試的時候發揮並不是特別好,考了500分,那時候我沒有選擇複習,直接讀了一個高中。

但是如果對於基礎較差的學生,我建議還是復讀一年,打好基礎會更好,畢竟剛剛初中,過早到這會歷練未必是一件好事,畢竟讀書還是可以改變大部分窮苦學生的命運的!


等待219129


中考戰場的“硝煙”散盡以後,勝利者跨入了高校的大門,“失利者”中考落榜,許多人因此選擇了中考復讀。

先從下面兩個方面分析復讀生的優劣:

一、復讀生的劣勢

1.容易缺乏學習自信心

復讀生都經歷過中考,當看到昔日如我不如我的同學都考上了高中以後,自卑感油然而生,並且像影子一樣揮之不去。他們自覺不自覺地把中考失敗的影響泛化到生活中去,一旦遇到困難和挫折就會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這對保持身心健康,提高複習效率產生了十分不利的影響。

2.部分中考復讀生學習素質不高

部分中考復讀生在應屆生階段由於學習不認真,荒廢了學業。現今只有走復讀的路,雖然成績提升的空間較大,但是由於已經形成了知識的斷層,造成了學習素質不高。

3.對來年中考政策錯誤理解

每年都會有各種關於第二年中考政策有變的小道消息。例如:復讀生明年錄取要高20~30分了;某高中不收復讀生了;明年中考人數增加太多而招生計劃沒有成比例增加了;國家還會出臺新政策對復讀生不利了等等。對這些小道消息,復讀生難辨真偽,從而影響了自己的復讀。

4.過高預估復讀壓力

復讀生容易產生這樣的疑問:復讀一年太累了,壓力太大了,我能受得了嗎?如果明年考得不如今年怎麼辦?這種想法一多,假設的壓力過高過大,自然對復讀不利。

二、復讀生的優勢

1.知識儲備相對豐富

與應屆學生相比,復讀生已經學完了整個初中階段的課程,從知識的儲備上看,他們的知識相對豐富;又具備一定的考試經驗,在狀態上把握較好。

2.瞭解自己,精力相對集中

不用參加會考,可以全力以赴應對中考;更瞭解自己的強、弱勢科目。

3.心理狀態較好

復讀生經歷過中考報名、中考體檢、中考政審、中考填報志願、中考等全過程,他們顯然比應屆畢業生心理狀態好一些,可以從容應對上述重複的全過程,和應屆生相比有明顯的優勢。

所以,知道了自己的優劣後,為自己的復讀生活擬定一個有針對性的計劃,整個學年方可依照計劃有條不紊地學習,從而達到事半攻倍的效果。


小智教育


似乎現在已經不允許初中復讀了。

其實這麼做是有道理的。有幾個原因可以說說:

(一)初中知識足夠簡單

這一點很實際,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初中知識都是很容易學會的。本身也還處在一個基礎知識教學階段,沒有必要讓學生探索什麼。

兩年復讀跟重念一次初中差不了多少了!但這樣其實是性價比極低的,就知識的質量而言,花兩年去學是沒有必要的。

(二)學生天賦,因材施教

這一點就談到中考的意義。中考也算是選拔性考試,考得好的學生去好高中繼續學習,考得一般的學生去差一點的高中學習,沒考好的去職中或者出身社會。

這相互之間其實沒有什麼孰優孰劣。沒考到高分只是不夠努力或者沒有學習天賦。那麼現在去做別的事,做適合自己的事,當然是正確的。

(三)社會需要的不僅僅是學術人才

讀書是大多數人改變命運的方式,就像我本人從農村出來,本來可能只是個普通的工人、農民,但我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學,在研究生入學考試中考了不少分數,應該可以考上。

所以我的人生因為努力改變了。這個社會不需要每個人都走學術道路,各行各業都有人才。

需要的只是努力!


回到問題,復讀沒有意義,努力才有意義!如果初中都需要復讀兩年,只要你腦子是正常的,那就是太不努力了。

被社會淘汰也是早晚的事。


大鵝有話說


首先,作為一個大學老師,可以肯定的回答你,有意義!

那麼什麼樣的學生面臨初三複讀兩年呢?

可能是ta資質比較一般,可能是有其他的原因。但是不管怎麼樣,可以肯定的是這個孩子一定很有毅力和勇氣。有這樣的想法都應該鼓勵。

你堅韌不拔的性格,在人生道路上終會顯現出優勢來。人生的路很長,如果自己覺得有必要,就堅信自我,自信和堅持會讓你走的更遠。加油!


筆尖校園


emmm

不知道你是沒考上高中復讀還是不滿意中考分數而復讀。如果是後者的話,完全沒有意義,大好的時光浪費了我替你感到可惜,高中與初中完全不一樣,去了好班你不一定能適應,甚至自卑,高中初中兩者的模式,學習方法不一樣。所以說(* ̄m ̄),可惜了小夥子!


菜得睡不謝


有意義!為了自己以後工作選擇更多面,不為難,大學升本名額是有限的,自考,電大…在大城市還可以考公招考試之內,像縣城這種地方都是全日制,當然複習的日子壓力大,肯定心裡不好受,都是我們應該努力學習,加油,一定要堅信自己的能力,一定找到自己學習的正確方式,一直考不好的科目一定要找原因,然後改進方法,重組放學方式,讓老師幫助自己,一起度過難關,考上理想的大學…


生活瑣事和趣事


其實我認為復讀的意義並不是只是提高成績的唯一解讀,當然了,提高成績是很重要,可選擇復讀的意義還是對自己的態度,選擇復讀的你,一定是你自己人生的掌舵人。所以復讀有沒有意義,關鍵性原因還是在於自己,倘若你的態度端正,成績還有大幅提升的空間,無論復讀幾年,他一定是有意義的。結合自身的條件,來判斷才是最正確的。別人的建議就只是建議,並不是決定。所以希望你可以真正的審視自己,

借用東野圭吾的一句話來說“當你猶豫要不要去做一件事的時候,其實你內心已經有了選擇,只是你還沒有充足的理由去說服自己。”


森挽逢霖


初中復讀二年個人覺得沒有必要,初中的知識大部分還屬於死記硬背,理解的和邏輯性都不是很強。但是高中不一樣,高中學習不僅要努力也要理解和深入思考,要能做到舉一反三的程度,因為高中往往存在上課聽懂了,下來題不會做這就是沒有理解透徹。

所以初中只要把基礎知識裝在腦子裡,有時候不需要完全理解,達到會做就行,往後學習慢慢就會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