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魏佔優勢,司馬懿面對諸葛亮為什麼總是防守?

非想


惺惺相惜,相互依存。

司馬懿也是一個軍事家、謀略家,深知如果置諸葛亮於死地既大傷自己的元氣(也有可能司馬懿的軍權不是非常的鞏固),又害怕被魏主“狡兔死,走狗烹”,綜合自身的處境和實力,諸葛亮的存在對他利大於弊,因此司馬懿以防守的姿態既成全了諸葛亮,更成全了自己。

從歷史的發展看,司馬懿的軍事才能尤其是政治謀略比諸葛亮要高明,畢竟司馬懿家族建立了一世王朝!


柳葉清清


很榮幸回答這個問題。兵法雲“兵可勝而不可為,可勝者在敵,不可勝者在己。”也就是說,戰爭雖然可以取得勝利,但缺不能強求,是否可以取得勝利,取決於敵方能否給我方以可乘之機,我方能否抓住機會取得勝利,而不能單從我方的主觀意志判斷是否取得勝利。我方只能盡力做到立於不敗之地,不給敵方戰勝我們的機會而已。戰爭的勝負,從長遠看取決於兩國的綜合國力強弱,從短期看,每一次戰爭的勝利取決於兩軍的綜合實力,這包括地理,經濟,主帥的綜合素質,士兵受訓的情況,武器的裝備等。從國力上說,三國中期,雖分強弱,但強者都不足以吞併弱者,所以說諸葛亮和司馬懿的後盾都相當堅強。諸葛亮和司馬懿的軍事才能勢均力敵,雙方都精於用兵,足智多謀,誰也別想給誰玩圈套,雙方的士兵都市訓練有素,武器裝備都是冷兵器,若兩軍交戰,畢竟是惡戰。從地理上說,諸葛亮遠道而來主動進攻,優勢是軍隊凝聚力強,兵鋒銳不可當,缺點是離故國遠,糧草接濟困難。司馬懿的優勢是在本國防守糧草充足,缺點是十足離家近容易戀家,缺乏同舟共濟的軍心。基於這點,諸葛亮肯定巴不得立即決戰,取勝後以戰養戰,司馬懿肯定不會讓諸葛亮得逞。司馬懿堅持固守,蜀軍一旦糧草不濟,軍隊譁變,不戰自敗,司馬懿趁機就可以取勝,當然諸葛亮更不會給司馬懿這個機會,每當糧草將盡,諸葛亮為求自保,畢竟會提前安排撤退,往往斷後都有埋伏,司馬懿更知道“歸師勿遏,窮寇勿迫”的道理,自然也不會追。就這樣諸葛亮以攻為守,主動出擊,六出祁山遇上司馬懿,基本上都是這個結局。而對於以被動防守的司馬懿來說,清壁堅野固守不戰,就是最好的應戰。畢竟果子熟了摘起來是最不費力的。



樂天知命人


三國時期魏國佔優勢是真的,但司馬懿面對諸葛亮並沒有總是防守。

諸葛亮一生共進行了5次北伐,前4次曹魏都是主動迎戰,只有第五次才放棄進攻,全力防守。

第一次北伐,諸葛亮用人不當,被張郃千里奔襲,攻下街亭,諸葛亮就像被打中七寸的蛇,倉皇回師。

第二次北伐,諸葛亮碰到魏軍小將郝昭,鎩羽而歸,戰敗了。

第三次北伐,曹魏大舉進攻,但是技不如人,魏國慘敗。

第四次北伐,司馬懿血氣方剛,不聽張郃勸阻,主動出擊, 大敗而歸,還賠上了魏國功勳張郃一條命。

第五次北伐,魏國天災,加上連年征戰,國庫無力支撐鉅額軍費開支,才不得不採取防守。最後諸葛亮命喪五丈原,蜀國鎩羽而歸。

五次北伐,諸葛亮兩贏三輸,前四次都是硬碰硬,只是在最後一次司馬懿被送女人衣服而不出戰,廣為流傳,才給人們留下總是防守的印象,但事實情況並非如此。


茅草驛站


古代戰爭拼的是人力財力的消耗,而後才是戰術,三國時期魏國統一了北方,北方沃野千里,人口眾多,糧食供給和兵員徵集都佔有絕對優勢,蜀國偏安一隅,極難快速發展生產和人口。這使蜀漢始終擺脫不了劣勢。

司馬懿打打停停,故意屢次放縱諸葛亮,是在不斷的提升強化自己在軍中和朝中的聲望地位,曹魏高層也在屢次戰爭的結果上看到,唯有司馬懿才能剋制諸葛亮,威震東吳,有司馬懿在,魏國就是安全的,司馬懿韜略過人,自然明白狡兔死 良狗烹 飛鳥盡良弓藏的道理,沒有戰功不能自保,但也萬萬不能急於滅掉諸葛亮,於是魏蜀就來來回回拉鋸,既消耗掉了蜀國的兵馬和糧草,又鞏固了自己在魏國的地位,直到熬死了諸葛亮,熬死了曹睿,時機成熟了司馬懿才奪取了魏國軍權,把持魏國朝堂,魏國內部局勢平定之後,司馬家族順理成章取代了曹家稱帝,第二步才是平定蜀國吳國。

三國鼎立打了七十年,司馬家族成了最後的贏家,這都是司馬懿前期深謀遠慮鋪平了道路。從諸多事實上來看,諸葛亮的才能遠不及司馬懿,失敗了不能歸咎天命。


非想


比較這兩個人物,其實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對比:內政、軍事以及謀略三個方面。

 

1、 在內政上,司馬懿其實在曹魏的發揮空間很小,司馬懿進入曹氏集團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個不起眼的小人物,在內政上曹魏人手太多,大門閥士族太多,比如荀彧、鍾瑤,賈詡,之後又冒出個陳群,司馬懿根本無從發揮。而諸葛亮不同,他比司馬懿成名要早,進入劉備軍中,很快就被重用,從管理後勤開始後來成為蜀相,在內政上事必躬親,比劉備管的更多。所以在內政上,諸葛亮要勝司馬懿一籌。

 

2、在軍事能力上,其實諸葛亮和司馬懿可以算平分秋色,諸葛亮在蜀國真正意義沒打過什麼漂亮的仗,所謂六出祁山、七擒孟獲不過都是後來演繹出來的。有一點可以說明,劉備去世之後,諸葛亮權傾朝野,同時掌管內政軍師外交各項大權,而在劉皇叔之後,諸葛亮沒能讓蜀國的土地擴張一點半點,只是在他掌權的者十幾年守住了那部分國土。這麼能證明諸葛亮軍事能力強呢。而司馬懿也差不了多少,他真正意義上帶兵打仗的次數少之又少,曹家的兵權都是在宗親手裡,曹洪、曹真以及之後的曹爽,司馬懿只有在曹丕去世之後和蜀國有兩次交戰,而且都算不上什麼重大的戰役,戰功幾乎是沒有的。

 

3、 在謀略方面,諸葛亮其實是被《三國演義》神話了,他個人在史書上謀略這一塊其實是空白,他在獻計方面是非常優柔寡斷的,徐庶當年舉薦他,主要是因為他管理內政後勤這些事務的能力,而在謀略方面,他是沒什麼實際建樹的。司馬懿是有謀略的,準確的是說心眼比較多,在三國志中也有記錄,比如稱病讓曹爽放鬆警惕,直接抄傢伙篡了曹家的天下等等。所以在謀略這一塊,司馬懿也完勝諸葛亮。

 

諸葛亮與司馬懿算棋鋒對手,但是差的不是很遠,諸葛亮是一根筋,司馬懿就靈活些。司馬懿就講,諸葛亮你我各守邊界,互不侵犯,讓老百姓能好好生活,因為在你我有生之年,誰也吞不了誰。不如各安邊界,讓後人來解決如何。諸葛亮不聽六出祁山沒有寸功,自己累死,也沒有出祁山一步。從這看司馬懿高諸葛亮一等。

 

因為諸葛亮缺少司馬懿的優秀的兩點,可以講司馬懿是這個世界上男人最能忍的人,就這點誰也比不了司馬懿。司馬懿能看到自己和諸葛亮是平手,誰也戰不了誰的一點便宜,在打下去只能是老百姓遭殃,而諸葛亮卻沒有這種意識,你和我在有生之年誰也吞不了誰,不如和平共處,交給下一代讓他們解決。這兩點是司馬懿比諸葛亮高明。

 

司馬懿能認識自己,能認識敵人,才是高明之人。反之諸葛亮就是認不清自己,認不清敵人,最後自己累死也沒有佔敵人一寸土地。這樣的北伐有什麼用,只能加速國家滅亡,因為國家的精華都讓諸葛亮敗壞完了。總之在軍事上兩人是平手的。這也決定只要司馬懿活著,諸葛亮的北伐就不能成功,只要諸葛亮活著,司馬懿也滅亡不了蜀國。總體來講,內政諸葛亮強於司馬懿,軍事上打個平手,謀略上司馬懿強於諸葛亮。





米爸Derek


憑藉司馬懿的智慧,這樣的策略必然是當時魏國的最優選擇:

第一,軍事方面,當時魏蜀兩國各有自己的優勢。蜀國處於山區之間,而魏國處於平原之間,這就意味著蜀國佔據地利,易守難攻。魏國的騎兵適合在平原地區作戰,蜀國的山地令其優勢無法發揮。蜀國徵募少數民族士兵所組成的部隊在打山地戰時具有很大優勢,比如說用蠻夷和青羌人組成的無當飛軍。這樣說來,雙方以上庸、漢中一線作為國境線實在是必然的,這正好是祁連山脈的劃分區。以北是廣闊的平原,以南是雲貴高原的山地,正好是蜀國的步兵和魏國的騎兵優勢分界線。換句話說,從士兵特點來說,誰也不易打破這條平衡線。而這條線上蜀國又有從山地到平原的優勢。

第二,才能方面。司馬懿曾數次和諸葛亮交手,幾乎是無一勝績。上邽失麥戰、滷城大敗退、木門折張郃、渭水被平推、武功水被射跑等,屢戰屢敗不得已才堅守。之後的遺其巾幗、千里請戰、死諸葛走生仲達更是千古笑談。可見,司馬懿的軍事才能確實是比諸葛亮有所欠缺,其採取閉門不戰的策略也就成為明智之舉了。

第三,當時魏強蜀弱是無法改變的事實,隨著時間的推移魏國實力逐漸增強,自然會對蜀國形成碾壓之勢。從地圖我們可以看出,魏國面積幾乎是蜀國的三倍,而且佔據了當時中國經濟中心中原地區。蜀國不僅面積小,而且本身還處於未開發狀態,南部更是被南蠻佔領。這樣來說,只要魏國用心經營好內政,其與蜀國的經濟實力肯定會越拉越大, 最終形成無可挽回的碾壓之勢。

於是,司馬懿不去主動進攻蜀國就變得理所應當,畢竟如果硬去進攻,即使能將蜀國滅亡也會自身損失很大。事實也正是這樣的,諸葛亮經過多次北伐不成而將蜀國實力消耗殆盡,最後於公元263年被鄧艾偷渡陰平。而一直韜光養晦的吳國最終熬到公元280年才被晉朝滅亡,其壽命比魏國還長。


物質文化史


大家好,我是史詩軸錄。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都知道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魏與司馬懿對戰的故事,卻沒人聽說過司馬懿征伐蜀漢的故事,這是為什麼呢?接下來請聽我細細道來。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了解一下司馬懿是個什麼樣的人,我們從《三國演義》中對司馬懿先進行一個簡單地認識:

司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達,河內郡溫縣孝敬裡(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三國時期魏國政治家、軍事謀略家,魏國權臣,西晉王朝的奠基人。建安六年(201年)曹操派人徵辟司馬懿到府中任職,因不想服侍曹氏政權,便藉口自己有風痺症而不出仕;建安十三年(208年)當值為丞相的曹操強制手段徵召司馬懿為文學掾,不得已,出仕。此後司馬懿雖然在曹魏政權入職,但是從來都不出謀劃策,一方面不屑於曹魏政權為伍,另一方面曹魏政權人才眾多,自己難展拳腳。曹操逐漸察覺司馬懿“有雄豪志”,又發現他有“狼顧之相”,心裡很忌諱。因此對曹丕說,司馬懿不是甘為臣下的人,必會干預我們的家族之事。但因曹丕和司馬懿關係很好,總是維護他,而得以無事,並且司馬懿勤於職守,廢寢忘食,遂使曹操安心。到了曹操和曹丕及其有能力且忠心的下屬相繼離世後,司馬懿正式踏入歷史舞臺,在紛亂的三國叱吒風雲,最後奪得曹魏政權,後改朝換代建晉。從司馬懿的生平中我們可以看出,司馬懿是當世罕見的人才,有野心,有“狼顧之相”。

當時曹魏政權的軍事大權在曹氏一族手中,大將軍曹爽手握重兵,執天下兵馬,當時的曹爽對司馬懿意見很大,多次相除之而後快,但是當時諸葛亮北伐曹魏,六出祁山,當時曹魏政權沒有人是諸葛亮的對手,為了保住江山,無奈只好讓司馬懿帶兵抵抗諸葛亮的北伐軍,雖然司馬懿帶兵打仗,但是軍權還是在曹魏手中。司馬懿深知漢初韓信的下場——“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如果滅了蜀漢政權,那麼曹魏政權將沒有對手,接下來自己也就對曹魏政權沒有價值了,自己就走到了盡頭。對於司馬懿來說防守是最好的辦法,一方面可以保證自己的安全,另一方面可以在軍隊中培養自己的勢力,讓“曹軍”變成“司馬軍”,這樣就可以為實現自己的狼顧之心打下基礎。另一方面,司馬懿沒有絕對的把握戰勝諸葛亮,當時江東孫吳政權已經和蜀漢政權和好結盟,如果貿然進攻必然會失敗,重蹈“赤壁之戰”的覆轍,到時自己身敗名裂是小,有可能會被孫劉集團給滅了,有幸存活也會讓曹魏政權不容自己。

由上可知,司馬懿只是防守不進攻一方面是為了保證自己在曹魏政權中有價值,可以抵禦蜀軍,是為了生存;另一方面在與蜀軍的對峙中可以培養自己的勢力,為後面奪權準備;還有一點就是司馬懿沒有絕對的把握進攻孫劉政權而戰勝他們,沒有絕對把握的事司馬懿不幹,這是司馬懿的性格(空城計足以說明)。

以上為本人觀點,如有價值,甚為榮幸。

謝謝


史詩軸錄


打仗的目的就是消滅敵人,保存自己。曹魏儘管佔據優勢,但只要和諸葛亮交戰,士兵必有傷亡。在諸葛亮時期,魏國曾經攻打過蜀國,可是由於暴雨,道路艱難,大將軍曹真還沒和蜀軍交戰就被迫撤軍了,大約在公元230年左右,諸葛亮為此還特別在漢中修建了兩座城池:漢城和樂城,並調永安都督李嚴所統帥的兩萬江州士兵來準備應戰。

由此可見,那個時候魏國儘管佔優勢,但還是很難把蜀國滅掉的,只要諸葛亮不帶大軍到來,魏國僅僅憑藉地方軍就可以鎮守雍涼地區。諸葛亮來了,司馬懿也帶著魏國的精銳——中央軍和他對抗。諸葛亮不好運糧,因為蜀道難啊,司馬懿可沒有這麼的顧慮,在自家門口打仗還愁糧食嗎?司馬懿只要堵住諸葛亮,不讓他攻城掠地,尤其是掠奪百姓,魏國就沒有吃虧,因為士兵到哪都要吃糧食,自己國家的後勤保障充足,隴上的麥子還多,就近取糧食。而諸葛亮伐魏,最大的難題就是糧食,司馬懿這麼精明的人怎麼會看不出來呢?諸葛亮糧草的不足對魏軍來說就是優勢,戰場上把自己的優勢擴大,和諸葛亮不打士兵戰,就是不直接交戰,打的是糧草戰,後勤戰,保存自己的有生力量才是戰爭的要領。

以司馬懿的狡猾程度,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事情還做不出來。何況自己還不一定能打得過蜀軍。諸葛亮越是要速戰速決,司馬懿越是不會給他這樣的機會。


極點歷史


大家都知道,三國最後統一歸晉,也就是司馬家的天下。這也歸功於司馬懿在曹操帳下的時候就韜光養晦,慢慢佈局。看過三國演義的也都知道,每次司馬懿帶兵打仗回來以後都會收回司馬懿的兵權,這說明曹操一直在防著司馬懿。而且曹操臨死之前也叮囑他的兒子曹丕說司馬懿可以用,但一定要防。其實這些司馬懿自己也都明白,所以司馬懿平時也很少展露光芒,整天宅在家。之所以司馬懿在對付諸葛亮的時候一直防守我覺得有兩點。

第一,當時司馬懿覺得自身實力還不足,還不足與於曹氏家族對抗,但他又需要存在的價值,又要想辦法在軍權上逐步佈局自己的力量,所以司馬懿要諸葛亮勢力活著,諸葛亮北伐司馬懿就有執掌兵權的機會。

第二,諸葛亮北伐最大的難題就是糧草問題,古代打仗如果糧草問題解決不了,就沒辦法打仗,諸葛亮北伐路途遙遠攜帶的糧草又不太多,後方供給又很困難,司馬懿只要拖延時間等諸葛亮糧草不足自然就自己撤兵了,所以司馬懿根本不需要出兵。



驢性小生


公元234年,蜀漢丞相諸葛亮開始了他最後一次北伐。按照慣例,曹魏方面還是派遣司馬懿迎戰。但不得不說,司馬懿根本不是諸葛亮的對手,只能選擇固守與蜀軍拼消耗。最終司馬懿熬死了諸葛亮,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出現。司馬懿的兵力比諸葛亮多出8萬人,但司馬懿為何不敢主動出擊。除了諸葛亮用兵高明以外,還有就是蜀漢軍隊強悍的戰鬥力。

在三國鼎立局面形成之後,三國的基本情況是這樣的:魏國總人口430多萬,擁有兵力40餘萬。吳國總人口230多萬,擁有兵力25萬。蜀國的家底最差,蜀國只有90多萬人口,兵力9萬餘人。並不是說當時只有這麼多人,而是說能夠統計到的人口只有那麼多。當時有很多人都不在控制之下,也就是黑戶。蜀國的總兵力只有9萬多人,諸葛亮率領軍隊北伐時,需要留下一部分防禦東吳,還有留一部分鎮守南中。

所以,諸葛亮能夠用於北伐的兵力不超過5萬人。在三國演義中說,經過諸葛亮七擒孟獲後,南中地區沒有反叛。但在真實的歷史中,南中地區多次反叛,蜀漢需要在南中留下一些部隊。諸葛亮率領軍隊北伐之後,魏國方面派去司馬懿迎戰。魏國的兵力比蜀國多得多,司馬懿統帥10多萬軍隊出戰。從兵力上說,司馬懿比諸葛亮多8萬以上。按照敵我雙方的力量對比,應該是司馬懿主動進攻才合理。但真實的情況是,諸葛亮在主動進攻。

面對諸葛亮的進攻,司馬懿完全是被動防禦,與諸葛亮拼消耗。司馬懿為何不敢出戰,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諸葛亮指揮水平很高,司馬懿不是對手。第二,蜀漢軍隊的戰鬥力強悍,即使是正面較量,魏國軍隊也不是對手。在軍隊訓練方面,諸葛亮很有辦法。將不同種類的士兵,編入了不同的部隊。此外,在武器水平上,蜀漢軍隊也超過了魏國。

但是諸葛亮也有軟肋,那就是後勤。蜀漢的國力貧弱,再加上山區運糧困難,諸葛亮沒有能夠打持久戰。司馬懿就是看透了這一點,才選擇利用拼消耗的辦法對付諸葛亮。縱觀中國歷史,不但是蜀漢政權,後來的後蜀政權也是這樣。佔領了隴西部分地區,但隨後就被後周軍隊擊退。三軍未動糧草先行,這一點至關重要。即使在現代戰爭中,後勤也是重中之重。

諸葛亮去世之後,蜀國進入了休養生息時期。蔣琬和費禕都駐紮休養生息,但是在費禕被暗殺之後,姜維開始主政。認真的說,姜維是一個合格的軍事將領,但不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姜維打破了諸葛亮的部署,這對蜀國的影響非常大。在姜維主政時期,蜀國軍隊的戰鬥力也在下降。到了三國的後期,魏國軍隊開始與蜀漢軍隊正面較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