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路小學:戰“疫”中的學習,更需家校攜手共同面對

  2月10號本該是學生們開學的日子,但是,由於“新冠病毒”疫情仍然嚴重,全國各地教育主管部門發出了延遲開學的通知,提出“停課不停學”,開啟線上學習的模式。線上學習,學生面對的是“師生隔離”“生生隔離”的現狀。但與此同時,我們的家長,也開啟了居家的全程陪伴和學習“監督”。一時間,教師在“線”,家長在“場”的線上學習新格局產生了。面對6—12歲的小學生,想要讓線上學習達到預期的效果,“線上”“場中”的教師和家長必須攜手共進。

一、傾聽需求,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

大馬路小學:戰“疫”中的學習,更需家校攜手共同面對

  “停課不停學”是順應延期開學的應對之策。“從線下到線上”並不只是簡單的將各種課程資源、技術媒體推在前方就可以實現。在這背後,需要對教育本質的理解與把握,對兒童的研究與發現,還需要傾聽家長的需求。

一次溫馨提醒:放平心態迎接線上學習

  延遲開學的消息一經發布,網上豐富的課程資源,各種在線平臺的營銷策略如潮水般湧到家長的面前,為了緩解家長的焦慮,學校推出了給家長的溫馨短信,提醒家長合理選擇免費課程資源,並告知家長學校已制訂好延遲開學期間的學習指導計劃,讓家長安心。

大馬路小學:戰“疫”中的學習,更需家校攜手共同面對

大馬路小學:戰“疫”中的學習,更需家校攜手共同面對

大馬路小學:戰“疫”中的學習,更需家校攜手共同面對

大馬路小學:戰“疫”中的學習,更需家校攜手共同面對

第一次問卷調研:為真實的需求設計線上學習

  在線上學習正式開啟之前,學校設計了《關於延遲開學期間網絡線上學習的相關情況調研問卷》,全校有2450名家長參與調研,提供了真實的需求信息。根據“線上學習經歷”“使用電子設備能力”等幾個問題的數據反饋,學校做好線上學習的頂層設計,凸顯“好課程+好技術+好習慣”,做到課程內容豐富、線上時長適宜、學習方式多樣、時間安排靈活自主。

大馬路小學:戰“疫”中的學習,更需家校攜手共同面對

大馬路小學:戰“疫”中的學習,更需家校攜手共同面對

第一週線上學習情況問卷調研:為了更加適合而改變

  開展線上學習一週以後,為了更好地瞭解孩子們居家學習的情況,學校設計了《延遲開學期間線上學習的調研問卷II》,共有2311位家長參與了調研。通過數據分析,家長呈現出對課程設計、學習時長等方面的滿意度。結合問卷中呈現的關於家長陸續復工後的學習指導以及操作設備中遇到的困難等相關信息,學校作出了一定的調整,調整隻為更加適合。

  傾聽學生、家長的心聲,能讓我們更清醒,也更堅定,從而才能做出最科學的決策!

大馬路小學:戰“疫”中的學習,更需家校攜手共同面對

大馬路小學:戰“疫”中的學習,更需家校攜手共同面對

二、教師在“線”,堅守教師的職責與義務

  面對突如其來的挑戰,我們最需要研究的問題是,如何更好地發揮教師的引領作用和指導作用。

  1.每一個課程、每一個資源都是我們專業的選擇

  疫情當前,保持教育的初心,放開教育的視野,我們必須不斷強化對育人目標的再認識,真的著眼於此,就會正確理解“停課不停學”的內涵要求。

大馬路小學:戰“疫”中的學習,更需家校攜手共同面對

大馬路小學:戰“疫”中的學習,更需家校攜手共同面對

大馬路小學:戰“疫”中的學習,更需家校攜手共同面對

大馬路小學:戰“疫”中的學習,更需家校攜手共同面對

大馬路小學:戰“疫”中的學習,更需家校攜手共同面對

大馬路小學:戰“疫”中的學習,更需家校攜手共同面對

大馬路小學:戰“疫”中的學習,更需家校攜手共同面對

  2.每一節微課、每一張學習單都是我們集體智慧的成果

  學生在家學習,教師的“隔空管理”、家長的直接管理都很有限,學習方式就更為重要。教師們通過網絡教研集體備課,設計主題式探究、實踐性操作、參與性文體活動等內容,通過自制微課、自主學習單、學習資源推薦等多種方式推送學習資源。

大馬路小學:戰“疫”中的學習,更需家校攜手共同面對

大馬路小學:戰“疫”中的學習,更需家校攜手共同面對

大馬路小學:戰“疫”中的學習,更需家校攜手共同面對

大馬路小學:戰“疫”中的學習,更需家校攜手共同面對

大馬路小學:戰“疫”中的學習,更需家校攜手共同面對

大馬路小學:戰“疫”中的學習,更需家校攜手共同面對

大馬路小學:戰“疫”中的學習,更需家校攜手共同面對

大馬路小學:戰“疫”中的學習,更需家校攜手共同面對

  3.每一次答疑、每一次互動都是我們責任與義務的擔當

  線上學習既給學生帶來了新的學習方式,也給教師帶來了新的工作方式。對教師而言,“停課不停學”意味著教師需要為學生的在家學習提供精緻的幫助與輔導。

三、家長“在場”, 做孩子最好的老師

  學校教育非常重要,但無論多麼重要,都離不開家庭教育與之相互促進,互為補充。平日裡忙於工作的家長難得的有這樣的時間走進孩子、瞭解孩子。幾年來學校通過家長學校陸續為家長推薦家教類書籍,所以家長們在這段陪伴時光裡,可以大顯身手,幻化成不同身份,提高家庭教育的育人品質。

大馬路小學:戰“疫”中的學習,更需家校攜手共同面對

  “探究品質”培養

  關於“新冠病毒”的瞭解,起初孩子在用電腦查閱資料時需要我進行適當的指導,慢慢地就遊刃有餘了,我也會把自己收藏的一些有關新冠疫情的優質文章推薦給她,我們一起探討病毒是什麼,怎樣預防它。現在孩子知道的比我們大人還多呢!

  六(8)王瀟培家長 王明光

大馬路小學:戰“疫”中的學習,更需家校攜手共同面對


“創新意識”激發

  一次作業是需要創作一段珍愛環境的宣傳語,根據他的興趣,我提議做一段動畫配音,我知道這是他喜歡的方式。孩子很高興,自制動畫、撰寫腳本、自己配音,製作了一段小動畫,樂此不疲。面對同樣的學習任務,用創意的表達方式完成,我們的孩子需要這樣的引導。

  黃浩靜宸家長

大馬路小學:戰“疫”中的學習,更需家校攜手共同面對

  “信息素養”教育

  線上學習給了孩子很大的自主發揮的空間。學校開展的“童心抗疫 健康居家”活動讓我們母子倆可以大顯射手。我們都喜歡電腦製作,於是就開始設計有趣的表情包來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信息時代,用信息的方式創意表達。

  袁湉家長

大馬路小學:戰“疫”中的學習,更需家校攜手共同面對

大馬路小學:戰“疫”中的學習,更需家校攜手共同面對

大馬路小學:戰“疫”中的學習,更需家校攜手共同面對

  “思辨學習”啟蒙

  在做關於“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研究時,因家裡有親戚開飯店,疫情導致不能開業,無收入還得支付房租等費用,小喬就想到:這次疫情期間,哪些行業會受到影響呢?我們給她一些研究視角的建議,帶著她辨別網絡信息的真偽,從而得出自己的判斷。

  喬詩涵家長

大馬路小學:戰“疫”中的學習,更需家校攜手共同面對

大馬路小學:戰“疫”中的學習,更需家校攜手共同面對

  “自我管理”教育

  我們把自己的計劃與學校的教學安排相結合,和孩子一起做出一個時間安排表,壓在臺板下,這樣家長和孩子都能做到心中有數,也便於孩子養成好的習慣。剛開始幾天孩子要對著去執行,但基本2.3天就形成習慣了,每天都會像在學校裡一樣按照時間分配自己的學習任務。尤其是我們家長上班不在家的時候,孩子也能按計劃執行,效率也可以保證。

  袁楚軒家長

  …………

  在這段時間的學習中,家長沒有簡單地把孩子推給在線課程,而是和孩子一起靜下心來學習,同時也不忘抬頭看看窗外的世界。居家學習,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長的思維影響孩子的思維,家長的胸懷影響孩子的胸懷,大家重新認識到什麼是更有意義的學習,會更加關心健康、珍愛生命,更加熱愛我身邊的英雄、我們的國家。

  社會是一所大學,家庭是一個小課堂,教育就在生活中、在學習中、在家庭中發生。我們共同經歷的這個延長的假期,教師在“線”育人,家長在“場”護航,各自做好自己的角色擔當,學校和家庭一起為孩子創造一個安靜、適宜的學習生活空間。相信這個格外漫長的冬天,我們都會收穫一份格外難得的成長、格外珍貴的回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