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害怕死亡嗎?

霹靂小雷神


老人都會害怕死亡,這來自於人類天生的死亡焦慮,其實很正常。隨著年齡的增加,人的各種生理機能開始出現衰退,比如各個感覺器官不如年輕時靈敏、運動器官老化等,各種疾病隨之而來。另外思維逐漸變得緩慢而固執不易變通,導致老年人對於外界事物的變化不容易接受和跟隨,出現明顯的與外界脫節的體驗……於是對於死亡的擔心自然而然。

但是,自然的進程就是這樣,一定是不斷的發展而不是停滯的,人類這個族群就是不斷的死亡和不斷的新生更迭的結果。所以,害怕死亡是正常的,但害怕其實沒有用,不如接受終將死亡這個結果,而把精力放在如何將有限的生命活得更精彩。


國慶節咿呀


分享一下我的一個親身經歷:

我爸爸去年癌症走了,不過在他最後一個星期,他才知道自己得了這種絕症。當你最後告訴他,他得的是絕症的時候,他的那個眼神我至今都忘不了[流淚][流淚][流淚]。那一刻我才明白了,原來在我心裡這麼堅強的父親,流漏出的那種恐懼害怕的表情,是人都怕死。不論老人小孩,男人女人,在死亡面前都一樣的。


喜歡科比的奶茶店主


不害怕死亡,我害怕死又不死活又不活,得個痛得嗷嗷叫的怪病。我又害怕那個醫生的眼睛和皮笑肉不笑的鬼臉。醫生坐在辦公室裡眼睛瞄著窗外,看見有病人進來馬上臉帶暗笑上前接著左右觀看,象看怪物一個樣。你要是沒帶錢回家吧他就灰心喪氣,兩手對後屁一揹回他的安樂椅去了。


水王龍子


老人害怕死亡嗎?

我的答案是,絕大多數老人,面對死亡都是會害怕的,只是不同的人處在面對死亡的不同階段。一般而言,人們在面對死亡會有以下階段反應:

第一個階段的反應是震驚。病人對聽到“死亡宣判的”的普遍第一個反應是“不可能”。

第二個階段病人開始拒絕這個事實。常常會聽到“這不可能發生在我身上”這樣的陳述。

第三個階段就是氣憤。這種氣氛往往是針對上帝、大自然、老天爺或者運氣等。這個時候家屬要理解,因為這個時候的憤怒也往往會因為某一問題發洩在家屬身上。

第四個階段是討價還價。病人往往希望上帝能夠延長他們的生命週期,常常許願以改變某種行為為代價。

第五個階段是感到悲傷。這個時期經歷的時間最長。這個時候的病人主要特徵是深度的沮喪、抑鬱和脾氣改變。這個時期延續的時間最長。

最後一個階段就是接受。一旦這個階段到達,病人往往儘可能的完成未達成的夙願。在心理上他們已經平靜,並且不再恐懼死亡。





叩扉


當一個人發現自己將要必死無疑時,他的內心會怎麼變化呢?心理學家庫伯勒-羅絲了一個模型,可以用來描述,當人們面對死亡和無法避免的災難過程中時,會有哪些心理變化。

第一階段:否認

許多人當得知自己命不久矣的時候,第一反應往往是否認,產生不同程度的否認情緒,會在心裡想:不,這不可能。

這並不是所謂的自我安慰或自我欺騙,而是人類心理的自我防禦機制,它的意義在於,讓你不至於被打到,比如在面臨猛獸襲擊時,你總是會認為你還有一線生機,從而你還會有反抗的勇氣(可以讓你體面的吃掉)。

第二階段:憤怒

欺騙畢竟是欺騙,當最初的否認無濟於事,憤怒、狂燥、嫉妒、怨恨之情便開始出現,你會變得不可理喻,難以接近。當然,這也是多年進化而來形成,當你憤怒狂躁時,往往更容易從危險環境中活下來。現在的話,你憤怒更多是由於生活秩序完全被打亂,無法充分享受生活、實現自己的人生計劃等。

第三階段:交涉

所謂交涉,是指和自己進行交易,比如給自己在左後的時間內定一個計劃,實現一樁心願、完成一件自我的承諾。

其根本是一種心理安慰措施,試圖用某種有意義的事情來轉移注意力,舒緩內心的壓力。

第四階段: 抑鬱

欺騙總會總結,緩解並不能消除矛盾,當你內心的壓力積聚到一定程度時,你就會產生抑鬱。你所有的情緒都會消失,取而代之的將是一種強烈的失落感和焦慮,對人生的焦慮,和對未來的悲傷與失落。

第五階段:接受

並不是所有人都會進入這個階段。只有少部分人,最後終於看開了,進入到對死亡即不感沮喪又不感憤怒的階段,這時候,不再惋惜自己將失去精彩的人生美景,而是開始默默守候離去的那一刻,睡眠也不再是為了逃避現實或是病痛折磨間隙的短暫休息,這一階段的睡眠變得象嬰兒一樣單純,對一切事物都不再有任何興趣,重新找到了安寧。

注意,上述階段並不是線性發展的,比如,很多人到臨死前都無法接受這個事實,一直停留在第一或者第二階段,而有些哲人在一開始進入了第五階段,接受了這個事實

(轉)


思無邪隨筆


  • 世間萬物有生既有死,自然的規律,生命的法則。說到對死亡的理解,也是因人而異。
  • 人世間的生物對生命都很珍惜,就連螻蟻尚且貪生 ,何況我們人類呢!而老人們面對死亡的態度,確是由他本人的身體健康狀況、對客觀事物的認知理解能力和心態所決定的。
  • 我國著名的女學者楊絳先生,在百歲時擬文:“我今年一百歲,已經走到了人生的邊緣,我無法確知自己還能走多遠,壽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淨這一百年沾染的汙穢回家……細想至此,我心靜如水,我該
    平和地迎接每一天,準備回家。”先生知識淵博,面對人生的結局如回家般的淡定與從容,何懼之有!
  • 我們常人,沒有大先生那般的睿智,自認為生活在幸福快樂的物慾中,就捨不得丟棄這一切,渴望自己還要持續享受這美好人生,所以對死亡既會產生莫名的恐懼。祈求長命百歲,可又談何容易!
  • 而老人有身體健康狀況不佳的,也會對死亡毫不畏懼。病榻之中所承受的痛苦、孤寂、無奈等等,會使老人產生渴望“回家”的想法,希望早日得到解脫。可有時卻不是如心所願的。
  • 人生本是一場空,來時一絲不掛,去時一縷青煙,看淡人生,才會看淡名利,看淡名利,才知道人生該珍惜什麼!

羊撥絃


人都會害怕死亡的,不管是青年人還是老年人。

我們從生出來的那天開始,就在一步步朝著死亡前進。這是規律,任何人無法抗拒和逆轉。

但是,這個是道理。道理的部分大家都知道,理智上也都接受。只是,人的潛意識可不是這樣。在人的潛意識中,對於未知的世界,總會有很大的恐懼。死亡,是所有人所不知道的領域。所以,每個人到了某個年齡,理智上知道日子不多了,就會逐漸產生一些恐懼,哪怕理智上完全知道這是無法避免的。

所以,面對死亡,恐懼是所有人的共性,而不僅僅是老年人所獨有。


合一教育吳鋒老師


怕不怕死,我覺得跟年齡也沒有絕對的關係!關鍵是有沒有活明白,我們真應該問問自己,我還是我自己嗎?是不是早已活成別人眼中和嘴裡的你了呢?湖南衛視支持人汪涵曾經採訪過作家韓寒,他說你這麼年輕就是一位優秀的作家,我非常敬佩你,韓寒笑了笑說,我的職業是賽車手,寫作只是我的愛好,汪涵說你從事這麼危險的職業,你難道不怕出事嗎?韓寒笑了笑說,我從來不做別人認為應該做的事,我只追求我的生命無憾的活著!我們問一問自己,到今天為止還有多少的遺憾沒有完成?有多少遺憾就有多怕死!


青少年心智領域創作者


認識一個女性,算半老吧!抑鬱症患者,她自殺三次被救回來了。她輕鬆地說“我是不怕死的~”,絲毫沒有曾經的三次經歷畏懼感。大家解釋解釋看看…


13162574061


死亡人人怕,除非是人渣

命是天註定,事事靠人應

善惡在自己,存亡無須慮

萬事有人做,閻王不例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