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數錦州市太和區北鋪村戰“役”暖心瞬間 ----百姓讚歌

新年伊始,一場沒有硝煙的人民戰爭悄然打響,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北鋪村黨支部村委會人員和志願者們吹響“集結號”,一聲動員,火速聚集,一聲令下,全員到崗,第一時間封閉六條路口,僅留一條路口出行,二十多名村民義務獻工。為了讓防控工作人員有個避風的場所和規範防控,村內五家豆腐廠主動捐款一萬元購置了十二平方米的彩板房、電子閘杆、監控等設施。村民張振安立即回家取來一張單人床,林東輝主動要求在自家接電,還送來了電褥子、電插排,肖偉從家裡拿來了電暖氣,在村民的支持和幫助下,北鋪村率先將高標準的疫情防控檢查站建成了並立即投入使用,安排工作人員24小時輪流站崗防控。


戰疫情 | 悉數錦州市太和區北鋪村戰“役”暖心瞬間 ----百姓讚歌

戰疫情 | 悉數錦州市太和區北鋪村戰“役”暖心瞬間 ----百姓讚歌


在這個冬春交替的寒冷季節裡,我們聽到最多的最暖心的是“你們辛苦了,武漢加油!中國加油!”、“我也為疫情防控出一份力”等。他們都是普普通通的百姓,在疫情面前,戰“疫”就是使命,雖然面戴口罩,看不清他們是誰,但從他們溫暖而有力的話語中,我們知道,他們是為了誰。


戰疫情 | 悉數錦州市太和區北鋪村戰“役”暖心瞬間 ----百姓讚歌


現在讓我們悉數一下這些暖心的瞬間:井琳琳在市內有個銷售點,在防疫消毒液緊缺的情況下,送來了八大桶35%的84消毒液,第一時間把北鋪村進行全面消毒,為百姓生命安全築起第一道防線。受疫情影響,蒜苗價格跌入谷底,非但沒有擊倒他們,而且十二戶蒜苗農戶為村疫情防控工作人員送來了一皮卡車溫暖物資,他們說到“目前疫情重要時期,工作人員堅守崗位,為我們築起一道堅強的防線,你們辛苦了,尤其是村領導,體貼民情,在蒜苗滯銷之時,及時上報情況,給蒜苗找買主,給蔬菜生產開綠色通道,出入車輛也都進行消毒,盡職盡責,我們也為抗疫盡一點綿薄之力,為疫情防控早日勝利做一點貢獻”他們是:黃金義、劉志偉、黃東東、齊一平、王超、趙永清、孫志軍、於久成·、鄧永生、陳建、申明志、張小川。雖然這次疫情影響了他們自己的收入,但是沒有影響到他們參與抗擊疫情的熱情。

這樣感人暖心的場景經常出現在卡點處。有一天卡點前停一車輛,工作人員正要上前詢問,這時下來一位小夥說“我來給你們送點大碗麵,礦泉水,一點心意,你們辛苦了!”原來是熱心村民馬玉。還有一位經營著一家面積只有十幾平米的食雜店,收入只能維持日常的開銷,但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他不止一次給卡點工作人員送來礦泉水,他就是這家食雜店的店主田勐,他表示要與家鄉百姓齊心協力一起打贏這場戰役。桃李麵包配送車時不時的在馬路上經過,2月17日一輛桃李麵包配送車在北鋪村東檢查站停下了,一個小夥子拎了兩大包麵包送到了檢查站,小夥子是村民崔玉明的大女婿關明勝。他說“北鋪也算是我半個家鄉,我也要為家鄉疫情防控出一份力,你們太辛苦了”。放下東西,頭也沒回就走了。2月18日村內小賣店到路邊接貨,沒想到他們是特意給防疫工作人員上的貨,村民牛廣華、郝剛、郭純英送來了茶π、礦泉水、八寶粥、方便麵等。感動的場面屢見不鮮,村民王樹友、王志軍父子倆主動要求在防控卡點義務站崗,還有一名遼東學院大二學生陳馳每天堅持在村東口檢查站義務幫忙,仔細記錄出入登記,指導掃碼出行,從她身上我們看到當代大學生的素質和修養。


戰疫情 | 悉數錦州市太和區北鋪村戰“役”暖心瞬間 ----百姓讚歌


再來說一說北鋪村“娘子軍”們:流動人口齊麗君送上暖貼5包,小食雜店主周志新、袁彩芬、喬麗、趙亞潔送來了方便麵、蛋糕、酥餅、花生牛奶、礦泉水、香腸等。普通村民鄧麗豔送來了兩包口罩,他們說“卡點工作人員真的很辛苦,你們為百姓築起安全屏障,我們只做了微不足道的小事,以後有用的著的地方知乎一聲,疫情就是命令”。她們以“娘子軍”的形象影響了整個北鋪村。

北鋪村黨員們也為北鋪村防控做著應有的貢獻,老書記肖忠和不止一次為工作人員送口罩,黨員李忠蘭年近七旬主動要求到卡點站崗,盡共產黨員應盡的職責,特別是老黨員王文元主動請纓,要求黨組織安排一份工作,他在請戰書中寫道:“我是一名老黨員,要為抗疫勝利出一份力,為祖國加油!為此請組織務必安排一下抗疫工作為盼”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初心和擔當,體現了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在北鋪村這樣的好人好事遍佈大街小巷,有義務消毒隊、宣傳隊等協助村上排查走訪,看到他們的身影親切而寬厚偉岸而堅強。這是群防群控、同心協力、眾志成城的中國人、太和人、北鋪人,是不懼風浪的普通人,正所謂:病毒無情人間有愛,這就是中國溫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