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裁決》精彩之處,在於隱藏在電影中詭辯臺詞與隱含的道理

一個十五歲的學生找到他們的希臘老師問道:“老師,究竟什麼叫詭辯呢?”老師稍微考慮了一下,然後說:“有兩個人到我這裡來做客,一個人很乾淨,一個人很髒。我請這兩個人洗澡,你們想想,他們兩人中誰會洗呢?”

一部好電影,需要好演員,更需要好題材,當然,視覺的衝擊效果和唯美的畫面也必不可少,當這些條件都具備,最後的精彩之處,就在於隱藏在電影中詭辯臺詞與隱含的道理。

張家輝主演的電影《催眠·裁決》豆瓣評分僅僅有5.8,我們都關注這部電影的催眠題材,往往忽略了這部電影的精髓。

《催眠·裁決》精彩之處,在於隱藏在電影中詭辯臺詞與隱含的道理

兩個愛孩子的父親,教育方式不同,結果不同

電影中其實展現出了三位父親,分別是國際催眠權威人士許立生(張家輝 飾),陪審團的主要負責人梁sir(鄭則仕 飾),富商林國權(秦沛 飾)。

梁sir這位父親是整個電影中一個小環節,並沒有他與孩子的互動環節。

梁sir無意看到許立生女兒的照片,他也拿起手機讓許立生看自己女兒的照片,兩人都非常開心。

《催眠·裁決》精彩之處,在於隱藏在電影中詭辯臺詞與隱含的道理

這是父親之間的炫耀,當我們真正活明白,才知道家人的重要,孩子平安快樂真的很幸福。

許立生和女兒茵茵的互動不算很多,他總是在潛移默化中讓女兒懂得面對困難如果讓自己安全,送給女兒一塊帶定位的手錶,告訴女兒如何在百米賽跑中如何比其他人反應更快,女兒看見父親手環舊了,也在想著換一個。

《催眠·裁決》精彩之處,在於隱藏在電影中詭辯臺詞與隱含的道理

只是父女之間很平常的相處方式,就是很平常才最能表達父女之間他們感情的深厚。

在看富商林國權這位父親,當他知道兒子殺了人,首先打了一巴掌,卻又帶著埋怨的口氣說“殺個人而已,用不著自己動手”。

《催眠·裁決》精彩之處,在於隱藏在電影中詭辯臺詞與隱含的道理

虎毒不食子,在這個世界沒有不愛兒子的父親,但愛的方式卻不相同,他只想著如何把兒子的罪名如何去洗脫。

“貪心沒有錯,錯在你經驗不夠”

這是林國權教育兒子的第二句話,如果沒有任何事情發生,那麼這句話可以正面去理解,這是一位父親教兒子如何處理事情的方式,要他多學習,多思考。

眼前的兒子已然殺了人,在聽這句話就非常刺耳了,殺人就已經犯法了,林國權只是讓兒子吸取教訓,而沒有對這件事本身做出懺悔。

如果林國權的兒子沒有得到正義的審判,這份貪心定會有一天反噬到林國權身上,那個時候,林國權或許就能成為兒子刀下的亡魂。

《催眠·裁決》精彩之處,在於隱藏在電影中詭辯臺詞與隱含的道理

這一幕保護孩子不讓受到制裁的畫面和孫紅雷曾主演的《全民目擊》有一些類似,《全民目擊》有句臺詞最打動人心:他用生命換來你的自由,不是讓你偷生,而是讓你重生。

《催眠·裁決》精彩之處,在於隱藏在電影中詭辯臺詞與隱含的道理

林泰用自己的生命救了女兒,這部電影中林國權想要用別人的生命救自己的兒子。

林泰最後能贏,是因為他是一位合格的父親,用自己的自由換取女兒的重生,林國權卻是自私的,保護兒子的同時又想著傷害更多無辜的人,這就是林國權會失敗的主要原因。

作為父親的林國權是失敗的,他培養了一個懦弱又有狼子野心的兒子。

《催眠·裁決》精彩之處,在於隱藏在電影中詭辯臺詞與隱含的道理

其實林國權也有無奈的一面,那個父親也不想看到失去兒子的痛苦,這件事,本身就存在詭辯。

面對一個乾淨的孩子和一個很髒的孩子,誰會洗澡?選擇救兒子就要傷害別人,作為父親如果不救,或許心裡也會很痛苦,對於他來說,救與不救都是一個問題。

許立生作為父親就相對成功,保護了女兒安全也讓女兒學會了冷靜處理眼前的事情,當茵茵聽到氣球的爆炸聲音,勇敢的選擇掙脫掉綁架者的手跑的時候,茵茵已經學會了勇敢,對於一個女孩來說,學會勇敢比長得漂亮更重要。

《催眠·裁決》精彩之處,在於隱藏在電影中詭辯臺詞與隱含的道理

這個故事最大的贏家難道就一定清白嗎?

電影中的催眠手法並不高明,並沒有讓人耳目一新的催眠手法,更多的催眠方式都基於心理暗示。

故事的結局沒有任何意外產生,罪有應得的人受到了正義的制裁,可以說結局沒有特大的反轉產生,但是電影中卻留下了一段空白,這場兇殺案的兇手到底是誰?用另一種角度來看,這個故事最大的贏家難道就一定清白嗎?

從劇中給出的所有條件來看,林國權的兒子確實有殺人的動機,也確實向死者刺向了一刀,注意細節,在陪審團探討的時候,說了一個數據和一個動作,證明林子瑩不是殺人兇手。

《催眠·裁決》精彩之處,在於隱藏在電影中詭辯臺詞與隱含的道理

我們忽略的一個重要的細節,當晚林子瑩是單獨去遊艇上見面,一個成年人,對於這樣的見面不可能沒有準備,林國權的兒子也確實給了死者一刀,但沒有明確說明這一刀刺了多深,完全有理由相信,就在死者倒地還沒有死的時候,林國權的兒子倉皇逃跑,醒來的林子瑩又把刀往裡面刺深了一些。

至於為什麼要擦掉指紋只留下自己的,或許這就是一個女人的恐怖和野心,她想要更多的財富就必須要除掉家族最大的長輩林國權。

現在回憶起林國權對兒子說的那句話“貪心沒有錯,錯在你經驗不夠”,或許在這個家族,林子瑩的父親也曾對她說過同樣的話。

《催眠·裁決》精彩之處,在於隱藏在電影中詭辯臺詞與隱含的道理

我們只看到了許立生催眠了陪審團中的四個人,就沒想到真正被催眠的不是許立生嗎?

記得在徐崢的電影《催眠大師》中,那個真正被催眠的就是一個催眠大師。

陪審團中這些人,都有著很大的人生弱點,其中沒有被催眠的劉太的弱點就是與丈夫有婚姻危機,而這一點對這個案件並不是弱點。

《催眠·裁決》精彩之處,在於隱藏在電影中詭辯臺詞與隱含的道理

所以有理由相信,這些陪審團成員是有人特意安排進來的,一個有女兒的催眠師,一個可以被收買的男人,一個與被告律師有心裡陰影的女孩,還有一個喜歡買股票的女人,這些一定不是巧合,這樣的人員安排是給林國權留了一個可乘之機。

誰才是真正的催眠者呢,顯然劉太並沒有機會去催眠,雖然她的嫌疑很大,那麼就有一個人嫌疑最大了,那便是林子瑩的辯護律師,就在陪審團去商議前,林子瑩的辯護律師在所有陪審員面前說了一番話“希望各位陪審員,可以用你們的良知,判我的當事人,謀殺罪名不成立”。

《催眠·裁決》精彩之處,在於隱藏在電影中詭辯臺詞與隱含的道理

這個時候,所有陪審員的眼神已經都顯得無神呆滯了,有理由猜測,這個時候他們或許已經被“催眠”了。

所以,這一切,林子瑩贏得很徹底,拿到了錢,除掉了阻礙她的人。

生活中,我們總是喜歡同情弱者,如果我們知道了太多反而不快樂。

多年前,看到威爾斯密斯的電影《當幸福來敲門》,並不能夠理解主角會哭。

《催眠·裁決》精彩之處,在於隱藏在電影中詭辯臺詞與隱含的道理

而現在,我們在這個社會中行走,當我們真正感受到生活的不易,原來曾經痛哭的電影人物就是現實中的我們。

在《催眠裁決》中也確實理解不了張家輝最後的一個鏡頭,沒有微笑,只是滿臉的疑惑。

《催眠·裁決》精彩之處,在於隱藏在電影中詭辯臺詞與隱含的道理

平常人也感受不到鉅額財富落在自己身上的感覺,財富會帶來的醜陋人性和撕咬,讓很多普通人變為沒有感情的機器。

但我們卻能感受到,能夠保護自己的孩子安安全全快樂地過一生,這也就足夠了。

想要的太多也必然失去的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